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革命!"
隨著,一個高大、魁梧的莊稼漢,踏得地板咚咚山響,大步跨進門,衝著理琪報告道:"理琪同志!一大隊五十三名同志,化妝進城,全部來到啦!"眾人一片歡呼聲.那哭叫的教師顧不得揩淚水,笑著跳起高來……理琪緊緊握住于震海的大手.
時針已指三時字上.
三時整.
起義的時刻來到了.
專員孫璽風向起義軍交出了軍需倉庫的鑰匙,接著向他的部屬發表了慷慨激昂的訓辭,義憤填膺地高呼:"共赴國難,打倒日寇!"他的親信在匆忙地做出洋的最後準備……
在另一個院內,從庫房裡搬出八十二支大槍,一大批彈藥,一部分軍裝被服,所有參加起義的人員,全部穿上嶄新的灰軍裝,束上子彈帶,握起槍桿子.大家感情激動,氣氛熱烈,有的互教怎麼打槍,有的相互試行軍禮,有的說,有的笑,不少人壓抑不住,小聲唱起《義勇軍進行曲》……入夜了.起義的人們分散在大會議室的地板上、沙發上、桌子上睡覺.但很少有人能合上眼,過度興奮,忘記了疲勞和緊張.互相傾吐內心的喜悅,訴說各自的心境,牆上一座外國貨大掛鍾,過一刻就奏出一種動聽的音樂,增加了美好的勝利氣氛.幾個參加起義的學生,不約而同地哼著抗戰歌曲:"走出工廠田莊課堂,殺敵救國赴疆場……"
理琪和特委負責人,在一起研究明天和今後的行動……于震海率領三軍一大隊的一些老戰士,在公署內外層層設崗放哨,將北山上這座普日的英國殖民者統治威海衛的總督府,國民黨壓榨人民的管理公署的巍然堂皇的大院,變成了今日的抗戰營壘.
寒星冷月的夜,市區不時響起零星的槍聲,郊外狗吠不斷,海面上時有汽笛響……幾伙鬼祟的人影,溜到公署附近……
山菊花
- 766 -
不平靜的威海衛的夜啊!
(馮德英文學館)
就在這個不安寧的夜晚,威海特區管理公署的西面,北山上的一層多是達官貴人、富戶商人的住宅區里,一座乳黃色的二層小洋樓門前,出現了一個三十多歲的莊稼漢.他戴著頂三開狗皮帽子,細瘦的身軀過早地開始駝背了,如果不近前仔細端量,即便是很熟悉的人也很難一下認出,他就是離開孔家莊小白菜家一年半多的于震興.
震興在鳳子他們慫恿幫助下,為逃避孔慶儒的加害,隻身出了孔家莊.到哪裡安身?前輩人走熟了的一條路:下關東.但細緻的于震興.一邊奔命一邊盤算:
到了關東隔海隔山,家鄉的信息難以知道,妻子萃女身懷著孕,嘶啞地哭喊著不要他走遠,聽到沒事了就回到她身邊的音容,一時也離不開他的眼睛和耳朵……為此,震興沒有到煙臺登船去大連,而是一直往西走,走到黃縣地方.
這地方比較富庶,產麥子,經商的多,震興來時,正趕上收麥子大忙季節,他給人家當僱工,下死力氣干,又是巧手好活,人品又是"百事找",一季麥子收下來,東家就執意把他留住,當了長工.震興白天幹活,夜裡想萃女,他拼命地干,拼命地想……每天夜裡數萃女給他的路費錢,一個也不花,工錢也一點一滴攢著,連一次集也不趕.他記著萃女的話,自己也夢想著,有朝一日,他能回家夫妻團圓,用他的血汗錢,在赤松坡老家再蓋起新房,養活他倆的孩子,永遠離開孔家的天地.這一天能不能來到,何時來到,他不知道,也不去多想.
就這些假設,成為他生活的精神支柱,力量的源泉.他省吃儉用,拼命苦幹,把脊梁骨累彎了,白淨的唱小生的臉布滿了皺紋,變得粗糙了.這些,他自己沒有察覺,也從來不照鏡子.他唯一的思想,是想她,想早點和她在一起.
抗日的熱潮同樣在蓬、黃、掖幾個縣蓬勃發展.抗戰使反動勢力比過去畏縮了,最使震興驚喜的,當地有些類似他一樣逃出去躲災難的人,陸續敢回來了.為此,當這裡的人們紛紛傳揚東面有天福山起義的三軍,領頭的又有于震海的時候,震興立時告別東家,奔向家鄉.
震興愈離家鄉近,愈感到人們的傳說是可靠的,在牟平南面的一個村子,他還擠到人群後面看了宣傳三軍起義的戲哩.他心情大振:這下可好了,他和萃女能過正式夫妻的生活了!這都是共產黨領導的抗戰,給帶來的希望呵!對,自己對抗戰也應當盡些力氣,不能只享福不出力……一天,他來到文登縣境的龍泉湯,遇上好幾個當兵的用子彈換菸捲抽.震興心裡一動,摸摸懷裡一年來攢下的工錢,還有萃女臨走時給的路費,試探地向兵們詢問,他給他們錢,他們換給他子彈行不行……好一樁買賣,當兵的爭先恐後,價錢越來越賤,震興買了三百發大槍子彈,有個當官的,把他拉到茅廁里,竟賣給他一支小手槍……于震興背著沉甸甸的包稼,一路小跑,直奔孔家莊.然而,面前的風雪中的迷茫茫的孔家莊,使他放慢了腳步,停下來了.威森森的區公所.孔慶儒的嚴酷的臉,如狼似虎的兵,他們的罪惡行徑……震興渾身打顫,包稼里的槍彈使勁往下墜,他快背不動了.
猶豫了片刻,有了上次聽說暴動成功他和萃女成親釀成大禍的教訓,這次再不山菊花
- 767 -
能造次了,還是慎重些好.他決定先到赤松坡,找街坊打聽一下情形……震興站在小洋樓門前,躊躇著,剛要叫門,突然聽到裡面有人聲,他又迅即閃進黑影里,看著那門,又氣又悲地喘粗氣……
他為什麼要這樣呢?事情發生在昨天中午.震興在來赤松坡的半道上,碰上了壞地瓜於之善,跟在鐵皮軲轆的大車後面,有個人在前面趕著騾子,看樣要出遠門拉貨.震興感到晦氣,悶著頭要從車旁走過去,倒叫壞地瓜認出來了:"咦!
這不是於家老大嗎?你不是為和小白菜私自‘割伙’(注:割伙:指男女重新結婚.)犯了罪,逃走的嗎?"
于震興紅了臉,膽怯地說:"是……是俺們不明事理……"他指的是不知道暴動失敗了,不是說自己成婚不對.
壞地瓜可不論其詳,嗤嗤凍紅的朝天鼻,得意洋洋地說:"我說大侄子,別顫顫了,如今世道不同啦,鬧抗戰啦!俺姐夫當的抗戰區長,心思光顧著打東洋狗子啦,誰還去管寡婦招野漢、光棍弄女人?"
"俺們不是這……"
"是不是一個樣,放心,沒有人管啦!孔家那族長,頭年伏天從灣里漂上來,還沒條死狗大,餵棵葫蘆也不肥……"壞地瓜忽然盯著他問,"你回來過年,抗戰?
發了財吧?"
"不是,俺是回來……"
"嘿嘿,接小白菜,你那相好的,對吧?哈!"壞地瓜來了興趣,心想,他正要去威海辦年貨回鄉下發大財,本來應當雇兩個人去,不然一大車貨,雪路上坡,一條騾子拉不上去,得人從後面推,可他怕花工錢,只叫上一個外甥,兒子守業家裡離不開……嗬,半道碰上了個于震興,難得的幹活能手,真是走路被元寶絆了跤——想不到的好事.
"震興,你回鄉下幹什麼?你那美美的小白菜,早到威海衛享福去了,你不知道?"震興一驚,接著問:"她多會去的?"
"一年多之前就去啦,在她哥家待著.前個月,還回來唱大戲來!哈,那個真叫風流……"
隨著,一個高大、魁梧的莊稼漢,踏得地板咚咚山響,大步跨進門,衝著理琪報告道:"理琪同志!一大隊五十三名同志,化妝進城,全部來到啦!"眾人一片歡呼聲.那哭叫的教師顧不得揩淚水,笑著跳起高來……理琪緊緊握住于震海的大手.
時針已指三時字上.
三時整.
起義的時刻來到了.
專員孫璽風向起義軍交出了軍需倉庫的鑰匙,接著向他的部屬發表了慷慨激昂的訓辭,義憤填膺地高呼:"共赴國難,打倒日寇!"他的親信在匆忙地做出洋的最後準備……
在另一個院內,從庫房裡搬出八十二支大槍,一大批彈藥,一部分軍裝被服,所有參加起義的人員,全部穿上嶄新的灰軍裝,束上子彈帶,握起槍桿子.大家感情激動,氣氛熱烈,有的互教怎麼打槍,有的相互試行軍禮,有的說,有的笑,不少人壓抑不住,小聲唱起《義勇軍進行曲》……入夜了.起義的人們分散在大會議室的地板上、沙發上、桌子上睡覺.但很少有人能合上眼,過度興奮,忘記了疲勞和緊張.互相傾吐內心的喜悅,訴說各自的心境,牆上一座外國貨大掛鍾,過一刻就奏出一種動聽的音樂,增加了美好的勝利氣氛.幾個參加起義的學生,不約而同地哼著抗戰歌曲:"走出工廠田莊課堂,殺敵救國赴疆場……"
理琪和特委負責人,在一起研究明天和今後的行動……于震海率領三軍一大隊的一些老戰士,在公署內外層層設崗放哨,將北山上這座普日的英國殖民者統治威海衛的總督府,國民黨壓榨人民的管理公署的巍然堂皇的大院,變成了今日的抗戰營壘.
寒星冷月的夜,市區不時響起零星的槍聲,郊外狗吠不斷,海面上時有汽笛響……幾伙鬼祟的人影,溜到公署附近……
山菊花
- 766 -
不平靜的威海衛的夜啊!
(馮德英文學館)
就在這個不安寧的夜晚,威海特區管理公署的西面,北山上的一層多是達官貴人、富戶商人的住宅區里,一座乳黃色的二層小洋樓門前,出現了一個三十多歲的莊稼漢.他戴著頂三開狗皮帽子,細瘦的身軀過早地開始駝背了,如果不近前仔細端量,即便是很熟悉的人也很難一下認出,他就是離開孔家莊小白菜家一年半多的于震興.
震興在鳳子他們慫恿幫助下,為逃避孔慶儒的加害,隻身出了孔家莊.到哪裡安身?前輩人走熟了的一條路:下關東.但細緻的于震興.一邊奔命一邊盤算:
到了關東隔海隔山,家鄉的信息難以知道,妻子萃女身懷著孕,嘶啞地哭喊著不要他走遠,聽到沒事了就回到她身邊的音容,一時也離不開他的眼睛和耳朵……為此,震興沒有到煙臺登船去大連,而是一直往西走,走到黃縣地方.
這地方比較富庶,產麥子,經商的多,震興來時,正趕上收麥子大忙季節,他給人家當僱工,下死力氣干,又是巧手好活,人品又是"百事找",一季麥子收下來,東家就執意把他留住,當了長工.震興白天幹活,夜裡想萃女,他拼命地干,拼命地想……每天夜裡數萃女給他的路費錢,一個也不花,工錢也一點一滴攢著,連一次集也不趕.他記著萃女的話,自己也夢想著,有朝一日,他能回家夫妻團圓,用他的血汗錢,在赤松坡老家再蓋起新房,養活他倆的孩子,永遠離開孔家的天地.這一天能不能來到,何時來到,他不知道,也不去多想.
就這些假設,成為他生活的精神支柱,力量的源泉.他省吃儉用,拼命苦幹,把脊梁骨累彎了,白淨的唱小生的臉布滿了皺紋,變得粗糙了.這些,他自己沒有察覺,也從來不照鏡子.他唯一的思想,是想她,想早點和她在一起.
抗日的熱潮同樣在蓬、黃、掖幾個縣蓬勃發展.抗戰使反動勢力比過去畏縮了,最使震興驚喜的,當地有些類似他一樣逃出去躲災難的人,陸續敢回來了.為此,當這裡的人們紛紛傳揚東面有天福山起義的三軍,領頭的又有于震海的時候,震興立時告別東家,奔向家鄉.
震興愈離家鄉近,愈感到人們的傳說是可靠的,在牟平南面的一個村子,他還擠到人群後面看了宣傳三軍起義的戲哩.他心情大振:這下可好了,他和萃女能過正式夫妻的生活了!這都是共產黨領導的抗戰,給帶來的希望呵!對,自己對抗戰也應當盡些力氣,不能只享福不出力……一天,他來到文登縣境的龍泉湯,遇上好幾個當兵的用子彈換菸捲抽.震興心裡一動,摸摸懷裡一年來攢下的工錢,還有萃女臨走時給的路費,試探地向兵們詢問,他給他們錢,他們換給他子彈行不行……好一樁買賣,當兵的爭先恐後,價錢越來越賤,震興買了三百發大槍子彈,有個當官的,把他拉到茅廁里,竟賣給他一支小手槍……于震興背著沉甸甸的包稼,一路小跑,直奔孔家莊.然而,面前的風雪中的迷茫茫的孔家莊,使他放慢了腳步,停下來了.威森森的區公所.孔慶儒的嚴酷的臉,如狼似虎的兵,他們的罪惡行徑……震興渾身打顫,包稼里的槍彈使勁往下墜,他快背不動了.
猶豫了片刻,有了上次聽說暴動成功他和萃女成親釀成大禍的教訓,這次再不山菊花
- 767 -
能造次了,還是慎重些好.他決定先到赤松坡,找街坊打聽一下情形……震興站在小洋樓門前,躊躇著,剛要叫門,突然聽到裡面有人聲,他又迅即閃進黑影里,看著那門,又氣又悲地喘粗氣……
他為什麼要這樣呢?事情發生在昨天中午.震興在來赤松坡的半道上,碰上了壞地瓜於之善,跟在鐵皮軲轆的大車後面,有個人在前面趕著騾子,看樣要出遠門拉貨.震興感到晦氣,悶著頭要從車旁走過去,倒叫壞地瓜認出來了:"咦!
這不是於家老大嗎?你不是為和小白菜私自‘割伙’(注:割伙:指男女重新結婚.)犯了罪,逃走的嗎?"
于震興紅了臉,膽怯地說:"是……是俺們不明事理……"他指的是不知道暴動失敗了,不是說自己成婚不對.
壞地瓜可不論其詳,嗤嗤凍紅的朝天鼻,得意洋洋地說:"我說大侄子,別顫顫了,如今世道不同啦,鬧抗戰啦!俺姐夫當的抗戰區長,心思光顧著打東洋狗子啦,誰還去管寡婦招野漢、光棍弄女人?"
"俺們不是這……"
"是不是一個樣,放心,沒有人管啦!孔家那族長,頭年伏天從灣里漂上來,還沒條死狗大,餵棵葫蘆也不肥……"壞地瓜忽然盯著他問,"你回來過年,抗戰?
發了財吧?"
"不是,俺是回來……"
"嘿嘿,接小白菜,你那相好的,對吧?哈!"壞地瓜來了興趣,心想,他正要去威海辦年貨回鄉下發大財,本來應當雇兩個人去,不然一大車貨,雪路上坡,一條騾子拉不上去,得人從後面推,可他怕花工錢,只叫上一個外甥,兒子守業家裡離不開……嗬,半道碰上了個于震興,難得的幹活能手,真是走路被元寶絆了跤——想不到的好事.
"震興,你回鄉下幹什麼?你那美美的小白菜,早到威海衛享福去了,你不知道?"震興一驚,接著問:"她多會去的?"
"一年多之前就去啦,在她哥家待著.前個月,還回來唱大戲來!哈,那個真叫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