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華芝蘭說:"那邊的房子是你的,你怎麼安排都可以。"莫望山:"你說得不對,那邊的房子是咱們兩個的。"莫望山拿出一個存摺,讓華芝蘭交給馮玉萍和朱小東,他們五
一結婚,算是他的賀禮。莫望山說:"還有一件事,你一定要答應我,莫嵐明年畢業,我想送她去美國讀書。"
華芝蘭說:"這完全由她自己選擇,我不阻擋。"莫望山說:"莫嵐會跟你商量的。"
華芝蘭說:"是你們商量好了來套我吧。"莫望山說:"我們敢嗎?"
華芝蘭翻了他一眼。
莫望山站了起來,他說:"不敢再坐下去了,再坐下去,今天就不想走了。"
華芝蘭起身說:"想好事。"
莫望山跟岳父岳母再次打了招呼,要他們好好保重身體,兩個老人要起身送他,莫望山沒讓。莫望山和華芝蘭來到門口,兩人默默地站住了,兩對眼睛都把對方攝進瞳仁。突然間他們不約而同地撲向對方,進行了生死離別的吻別。
莫望山沒有讓任何人送,華芝蘭、老翟和高文娟還是不約而同地去了機場。莫望山不願意當著眾人的面流鼻涕掉淚,他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他拉著苗沐陽早早地與他們一一握手告別,提前進了候機室。今天的結束是明天的開始。華芝蘭和高文娟站在檢票口默默地流著淚,一直送斷他們的身影。
莫望山登上了飛機,兜里的手機響了。電話是聞心源來的,一是送他,二是高興地告訴他,他的那篇長篇文章《中國書業究竟缺什麼?》,《商報》頭版以整版的篇幅登出。
飛機已經上了跑道就要起飛,莫望山從舷窗日對著江都默默地說:"再見,但不是我要離開你。"
飛機起飛了,長江書局和莫望山一起隨著引擎的轟鳴在中國大陸銷聲匿跡。
69
葛楠到監獄探望沙一天不是故意要表達什麼,也不是有難以割捨的情感。她要離開江都了,畢竟夫妻一場,覺得該去看看他,就這麼簡單,沒有什麼複雜的原由。
沙一天一副沒臉見人的窩囊樣。葛楠告訴沙一天,打算到北京去闖闖。沙一天驚疑地抬起頭。葛楠看著他疑惑的眼睛,葛楠不想再讓他疑惑,她告訴沙一天,他回國了,他就是她的第一個。現在還不知道會跟他走到哪一步。沙一天垂下頭,說了句對不起。葛楠說別那麼說,要說這,我更對不起你,我沒有盡到做妻子的責任,正像華芝蘭說的,我沒有管你。我只有一句話送你,人與人相處,不要太聰明,對人太聰明了,反要被聰明誤。
葛楠與初戀情人重逢,連葛楠也說不清是天意,還是命運。熱戀中,他去了美國,臨行前她把最珍貴的愛給了他,一出國他立即就喜新厭舊,樂不思蜀。婚姻失敗了,他才飛回來,重又尋覓她,努力重修舊好,葛楠從心理上首先接受不了。葛楠聽聞心源的話,打算交往交往看看。公私兼顧,借出差的機會去北京做r兩次全面偵察。獲得的信息是他們確實離婚,他確實單身,而且潔身自好,對她一腔愧疚。葛楠的心軟了,她開始搖擺。聞心源讓她下了決心,她決定停薪留職,到北京去闖闖。
聞心源的(中國書業究竟缺什麼?》發表後,全國的兩個行業報紙做了轉載。文章從中國書業的特色、現狀、問題入手,從法規、產供銷的職能、市場、體制、經營模式、管理等方方面面提出了卓有見地的主張,引起了業界和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在局裡,聞心源接替沙一天當副局長可說是順理成章人心所向。事情卻複雜得讓人好笑,一向老實巴交默默無聞的人民出版社汪社長也積極"活動",想競爭這個位置。南風出版社的章誠也非常渴望得到這個位置。局裡還傳出一股風,說聞心源的《中國一九八九》雖然最後免予追究責任,但上面還是記著他的帳,不可重用。局裡機關就把這些當做每日茶餘飯後的消遣。事情或許真的如此,上面的領導似乎很是為難,有話傳出來,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們都是黨培養多年的幹部,至於工作能力,思想品質,工作作風,處世為人,辦事能力,這些都是些無法用秤稱、也無法用尺量的東西。其實這理論才是扯淡,手心手背怎麼會都是肉呢?手心是肉,手背是皮;德才、作風、為人、能力怎麼就沒法衡量?誰正直,誰滑頭;誰自私,誰廉潔;誰正派,誰流氓;誰能幹,誰無能,都是可以比較的,有事實在那裡擺著,群眾心裡明鏡似的。關鍵是上面掌權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按老習慣說,一般人都喜歡護手心,肉乎乎的,常常把它攥著,生怕受了涼,遭了風,總怕它磕著,碰著;很少關愛手背,熱也好,涼也罷,傷也好,裂也罷。總是不那麼在乎它。說領導為難,只怕是在為自己喜愛的手心為難,想要幫他,卻又不那麼硬氣。事情拖了三個月沒有結論,副局長的那把交椅上落滿了灰塵,沙一天屁股底下那個純毛坐墊,不知沙一天在裡面留下了什麼,已經生出了許多蟲子。
在公務人員發現沙一天坐椅上的純毛墊子生了蟲子的那一天。副局長的人選敲定了,不是聞心源,也不是汪社長,也不是章誠,而是大家一點不熟悉的一個叫開新的人。姓開名新,這個姓大家都沒大聽說過。宣布任命後,大家才知道,開新原來是宣傳部的幹事,後來調到建設精神文明辦公室當秘書,精神文明辦公室是分管宣傳文化新聞出版工作的省委副書記直接抓的部門,大家也就分析到了其中的原因。可是從秘書直接提為副局長,新聞出版局的上上下下不那麼服氣。人都有一點本位主義,大家的不服氣,並不說明大家就都那麼服氣聞心源,不過相比之下是自己局裡的人罷了。要是局裡另有一人與聞心源競爭,而聞心源當上了副局長,提起聞心源也照樣會有人嗤之以鼻,這就是當今社會某些知識分子和文化人的德行。
一結婚,算是他的賀禮。莫望山說:"還有一件事,你一定要答應我,莫嵐明年畢業,我想送她去美國讀書。"
華芝蘭說:"這完全由她自己選擇,我不阻擋。"莫望山說:"莫嵐會跟你商量的。"
華芝蘭說:"是你們商量好了來套我吧。"莫望山說:"我們敢嗎?"
華芝蘭翻了他一眼。
莫望山站了起來,他說:"不敢再坐下去了,再坐下去,今天就不想走了。"
華芝蘭起身說:"想好事。"
莫望山跟岳父岳母再次打了招呼,要他們好好保重身體,兩個老人要起身送他,莫望山沒讓。莫望山和華芝蘭來到門口,兩人默默地站住了,兩對眼睛都把對方攝進瞳仁。突然間他們不約而同地撲向對方,進行了生死離別的吻別。
莫望山沒有讓任何人送,華芝蘭、老翟和高文娟還是不約而同地去了機場。莫望山不願意當著眾人的面流鼻涕掉淚,他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他拉著苗沐陽早早地與他們一一握手告別,提前進了候機室。今天的結束是明天的開始。華芝蘭和高文娟站在檢票口默默地流著淚,一直送斷他們的身影。
莫望山登上了飛機,兜里的手機響了。電話是聞心源來的,一是送他,二是高興地告訴他,他的那篇長篇文章《中國書業究竟缺什麼?》,《商報》頭版以整版的篇幅登出。
飛機已經上了跑道就要起飛,莫望山從舷窗日對著江都默默地說:"再見,但不是我要離開你。"
飛機起飛了,長江書局和莫望山一起隨著引擎的轟鳴在中國大陸銷聲匿跡。
69
葛楠到監獄探望沙一天不是故意要表達什麼,也不是有難以割捨的情感。她要離開江都了,畢竟夫妻一場,覺得該去看看他,就這麼簡單,沒有什麼複雜的原由。
沙一天一副沒臉見人的窩囊樣。葛楠告訴沙一天,打算到北京去闖闖。沙一天驚疑地抬起頭。葛楠看著他疑惑的眼睛,葛楠不想再讓他疑惑,她告訴沙一天,他回國了,他就是她的第一個。現在還不知道會跟他走到哪一步。沙一天垂下頭,說了句對不起。葛楠說別那麼說,要說這,我更對不起你,我沒有盡到做妻子的責任,正像華芝蘭說的,我沒有管你。我只有一句話送你,人與人相處,不要太聰明,對人太聰明了,反要被聰明誤。
葛楠與初戀情人重逢,連葛楠也說不清是天意,還是命運。熱戀中,他去了美國,臨行前她把最珍貴的愛給了他,一出國他立即就喜新厭舊,樂不思蜀。婚姻失敗了,他才飛回來,重又尋覓她,努力重修舊好,葛楠從心理上首先接受不了。葛楠聽聞心源的話,打算交往交往看看。公私兼顧,借出差的機會去北京做r兩次全面偵察。獲得的信息是他們確實離婚,他確實單身,而且潔身自好,對她一腔愧疚。葛楠的心軟了,她開始搖擺。聞心源讓她下了決心,她決定停薪留職,到北京去闖闖。
聞心源的(中國書業究竟缺什麼?》發表後,全國的兩個行業報紙做了轉載。文章從中國書業的特色、現狀、問題入手,從法規、產供銷的職能、市場、體制、經營模式、管理等方方面面提出了卓有見地的主張,引起了業界和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在局裡,聞心源接替沙一天當副局長可說是順理成章人心所向。事情卻複雜得讓人好笑,一向老實巴交默默無聞的人民出版社汪社長也積極"活動",想競爭這個位置。南風出版社的章誠也非常渴望得到這個位置。局裡還傳出一股風,說聞心源的《中國一九八九》雖然最後免予追究責任,但上面還是記著他的帳,不可重用。局裡機關就把這些當做每日茶餘飯後的消遣。事情或許真的如此,上面的領導似乎很是為難,有話傳出來,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們都是黨培養多年的幹部,至於工作能力,思想品質,工作作風,處世為人,辦事能力,這些都是些無法用秤稱、也無法用尺量的東西。其實這理論才是扯淡,手心手背怎麼會都是肉呢?手心是肉,手背是皮;德才、作風、為人、能力怎麼就沒法衡量?誰正直,誰滑頭;誰自私,誰廉潔;誰正派,誰流氓;誰能幹,誰無能,都是可以比較的,有事實在那裡擺著,群眾心裡明鏡似的。關鍵是上面掌權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按老習慣說,一般人都喜歡護手心,肉乎乎的,常常把它攥著,生怕受了涼,遭了風,總怕它磕著,碰著;很少關愛手背,熱也好,涼也罷,傷也好,裂也罷。總是不那麼在乎它。說領導為難,只怕是在為自己喜愛的手心為難,想要幫他,卻又不那麼硬氣。事情拖了三個月沒有結論,副局長的那把交椅上落滿了灰塵,沙一天屁股底下那個純毛坐墊,不知沙一天在裡面留下了什麼,已經生出了許多蟲子。
在公務人員發現沙一天坐椅上的純毛墊子生了蟲子的那一天。副局長的人選敲定了,不是聞心源,也不是汪社長,也不是章誠,而是大家一點不熟悉的一個叫開新的人。姓開名新,這個姓大家都沒大聽說過。宣布任命後,大家才知道,開新原來是宣傳部的幹事,後來調到建設精神文明辦公室當秘書,精神文明辦公室是分管宣傳文化新聞出版工作的省委副書記直接抓的部門,大家也就分析到了其中的原因。可是從秘書直接提為副局長,新聞出版局的上上下下不那麼服氣。人都有一點本位主義,大家的不服氣,並不說明大家就都那麼服氣聞心源,不過相比之下是自己局裡的人罷了。要是局裡另有一人與聞心源競爭,而聞心源當上了副局長,提起聞心源也照樣會有人嗤之以鼻,這就是當今社會某些知識分子和文化人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