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胡小個子成績比我差了一籌,生養了三個娃娃,分別叫狗蛋、狗剩、狗頭。過油肉成績斐然,連著生了兩胎雙生兒,又單生了兩個女兒,目前已經有六個娃娃了。他非常羨慕我的娃娃名字最終排起來是五穀豐登,就求我也給他的娃娃想個能排出名堂的名字。我說這還用想,現成的麼,你的老大叫狗毛,剩下的就叫豬毛、牛毛、羊毛、馬毛、雞毛,這樣合起來就是六畜興旺。於是他就執意要把娃娃的名字按照六畜興旺的含義排列,他老婆不干,說憑啥尕掌柜家裡五穀豐登,我們家就一窩畜生?結果過油肉六畜興旺的目的就沒有達成,一直為此悶悶不樂。其他的老夥計也先先後後地成家生娃,就連悶嘴王葫蘆也由奶奶做主從山下頭撿了個討飯的婆娘給他做了老婆。那個婆娘剛剛撿上山的時候,身上穿的衣裳根本看不出顏色,油膩膩的好像撕爛了又在地上讓人踩過千百遍的爛抹布,頭髮亂蓬蓬的又灰又黃活像冬天的老鴉窩,我親眼看到那個女人的頭髮內外有白森森的虱子蟣子裡出外進地忙碌。那張臉黑成了鍋底子,浮腫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王葫蘆一見面就倒了胃口,執意不要這個婆娘,讓奶奶很是失望,也挺下不來台;因為她撿人家的時候就已經許諾到山上給人家找個下家嫁了。不過我們大家都理解王葫蘆的心情,就憑那個婆娘的質量,倒貼錢給誰誰也不會要。

  奶奶倒挺有信心,把那個婆娘關到窯洞裡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像刷她的大黑馬一樣徹底刷洗了一番,又把她穿的衣裳全都燒了,挑揀了一些自己的衣裳給她穿了。經過奶奶這一番整修,那個婆娘立刻成了個能讓人看的女人。王葫蘆便追在奶奶的屁股後頭要娶人家,奶奶卻不給他了,說:“男人家說出來的話八匹馬也追不上,你要反悔娶人家,就先承認你不是男人,或者承認你說的話就是放屁呢。”這兩條王葫蘆都不願承認,於是奶奶就不給他婆娘,故意憋著他。憋了一個多月,那個婆娘好吃好喝保養了一段日子竟然越發地風致起來:皮膚白了也嫩了,臉不浮腫了,眼睛竟然是大大的一對雙眼皮,雖然年齡看上去有三四十歲了,論人樣卻也夠中上等級。這一下王葫蘆更急了,那天伙里的夥計都到山下運糧食,他沒有去,覷了人少的機會,跑到奶奶的窯洞外頭大聲承認自己不是男人,說話就是放屁。奶奶便讓他跟那個婆娘見了面,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成親、生娃……

  我看著滿院子的娃娃,還有興致勃勃給娃娃們分洋糖的奶奶,心臟就像泡在了溫暖的陽光里,熱乎乎軟綿綿地舒坦,滿院子的娃娃就是滿院子的陽光。奶奶現如今已經很少揣著她的二十響纏著她的繩子到處瘋跑了,娃娃們成了她最大的樂趣,這裡面每個孩子都在她的炕上睡過,她的炕上每晚上也都有孩子陪著她鬧哄。滿院子隨時隨刻都能聽到稚嫩清脆的聲音喊“奶奶”。前不久她又跑了一趟縣城,這些洋糖肯定就是她從縣城帶回來的。我在碉堡頂上等她,她這回到縣城是去了解糧行的情況。這些年來,我們不再靠搶掠為生,也不再向周圍地區的財東、商號收取保護費,我們轉行開始做生意了,正因為這樣我們的娃娃們才有了一個安寧的生活環境,我們的夥計們也才能夠專心致志地靠種地、運輸、跑買賣來獲得富足的生活。不過,日子過得安穩了人也就容易變皮變懶,我的夥計們已經很少擺弄槍械了,槍械在我們伙里幾乎成了一種擺設,一種偶爾拿起來消遣的玩意兒。我有時候回想起以前那些槍林彈雨火與血交織的生活,就覺得那是一連串的夢。可能別的夥計也是這種狀態,只有奶奶經常還把她的槍拆開來擦一擦,可我知道那也只不過是一種習慣而已,更經常的是她拿了自己的槍退下子彈交給任何一個博得她好感的娃娃玩耍。那些娃娃們,尤其是那些男娃娃,也把能別上奶奶的槍在院子裡、在山野里威風凜凜地兜幾個圈子當成了最高榮譽。刀槍入庫,馬放?span class=yqlink>仙劍餼褪俏頤竅秩緗竦納睢?/p>

  然而,安逸的生活不會永遠波瀾不驚像一潭死水。前不久陳鐵匠跑到山上給我們送來了一條壞消息,儘管這是一條壞消息,卻也跟槍距離甚遠。因為生活中絕大多數麻煩並不能靠槍解決,靠槍解決的麻煩往往是已經無法解決的麻煩。陳鐵匠告訴我們,李冬青那邊的人傳出話來,要整編我們狗娃山的隊伍,說是國民政府有紅頭文件,全國只能有一支軍隊,只能有一個政黨,只能有一個委員長,凡是不在國民政府管制下的政黨、軍隊都是非法的,或者接受整編,或者被消滅。陳鐵匠還告訴我們,李冬青從我們這兒拉去的麥子沒能收上來錢,他讓四瓣子出面問一下,四瓣子說可能交軍糧了,交了軍糧自然就沒錢了。

  打日本的時候我們跟李冬青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後來這種合作關係又慢慢地擴展到生意上,主要的內容就是我們委託他代銷我們出產的糧食跟山貨。李冬青曾經提出來要跟我合股開糧行、開商號。我回來跟奶奶商量,奶奶不同意。她一直對李冬青持保留態度,她的理由是財東家的娃兒跟我們是不同的種,絕對不能信任他,打日本是一回事,做生意是另一回事,我們已經吃過虧了,不能再吃虧。她倒贊成我的另外一條意見:我們跟李冬青做生意可以,就是買與賣的簡單關係,我們按照商定的價格給他賣糧食、賣山貨,他拿了多少東西就付給我們多少錢,一手貨一手錢,互不虧欠。我向李冬青說了奶奶的意見,當然我沒有直接說這是奶奶的意見,而是說這是我們伙里商量的結果,李冬青也答應了。後來他果真在縣城開了糧行,又在西安城裡開了商行,一直跟我們做生意。我們剛開始光給他供應糧食,後來漸漸發展到給他賣山貨。李冬青建議我們種大煙,說那種東西利潤更大,我們有槍有隊伍,種大煙沒人敢管,也沒人敢偷,大片的山野荒地在我們手裡,大煙那東西又好成活,一畝大煙的收入比得上十畝棉花。我們沒幹,一來我們根本不知道大煙怎麼種,怎麼收;二來我們也不能幹那種缺德禍害人的買賣,這就是盜亦有道;三來我們每年收穫的糧食、山貨變成錢足夠我們過活,也沒有必要冒風險種大煙。

  陳鐵匠送來的消息讓我跟奶奶非常吃驚,我倒不怕李冬青收編我們,要想收編我們首先得問我們願不願意,我們不願意我想他也不敢真的跟我們對仗,跟日本人打仗我們都不怕,難道還怕了他保安團?我們吃驚的是糧食,因為我吃過這方面的虧,如果再叫李冬青坑我一回,那我就真是在同一個坑坑裡跌兩回跟頭的傻子,這不僅僅是個生意問題,更是一個面子、尊嚴的問題。我問陳鐵匠四瓣子是幹啥吃的,他為什麼不阻攔,為什麼不向我報告?四瓣子是我們派到城裡的聯絡員,也是我們在城裡買賣的總代表和監督者,對李冬青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監督是他的責任。那麼大批的糧食李冬青沒有付錢就要往外運,他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攔不住。

  說起來這件事情也怪我,長期的買賣合作讓我對李冬青逐漸喪失了警惕,過去糧食基本上是分批給他,等他付清了上一批的錢才發下一批糧。後來漸漸地就有了拖欠,可是拖欠的時間也不長,一般拖上一兩個月李冬青就付了,這我們也能理解,別說做那麼大的生意,就是居家過日子也難免手頭一時周轉不開。今年的糧食下來之後,李冬青告訴我們說山西遭災了,再加上國軍跟共軍在關內關外都打得不亦樂乎,糧價飛漲,如果抓住時機運過去一批,就能賺大錢,起碼比平常多賺兩三倍的利潤。根據這個形勢他給我們開了一個好價錢,一石糧食比正常價格多了五塊大洋。豐厚的利潤誘惑了我們,為了抓機會,我們就一下子把一年的收成兩千多石糧食都運到了縣城李冬青的糧行里。李冬青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還給我們付了百分之二十的定金,說是他在西安城裡的買賣進貨占了大筆的資金,一時資金周轉不開,剩下的貨款得等一個月以後才能付給我們。可是沒想到他沒把糧食往山西運,卻運到西安給了胡宗南。最可氣的是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四瓣子居然一點音信都沒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