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這位女子就是陳戈,當晚省長的貴客之一。陳戈穿武警制服,少校軍銜,身份為省武警總隊的參謀。她三十上下,中等個,挺漂亮,加上軍服挺刮,氣質格外特別。
「路上跟小陳提到你的情況了。」易廣給兩人做了介紹,指著陳戈對連加峰說,「我到裡邊看看安排情況,你們先聊。」
連加峰明白了。他站起身立正,向年輕的女少校敬禮,迅速從包里抽出一條哈達,甩開,兩手平端捧到陳戈面前,畢恭畢敬掛在她脖子上。
「扎西德勒。」他說。
陳戈很平靜,說你叫什麼?連加峰?聽易主任說了,好像進藏沒多久?一去就練上了?不容易,這套動作挺熟練的。
連加峰說:「謝謝領導表揚。」
「哪的話啊。」
陳戈參謀一口京腔,聲音很好聽,說話看似隨意,卻居高臨下,語中略帶譏諷。畢竟是初次見面,加上是易廣牽的線,她也沒太「表揚」連加峰,直截了當就進入主題:「你們那條路怎麼啦?」
連加峰給了她一份材料,是有關項目的介紹,她當即把材料退還給他。
「這些事情我搞不清楚。」她說,「我給你一個電話吧。」
她用會客廳茶几上的鉛筆,撕了張名片大的記事紙,給連加峰留了個電話。是一個號碼加一個人名,人名是祝景山。她說,她會先打個電話交代,連加峰可以在節後到北京一趟,直接跟這位祝景山聯繫,具體事情他們去談就行了。
連加峰指著記事紙上的名字說:「請示一下:這位領導怎麼稱呼?」
「叫他祝局長吧,都這麼叫。」她說。
「陳領導的電話也給一個?」
「別這麼叫。」
她倒沒多說,順手又寫下一個號碼。
連加峰知道差不多了,見好可收。他在省長到來之前離開比較合適。他起身告辭,半開玩笑地又把手掌放到額前:「謝謝,敬禮!」
陳戈擺手:「算了吧,一看就沒當過兵。少先隊員行隊禮嗎?看了彆扭。」
連加峰笑,說以前還真沒試過,今天算是急中生智,抄襲少先隊員。回頭一定趕緊練,保證下一次動作標準,跟獻哈達似的。陳戈不覺也笑。
「易主任說你挺能幹,還挺有想法,真的嗎?」她說。
「一看就不那麼回事,對吧。」連加峰笑道,「易主任那是領導厚愛了。其實我就一本事:是是是,對對對。」
「你怎麼會到西藏去的?」她問,「喜歡到高原修路?」
連加峰說不是這樣。他到了西藏才知道有這麼條路需要他去修。當初易主任也問他怎麼想的,他說了一堆理由,很重要的一句沒敢講,因為不太講得出口:除了該做的那些事,他很想藉機去看看西藏的一座山,全世界最高的那座。
「珠穆朗瑪?」
「就是它。」
連加峰說,老話講不到長城非好漢。那是古時候的事了。如今去長城很容易,遍地好漢。他覺得這話得改,不到珠峰非好漢,地球上有幸能走到的人估計不會太多。
3
飛機準點到達。連加峰在貢嘎機場外守候,輕車簡從,身邊只駕駛員丹巴一人。
他一眼認出了陳戈。陳戈沒穿制服,著便裝,一件紅色羽絨大衣,別有風韻,沒有那身英武的女軍人制服,卻也依舊挺拔、幹練,有軍旅之風。祝景山跟在她的身後,連加峰也是一眼認準。他沒見過祝景山,判斷全憑直覺。連加峰很少認錯人,他的直覺總是很準。祝景山是他想像中的樣子,跟連加峰年紀差不了太多,三十大幾模樣,穿風衣,個子高大,臉容英俊,表情冷靜,氣度特別。
見面時禮儀照常。丹巴捧出哈達,連加峰一一獻上,先陳戈,後祝景山。
陳戈笑道:「這回不敬禮了?」
連加峰也笑:「陳參謀不穿軍裝,我就不好匯報演出了。」
他自稱挺可惜,說曾認認真真練過幾天,請縣武裝部長當教練,學得動作標準,跟少先隊員已經有些距離,快趕上人家美國西點軍校的水平,沒用上真是遺憾。
陳戈讓連加峰再獻一次哈達,再說一次「扎西德勒」。她說知道這是祝福吉祥如意,應當留個紀念。她讓祝景山用她的相機拍下了照片。
連加峰跟祝景山握了手,說:「感謝祝局長,能在西藏接待您,榮幸之至。」
祝景山嘴角動動,有點笑意,略顯吃力。
「這海拔多少?」他問。
「大約是3700米。」連加峰問,「祝局長感覺還好吧?」
祝景山說似乎有些胸悶。連加峰說咱們上車,車上有氧氣。別急,步幅別太大。
他們離開機場。丹巴接過客人的行李,快步跑向停車場。連加峰領著祝景山和陳戈在後邊,緩步穿行廣場。陳戈興致勃勃,邊走邊拍照片,全然不把這裡的高海拔當回事,不像祝景山那般小心。不一會兒丹巴把越野車開過來,三人上車。連加峰立刻拿出車上備的瓶裝氧氣,送到祝景山面前。
「按這兒,吸氣,這樣。」
好一番折騰。祝景山點頭:「行,好多了。」
連加峰扭頭問:「陳參謀要不要吸點氧氣?」
她說她用不著。感覺可以。她問祝景山怎麼一下飛機就來了?反應如此之快?坐在前排助手座位的連加峰迴過頭解釋,說陳參謀不清楚,這裡有說法,叫大的不如小的,胖的不如瘦的,壯的不如弱的,男的不如女的。西藏海拔高,缺氧。高大的人需要的氧氣比矮小的多,所以更容易感覺缺氧。其他幾種情況也一樣。
「路上跟小陳提到你的情況了。」易廣給兩人做了介紹,指著陳戈對連加峰說,「我到裡邊看看安排情況,你們先聊。」
連加峰明白了。他站起身立正,向年輕的女少校敬禮,迅速從包里抽出一條哈達,甩開,兩手平端捧到陳戈面前,畢恭畢敬掛在她脖子上。
「扎西德勒。」他說。
陳戈很平靜,說你叫什麼?連加峰?聽易主任說了,好像進藏沒多久?一去就練上了?不容易,這套動作挺熟練的。
連加峰說:「謝謝領導表揚。」
「哪的話啊。」
陳戈參謀一口京腔,聲音很好聽,說話看似隨意,卻居高臨下,語中略帶譏諷。畢竟是初次見面,加上是易廣牽的線,她也沒太「表揚」連加峰,直截了當就進入主題:「你們那條路怎麼啦?」
連加峰給了她一份材料,是有關項目的介紹,她當即把材料退還給他。
「這些事情我搞不清楚。」她說,「我給你一個電話吧。」
她用會客廳茶几上的鉛筆,撕了張名片大的記事紙,給連加峰留了個電話。是一個號碼加一個人名,人名是祝景山。她說,她會先打個電話交代,連加峰可以在節後到北京一趟,直接跟這位祝景山聯繫,具體事情他們去談就行了。
連加峰指著記事紙上的名字說:「請示一下:這位領導怎麼稱呼?」
「叫他祝局長吧,都這麼叫。」她說。
「陳領導的電話也給一個?」
「別這麼叫。」
她倒沒多說,順手又寫下一個號碼。
連加峰知道差不多了,見好可收。他在省長到來之前離開比較合適。他起身告辭,半開玩笑地又把手掌放到額前:「謝謝,敬禮!」
陳戈擺手:「算了吧,一看就沒當過兵。少先隊員行隊禮嗎?看了彆扭。」
連加峰笑,說以前還真沒試過,今天算是急中生智,抄襲少先隊員。回頭一定趕緊練,保證下一次動作標準,跟獻哈達似的。陳戈不覺也笑。
「易主任說你挺能幹,還挺有想法,真的嗎?」她說。
「一看就不那麼回事,對吧。」連加峰笑道,「易主任那是領導厚愛了。其實我就一本事:是是是,對對對。」
「你怎麼會到西藏去的?」她問,「喜歡到高原修路?」
連加峰說不是這樣。他到了西藏才知道有這麼條路需要他去修。當初易主任也問他怎麼想的,他說了一堆理由,很重要的一句沒敢講,因為不太講得出口:除了該做的那些事,他很想藉機去看看西藏的一座山,全世界最高的那座。
「珠穆朗瑪?」
「就是它。」
連加峰說,老話講不到長城非好漢。那是古時候的事了。如今去長城很容易,遍地好漢。他覺得這話得改,不到珠峰非好漢,地球上有幸能走到的人估計不會太多。
3
飛機準點到達。連加峰在貢嘎機場外守候,輕車簡從,身邊只駕駛員丹巴一人。
他一眼認出了陳戈。陳戈沒穿制服,著便裝,一件紅色羽絨大衣,別有風韻,沒有那身英武的女軍人制服,卻也依舊挺拔、幹練,有軍旅之風。祝景山跟在她的身後,連加峰也是一眼認準。他沒見過祝景山,判斷全憑直覺。連加峰很少認錯人,他的直覺總是很準。祝景山是他想像中的樣子,跟連加峰年紀差不了太多,三十大幾模樣,穿風衣,個子高大,臉容英俊,表情冷靜,氣度特別。
見面時禮儀照常。丹巴捧出哈達,連加峰一一獻上,先陳戈,後祝景山。
陳戈笑道:「這回不敬禮了?」
連加峰也笑:「陳參謀不穿軍裝,我就不好匯報演出了。」
他自稱挺可惜,說曾認認真真練過幾天,請縣武裝部長當教練,學得動作標準,跟少先隊員已經有些距離,快趕上人家美國西點軍校的水平,沒用上真是遺憾。
陳戈讓連加峰再獻一次哈達,再說一次「扎西德勒」。她說知道這是祝福吉祥如意,應當留個紀念。她讓祝景山用她的相機拍下了照片。
連加峰跟祝景山握了手,說:「感謝祝局長,能在西藏接待您,榮幸之至。」
祝景山嘴角動動,有點笑意,略顯吃力。
「這海拔多少?」他問。
「大約是3700米。」連加峰問,「祝局長感覺還好吧?」
祝景山說似乎有些胸悶。連加峰說咱們上車,車上有氧氣。別急,步幅別太大。
他們離開機場。丹巴接過客人的行李,快步跑向停車場。連加峰領著祝景山和陳戈在後邊,緩步穿行廣場。陳戈興致勃勃,邊走邊拍照片,全然不把這裡的高海拔當回事,不像祝景山那般小心。不一會兒丹巴把越野車開過來,三人上車。連加峰立刻拿出車上備的瓶裝氧氣,送到祝景山面前。
「按這兒,吸氣,這樣。」
好一番折騰。祝景山點頭:「行,好多了。」
連加峰扭頭問:「陳參謀要不要吸點氧氣?」
她說她用不著。感覺可以。她問祝景山怎麼一下飛機就來了?反應如此之快?坐在前排助手座位的連加峰迴過頭解釋,說陳參謀不清楚,這裡有說法,叫大的不如小的,胖的不如瘦的,壯的不如弱的,男的不如女的。西藏海拔高,缺氧。高大的人需要的氧氣比矮小的多,所以更容易感覺缺氧。其他幾種情況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