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青銅抓著牛繩站在那裡,用眼睛看著葵花。

  嘎魚笑嘻嘻的。

  葵花看了一眼青銅,站起身來。

  這時,老槐樹下一片寂靜,誰都不吭一聲,靜靜地看著葵花,看她往哪一家走。

  《老槐樹》5(2)

  東邊站著青銅一家,西邊站著嘎魚一家。

  葵花拿起了包袱。

  幾個阿姨哭了。

  葵花看了一眼青銅,在眾人的目光之下,一步一步地朝西邊走去。

  青銅低下了頭。

  嘎魚看了一眼青銅,笑得嘴角扭到耳根。

  葵花一直走到了嘎魚的媽媽身邊。她用感激的目光看著嘎魚的媽媽,然後用兩隻手分別從兩個口袋裡將兩隻鴨蛋掏出來,放到了嘎魚媽媽衣服上的兩隻口袋裡。然後,她一邊望著嘎魚一家人,一邊往後退著。退了幾步,她轉過身來,朝青銅一家人站著的方向走過來。

  眾人的目光,隨著她的身影的移動而移動著。

  青銅的奶奶,用拐棍輕輕敲了敲青銅依然低垂著的腦袋。

  青銅抬起頭來時,葵花已經離他很近了。

  奶奶朝葵花張開了雙臂。在奶奶的眼裡,挎著小包袱向她慢慢走過來的小閨女,就是她的嫡親孫女——這孫女早幾年走了別處,現在,在奶奶的萬般思念里,回家了。

  那天的下午,大麥地的人在一片靜穆中,看到了一支小小的隊伍:青銅牽著牛走在前頭,牛背上騎著葵花,挎著小包袱的媽媽和奶奶、爸爸,一個接一個地走在牛的後頭。

  牛蹄叩擊青磚的聲音,清脆悅耳。

  第四章 蘆花鞋

  《蘆花鞋》1

  使大麥地人感到奇怪的是,小女孩葵花一夜之間就融入了那個家庭,甚至還要更短暫一些——在她跨進青銅家門檻的那一刻,她已經是奶奶的孫女,爸爸媽媽的女兒,青銅的妹妹。

  就像青銅曾是奶奶的尾巴一樣,葵花成了青銅的尾巴。

  青銅走到哪,她就跟到哪。幾乎沒有用什麼時間,葵花就能與青銅交流一切,包括心中最細微的想法,而且這種交流如水過平地一般流暢。

  悠閒的或忙碌的大麥地人,會不時地注目他們:

  陽光明亮,空曠的田野上,青銅帶著葵花在挖野菜,他們走過了一條田埂又一條田埂。有時,他們會在田埂上坐一會兒,或躺一會兒。往回走時,青銅會背上一大網兜野菜,而葵花的臂上也會挎一隻小小的竹籃,那裡頭裝的也是野菜。

  下了一夜大雨,到處都是水。

  青銅、葵花,一人穿著蓑衣,一人戴著一個大斗笠,一人拿著漁網,一人背著魚簍出了家門。雨絲不斷,細細地織成銀簾。那麼大的田野,就他們兩個。天空下,是一片濕漉漉的安靜。他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會兒,青銅不見了——他下到水渠里用網打魚去了,只見葵花一人抱著魚簍蹲在那裡。一會兒,青銅又出現了——他拖著網上來了。兩個人彎腰在撿什麼?在撿魚,有大魚,有小魚。或許是收穫不錯,兩個人都很興奮,就會在雨地里一陣狂跑。青銅跌倒了——是故意的。葵花見青銅跌倒了,也順勢跌倒了——也是故意的。回來時,那魚簍里儘是活蹦亂跳的魚。

  兩個人常去那片葵花田。

  那些葵花都已落盡了葉子落盡了花,葵花田顯得疏朗起來。一隻只葵花餅上,擠滿了飽滿的葵花子。或許是因為這葵花餅太重,或許是它們實際上已經死了,它們一株株都低垂著腦袋,無論陽光怎麼強烈,它們再也不能揚起面孔,跟著太陽轉動了。青銅是陪著葵花來看葵花田的。他們會長久地坐在葵花田邊的高處。看著看著,葵花會站起來,因為她看到了爸爸——爸爸站在一株葵花下。青銅就會隨著她站起來,順著她的目光向前看——他只看到了一株又一株的葵花。但青銅卻在心裡認定,葵花確實看到了她的爸爸。大麥地村,也有人說過曾在月光下的葵花地里看到過葵花的爸爸。誰也不相信,但青銅卻相信。每當他從葵花的眼中看出她想去葵花田時,就會放下手中的一切,帶著她走向葵花田。

  白天、夜晚,晴天、陰天,總能見到他們。青銅一身泥水,葵花也會一身泥水。

  兩個小人兒在田野上的走動、嬉鬧,會不時地使大麥地人的心裡盪起微微的波瀾。那波瀾一圈一圈地盪開去,心便濕潤起來,溫暖起來,純淨與柔和起來。

  《蘆花鞋》2(1)

  入秋,天光地淨。

  野了一個夏天的孩子們,忽然想起,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就更加發瘋一般地玩耍著。

  大人們已開始在心裡盤算著孩子開學後所需要的各種費用。雖然數目不大,但對大麥地的大多數人家來說,卻是一筆非同小可的開支。大麥地的孩子,有到了上學年齡就準時上學的,也有的到了上學年齡卻還在校外遊蕩的。那是因為家裡一時拿不出錢來,大人們想:就再等一年吧,反正就是為了識幾個字,認識自己的名字就行了。就依然讓那孩子一邊傻玩,一邊打豬草或放羊放鴨。有些孩子耽誤了一年又一年,都到了十歲、十幾歲了,眼看著再不上學就不能再上學了,這才咬咬牙,讓孩子上學去。因此,在大麥地小學,同一個班上的孩子,年齡卻懸殊很大,走出來,大大小小的,高高矮矮的,若站一條隊伍,特別的不整齊。還有些人家乾脆就不讓孩子上學了。也有一些延誤了幾年的孩子,大人本有心讓他上學的,他自己卻又不願意了。他覺得自己都長那麼高了,還與那些小不點兒混在一起讀一年級,實在不好意思。大人們說:“長大了,可別怪家裡沒有讓你念書。”也就由那孩子自己去決定他的前途了。上了學的,也有讀不安穩的——欠學費,學校在不停地催要。若多少次點名之後,還不能將所欠的學費交齊,老師就會對那孩子說:“搬了你的凳子,回家去吧。”那孩子就在無數雙目光下,搬了凳子,哭哭啼啼地回家去了。也許,他因為補交了學費還會再回來讀書,也許就永遠不再回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