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獸是傳說中的犼。這天安門前的一對華表上的石犼叫做『望君歸』,面向南,望著外頭。天安門後面還有一對華表上的石犼卻面向北,看著皇宮,叫做『望君出』。」

  「哈,原來這裡面還有故事呢,額娘快說與福臨聽聽。」

  「額娘也是聽別人說的。傳說那一對『望君歸』經常注視著皇帝外出時的行動,盼望皇帝早日回宮,不要老在外面尋歡作樂。若是皇帝外出遊玩久久不歸時,『望君歸』就會說話了:『國君呀,你不要老在外面遊逛了,你快回來料理國事吧,我們兩隻犼盼你回來,把眼睛都快望穿了。』」

  「那日後我出宮時可得繞開天安門,以免被這兩隻石犼盯著,走到哪兒都會不自在的。」

  「這孩子,怎麼光想著玩呀?轉眼間你登基快一年了,又長大了一歲,再不得瘋玩了。」

  「不玩我又能做什麼?額娘,您看,這高大的宮牆,整日呆在裡面還不把人悶死了?朝里諸事自有十四叔辦理,與我有什麼關係?」

  「額娘不是怪你,你現在不學無術將來會一事無成,今天下人恥笑的。十四叔現在功高蓋世,朝中無人能與他相比,所以在群臣的眼裡,只知有攝政王,卻不知還有天子你!福臨,你無論如何也得爭一口氣,不能讓群臣小瞧了你!否則,將來你如何臨朝執政,駕御群臣呢?」

  「嗨!額娘你又何必操之過急呢?等我長大了自會大有作為的,總之我不會給額娘臉上抹黑的。對了,這天安門後面那對華表上的石犼又代表什麼意思呢?」

  孝莊後嘆了口氣,對福臨的聰明和頑皮似乎有些無奈。「那兩個石犼一直看著皇宮,注視著深居宮殿裡的君主的言行,時時在勸戒著皇帝:『君主呀,你不要老呆在深宮大內,只顧與皇后嬪妃們飲酒取樂,荒淫無度,你快出來體恤民情,關心一下百姓的疾苦吧!我們兩隻石犼天天盼你出來,把眼睛都快望穿了!』由於有『望君歸』和『望君出』蹲在華表上,所以天安門前後的這兩對華表又叫作『望柱』。福臨,你既為天子就註定要過與凡人不同的生活,你必須事事以國家國事為重,你明白嗎?」

  福臨聽起故事來倒是津津有味的,可一聽到母后的嘮叨就有些心不在焉了,但為了不讓母后心煩,他胡亂點著頭,連連應著:「兒臣明白!母后大人您就放寬心吧。」

  北京的秋天風景如畫。京城西郊有群山環抱人稱西山。古人形容西山是「連岡疊峋,上於雲霄」,「挹抱迴環,爭奇獻秀」,景色異常清幽,春夏秋冬景色各不相同。時值金秋,西山上紅葉爛漫,雲蒸霞蔚,美不勝收。從紫禁城裡隱隱傳來隆隆的禮炮聲,原來,這是幼主順治在北京舉行登基大典的日子。

  在禮儀官員的引導下,七歲的順治帝親往南郊,祭告天地社稷,經過上香、行禮、獻玉帛、獻爵、讀祝,亞獻禮、終獻禮、撤撰、焚祝帛、授御座、迎神、送神等諸多繁瑣的登基儀式後,隨即升入武英殿,封賞功臣,大赦天下。滿漢文武百官,拜跪趨蹌,高呼華祝,盛況空前。

  內侍大臣高聲宣詔:「明朝已亡,大清當立,定都燕京,紀元順治!為此特大赦天下,蠲免全國賦稅一年!」殿內文武群臣一齊拜倒在地,三呼萬歲。

  「皇上對住命開國、濟世安民的親王要加以殊禮,對親王、郡王之子孫弟侄要賜與封爵!加封攝政睿王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加封鄭王濟爾哈朗為信義輔政叔王,晉封武英郡王阿濟格為和碩武英親王,豫郡王多鋒為和碩豫親王,復封豪格為肅親王,晉貝勒羅洛渾為郡王,封太宗第五子碩塞為郡王,賜吳三桂平西王冊印。又,對明朝各衙門官員,不計前惡一律照舊錄用,對逃離京城隱居山林者,只要歸順仍以原官錄用,剃髮歸順的地方官各升一級,朱姓各王歸順者也不奪其工爵,仍加恩養,以此安撫故明朝臣官吏。」

  此時殿內鐘鼓齊鳴,百官又一次跪地叩謝。多爾袞朝面露得意之色的豪格瞥了兩眼,心中未免憤憤不平。但在這樣普天同慶的大喜形勢下,他不得不對豪格有所寬大,不知這性情一向魯莽的皇侄脾氣可有收斂?

  「叔父攝政王多爾袞接受封賞!」

  多爾袞連忙叩頭稱謝,心中不免得意。這些重大的活動和冊封都是在他的授意下操辦的,小皇帝順治乖乖地由自己牽著鼻子走。而對豪格的復爵只不過是暫時的,日後只要他有一點把柄再落到多爾袞的手裡,對他的懲罰將是毀滅性的。

  「我皇考上賓之時,宗室諸工八人覬覦,有授立叔叔之謀,叔父堅辭不冗,並將宗室不軌者盡行懲處,一心一意輔粥幼主福臨。而後叔父又親率大軍入山海關,破賊兵二十萬,遂取燕京,撫定中原,迎朕來京膺受大寶。此皆周公所未有,而叔父過之,為此,特加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頒賜冊寶,著禮部官員將叔父攝政王的開國功勳刻於碑上,以傳後世。並賜嵌有13顆車珠的黑狐帽一頂、黑狐皮大氅一件,金萬兩、銀10萬兩,緞萬匹,鞍馬10匹,馬90匹,駱駝10峰!」

  多爾袞謝過了皇帝,退立一旁。此時已經明確了他與一般八旗王公不同的特殊地位,他實際上是無冕之君,權傾野野,只要他願意,隨時就可以登上金鑾殿,將那個一本正經像模像樣的王八羔子一腳踢開!但,多爾袞並不是一個為達目的而不惜一切的人,除了貪戀女色生活放蕩之外,他確實不失為清初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能從一個民族的利益出發,摒棄前嫌,與逼殉生母並奪了大位的皇兄皇太極默契配合,革創了大清帝國的基業;也能從一個國家的大局著眼,放棄唾手可得的皇位,平息了一場足可以毀滅大清幾代人心血的政治鬥爭;又能審時度勢,「統兵入關,掃蕩賊氛,肅清宮禁」,「分遣諸王,追殲流寇,撫定疆陲,一切創製規模皆(他)所繪畫」。所以,多爾袞享受到與眾不同的特殊封賞是當之無愧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