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頁
胤禛原本已有怒意的臉上,此刻不禁也懸了幾分擔憂,弘晝一見這要考較學問的架勢,大是心生恐慌,不自覺將身子往後一縮,規規矩矩地站了一旁,囁嚅著不敢吭聲。偏是弘曆初生牛犢,此刻面上不露一分懼色,稍想了一想,落落大方回道,“孫兒以為,皇瑪法所說也是聖賢之至理,《書》曰:“君子所其無逸。”《詩》曰:“好樂無荒,良士瞿瞿。皇瑪法聖訓,逸樂有節,勤修不惰,孫兒自當凜遵。”“弘曆放肆!還不跪下!”見弘曆盡著炫顯之意在君前討巧賣乖,越發的不堪,胤禛急忙喝斥道。弘曆如此小意在君前賣弄,胤禛實在覺著福禍難測,當下隨弘曆一道跪了,叩首道,“兒臣教子無方,請皇阿瑪責罰。”這廂弘曆教他一唬,跪在當下也嚇得不知所措,小臉上只還掛著委屈,一副可憐的神色。
“你先別忙著罵他,朕還有話要問。”康熙並不理會胤禛,一擺手止了,在座上一呵腰,欠身問著弘曆道,“朕的庭訓,你倒全背了,意思也體會的不差,誰教的?”弘曆挨了父親苛責,此時方覺緊張,怯怯地望了望胤禛,才帶了兩分顫音道,“皇瑪法的庭訓,上書房的師傅們都教,初學的時候,阿瑪也給孫兒們定了每篇背足一百二十遍的功課……”弘曆停了停,方低了頭,小聲道,“孫兒於皇瑪法有山斗崇仰之心,更極羨慕阿瑪與叔伯們能親聆言教,所以裡面的意思體會得格外用心……”
“都起來罷。弘曆……”康熙品咂著這個名字,不禁唇角上落了笑,於他而言,這孫兒的這一番童真之言、孺慕崇羨之心,竟比舉朝大臣和一眾兒子們的稱頌還要暖人心田,更來得情真意切,只覺於這孫兒更是心生親近。一時康熙不禁又是龍顏大悅,撐著扶手就要站起身來,胤禛和魏珠見狀,一左一右地急忙來攙,康熙已是親切地將弘曆摟了懷中,望了此刻仍是秉著一臉肅穆的胤禛笑道,“你這個兒子,靈慧的很,混不吝你這般無趣。這麼著罷,朕就將他帶進宮裡親自教養。”這一下兒,著實令胤禛驚的非同小可,又實不免五味雜陳,胤禛愣了一愣,直對上康熙詢問的目光時,才忙不迭地跪了謝道,“謝皇阿瑪恩典——”康熙笑笑,自攜著弘曆步下台階去了,弘曆想的卻極簡單,只為得了皇祖的讚賞而興奮不已。此刻他牽著康熙的手沿著園中步道一路走來,只是偶一回望胤禛,見他阿瑪臉上那喜憂參半的神色,欣喜之餘,也不由得略帶了些懵懂……
第三百八十二章 問鼎(六)
更新時間2013-4-15 21:41:48 字數:2076
夏去秋來,秋隱冬至。殿外紛紛揚揚地下著初冬的第一場大雪,暢春園中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又有這碎玉作了天幕,蒼山鏡湖益發映襯得端凝莊重起來。清溪書屋外所植千竿森森鳳尾,憑此得了潤澤,也愈發在一爿瑩潔的天地中顯得青碧如玉,卷棚歇山頂的垂脊之上,也積了厚厚一層雪,經風一吹,便又撲簌簌地落了下來。雪中隱隱有一個身影,略顯單薄的身子著一件石青常服褂子,外罩件青狐皮袍,皇子定例的紅絨結頂下是一張清弱瘦削的臉,在殿前跪下,對著寢殿正中叩首請了個安,待直起身來,一時又有些怔愣,兀自失神地望著東面暖閣默然不語。
皇帝近來身子極不好,自十月入冬以來,康熙舊疾復生,身子上下竟是每一處都不爽利,到了前些時日更是每況愈下,因風寒連咳了十數日,白日夜裡躺在臥榻之上都是氣喘不斷,輾轉難眠不說,還伴著陣陣心悸,偶爾昏睡又渾然不知人事。手臂既疼且木的寫不得字不說,足疾也不知時的又發了……諸王大臣憂心如焚,待候著旨意傳出來,只是命胤祉、胤禛、胤祹三人輪流排班侍駕,覲見的一概擋了,要緊政務交閣部擬條子,其餘皇子來請安的,也一律命在殿外叩首即回。
“十三爺——?”胤祥待要起身之時,不覺腿上痛的厲害,膝下早已教冰冷的雪水化濕了一片,他咬牙掙扎著站起身來,跟著身子一晃悠,卻被一人穩穩地扶住了。來人正是首領太監陳福,他本伺候在廊下,這連著十數日晌午總不免見著這一幕,他也是有些熟慣了,只是今日離得近,見著胤祥額上蹭下豆大的冷汗,心中倒落下許多不忍,再想想裡間正說話的那位,不由心下一動,輕聲道,“趕巧萬歲爺今兒精神好,這會子正和四爺說話,要麼——奴才進去替您回一聲兒?”
胤祥扶著陳福的手微微有些抖,感激地看了陳福一眼,復又定定地望向暖閣,怎麼也不肯錯眼,以極冀望的神情寫在臉上。良久,胤祥心內卻翻覆起一陣又一陣的怨悵與苦悶,終還是心懷懼怯,他緩緩收回目光,落寞地搖了搖頭,道:“皇上未必肯見我,何苦再累你吃這個掛落?就不必驚動皇上了,我這便回罷。”說著,邊回身往儀門外走,陳福只得隨了兩步相送,到得宮門外,胤祥遲疑了一發,還是扯著陳福問了道,“皇上的身子可怎麼樣了呢?”陳福只見胤祥臉上真切地掛滿了憂心,也不願瞞他,便實言相告道,“皇上這兩日已見好了,只胃口稍差些,但也能略進些清淡膳食,太醫又用了些溫補的藥,還得徐徐調治些時日。”說罷,又遣了身旁一個小太監換著來扶送胤祥,方才打了個千離去。
“你先別忙著罵他,朕還有話要問。”康熙並不理會胤禛,一擺手止了,在座上一呵腰,欠身問著弘曆道,“朕的庭訓,你倒全背了,意思也體會的不差,誰教的?”弘曆挨了父親苛責,此時方覺緊張,怯怯地望了望胤禛,才帶了兩分顫音道,“皇瑪法的庭訓,上書房的師傅們都教,初學的時候,阿瑪也給孫兒們定了每篇背足一百二十遍的功課……”弘曆停了停,方低了頭,小聲道,“孫兒於皇瑪法有山斗崇仰之心,更極羨慕阿瑪與叔伯們能親聆言教,所以裡面的意思體會得格外用心……”
“都起來罷。弘曆……”康熙品咂著這個名字,不禁唇角上落了笑,於他而言,這孫兒的這一番童真之言、孺慕崇羨之心,竟比舉朝大臣和一眾兒子們的稱頌還要暖人心田,更來得情真意切,只覺於這孫兒更是心生親近。一時康熙不禁又是龍顏大悅,撐著扶手就要站起身來,胤禛和魏珠見狀,一左一右地急忙來攙,康熙已是親切地將弘曆摟了懷中,望了此刻仍是秉著一臉肅穆的胤禛笑道,“你這個兒子,靈慧的很,混不吝你這般無趣。這麼著罷,朕就將他帶進宮裡親自教養。”這一下兒,著實令胤禛驚的非同小可,又實不免五味雜陳,胤禛愣了一愣,直對上康熙詢問的目光時,才忙不迭地跪了謝道,“謝皇阿瑪恩典——”康熙笑笑,自攜著弘曆步下台階去了,弘曆想的卻極簡單,只為得了皇祖的讚賞而興奮不已。此刻他牽著康熙的手沿著園中步道一路走來,只是偶一回望胤禛,見他阿瑪臉上那喜憂參半的神色,欣喜之餘,也不由得略帶了些懵懂……
第三百八十二章 問鼎(六)
更新時間2013-4-15 21:41:48 字數:2076
夏去秋來,秋隱冬至。殿外紛紛揚揚地下著初冬的第一場大雪,暢春園中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又有這碎玉作了天幕,蒼山鏡湖益發映襯得端凝莊重起來。清溪書屋外所植千竿森森鳳尾,憑此得了潤澤,也愈發在一爿瑩潔的天地中顯得青碧如玉,卷棚歇山頂的垂脊之上,也積了厚厚一層雪,經風一吹,便又撲簌簌地落了下來。雪中隱隱有一個身影,略顯單薄的身子著一件石青常服褂子,外罩件青狐皮袍,皇子定例的紅絨結頂下是一張清弱瘦削的臉,在殿前跪下,對著寢殿正中叩首請了個安,待直起身來,一時又有些怔愣,兀自失神地望著東面暖閣默然不語。
皇帝近來身子極不好,自十月入冬以來,康熙舊疾復生,身子上下竟是每一處都不爽利,到了前些時日更是每況愈下,因風寒連咳了十數日,白日夜裡躺在臥榻之上都是氣喘不斷,輾轉難眠不說,還伴著陣陣心悸,偶爾昏睡又渾然不知人事。手臂既疼且木的寫不得字不說,足疾也不知時的又發了……諸王大臣憂心如焚,待候著旨意傳出來,只是命胤祉、胤禛、胤祹三人輪流排班侍駕,覲見的一概擋了,要緊政務交閣部擬條子,其餘皇子來請安的,也一律命在殿外叩首即回。
“十三爺——?”胤祥待要起身之時,不覺腿上痛的厲害,膝下早已教冰冷的雪水化濕了一片,他咬牙掙扎著站起身來,跟著身子一晃悠,卻被一人穩穩地扶住了。來人正是首領太監陳福,他本伺候在廊下,這連著十數日晌午總不免見著這一幕,他也是有些熟慣了,只是今日離得近,見著胤祥額上蹭下豆大的冷汗,心中倒落下許多不忍,再想想裡間正說話的那位,不由心下一動,輕聲道,“趕巧萬歲爺今兒精神好,這會子正和四爺說話,要麼——奴才進去替您回一聲兒?”
胤祥扶著陳福的手微微有些抖,感激地看了陳福一眼,復又定定地望向暖閣,怎麼也不肯錯眼,以極冀望的神情寫在臉上。良久,胤祥心內卻翻覆起一陣又一陣的怨悵與苦悶,終還是心懷懼怯,他緩緩收回目光,落寞地搖了搖頭,道:“皇上未必肯見我,何苦再累你吃這個掛落?就不必驚動皇上了,我這便回罷。”說著,邊回身往儀門外走,陳福只得隨了兩步相送,到得宮門外,胤祥遲疑了一發,還是扯著陳福問了道,“皇上的身子可怎麼樣了呢?”陳福只見胤祥臉上真切地掛滿了憂心,也不願瞞他,便實言相告道,“皇上這兩日已見好了,只胃口稍差些,但也能略進些清淡膳食,太醫又用了些溫補的藥,還得徐徐調治些時日。”說罷,又遣了身旁一個小太監換著來扶送胤祥,方才打了個千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