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她們的服務很周到,態度很親切,但卻使人感到一種機械式的、冷冰冰的感覺。她們很少發出笑聲,也很少同患者們輕鬆地聊天,看不到那種充滿自信的自然感覺,常常強行控制著自己的感情。原護士是一個很慡朗的人,在住院時,好像經常哭泣。一個二十二、三歲的女孩子,一定有著深深的鄉愁。在南京時,患病的護士很多,大多都患上阿米巴痢疾,或許是從患者傳染給護士的。

  在我住院期間,還有一位叫做清水的護士,就因染上痢疾而不治身亡。這位二十三歲的年輕護士之死,強烈地震撼了我,我感到無比的感嘆。雖然對於死亡早已司空見慣,但對於清水護士之死,仍使我備感到對生命的眷戀,感到無比的悲痛。用香粉、口紅等將她化妝得如同美人,猶如生者一般。那緊緊閉合的小嘴,早已停止呼吸的鼻子,那永遠不再睜開的眼睛,讓我感到一陣揪心的痛楚。這種危險常常伴隨著野戰醫院。

  正因如此,她們的聲音使人感到猶如金屬般地、硬邦邦地感覺,讓人強烈地感到一種認真的精神,在這種認真面前,是不會產生詼諧的。因此,也並不能說內地醫院的護士缺乏認真,但比起那種冷冰冰的認真來,首先讓人感到她們的明朗與慡快。

  看完《萬葉集》及其解釋,對於研修短歌極有啟示,受益匪淺。

  九月十九日

  剛踏上日本大地,就有一股強烈的讀書欲,對於過去的不用功,我深深感到一種悔恨。我宛如孩子般地有著旺盛的求知慾。

  首先,我如饑似渴地讀起了手頭現有七月號《日本評論》。《日本評論》比《改造》更好一些,看《日本評論》這是第一次。回到家的話,要認真讀一下《改造》、《日本評論》、《文藝》、《文學》、《新潮》這五類雜誌。其他有什麼好書,也當然要好好拜讀了。現在眼前想要看的書,大約有十五六冊。

  每月買這五種雜誌,再加上買一些其他書籍約五元左右,這樣每月讀書的話,其購書費就需十元。花多少錢先暫且不談,要想看書並理解,需要投入相當的努力和大量時間。

  但我有決心,一定要堅持下去。

  ***************

  *為什麼我為“南京大屠殺”證言

  ***************

  真正的友好來自於真實。隱瞞事實,文過飾非,作出誠實、善意的樣子,兩手作揖,強露笑臉並不能產生真正的友好。反之,即使自虐性的暴露也不能說是真實,那毋寧說是偽善的充滿惡意的。我們決不是自虐性地為了暴露日軍的壞事、惡行、屠殺而會見記者的。誰是這種惡的始作俑者?責任應由誰負?找出惡的根源,進而反省,希望不再重犯錯誤,不正是日中友好的基礎嗎?我們本著這一想法會見了記者。

  ---------------

  為什麼我為“南京大屠殺”證言

  ---------------

  1987年7月7日,我就“南京事件”會見記者,並公開了戰場記錄。此事一方面得到了全國贊同,另一方面也招致猛烈的非難和攻擊。我收到大量的非難電話及信件(約70封)。非難攻擊者都是匿名的,無論如何查詢都是冒名的人,寫信人用的也是假名字。我公開了住所姓名,在電視上露面,但為什麼這些人卻隱姓埋名呢?還有,那些自稱為“赤報隊”、“愛國青年聯合會”的人對我的恐嚇更甚於其他人。

  每天從早到晚,我不斷受到電話攻擊,非難和謾罵,妻子嚇得戰戰兢兢的。我倒不害怕,且逐一回答說明。聽到過我說明的人幾乎都表示理解。但是,我對匿名者並沒有做反駁和說明。

  另外,有些人雖然沒有給我直接來電話或寫信,可意見與匿名者相同,其中,不乏卑劣之輩,認為我得了多少錢什麼的,因此,我想對此作出回答。我國的文化是從中國傳來的,我想這是我要說的原點(出發點)。中國是文化的先驅,日本人的思想、哲學大都來自於東洋史東洋史:東洋一詞有多種含義。①指亞洲,②指東亞、東南亞地區。在日本戰前,東洋史習慣上主要指中國史。東洋史與日本人的文化密不可分。按理說,應該沒有人不希望日中友好,並在將來與中國共同繁榮、發展。倘若一個鄰居闖入自己家的宅院,蠻橫地說:你家的宅院太寬敞了,給我十坪,並強行用暴力奪走,那麼,被強奪的人會怎麼想?又會怎麼行動呢?如果站在被拳腳相加,被暴力侵害宅院者的立場上來考慮的話,日中戰爭的是非曲直即便是孩子也能夠理解。

  真正的友好來自於真實。隱瞞事實,文過飾非,作出誠實、善意的樣子,兩手作揖,強露笑臉並不能產生真正的友好。反之,即使自虐性的暴露也不能說是真實,那毋寧說是偽善的充滿惡意的。我們決不是自虐性地為了暴露日軍的壞事、惡行、屠殺而會見記者的。誰是這種惡的始作俑者?責任應由誰負?找出惡的根源,進而反省,希望不再重犯錯誤,不正是日中友好的基礎嗎?我們本著這一想法會見了記者。

  如果僅僅是暴露舊惡的話,並沒有什麼意義,甚至是有害的。在中國方面,日軍屠殺俘虜的事實早已調查得清清楚楚,即使我們幾個閉口不言也是隱瞞不了的。

  這次屠殺是誰指使的?為什麼?就是狂妄的陸軍!不加入有關對待俘虜的日內瓦國際公約,正是基於“不當活俘虜”這種陸軍的精神主義,因此認為殺死俘虜的敵兵是理所當然的。不加入國際公約(即不受國際公約的約束)、對俘虜的待遇漠不關心的,正是“陸軍教”的將軍們。是他們讓善良的士兵扭曲了本性。“陸軍教”策劃了愚蠢的戰爭,卻讓善良的父老兄弟像露水一樣消失在戰場。死去戰友們還以為是為了正義為了國家而犧牲的。

  人在被置於極限狀態下就會產生異常心理而變態。不知死神哪一瞬間降臨,在這種生死極限的心理狀態下的所作所為是不應被譴責的。那麼,應該被譴責的是什麼?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何在?必須嚴厲追究!我們三人向與會的各位記者呼籲。

  非難和攻擊我的匿名者說我是“褻瀆英靈的傢伙”、“把戰歿者看作是無謂犧牲的傢伙”。

  果然是那樣嗎?諸位的父老兄弟戰死沙場總有所求吧!不就是企盼骨肉至親不再奔赴戰場嗎?不就是希望日中不再戰,永遠友好下去嗎?比起流於形式去參拜九段(靖國神社)來,不是更應該在每個人的心裡為發誓不再戰而祈禱嗎?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戰死的人不過是戰敗的無意義的犧牲品,那不正是死得毫無價值嗎?日本戰敗後,一位受降的中國軍官公開對我們說:“我當過日軍的俘虜,在南京下關曾遭日軍屠殺,我在被槍殺的戰友們的屍體中裝死,趁著夜色悄悄逃生才活了下來。一想起那時的事就悲憤不已。今天,真想槍斃了你們這些俘虜,但是奉上峰‘以德報怨’之命,放你們一條生路”。他的話義正詞嚴。我得以活命,沒齒不忘。大江日夜悠悠,流水不息,不爭先後。中國人民就是以這種大度風範寬大地對待我們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