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過幾天就是發薪日,柳鈞領出納去銀行辦理個人銀行卡轉帳到公司帳戶的手續,不經意地提一句,車子開進當鋪,連半價都保不住了,只換來這麼點兒錢。出納大驚,不敢亂問,但回公司一看,車庫裡果然不見那輛燒包車。於是很快,老闆當車發薪的消息在全公司上下傳開了。

  發薪日之前,照例有月度工作總結會議。檢討上個月的工作之後,柳鈞話題一轉,說到裁員。

  「目前,整個工業區大部分公司在裁員,就業大環境惡劣,我不願意選擇這種不負責任的卸包袱方法。原因有兩條,首先,我們從員工個人出發,替員工考慮,這個時候如果被裁員,能在短期找到工作的人鳳毛麟角,我們此時裁員,是斷絕員工的生路;其次,我們的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多員工在公司工作近十年,與公司甘苦與共這麼多年,儼然是公司大家庭的一員。我作為老闆,若在危難時候拿一直跟隨我的員工開刀,是背叛大家對我的支持和信任。目前公司還能支撐,但日子過得很不好,那麼大家可否禍福與共,一起節衣縮食,共渡難關。你們討論看看,有什麼辦法。」

  柳鈞當車子在先,立刻占據了輿論高度,因此他的話落在眾高管耳朵里,就不再是什麼偽善啊權謀啊之類的東西了。再說,公司除了一個老闆,其他即使再是股東,也是小股東,對飯碗的忐忑與其他員工差不多,柳鈞有關不裁員的兩條原因,若是平時說,可能顯得迂腐,可在這等風雨飄搖之際說出來,卻是一腔熱血了,很容易博取大家的好感。但老張還是提出,有些員工實屬雞肋,趁此機會了結一下,也是好事,只要把人數控制在小範圍之內,對軍心不會有影響。這個提議獲得大家的一致認可。

  問題是,有限的裁員能頂什麼用,大家心裡都清楚福禍與共得共到誰頭上。此時老闆已經為了發薪將車子當了,眾人即使再不願意,也得表面上表示良心,實質性地剜出自身的一塊好肉。畢竟大環境不好,能不裁員已是老闆開恩。於是柳鈞提出輪休方案時,無人表示反對。這個月八日起,除研發中心和市場部,其餘必須硬性規定員工分三批輪流休奧運假,每人休息十天,休息期間拿基本工資。至於下個月怎麼辦,視情況而定。

  事後,羅慶小心地重挑話題,委婉地道:「柳總,你這麼做,員工們能領情嗎?大多數人不過是做一份工領一份工資,整個人從裡到外並非你說的公司大家庭的一員。」

  柳鈞道:「很多人不容易記情,但很容易記仇。平時能做一份工領一份工資已是不易,若在心裡存下疙瘩,做的那份工就七折八扣咯。尤其是在公司裡面有選擇地裁員或減薪的話,勢必在員工之間掀起內鬥。結果我成本是減了,可人心也散了,這筆經濟帳不容易算。再說……」柳鈞嘆一聲氣,他想到錢宏明的預言,不知為什麼,看著形勢一天天地惡化,他心裡越來越相信錢宏明的判斷,經常反覆思考錢宏明的思想軌跡。「你沒看見這幾天新聞中一家家巨大公司倒閉,一個個關聯官員因此暴露而被雙規嗎?太多了。那些舉債謀大躍進式發展的倒閉公司背後,都有一串關聯官員。繼續倒下去,決策者吃不消輿論。我相信這一切目前只是因為全民辦奧運而不被提上議事日程。奧運後應該會有政策出台。」

  羅慶聽了點頭:「而且企業繼續倒閉下去,迅速從去年的民工荒轉到現在的高失業率的話,社會安定也是個問題。應該會有措施迅速出來。嗯,我明白了,不用急吼吼地裁員,看這個月。老大,高瞻遠矚啊,佩服。」

  柳鈞一笑,將「宏明的想法」五個字吞進肚子裡。他當初無法反駁錢宏明,現在,在機關工作過的羅慶也承認錢宏明說得對。可見,錢宏明比他們都更早一步認清了現實。只是……眼下正舉國歡騰呢……

  「可是……」羅慶猶豫了一下,才又繼續道,「一個月後可能出來的新政策,可能不是哪兒有危險救哪兒,而是哪兒與自身最要命利益攸關而救哪兒。我看柳總最好不要對政策寄予太多期望。」

  「這還需要可能嗎?可即使救最不遭人待見的房地產,好歹也能帶動工程機械的銷售,給我們送來生意。我們還是別指望政策專門對我們網開一面了。社會就那樣了,不指望。」柳鈞幾乎是自言自語。

  「孫工難得來這兒嘛,看來研發中心坐不住了,輪休的工人都埋怨研發中心是燒錢的主兒,最應該關中心的門。」羅慶坐窗邊,正好看見孫工的車子進門。「柳總,裁員的問題,我建議你還是有必要擺到議事日程。現在是材料價格下行期,原料進門,經過一段加工周期,等出廠時候,原料價格下跌就得吃掉一部分利潤,我們接下來的日子更不好過。」

  「裁員是實在混不下去的時候才能出的下策。這會兒我更需要做的是壓孫工提高設備的國產化率。你也最好找一些定製產品的合同,比如F-1系列的。我們兩個月前簽的F-1合同,那時候運費和材料費都高,我們根據那時候的價格報價,現在降下來的材料費和運費就是我們額外的利潤了。沒辦法,這種時候只能隨時調整策略啦。說句心裡話,看到原油價格雪崩一樣的往下掉,其他大宗商品的價格也掉頭向下,還有房地產商哭爹喊娘,我是喘一口氣的,總算這個社會正常了,我們可以安心掙合理的利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