第138頁
這次門家屯韓家屯用來攻打賊巢的火搶,一大半是由這些私販手內買回來的,事先事後都沒有呈文縣府,所以虎林廳要追究起來,隨時也可以入他們的罪狀,不過官場風氣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隻眼開隻眼閉,任由他們私自買進火槍火藥罷了,現在董兆祿奉虎林廳命令到來,要傳各人到案,俗語有說,不怕官只怕管,幾個屯主不禁大駭!
白華峰兄妹年少氣盛,看了董班頭帶來的公事,不禁勃然大怒說道:
「豈有此理!賊人上次火燒白家屯子,把我們害得家散人亡,官府近在咫尺,不見他查究這一件事,現在我們好不容易,辛辛苦苦的把白家屯再建起來,購買幾支火槍,準備和賊人交戰,官府卻橫來干預,保民不足,擾民有餘,真是……」
龍江釣叟恐怕他一時憤激,說不出像樣的話親,連忙喝止他道:
「不要胡說,這封匿名信一定是頭道溝山寨賊人弄的把戲,我們是安份守己的良民,俗語說得好,真金不怕洪爐火,凡是遇到官府的事,一定要用冷靜頭腦,鎮定態度來應付,千萬不要胡亂說話,知道沒有?」
白華峰兄妹被龍江釣叟這樣一叱喝,果然把衝動的情緒按下來,盛雲川首先接過董班頭手裡的公事,看了一陣,突然向各人道:
「各位不用慌張,這件事十分容易解決,等我陪白少屯主兄妹到虎林廳去走一趟吧!」
幾個屯主聽說龍江釣叟要親自到虎林廳去,不禁齊吃一驚,韓家屯屯主快馬韓天壽首先開口說道:
「老前輩要到虎林廳走一趟嗎?這個斷斷不可,因為官府的事,最是難纏,俗語有說,一經入官門,九牛拉不出,如果稍有差池的話,那就……」
龍江釣叟說道:
「不用操心,老夫已經有主意。」
董兆祿也在旁邊說道:
「各位不必抱杞人之憂,我們總兵大人雖然是個武官,卻最喜愛奇才異技的人,他這次傳白少屯主兄妹去,並沒有甚麼惡意,不過研究這一封匿名信,以及問問地方上的情形罷了,二位請趁早起程吧:」
白華峰兄妹聽了董班頭這幾句話,然後心頭放下一塊千斤大石,龍江釣叟吩咐他們換過衣衫,各自騎一匹快馬,跟董班頭一起到虎林廳去,又吩咐葛雷長白三彪虞家雙鳳等,在自己到虎林廳不曾回來的一段時間內,切要固守屯子,不可擅自行動,各人唯唯諾諾,龍江釣叟方才和白華峰兄妹上馬進發。
由白家屯子到虎林廳,足有八十多里路程,任你最快的馬,也要大半日的時間,方才到達,龍江釣叟坐在馬上,跟董班頭東一句西一句兜搭,盛雲川經驗豐富,十分盡談,一打開話盒子,便自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董班頭由談話里,方才知道這個貌不驚人的老頭兒,就是大名鼎鼎的龍江釣叟,不禁改容相敬道:
「原來你老人家就是盛老前輩,晚輩真是有眼無珠,多多的失敬了!」
龍江釣叟掀髯大笑,他又問虎林廳總兵姓甚名誰?是哪裡人?怎樣出身,董兆祿道:
「哦,我們這一位總兵嗎,他本來是鑲白旗人名叫安世節,今年四十多歲年紀了,他並不是黃帶子出身的,羽襲祖上功名,坐享現成,正是不折不扣,由行伍竄起來的,他早年跟皇上北征塞外,蕩平遼部,又到過外蒙古,人卻很精明幹練呢!」
龍江釣叟把這些話牢牢記在心頭,行行復行行,有話便長,沒話便短,不經不覺,已經走出四十里路,紅日西平,已是未牌時分。
白華峰在馬上問道:
「董班頭,現在距虎林廳還有多少里路呢?」
董兆祿用手指著前面山口道:
「前面叫青林窪,一過了這山口,再走三十里左右,便可以望見虎林廳的城牆了!」
原來滿清一帶因為關東三省地方遼闊,除了設省之外,省以下還有「廳」和「道」,每廳設總兵一員,幫助將軍,負責綏撫當地治安,征剿盜賊的工作,虎林是一個縣城,虎林廳的官兵是屬於黑龍江將軍管轄的,總兵職權比地方知府還大,寄匿名信的人不把信寄給知府,直接寄給虎林廳的總兵,就是這個緣故。
白華峰聽說還差三十里路便可以到縣城,不禁精神一振!
他正要策馬先行,龍江釣叟向山口一望,忽然說道:
「前面有人,似乎對我們不懷好意,趕快滾鞍下馬!」
白華峰兄妹吃了一驚,他兩個不約同的在馬上把身一扭,甩脫馬蹬雙雙跳落馬下,果然不出所料,他兩個才一下馬,轟的一聲大響,一蓬黑煙夾著鐵砂子,迎面射到。
白華峰白玉霜兄妹急忙滾身伏地,說時遲,那時快,他兩個耳邊只聽見一聲慘叫,原來董兆祿帶來的兩個捕快竟被鐵砂子打中,撲通撲通,跌倒在地,龍江釣叟向他們喝道:
「趕快伏地,前面有人用火槍暗算我們哩!」
董兆祿聽了火槍兩字,真是吃驚不小,急不迭忙的向地上一伏身驅,倚土作障,只聽轟轟轟幾聲大響,火槍接二連三的轟過來,鐵砂子似流星亂迸,掠過空中,嗤嗤發出怪響,令人聽了神搖心戰。
好在董兆祿一行人完全伏在地上,除了先前兩個捕快猝不及防,被他打中之外,其餘的總算躲避及時,沒有受到傷害。
最倒霉的還是他們幾匹坐騎,因為目標大大,而且未曾閃躲,頃刻之間,被鐵砂子打傷了四五匹,疼得它們嘶嘶亂叫,亡命飛跑。
白華峰兄妹見坐騎跑去,自己要躲避火槍鐵砂子,不能夠站起身來追趕,只有眼巴巴望著它們逃去,切齒痛恨不已!
龍江釣叟伏在一堆亂石後面,他冷靜的用耳朵分辨,聽出火槍是由山口樹林裡面轟射出來的,至少有四桿以至五桿,分別占住了山口的土阜,居高臨下,一槍一槍的打出來,左右交叉發射,恰好成了一個十字,封鎖路口,自己就有天大本頓,也不能夠穿越火網,硬闖過去,唯一方法就是等對方的火藥消耗到相當程度,火力稍弱,方才再殺過去罷了。
龍江釣叟耐著性子,伏在石後過了頓飯時候,聽見幾支火槍響了十下八下之後,便漸漸沉默下來。
龍江釣叟忽然想起一個主意來,原來火槍雖然利害卻有一個弱點!
因為那時候的鋼鐵製造,還沒有今日的發達,更沒有合金這一類東西,火槍槍筒是鐵製的,打了十槍八槍之後,筒身滾熱,如果不令它冷下來,繼續轟射的話,槍筒就爆裂,所以打了十槍左右,就要用冷水淋向槍筒上,歇過一陣,方才再射(近代槍炮有合金,鋼鐵之內混有鷂質,能耐高熱,故無此弊)故此有經驗的火槍手,為了維持火力起見,比如有十支火槍,先用五支火槍轟射,打了四五槍左右,餘下五支然後點燃轟發,這樣一來,先前五支火槍的槍筒雖然滾熱,停了轟人,還有這五支後來的頂替,火力便不會停止了,這幾個發火槍的似乎是新上道的雛兒(即是新手),發射火槍的時候,幾支一齊轟放,唯恐火力不猛,如火如荼的打了幾十槍之後,支支槍的槍筒滾熱了,馬上停頓下來,這樣一來,便給了龍江釣叟一個反擊的機會。
白華峰兄妹年少氣盛,看了董班頭帶來的公事,不禁勃然大怒說道:
「豈有此理!賊人上次火燒白家屯子,把我們害得家散人亡,官府近在咫尺,不見他查究這一件事,現在我們好不容易,辛辛苦苦的把白家屯再建起來,購買幾支火槍,準備和賊人交戰,官府卻橫來干預,保民不足,擾民有餘,真是……」
龍江釣叟恐怕他一時憤激,說不出像樣的話親,連忙喝止他道:
「不要胡說,這封匿名信一定是頭道溝山寨賊人弄的把戲,我們是安份守己的良民,俗語說得好,真金不怕洪爐火,凡是遇到官府的事,一定要用冷靜頭腦,鎮定態度來應付,千萬不要胡亂說話,知道沒有?」
白華峰兄妹被龍江釣叟這樣一叱喝,果然把衝動的情緒按下來,盛雲川首先接過董班頭手裡的公事,看了一陣,突然向各人道:
「各位不用慌張,這件事十分容易解決,等我陪白少屯主兄妹到虎林廳去走一趟吧!」
幾個屯主聽說龍江釣叟要親自到虎林廳去,不禁齊吃一驚,韓家屯屯主快馬韓天壽首先開口說道:
「老前輩要到虎林廳走一趟嗎?這個斷斷不可,因為官府的事,最是難纏,俗語有說,一經入官門,九牛拉不出,如果稍有差池的話,那就……」
龍江釣叟說道:
「不用操心,老夫已經有主意。」
董兆祿也在旁邊說道:
「各位不必抱杞人之憂,我們總兵大人雖然是個武官,卻最喜愛奇才異技的人,他這次傳白少屯主兄妹去,並沒有甚麼惡意,不過研究這一封匿名信,以及問問地方上的情形罷了,二位請趁早起程吧:」
白華峰兄妹聽了董班頭這幾句話,然後心頭放下一塊千斤大石,龍江釣叟吩咐他們換過衣衫,各自騎一匹快馬,跟董班頭一起到虎林廳去,又吩咐葛雷長白三彪虞家雙鳳等,在自己到虎林廳不曾回來的一段時間內,切要固守屯子,不可擅自行動,各人唯唯諾諾,龍江釣叟方才和白華峰兄妹上馬進發。
由白家屯子到虎林廳,足有八十多里路程,任你最快的馬,也要大半日的時間,方才到達,龍江釣叟坐在馬上,跟董班頭東一句西一句兜搭,盛雲川經驗豐富,十分盡談,一打開話盒子,便自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董班頭由談話里,方才知道這個貌不驚人的老頭兒,就是大名鼎鼎的龍江釣叟,不禁改容相敬道:
「原來你老人家就是盛老前輩,晚輩真是有眼無珠,多多的失敬了!」
龍江釣叟掀髯大笑,他又問虎林廳總兵姓甚名誰?是哪裡人?怎樣出身,董兆祿道:
「哦,我們這一位總兵嗎,他本來是鑲白旗人名叫安世節,今年四十多歲年紀了,他並不是黃帶子出身的,羽襲祖上功名,坐享現成,正是不折不扣,由行伍竄起來的,他早年跟皇上北征塞外,蕩平遼部,又到過外蒙古,人卻很精明幹練呢!」
龍江釣叟把這些話牢牢記在心頭,行行復行行,有話便長,沒話便短,不經不覺,已經走出四十里路,紅日西平,已是未牌時分。
白華峰在馬上問道:
「董班頭,現在距虎林廳還有多少里路呢?」
董兆祿用手指著前面山口道:
「前面叫青林窪,一過了這山口,再走三十里左右,便可以望見虎林廳的城牆了!」
原來滿清一帶因為關東三省地方遼闊,除了設省之外,省以下還有「廳」和「道」,每廳設總兵一員,幫助將軍,負責綏撫當地治安,征剿盜賊的工作,虎林是一個縣城,虎林廳的官兵是屬於黑龍江將軍管轄的,總兵職權比地方知府還大,寄匿名信的人不把信寄給知府,直接寄給虎林廳的總兵,就是這個緣故。
白華峰聽說還差三十里路便可以到縣城,不禁精神一振!
他正要策馬先行,龍江釣叟向山口一望,忽然說道:
「前面有人,似乎對我們不懷好意,趕快滾鞍下馬!」
白華峰兄妹吃了一驚,他兩個不約同的在馬上把身一扭,甩脫馬蹬雙雙跳落馬下,果然不出所料,他兩個才一下馬,轟的一聲大響,一蓬黑煙夾著鐵砂子,迎面射到。
白華峰白玉霜兄妹急忙滾身伏地,說時遲,那時快,他兩個耳邊只聽見一聲慘叫,原來董兆祿帶來的兩個捕快竟被鐵砂子打中,撲通撲通,跌倒在地,龍江釣叟向他們喝道:
「趕快伏地,前面有人用火槍暗算我們哩!」
董兆祿聽了火槍兩字,真是吃驚不小,急不迭忙的向地上一伏身驅,倚土作障,只聽轟轟轟幾聲大響,火槍接二連三的轟過來,鐵砂子似流星亂迸,掠過空中,嗤嗤發出怪響,令人聽了神搖心戰。
好在董兆祿一行人完全伏在地上,除了先前兩個捕快猝不及防,被他打中之外,其餘的總算躲避及時,沒有受到傷害。
最倒霉的還是他們幾匹坐騎,因為目標大大,而且未曾閃躲,頃刻之間,被鐵砂子打傷了四五匹,疼得它們嘶嘶亂叫,亡命飛跑。
白華峰兄妹見坐騎跑去,自己要躲避火槍鐵砂子,不能夠站起身來追趕,只有眼巴巴望著它們逃去,切齒痛恨不已!
龍江釣叟伏在一堆亂石後面,他冷靜的用耳朵分辨,聽出火槍是由山口樹林裡面轟射出來的,至少有四桿以至五桿,分別占住了山口的土阜,居高臨下,一槍一槍的打出來,左右交叉發射,恰好成了一個十字,封鎖路口,自己就有天大本頓,也不能夠穿越火網,硬闖過去,唯一方法就是等對方的火藥消耗到相當程度,火力稍弱,方才再殺過去罷了。
龍江釣叟耐著性子,伏在石後過了頓飯時候,聽見幾支火槍響了十下八下之後,便漸漸沉默下來。
龍江釣叟忽然想起一個主意來,原來火槍雖然利害卻有一個弱點!
因為那時候的鋼鐵製造,還沒有今日的發達,更沒有合金這一類東西,火槍槍筒是鐵製的,打了十槍八槍之後,筒身滾熱,如果不令它冷下來,繼續轟射的話,槍筒就爆裂,所以打了十槍左右,就要用冷水淋向槍筒上,歇過一陣,方才再射(近代槍炮有合金,鋼鐵之內混有鷂質,能耐高熱,故無此弊)故此有經驗的火槍手,為了維持火力起見,比如有十支火槍,先用五支火槍轟射,打了四五槍左右,餘下五支然後點燃轟發,這樣一來,先前五支火槍的槍筒雖然滾熱,停了轟人,還有這五支後來的頂替,火力便不會停止了,這幾個發火槍的似乎是新上道的雛兒(即是新手),發射火槍的時候,幾支一齊轟放,唯恐火力不猛,如火如荼的打了幾十槍之後,支支槍的槍筒滾熱了,馬上停頓下來,這樣一來,便給了龍江釣叟一個反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