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聖上,皇父攝政王功高蓋世,禮應受此殊榮,請聖上明察!」范文程抬頭直視著福臨,急得額上青筋直暴。「嗨!皇上的脾氣可是夠倔的,這節骨眼兒上可不是感情用事的時候哇!」

  范文程捋著鬍子,不由地想到了孝莊皇太后連夜召他以及洪承疇進宮密談的情形。

  攝政王雖已去世,但少年天子福臨的寶座仍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只要他本人稍稍思考一下,使自會為嚴峻的內外形勢而憂心忡忡。太后正是為此擔憂不已,在昨夜離開乾清官之後立即讓海中天請了兩位大學士到慈寧宮密談。

  「九門提督來報,英王阿濟格派來的三百騎剛入城門便一一被誅殺,這對兩白旗是一次很大的打擊。」

  「可是,這樣做會不會打草驚蛇?」洪承疇有些擔心。「睿王的黨羽人多勢大,倘有風吹草動,他們定然會伺機掀起叛亂。英王此次派精兵人城就是一個例子,我們不得不防啊!」

  「話雖如此,但畢竟幼主仰叔鼻息聽他擺布的生涯宣告結束了,這一回幼主是真正的至尊無上的天子了。」

  「范先生,哀家正為此擔憂呢。」孝莊後兩道彎彎柳葉眉緊蹙著:「福臨心性高傲,此前就曾屢次以言語衝撞過多爾袞。現在,他會不會太得意了,而看不到還有許多威脅皇權的因素呢?說起來,福臨現在倒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了呀!唉!」

  孝莊太后的擔憂不無道理。諸王勢力強大而使皇權衰微,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滿清旗主制的存在,請王統軍議政,幾十年來尤其是人關以後的南征北戰,使諸王、貝勒、貝子、公侯掠奪了大量依附人口馬匹銀帛,計丁授田且占有遼闊土地,因此,兵了眾多,僕婢如雲,戰馬上千,兵力、財力均十分雄厚。而為福臨所親領的兩黃旗主要大臣均已叛主媚事睿親王多爾袞。七年前議立肅王豪格為君的八大臣中,圖賴、圖樂格、塔瞻三人已死,索尼被革職籍沒充軍發盛京,而錫翰、鞏阿岱、譚泰早已背叛了先帝幼君,只剩下鰲拜一人,雖未背誓,仍為鑲黃旗護軍統領,但屢遭斥責而勢力至弱。就形式而論,正黃、鑲黃、正藍三旗之旗主應為幼主順治,但多爾袞已將正藍旗置於自己控制之下,雖然聲稱是臨時借調,說是到皇上親政後再歸還,現在正藍旗已歸其養子多爾博接管。此時正黃。鑲黃二旗中因山額真、護軍統領、內大臣、一等侍衛、梅勒額真等二三十人中,不少都成了睿王之臣,兩黃旗人心渙散,主要大臣已各奔前程,像索尼那樣敢於直接顯露出對幼主忠貞不貳的巨子甚少,這是直接關係到幼主順治帝位安危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初在太宗時期,二紅、二白、二藍六旗只有滿洲錄一百八九十個而已,到了現在,二紅、二白、鑲藍五旗,除滿洲旗外,又有蒙古五旗和漢軍五旗(二黃、正藍也有蒙古三旗和漢軍三旗),人員倍增於前。八旗原本是軍政合一的社會組織,八旗旗主各自掌握著旗下的軍隊、人口以及土地財產,就是國家中的一個個實力雄厚的諸侯王。最初,太祖努爾哈赤實行八旗和碩貝勒共議國政的制度,他們與太宗共同參與政務,到太宗即位之初,他也不得不與有擁立之功的其他三大貝勒共議國政,凡事不能自專,只是到了稱帝之後,才漸漸的鞏固了皇權,獨自南面聽政。現在,八旗旗主的勢力遍及全國各地,更顯幼主勢單力弱。人關以後新建的各省綠營兵數十萬人中,不少提督、總兵官、副將均是出身於二紅、二白、鑲藍這「下五旗」的將領,各省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等大員,中央部院尚書、侍郎也有不少是下五旗的旗員,他們仍各忠於本旗旗主,是各自旗主的奴才。如果不削弱王權,增強君權,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多爾袞出現,同樣對少年天子的帝位產生嚴重威脅!

  孝莊太后沉重的嘆息聲揪著兩位老臣的心,他們也在嘆著氣:誰讓你們滿人非要採取什麼八旗制呢?這下倒好,八旗旗主互不統屬,各自為政,而幼主又無能力統轄他們,這日後大清還不得落個四分五裂、七零八落的?

  「娘娘,如今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我等只能動動嘴皮子,還要看他們擁有兵權的八旗旗主們是如何表演的。幼主現在羽翼未豐,萬萬不可輕舉妄動啊!」

  「這也正是哀家召你二人商討的關鍵所在。目前八旗各旗主心口不一,實難駕御,而縱觀全國形勢,則更是烏雲密布,大清的基業並不穩固呀!」

  此時,雲、貴、川、閩、湘、粵、桂等省基本上為反清武裝所占據,其它省份的大規模抗清鬥爭依然是風起雲湧,此起彼伏,以大西、大順農民軍餘部為主的抗清武裝,高舉反對清廷的圈地、投充、逃人、剃髮以及易服等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在兩廣、湖廣、江浙等省區一直堅持不懈地進行反清鬥爭。清廷多年來,先後派遣了十幾員大將軍分赴各地剿殺,但一直未能奏效。

  「太后,儘管目前的內外形勢不那麼好,但畢竟忠於朝廷的八旗王公大臣還是大有人在的,那些智勇雙全和曾對幼主忠貞不二的人如索尼、希福、鰲拜等即刻應委以重任,對其它旗效忠朝廷的能臣驍將也應同樣予以嘉獎升授。有道是樹倒猢猻散,卑職以為睿王的勢力雖然很大,但已不足以成為心腹之患了。」洪承疇的眼睛一直滴溜溜瞅著孝莊太后,這時候真恨不得說盡好話來勸慰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