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第14章 悲與喜
我的大兒子五歲了,我丈夫開始談論著為他找一位先生教他讀書識字。我們因為和公婆住在一起,自己並沒有財產,所以我們不得不向公婆開口。好在我的公婆對於這件事是頂贊成的,先生被請進了門的那天,他們別提有多高興了。不過這意味著兒子將離開樓上的屋子,我含著淚向他道別。即便如此這也是我人生中最自豪的一天我甚至還暗自期望他有一天也能上京趕考呢。我雖是個婦道人家,但知道只有赴試趕考這一條路能讓一介書生出人頭地。可是兒子的離去卻使我在樓上屋子裡的生活備感空虛,儘管眼前二兒子憨狀可掬,耳旁不乏小妾兒的唧唧喳喳,弟媳們的吵吵鬧鬧,而且時不時我還可以和雪花見上面,但都無法填補兒子離開留下的空缺。慶幸的是,新年的第一個月我便發現自己又懷孕了。
這時候的女人屋裡已經有些人滿為患了。三弟媳也進了門,隨後又添了個女兒。接著過門的是四弟媳,她成天怨天尤人,惹得每人都不悅,結果只生下了個女兒。婆婆對她也特別苛刻,她之後的兩個兒子都不幸夭折了。所以很自然的家裡其他女人們都略帶妒意地看著我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現在在樓上的女人屋裡沒有什麼比其他的兒媳中的哪一個月經來潮更令人恐懼的了,每個人都會免不了當著其他人的面狠狠訓斥某個兒媳一頓。儘管她這輩子最痛恨的人就是公公的小妾們,但她還是這麼說道:「一個妻子生不了兒子就會被別人取代。
我放眼四周,屋子裡滿是那些嫉妒憤怒的雙眼。可是她們除了眼巴巴地看著我把另一個兒子生下來又能怎麼樣呢?不過我自己到在想法上發生了些轉變。要知道我的二兒子沒多久也會離我而去,若是女兒的話在出嫁前都不會離開她們的母親。我的這個想法愈加愈強烈了。當得知雪花也有了身孕,我就差沒對她說我真希望她也能生下個女兒來。
六月初六的嘗新節我們迎來了又一次交流彼此的心得和美好願望的機會。盧家生活了五年後,我了解了我的婆婆是不會轉變對雪花的看法的。我懷疑她對我們利用節日在我娘家相見的事也略知一二,但我既沒有恃寵而驕,也沒有有失主婦的職責,所以她也沒有單獨和我談起過此事。
我和雪花一如既往在我娘家的女人屋裡度過了美好而又愉快的時光,只是有孩子們在,我們無法像以前那般親密。不過我們還可以在彼此耳邊喃喃細語。我向她承認了我多麼希望生下個女兒來和我做伴。雪花把手放在我的肚子上來回撫摸著,低聲提醒我,女兒無法替家裡傳宗接代,所以只是無用的負累。
「可她們對我們而言不是一無是處的啊,」我說道,「我們在她們出生前就可以為她們締結老同關係的啊。」
「百合,我們自己也是家裡無用的負累啊。」雪花坐了起來說。在月光照耀下我看到了她的臉龐。「你知道的啊,難道不是嗎?」
「我知道,兒子的母親,可是——」
「所以我們若是生下女兒來,就可以結為老同了。」
「我已失去兩個女兒了——」
「雪花,你難道不想讓我們的女兒成為老同嗎?」她當然無法拒絕我的提議。
她看著我,苦笑著說:「當然可以啦,只要我們生的是女兒。她們可以延續我們之間的愛,一直延續下去,甚至在我們雙雙離開這個世界以後。」
「好,那就這麼定了。現在。躺下來。把眉頭鬆開。這是個快樂的時刻。讓我們一起開開心心。」
第二年春天我們再回娘家時已經雙雙帶上了我們新生的女兒。她們的生日不同,當我們解開蠟燭包把她們的小腳丫放在一起時,發現她們的腳也是大小不同。儘管女兒在母親眼中總是最美的,但即便是我也看得出來雪花的女兒春月比我女兒玉兒要美得多。玉兒的皮膚太黑了,和他們盧家人不太匹配,而春月則如同粉桃般嬌嫩。我希望我的女兒可以像她名字中的玉石一樣堅強,而春月的名字則是雪花為了紀念我的表妹美月而起的,我希望她可以健健康康地長大成人。我倆的女兒八字完全不合,但我們毫不在乎,這兩個女兒將來一定會成為老同的。
我們打開了我們的扇子,看著我們的人生經歷。扇子上記載了我們太多的快樂,我們締結老同。我們的婚嫁,我們生下男兒,我們女兒的出生,以及她們以後也會締結老同。「將來的一天這兩個女孩會結為老同,」我寫道,「她們也會像一對幸福的鴛鴦。而那時另外一對會在橋頭滿心歡喜地注視著她們,看著她們自由」翱遊。」在摺扇的頂上花環處,雪花又畫上一對比翼雙飛的鳥兒,而且還有另外的鳥兒並排築著巢,舉頭仰望著它們。
等我們完成後,便坐在一起,哄著各自的女嬰。我儘管心裡充滿了喜悅,但我們無視締結老同的先決條件的行為卻始終沒有一刻離開我的腦海中。我們因此而犯下了一個很的大忌諱啊。
兩年後,我從雪花寫給我的信中得知雪花終於又產下了一個男孩。她歡欣鼓舞,而我也為她高興,,深信這一定有助於提升她在婆家的地位。可是還沒等我們來得及開心多久,僅僅三天後我們得到了一個壞消息,道光皇帝駕崩了。舉國同哀,即便是他的兒子咸豐才剛繼位。
我從雪花家的悲慘遭遇中懂得了每每先帝駕崩朝代更迭,免不了朝廷里一陣動盪不安,一些人得寵一些人則失勢,這種情況還會波及到全國各縣。在吃飯時公公和我丈夫他們幾兄弟討論著桐口周圍所發生的大事,我也免不了聽上一兩句。一些地方農民起義,地主們紛紛抬高田地的租金。我真為那些像我娘家一樣的農戶人家的遭遇揪心,而這些事情遠遠不在盧家人的考慮之列。
我的大兒子五歲了,我丈夫開始談論著為他找一位先生教他讀書識字。我們因為和公婆住在一起,自己並沒有財產,所以我們不得不向公婆開口。好在我的公婆對於這件事是頂贊成的,先生被請進了門的那天,他們別提有多高興了。不過這意味著兒子將離開樓上的屋子,我含著淚向他道別。即便如此這也是我人生中最自豪的一天我甚至還暗自期望他有一天也能上京趕考呢。我雖是個婦道人家,但知道只有赴試趕考這一條路能讓一介書生出人頭地。可是兒子的離去卻使我在樓上屋子裡的生活備感空虛,儘管眼前二兒子憨狀可掬,耳旁不乏小妾兒的唧唧喳喳,弟媳們的吵吵鬧鬧,而且時不時我還可以和雪花見上面,但都無法填補兒子離開留下的空缺。慶幸的是,新年的第一個月我便發現自己又懷孕了。
這時候的女人屋裡已經有些人滿為患了。三弟媳也進了門,隨後又添了個女兒。接著過門的是四弟媳,她成天怨天尤人,惹得每人都不悅,結果只生下了個女兒。婆婆對她也特別苛刻,她之後的兩個兒子都不幸夭折了。所以很自然的家裡其他女人們都略帶妒意地看著我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現在在樓上的女人屋裡沒有什麼比其他的兒媳中的哪一個月經來潮更令人恐懼的了,每個人都會免不了當著其他人的面狠狠訓斥某個兒媳一頓。儘管她這輩子最痛恨的人就是公公的小妾們,但她還是這麼說道:「一個妻子生不了兒子就會被別人取代。
我放眼四周,屋子裡滿是那些嫉妒憤怒的雙眼。可是她們除了眼巴巴地看著我把另一個兒子生下來又能怎麼樣呢?不過我自己到在想法上發生了些轉變。要知道我的二兒子沒多久也會離我而去,若是女兒的話在出嫁前都不會離開她們的母親。我的這個想法愈加愈強烈了。當得知雪花也有了身孕,我就差沒對她說我真希望她也能生下個女兒來。
六月初六的嘗新節我們迎來了又一次交流彼此的心得和美好願望的機會。盧家生活了五年後,我了解了我的婆婆是不會轉變對雪花的看法的。我懷疑她對我們利用節日在我娘家相見的事也略知一二,但我既沒有恃寵而驕,也沒有有失主婦的職責,所以她也沒有單獨和我談起過此事。
我和雪花一如既往在我娘家的女人屋裡度過了美好而又愉快的時光,只是有孩子們在,我們無法像以前那般親密。不過我們還可以在彼此耳邊喃喃細語。我向她承認了我多麼希望生下個女兒來和我做伴。雪花把手放在我的肚子上來回撫摸著,低聲提醒我,女兒無法替家裡傳宗接代,所以只是無用的負累。
「可她們對我們而言不是一無是處的啊,」我說道,「我們在她們出生前就可以為她們締結老同關係的啊。」
「百合,我們自己也是家裡無用的負累啊。」雪花坐了起來說。在月光照耀下我看到了她的臉龐。「你知道的啊,難道不是嗎?」
「我知道,兒子的母親,可是——」
「所以我們若是生下女兒來,就可以結為老同了。」
「我已失去兩個女兒了——」
「雪花,你難道不想讓我們的女兒成為老同嗎?」她當然無法拒絕我的提議。
她看著我,苦笑著說:「當然可以啦,只要我們生的是女兒。她們可以延續我們之間的愛,一直延續下去,甚至在我們雙雙離開這個世界以後。」
「好,那就這麼定了。現在。躺下來。把眉頭鬆開。這是個快樂的時刻。讓我們一起開開心心。」
第二年春天我們再回娘家時已經雙雙帶上了我們新生的女兒。她們的生日不同,當我們解開蠟燭包把她們的小腳丫放在一起時,發現她們的腳也是大小不同。儘管女兒在母親眼中總是最美的,但即便是我也看得出來雪花的女兒春月比我女兒玉兒要美得多。玉兒的皮膚太黑了,和他們盧家人不太匹配,而春月則如同粉桃般嬌嫩。我希望我的女兒可以像她名字中的玉石一樣堅強,而春月的名字則是雪花為了紀念我的表妹美月而起的,我希望她可以健健康康地長大成人。我倆的女兒八字完全不合,但我們毫不在乎,這兩個女兒將來一定會成為老同的。
我們打開了我們的扇子,看著我們的人生經歷。扇子上記載了我們太多的快樂,我們締結老同。我們的婚嫁,我們生下男兒,我們女兒的出生,以及她們以後也會締結老同。「將來的一天這兩個女孩會結為老同,」我寫道,「她們也會像一對幸福的鴛鴦。而那時另外一對會在橋頭滿心歡喜地注視著她們,看著她們自由」翱遊。」在摺扇的頂上花環處,雪花又畫上一對比翼雙飛的鳥兒,而且還有另外的鳥兒並排築著巢,舉頭仰望著它們。
等我們完成後,便坐在一起,哄著各自的女嬰。我儘管心裡充滿了喜悅,但我們無視締結老同的先決條件的行為卻始終沒有一刻離開我的腦海中。我們因此而犯下了一個很的大忌諱啊。
兩年後,我從雪花寫給我的信中得知雪花終於又產下了一個男孩。她歡欣鼓舞,而我也為她高興,,深信這一定有助於提升她在婆家的地位。可是還沒等我們來得及開心多久,僅僅三天後我們得到了一個壞消息,道光皇帝駕崩了。舉國同哀,即便是他的兒子咸豐才剛繼位。
我從雪花家的悲慘遭遇中懂得了每每先帝駕崩朝代更迭,免不了朝廷里一陣動盪不安,一些人得寵一些人則失勢,這種情況還會波及到全國各縣。在吃飯時公公和我丈夫他們幾兄弟討論著桐口周圍所發生的大事,我也免不了聽上一兩句。一些地方農民起義,地主們紛紛抬高田地的租金。我真為那些像我娘家一樣的農戶人家的遭遇揪心,而這些事情遠遠不在盧家人的考慮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