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但放棄的理由也並非只是承諾書未到,還有我的考慮不周和不夠果斷的原因。在家裡,有著一位母親和開過一座劇場的我,並不了解新支那的社會狀態,很難考慮得很周全。所以,在該拿定主意時卻猶豫不決。雖這麼說,我卻非常願意頂著任何風浪向前走,有著滿腦子干一番事業的想法。而最終使我猶豫不決的正是家庭的事情,雖說是不值得稱道,正是因為有自己的劇場,但我絲毫不感到滿足,我對就地退伍之後的前途深感畏懼。啊,我是一個缺乏冒險和勇氣的人,現在放棄了就地退伍,總使人感到前途失去光明,多麼哀憐!多麼悲慘!我真是一個十足的混帳。混帳!混帳!不論是就地退伍的人,還是到海外去的人,如同內地那些無法謀生者一樣,有著那種封建的、保守的思維方式。雖從心裡極其蔑視山添等一類人,但在事實上,有這種愚念的人們,其愚昧、愚笨和認識不足,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真是難以啟齒的低級人種。
這種思想不知道曾經在多大程度上妨礙了我國的發展。就是現在,因為有這種思想的人種存在,才真讓人難以忍受——我也太缺乏勇氣了。我現在的處境極為困難。我現在正全力以赴地學習,一心想成為作家,還不知道能否成功。我的社會人生,簡直就是一種亂七八糟的、平凡而庸俗。
在衝鋒的時候,都有一種拼命的感覺,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在某一瞬間,確有這種拼命的想法。那是在“嘿”地使勁吆喝一聲的瞬間,所有的思考被強行中斷而出現的拼命思想,但只是幾分之一秒的瞬間,拼命的思想並非是永遠持續的。如果是永遠持續的話,那你就是一個傻瓜。拼命是一種沒有思想的狀態,而沒有思想的人就是傻瓜。說起來,當進入拼命狀態,都是在你沒有預想到的時候,發生在沒有預想到的事情開始的瞬間進入的。如果在事先就預感到要發生這種事情時,就不會產生這種拼命的感覺。
敵人的槍彈更加猛烈地飛來,敵人的刺刀閃閃發光。我們都有發動衝鋒的精神準備。這時,有了這種精神準備,也能有相應的預備動作。衝鋒時的心態能使人拼命地跑出上百米的距離。
在百米急跑時,想的都是拼命地、用盡全力地衝殺,也可能想的是別踩著別人過的路線沖,也可能想著如果被別人超過去怎麼辦,什麼!媽的,輸了可不行!也可能想著再加最後一把勁兒;也可能想著現在距終點已是很近了——與此相同,在衝鋒時,也是如此。可能想著如果躲不開敵人槍彈的話;也可能想著如果有土堆的話,可以利用一下。在大腦中,生與死如同彩燈一樣,一亮一閃的,所有這些想法左右著我們的行動。
進行劍道時也並非沒有思考,而是伺機找到對方疏忽的地方進行攻擊。但比起思考來,更多的是一種感覺,感覺可以說像是霧,它不能算是一種思考吧!
七月十八日
從前天開始,瘧疾和高燒令我痛苦萬分。
昨天,身體情況略為好些,我第三次從中島衛生兵那裡領了瘧疾藥喝下,藥是德國製造的,藥粒極小,一瓶五十錢。
與此同時,還有其他兩種藥,一次同時服下三粒藥,服一次藥就得八十錢。飯後服用,共三天,真是價格昂貴的東西。
經歷了戰爭之後,性格卻變得急躁起來,近來我的心情極為憂鬱,對什麼事情也不感興趣,而且,在軍隊生活中,也沒有什麼興趣的事情。
大部分的士兵都是這樣,我所在分隊的士兵們都很庸俗,所以,連聊天的心情都沒有。
之所以這麼說,大家都在超然地、滿不在乎地度過每一天,也極為無聊。即使有什麼有趣的事也能超然對待——這種地方對我來講,真是厭惡透頂。
F除了睡覺之外,總是連續不斷地,嘮叨著那些實在是無聊的事,即使是那種喋喋不休的女人也比不上他。
聽說Y是那種心黑陰險的人,不知為什麼,他一方面赤裸裸地表現出欺詐、蠻橫、庸俗和粗魯,另一方面卻又體現出善良,真是一個讓人討厭的傢伙。
是否成為地方上的人了?全是一些到最後一天都不想同其來往的傢伙,沒有一位有來往價值的人。
只有N才是我特別中意的人。
七月十九日
N因為年輕,所以總是充滿著希望。對於任何意外事情的打擊,他都不氣餒。是的,這就是巴爾扎克所說的“命運”啊!我卻缺乏這種勇氣。
嗚呼!這是什麼原因?S的身體也很弱,精神上也總是死氣沉沉。
七月二十一日
---------------
第三卷乙第116號證(16)
---------------
所謂的東洋新秩序——在幕府末期,尊王攘夷日本幕府末期,以長州藩為代表,興起恢復天皇地位,驅除外國勢力的運動。風起雲湧的時期,英、法、西班牙等先進國家,把向落後國日本灌輸歐洲先進的文化秩序,視為是其先進國家的權利和義務。在這個美名下,實際上是一種貪婪野蠻的、幾乎是強迫性的行為。他們甚至揭開黑船上大炮的蓋子,來滿足其勃勃野心。
這是在強行推售一種秩序……但由此,日本得以從漫長的冬眠中覺醒起來,結果終於使日本躋身於世界之林……
現在,日本也不正像英、法等國當年那樣,對支那強行推售其秩序嗎?東洋的新秩序不就是日本在強行推售嗎?——懷揣著利慾與野心的利劍……現在的戰爭就像對待那些不聽話的學生,必須使用鞭子,使用也是可以的,不!是理所當然要用的……不正是這樣嗎?……支那就是那不聽話的學生嗎?一個國家的前進道路,應當是自主的,外部的意向不是主要的。他們前進的道路,若與日本的方向相反,這對日本來說,他們就是不聽話的學生。但是,他們自己認為,一個國家的前進道路既然是自主的,那麼,就沒有所謂聽不聽話。把他們視為不聽話的學生,進行鞭撻,不正是在強行推售那種自私自利的秩序嗎?但是從結果來看,他們若能像日本所經歷的那樣,取得幸運的進步的話,那還是可以被原諒的。
但是,強行推售的這種秩序,比起他們自己實施與日本相悖的國策而取得的成就來,是否能給他們帶來更幸運的好結果呢?這一點,很有必要做一番批判研究。
……難道這種觀點,就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人道主義的觀點嗎?但是,對所有事態都應客觀地看待,主觀常常容易與自私自利相結合,只有在嚴肅的、批判性的客觀基礎之上,才能誕生出正確的理論。
從這種客觀的角度出發,來思考東洋的新秩序,也並非沒有意義,??????……可是,可是,而是,但是,支那抗擊日本,抗擊日本人,不論是釋迦如來、孔子,還是耶穌,都應堅決果斷地予以消滅。就是在這種意義上的聖戰,就是在這種結果上的東洋新秩序,那也可以說是正確的。
在火辣辣的酷暑中前進,只聽“轟隆”一個沉悶的聲音撞擊著大地,並消失在酷暑之中。
這種思想不知道曾經在多大程度上妨礙了我國的發展。就是現在,因為有這種思想的人種存在,才真讓人難以忍受——我也太缺乏勇氣了。我現在的處境極為困難。我現在正全力以赴地學習,一心想成為作家,還不知道能否成功。我的社會人生,簡直就是一種亂七八糟的、平凡而庸俗。
在衝鋒的時候,都有一種拼命的感覺,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在某一瞬間,確有這種拼命的想法。那是在“嘿”地使勁吆喝一聲的瞬間,所有的思考被強行中斷而出現的拼命思想,但只是幾分之一秒的瞬間,拼命的思想並非是永遠持續的。如果是永遠持續的話,那你就是一個傻瓜。拼命是一種沒有思想的狀態,而沒有思想的人就是傻瓜。說起來,當進入拼命狀態,都是在你沒有預想到的時候,發生在沒有預想到的事情開始的瞬間進入的。如果在事先就預感到要發生這種事情時,就不會產生這種拼命的感覺。
敵人的槍彈更加猛烈地飛來,敵人的刺刀閃閃發光。我們都有發動衝鋒的精神準備。這時,有了這種精神準備,也能有相應的預備動作。衝鋒時的心態能使人拼命地跑出上百米的距離。
在百米急跑時,想的都是拼命地、用盡全力地衝殺,也可能想的是別踩著別人過的路線沖,也可能想著如果被別人超過去怎麼辦,什麼!媽的,輸了可不行!也可能想著再加最後一把勁兒;也可能想著現在距終點已是很近了——與此相同,在衝鋒時,也是如此。可能想著如果躲不開敵人槍彈的話;也可能想著如果有土堆的話,可以利用一下。在大腦中,生與死如同彩燈一樣,一亮一閃的,所有這些想法左右著我們的行動。
進行劍道時也並非沒有思考,而是伺機找到對方疏忽的地方進行攻擊。但比起思考來,更多的是一種感覺,感覺可以說像是霧,它不能算是一種思考吧!
七月十八日
從前天開始,瘧疾和高燒令我痛苦萬分。
昨天,身體情況略為好些,我第三次從中島衛生兵那裡領了瘧疾藥喝下,藥是德國製造的,藥粒極小,一瓶五十錢。
與此同時,還有其他兩種藥,一次同時服下三粒藥,服一次藥就得八十錢。飯後服用,共三天,真是價格昂貴的東西。
經歷了戰爭之後,性格卻變得急躁起來,近來我的心情極為憂鬱,對什麼事情也不感興趣,而且,在軍隊生活中,也沒有什麼興趣的事情。
大部分的士兵都是這樣,我所在分隊的士兵們都很庸俗,所以,連聊天的心情都沒有。
之所以這麼說,大家都在超然地、滿不在乎地度過每一天,也極為無聊。即使有什麼有趣的事也能超然對待——這種地方對我來講,真是厭惡透頂。
F除了睡覺之外,總是連續不斷地,嘮叨著那些實在是無聊的事,即使是那種喋喋不休的女人也比不上他。
聽說Y是那種心黑陰險的人,不知為什麼,他一方面赤裸裸地表現出欺詐、蠻橫、庸俗和粗魯,另一方面卻又體現出善良,真是一個讓人討厭的傢伙。
是否成為地方上的人了?全是一些到最後一天都不想同其來往的傢伙,沒有一位有來往價值的人。
只有N才是我特別中意的人。
七月十九日
N因為年輕,所以總是充滿著希望。對於任何意外事情的打擊,他都不氣餒。是的,這就是巴爾扎克所說的“命運”啊!我卻缺乏這種勇氣。
嗚呼!這是什麼原因?S的身體也很弱,精神上也總是死氣沉沉。
七月二十一日
---------------
第三卷乙第116號證(16)
---------------
所謂的東洋新秩序——在幕府末期,尊王攘夷日本幕府末期,以長州藩為代表,興起恢復天皇地位,驅除外國勢力的運動。風起雲湧的時期,英、法、西班牙等先進國家,把向落後國日本灌輸歐洲先進的文化秩序,視為是其先進國家的權利和義務。在這個美名下,實際上是一種貪婪野蠻的、幾乎是強迫性的行為。他們甚至揭開黑船上大炮的蓋子,來滿足其勃勃野心。
這是在強行推售一種秩序……但由此,日本得以從漫長的冬眠中覺醒起來,結果終於使日本躋身於世界之林……
現在,日本也不正像英、法等國當年那樣,對支那強行推售其秩序嗎?東洋的新秩序不就是日本在強行推售嗎?——懷揣著利慾與野心的利劍……現在的戰爭就像對待那些不聽話的學生,必須使用鞭子,使用也是可以的,不!是理所當然要用的……不正是這樣嗎?……支那就是那不聽話的學生嗎?一個國家的前進道路,應當是自主的,外部的意向不是主要的。他們前進的道路,若與日本的方向相反,這對日本來說,他們就是不聽話的學生。但是,他們自己認為,一個國家的前進道路既然是自主的,那麼,就沒有所謂聽不聽話。把他們視為不聽話的學生,進行鞭撻,不正是在強行推售那種自私自利的秩序嗎?但是從結果來看,他們若能像日本所經歷的那樣,取得幸運的進步的話,那還是可以被原諒的。
但是,強行推售的這種秩序,比起他們自己實施與日本相悖的國策而取得的成就來,是否能給他們帶來更幸運的好結果呢?這一點,很有必要做一番批判研究。
……難道這種觀點,就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人道主義的觀點嗎?但是,對所有事態都應客觀地看待,主觀常常容易與自私自利相結合,只有在嚴肅的、批判性的客觀基礎之上,才能誕生出正確的理論。
從這種客觀的角度出發,來思考東洋的新秩序,也並非沒有意義,??????……可是,可是,而是,但是,支那抗擊日本,抗擊日本人,不論是釋迦如來、孔子,還是耶穌,都應堅決果斷地予以消滅。就是在這種意義上的聖戰,就是在這種結果上的東洋新秩序,那也可以說是正確的。
在火辣辣的酷暑中前進,只聽“轟隆”一個沉悶的聲音撞擊著大地,並消失在酷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