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十四)上海救國會工作這次來不及報告,下次當要李做一個詳細報告。

  (十五)魯迅死後,追悼工作甚好,全國影響甚大。此間甚傳成仿吾被擊斃,真相如何望告,滬上文人甚為注意此事。有些人物,是社會層的代表,或許在我們軍事時期,似乎作用很少,然而這些人常是社會上集中視線注意的人,我們的幹部政策上,要會善於運用。

  小K①11月12日

  ①小K,即潘漢年。

  4.7 關於與國民黨談判情況給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報告①

  ①本文原載《黨的文獻》1993年第5期。

  (1936年11月21日)

  潘漢年

  以上①是我16晚車去京(二次)前,要李②將第一次與陳立夫會談經過及他去)11等報告轉給你們一看,我今晨回來,尚未交去,因此我又續寫這第二次報告。因時間關係,只能將二次去京大概情形略述如下:

  ①指潘漢年1936年11月12日寫給毛澤東等的報告。

  ②李,即李允生,馮雪峰的化名。

  一、自從他們要我去電裡面、要求恩來同志出外與蔣面談以後,不久已得裡面的復電,電文如下:

  “漢年同志:甲、真電悉,張子華亦到;乙、南京對紅軍究能容納至何限度,望詢明電告。彼方條件如使紅軍無法接受,恩來出去無益。近日蔣先生猛力進攻紅軍,不能不使紅軍將領生疑;丙、據張子華謂曾養市云:一、黨可公開活動,二、政府繼續存在,三、參加國會,四、紅軍改名受蔣指揮,照國民革命軍編制與待遇,個別變更紅軍原有之組織,為一致對外我們並不堅持過高要求,可曾談原則協定;丁、你在南京談判地點?(署名)十三日”

  同時這個電報以前另有一長電,他們譯不出來,疑心是給我個人的私電,所以電邀我兩次去京,在未正式談以前,張衝來表示,第一次陳立夫所談保留軍隊3000,意思是保留紅軍番號的3000人,余則照南京軍隊編制。我表示詫異,並問為什麼保留紅軍番號的只要3000?張說:這是蔣①的意思,到底為什麼要如此,此刻我們亦不甚懂得他的目的。

  ①蔣,即蔣介石。

  我要求立即會見陳立夫繼續商談,他說陳今去洛,並將我方復電帶去請示蔣矣。他要我候他回來面談,並表示:陳此去或許可使蔣條件降低。他把另一個譯不出的電交我,我研究了一回,也不是家中給我私人的密電,我將原稿退回去了。第二天晚,張來說陳明天即口,要我等他,這一天他陪我去逛中山陵,看看城內新建築的各衙門的外表,第三天便正式談了陣,他們態度大變,說蔣堅持原提各點,無讓步可能,並要我把蔣所提收編辦法打電給裡面,我初表示拒絕,我說,前電並未提及條件,已答覆周不能出來,如把蔣所提告他們,則連我與你們的談判也無從進行。我又提議淺談暫時停戰辦法,以便雙方軍事長官可就近面商一切;他們則表示如軍隊條件不先解決,無從停戰,並講了一大套關於日德協定、東西兩國反蘇聯的緊張,如中國紅軍過事要挾,說不定中蘇關係可一變而為惡劣,因日德正在拉蔣先生加入反蘇聯陣線,那時對紅軍豈不更糟糕……等混話。我簡單的提出:反蘇聯與否,責職在南京,與紅軍無關,我們可討論的是如何一致對日,聯俄是我們對中國抗日反帝的主張及認為中國可以抗戰的唯一出路,如蔣先生要加入反蘇陣線,當無抗日之可言,則我們所談均屬無謂。他表示:我們當不希望中國加入反蘇陣線,正因此更希望紅軍方面能為民族國家捐除成見。我乘機將預先抄好的那合作草約交他,表示:這是我們共產黨對民族國家最負責最盡職的意見,可供你們對我們希望合作的參考,如雙方能在這草案中所提原則精神下來商討合作意見之接近,則不難成就;否則,我們希望南京能順從輿情堅決實行抗戰,恐終成泡影,則共產黨與國民黨的對立,更無從停止,日本勢必乘機大舉進攻,蔣先生所得所失不可不預為設想,傅作義僅表示要堅決抗戰,全國一致起而慰勞並願為後援;如蔣先生堅持繼續剿共甚至聯日反蘇,前途如何,輿情如何,全國人民對蔣先生之稱謂如何,實堪杞憂。養甫先生轉告我們關於合作辦法,關於軍隊一點,離我們所提原則尚遠,今蔣先生所提較養甫先生所講更遠,這從何談起?請一再考慮。

  他說:張子華所述養甫意見,純屬子虛,蔣先生並未對第二人講到關於與你們談判的條件,想系張子華一面之辭。

  至此談話不能繼續,我聲明晚車回滬,如必要時可再邀面敘。在晚十時左右,張衝來,婉言敘述陳立夫本人左右為難,事當雙方繼續努力,並述陳意:希望我還是把蔣的意見電告裡面。我說:這樣豈不是恩來更不能出來?他說,陳先生亦如此對蔣說過,但蔣說:不妨,周還是會出來的。陳先生以為周如能與蔣面商,條件可斟酌。

  這一套顯然與第一次沒有改變,相反因為這幾天,德俄外交惡化,德日反共協定宣布,加以國內各界紛紛慰勞傅作義,在南京認為在外交上正是可以要挾蘇聯的時候,在對內上講,自命傅作義抗戰是南京領導,民族英雄天生是他們,用不著顧忌與共黨合作。然主要還是蔣利用日本目前並未全力對綏,故意製造前線劇烈抗戰消息,挽回他個人的信用,且企圖在這把戲中,打擊閻錫山與張學良,利用韓復榘排擠宋哲元,依然進行消滅異己的工作,對紅軍自然不能馬上化敵為友。據此,我認為立刻與他中止談判是不對,還是繼續與他扭,而且暗中設法把談判內容傳到各方面去,說蔣目前尚無決心抗日,所以我仍表示留滬願與他們繼續談,同時,依照他們所講,又發了一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