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從雷達導航屏上看,火伊人號是一個白色光點,象白亮的啟明星,地球是藍色圈環,上下跳動時象一顆富有彈性的橡皮球。白色光點釋放千絲萬縷的絲線,牽引藍色橡皮球一點點移動,它們看上去如一對血脈相連的母子,孩子正拉著母親的衣襟,共同奔向前途莫測的遠方。
海歌很想痛哭,但他沒有時間,登上航軌是逃逸之旅面臨的第二項挑戰,這時他的身後已沒了救贖之光,也沒了成功。他從視鏡中見到了自己的倒影,那道影子,是他唯一的依靠。
出現在前方的紅色,能用都卜勒色譜解釋。當飛船向地太犬航線的起點站靠近,航軌就將漸變為韋德爾所說的藍色。
雷達掃描的信號顯示,火伊人號與紅色軌道之間的光四射長在縮短,鮮艷的色彩逐漸減淡,就象軌道後躲著個人,正偷偷調節著光線的強弱,用這種惡作劇的方式歡迎火伊人號的到來。
近了!
更近了!
當最終出現淺淺的藍,它占據滿了前窗視鏡,將視鏡裝飾成清澈的純藍。來到起點站後,海歌已看不出航軌全貌,只覺得那是淺藍色大地,地面平整潔淨,見不到一粒飛舞的灰塵。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明飛行物
金色齒輪狀的滑行電梯安然屹立於起點站上,海歌這時已察覺不到它的轉動,只能從雷達測算中讀取數據。
火伊人號不能直接接觸航軌,必須爬升到一定高度,再從滑行電梯上方掠過,以讓納米牽引繩索搭掛上電梯。
地球的直徑,是12756千米,滑行電梯的寬度必須在13000千米以上,才能確保宇宙太空史上,最巨大的飛船“貨艙”順利起航。
這是來自太陽系的奇蹟,當引力波探測器將所記錄的三角航軌搭建過程,以及地球為逃出柯伊伯帶,變軌後被一艘小小的宇宙飛船拖拽著,登上航軌向前飛奔的神奇畫面傳送至各個已建立了文明的星球,“地球”這傢伙,或將成為浩淼星空中“家喻戶曉”的明星,每一個星際文明都將記住這個星球的名字,然而它們無法找尋到地球的蹤跡,更不可能追蹤它,因為三角航軌是隱形的,而地球最終將停留何處,地球人自己也還沒最終定論。
當然這一切,只會在地球安全登上了三角航軌後才有可能發生。
海歌又拿起通訊器。
通訊器背面的屏幕上,出現了兩個選項:上升和下降。他知道這時火伊人號應該開始上升了,否則地球可能會與滑行電梯相撞。他的右手握成拳,用力擊打上駕駛座的扶手,似正將渾身力量集中在這隻手上。
他的臉上也看不出表情,眼中倒映的是那一片藍,仿佛他明亮的眸子裡也建好了一道航軌,心中的渴望是地球的縮影,正小心翼翼要落入那片藍
火伊人號幾乎停航了,只是在藉助來自發動機的慣性推動力上升。點擊了“上升”按鍵後,魚形控制杆就被拉起,海歌的另一隻手握著魚身,穩穩的一點也沒顫抖。他這專業的駕駛動作與力度,堪比已至少有十年航空經驗的老航天員。
及時播報:
目前飛行高度:17300千米
目前飛行高度:300米
目前飛行高度:50100千米
這樣的爬升速度,無論從宇宙的哪個角度也觀察不到,海歌卻能感覺出飛船每一次微小的顫動。
按照航行手冊上的說明,當飛船升至距離航軌61400千米時,就正好到達了放下地球的最合適的高度。
播報:目前飛行高度:61400千米。
“滴滴”
雷達導航儀提示火伊人號已達設定高度,飛船可以開始平移。
成敗與否,就看此時了!地球上幾十億鮮活的生命已躲入薄膜型紅外整流罩,正通過投放在冰堡區廣場上的巨屏視窗觀看地球逃逸之行的轉播。
這時的北極圈,寒冷依舊,卻已沒了烽火硝煙,人們甚至忘記了彼此間的身份差異,以及因此而引發的仇恨。他們沉默著,共同用充滿期待的目光觀看近地軌道衛星傳回的轉播畫面。
等火伊人號加速,遠離了地球原有軌道,也遠離了太陽,巨屏上的畫面就將被散亂的雪花點取代,可轉播信號的消失不意味毀滅,那意味新生!
滑行電梯斜上方的火伊人號,用漂亮的白光大眼注視那金色齒輪。飛船的發動機熄火,操作島台上的指示燈卻閃成一片,表明它在等待太空人發出下一步行動指令。
接受韋德爾的影幻考驗時,海歌曾經錯覺,地球所有的重量都壓在了他的肩上,那時他是多麼想退縮。
可如今,他成了唯一一個站在地球頂端,能向它俯視的人,那種用肩膀扛起地球的錯覺又回來了,現在的他卻只想說:我能行!
一、平移2700千米!
二、垂直下壓觸軌!
這是前窗視鏡下的操作面板發出的提示,其實不用看這些,海歌就完全清楚下一步該怎麼做。這些步驟,十年來他記得爛熟於心,也已模擬演練了不知多少回,只要克服思想上的壓力,操作起來就輕車熟路。
魚形操縱杆下壓,火伊人號重新啟動,平移的它少了推進器助力,緩慢得象公路上行駛的汽車,所以發動機沒再發生過載情況,駕駛艙內的重力也處於均衡狀態。
海歌緊盯雷達刻度,飛過滑行電梯後,僅前行三百千米就得落“地”,這在地球上相當於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距離,在宇宙中卻短如一指,不能發生任何偏差!
海歌很想痛哭,但他沒有時間,登上航軌是逃逸之旅面臨的第二項挑戰,這時他的身後已沒了救贖之光,也沒了成功。他從視鏡中見到了自己的倒影,那道影子,是他唯一的依靠。
出現在前方的紅色,能用都卜勒色譜解釋。當飛船向地太犬航線的起點站靠近,航軌就將漸變為韋德爾所說的藍色。
雷達掃描的信號顯示,火伊人號與紅色軌道之間的光四射長在縮短,鮮艷的色彩逐漸減淡,就象軌道後躲著個人,正偷偷調節著光線的強弱,用這種惡作劇的方式歡迎火伊人號的到來。
近了!
更近了!
當最終出現淺淺的藍,它占據滿了前窗視鏡,將視鏡裝飾成清澈的純藍。來到起點站後,海歌已看不出航軌全貌,只覺得那是淺藍色大地,地面平整潔淨,見不到一粒飛舞的灰塵。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明飛行物
金色齒輪狀的滑行電梯安然屹立於起點站上,海歌這時已察覺不到它的轉動,只能從雷達測算中讀取數據。
火伊人號不能直接接觸航軌,必須爬升到一定高度,再從滑行電梯上方掠過,以讓納米牽引繩索搭掛上電梯。
地球的直徑,是12756千米,滑行電梯的寬度必須在13000千米以上,才能確保宇宙太空史上,最巨大的飛船“貨艙”順利起航。
這是來自太陽系的奇蹟,當引力波探測器將所記錄的三角航軌搭建過程,以及地球為逃出柯伊伯帶,變軌後被一艘小小的宇宙飛船拖拽著,登上航軌向前飛奔的神奇畫面傳送至各個已建立了文明的星球,“地球”這傢伙,或將成為浩淼星空中“家喻戶曉”的明星,每一個星際文明都將記住這個星球的名字,然而它們無法找尋到地球的蹤跡,更不可能追蹤它,因為三角航軌是隱形的,而地球最終將停留何處,地球人自己也還沒最終定論。
當然這一切,只會在地球安全登上了三角航軌後才有可能發生。
海歌又拿起通訊器。
通訊器背面的屏幕上,出現了兩個選項:上升和下降。他知道這時火伊人號應該開始上升了,否則地球可能會與滑行電梯相撞。他的右手握成拳,用力擊打上駕駛座的扶手,似正將渾身力量集中在這隻手上。
他的臉上也看不出表情,眼中倒映的是那一片藍,仿佛他明亮的眸子裡也建好了一道航軌,心中的渴望是地球的縮影,正小心翼翼要落入那片藍
火伊人號幾乎停航了,只是在藉助來自發動機的慣性推動力上升。點擊了“上升”按鍵後,魚形控制杆就被拉起,海歌的另一隻手握著魚身,穩穩的一點也沒顫抖。他這專業的駕駛動作與力度,堪比已至少有十年航空經驗的老航天員。
及時播報:
目前飛行高度:17300千米
目前飛行高度:300米
目前飛行高度:50100千米
這樣的爬升速度,無論從宇宙的哪個角度也觀察不到,海歌卻能感覺出飛船每一次微小的顫動。
按照航行手冊上的說明,當飛船升至距離航軌61400千米時,就正好到達了放下地球的最合適的高度。
播報:目前飛行高度:61400千米。
“滴滴”
雷達導航儀提示火伊人號已達設定高度,飛船可以開始平移。
成敗與否,就看此時了!地球上幾十億鮮活的生命已躲入薄膜型紅外整流罩,正通過投放在冰堡區廣場上的巨屏視窗觀看地球逃逸之行的轉播。
這時的北極圈,寒冷依舊,卻已沒了烽火硝煙,人們甚至忘記了彼此間的身份差異,以及因此而引發的仇恨。他們沉默著,共同用充滿期待的目光觀看近地軌道衛星傳回的轉播畫面。
等火伊人號加速,遠離了地球原有軌道,也遠離了太陽,巨屏上的畫面就將被散亂的雪花點取代,可轉播信號的消失不意味毀滅,那意味新生!
滑行電梯斜上方的火伊人號,用漂亮的白光大眼注視那金色齒輪。飛船的發動機熄火,操作島台上的指示燈卻閃成一片,表明它在等待太空人發出下一步行動指令。
接受韋德爾的影幻考驗時,海歌曾經錯覺,地球所有的重量都壓在了他的肩上,那時他是多麼想退縮。
可如今,他成了唯一一個站在地球頂端,能向它俯視的人,那種用肩膀扛起地球的錯覺又回來了,現在的他卻只想說:我能行!
一、平移2700千米!
二、垂直下壓觸軌!
這是前窗視鏡下的操作面板發出的提示,其實不用看這些,海歌就完全清楚下一步該怎麼做。這些步驟,十年來他記得爛熟於心,也已模擬演練了不知多少回,只要克服思想上的壓力,操作起來就輕車熟路。
魚形操縱杆下壓,火伊人號重新啟動,平移的它少了推進器助力,緩慢得象公路上行駛的汽車,所以發動機沒再發生過載情況,駕駛艙內的重力也處於均衡狀態。
海歌緊盯雷達刻度,飛過滑行電梯後,僅前行三百千米就得落“地”,這在地球上相當於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距離,在宇宙中卻短如一指,不能發生任何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