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昭告天地誓書,不過是一紙具文,能奈何得了誰?當初皇太極不也在即位時信誓旦旦地宣過誓嗎?可到後來,他不還是一樣地大權獨攬,翻雲覆雨?索尼呀索尼,你一向智謀過人,怎能相信這一紙誓書誓辭呢?嘿嘿,你跟我斗,還嫩了些!」

  兩黃旗大臣和侍衛們陸陸續續退到兩旁,太監們撤去了香案。大學士冷僧機手捧黃色詔書當眾宣詔:「幼主即位,以明年為順治元年。尊皇考為太宗文皇帝,嫡母生母並為皇太后。王大臣以下,各加一級,普天同慶!」

  殿下王公大臣以及文武百官叩頭致謝,紛紛退朝。福臨注視著群臣們陸陸續續退朝的背影,似乎若有所思。

  「怎麼啦?看來這龍椅坐得挺舒服,皇上不打算退朝了?」多爾袞處心積慮了這麼多天,終於初步實現了他的計劃,心裡未免輕鬆得意,張嘴打了個哈欠。

  「十四叔!請注意你的舉止!這是在朝廷上,可不是在你的睿親王府。再說,朕還有一事不明,怎麼就退朝了?」

  「皇上還有什麼事?但請吩咐。」濟爾哈朗連忙給多爾袞解圍。

  「方才朕突然想到了皇阿瑪。如今朕已經穿上了龍袍坐在了龍廷之上,可是皇阿瑪的身後事你們安排得怎麼樣了?你們打算讓他的棺梓在崇政殿停放多久?」

  「這話的口氣哪像出自一個六歲幼童之口?」多爾袞心裡詫異,心情又變得沉重起來。「莫非他是受了莊妃的指使?肯定是這樣,看來以後要想個法子,讓他們母子分開,以免節外生枝。」

  「回皇上,這事由肅親王負責辦理,不妨傳他來殿前問話。」

  「傳!」

  豪格自那一日在崇政殿上失言,被多爾袞抓住了話柄而眼睜睜地失去了王位,卻不料多爾袞也收斂了野心,推出了九阿哥福臨。這個決定,豪格心裡縱有一百個不滿意,不服氣,但總比讓多爾袞奪了皇位心理上要容易接受得多!木已成舟,豪格再無回天之力了,眼看著兩黃旗重臣們一次又一次地立下重誓要輔弼幼主,豪格心裡只有追悔莫及,強打著精神前來朝賀。怨只怨他豪格做事魯莽,口無遮攔,以前尚有父皇體諄,諄諄教誨,往後只有靠他自己小心翼翼了。是的,他豪格為什麼不能像處心積慮的叔叔——仇人多爾袞那樣夾著尾巴,在暗中積蓄力量呢?只要多爾袞一除,這大清的江山便是他和福臨兄弟倆的了,這不也是很圓滿的事情?

  豪格果真變得乖巧起來,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嘛。自在崇政殿上決定儀立福臨為帝之後,豪格便閉門不出,不發表任何意見,不與任何人交往。事實證明,豪格此舉非常明智,所以當他聽說大伯代善的兒子碩托和孫子阿達禮以「叛逆」之罪被砍頭之時,在暗自慶幸之餘,又感到惴惴不安。說不定什麼時候便會有飛來橫禍,他能不格外小心嗎?

  「臣豪格恭請順治帝大安!」豪格身著明黃色禮袍,規規矩矩地在殿下叩頭行禮。

  「皇兄請起!看坐!」

  「謝皇上恩寵!微臣不敢與皇上及攝政王同朝而坐,還是讓臣站著稟報吧。」豪格垂著頭站著不動。

  老實說福臨對這個年長自己近三十歲的大哥並沒有多少感情,看他此時的面相,皮色黑黃,鬚髮濃密,倒顯得比十四叔大出了好幾歲!福臨沒吭聲,他怎麼會想到自己正是因為十四叔和大哥在繼承帝位時各不相讓,才因禍得福的呢?

  「微臣回皇上的話,先皇的靈樞在崇政殿停靈滿七七四十九天之後,再行出殯大禮,送往盛京城外的昭陵,與太祖的福陵相伴。那裡是先皇選中的『吉壤』,川索山拱,佳氣鬱蔥,但願先皇的在天之靈能得到撫慰。」

  「嗯,過些日子我與皇兄一起去拜謁昭陵,以免皇阿瑪過於牽掛。」

  「臣謹遵聖旨!只等昭陵落成之後,臣立即稟報,一同前往!」

  「好了,坐了半天我早坐夠了,退朝吧。」福臨手一擺,逕自起身朝殿下走去,慌得幾名內侍太監前呼後擁地緊緊跟著。只剩下多爾袞、濟爾哈朗和豪格三個人面面相覷。

  大清園風平浪靜,國泰民安。因為,皇帝的寶座上只要坐著一個人,龍臨天下,無論他是像唐宗宋祖那樣雄才大略的政治家,還是只有幾歲的小娃娃,仿佛天上就有了太陽,整個大清國的「天」便不會塌下來。

  其實,當福臨一穿上那件毫不合體的龍袍之後,他便有了一種身不由己,被人玩弄了的感覺,這與他一向活潑好動,倔強而任性的性格懸殊很大,以致於初次上朝他就產生了一種逆反心理。他是皇帝,為什麼要被兩個叔父攝政王指使呢?這就是皇帝嗎?徒有其名,沒有意思。

  福臨上了御輦,悠哉悠哉的幾乎要睡著了。也難怪,老老實實地在殿上呆了半天,身子能不乏嗎?內待太監打開了轎簾,發現小皇帝身子一歪已經睡著了,便輕手輕腳地將他抱了下來,送進了早已布置好了的一間暖閣里。

  「額娘,奶娘!」迷迷糊糊的福臨躺在炕上才覺得這地方有些陌生,他喊了兩聲,一睜眼,只有幾個太監的面孔。

  「這是什麼地方?我要回永福宮!」福臨忽然睡意全無,一骨碌爬了起來。

  「回皇上的話,這是您的臨時寢宮。睿王爺正準備在宮裡專門給您造一個寢宮,因為您已經登基為帝,是一朝天子了,不能再回永福宮與太后相伴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