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我覺得,不會有人來救我了。
但是,我可以救你,對吧。我用吸管戳了戳傻愣著的魚。
我左手抱起魚缸,右手開始旋轉艙門上的開關。
門打開之後,我們都將得到永遠的自由……
寒山施雨夜
九月初一,大雨,一年前往京城赴考的張公子便在這日又借宿到山中的寺廟裡。
這寺廟與別處寺廟大有不同,旁人看來頗為怪異,怪就怪在一廟上下,十多個和尚,個個都戴面具,從未以真相示人,好事者言「佛曰無相」,和尚們也只搖手不應。
和尚們與張公子也算有點舊緣,雖談不上至交,但佛門中人,不計深淺,故都與他無甚隔閡,打個佛語,說個笑話,倒也有趣。
在這一來二去之間,和尚們聽聞了張公子落榜之事。他雖自言卷中珠璣、殿前流利,然則終究未能入考官法眼,別說登科,怕是連名字都沒被皇帝掃過一眼,更遑論天子門生,只是如夢中囈語,徒惹人笑罷了。
和尚們見他說得淒涼,便不忍細問,只言來日方長,他年得步蟾宮,天下揚名,亦未可知。
張公子大笑,說:「諸位師父有所不知,家中老父年歲見長,與學生有約在先,倘使這年榜上無名,自當歸鄉接手家中生意,好讓長輩安心。」
和尚們點頭道:「子承父業,卻也應當。」
張公子站起身來,朝殿上佛像一瞥,道:「師父們自顧安然,豈不憐學生身陷銅臭的苦處。」
和尚們頓時啞然。
張公子又道:「商賈之家,必有奸猾,學生苦研聖賢,久讀經書,便是要除掉生來的狡詐薄情,如今功虧一簣,豈不無勝悲惶?」說到此節,張公子一時情難自抑,灑下淚來。
和尚中年齒最長的那位,法號「無藏」,他的面具也最淡雅,幾無顏色。這許多年來,他一向代行方丈之職,開口道:「張施主一心向學,此心若誠,在何處不是為學,在何處不是崇聖?我佛法有言,佛無在廟宇,佛無在西天,佛在吾心。」
張公子恨然道:「師父說得倒輕巧,只怕是久居深山,不為凡事所惱,便不知凡間諸事不順之苦。」
無藏雙手合十,輕聲言道:「明鏡自有清淨之法,塵埃亦有沾染之所。」
恍然之間,張公子念及「明鏡本清淨,何處惹塵埃」之語,心下空明,茅塞頓開,跪在無藏面前道:「師父之言,醍醐灌頂,如今塵世不遇,進無寸功,退不甘願,自當在此出家,以了凡心。」
是夜,秋雨更甚,水漫過膝。
無藏安頓張公子睡下後,悄然來到方丈禪房,道了聲「是我」,裡面才有人應了聲「進來吧」。
無藏走到床前,扶床上那人坐起,道:「他來了,明日便給他剃度。」
床上之人也戴著面具,卻是寒白如雪,不見一筆勾勒,他道:「寺里已有幾人?」
無藏道:「回方丈,算上張施主,共有十八人。」
方丈慨然長嘆:「十八人,十八件未果之事,這張施主,今時未有及第,倦怠心神,疲弊身形,便欲無復進取,卻還歸罪商賈,為己開脫,真真可悲。」
無藏道:「此地十八人,何人不是如此,何人不是向之匆匆,去也匆匆,言之未信,行之未果,終究無疾而終。」
方丈摘下面具,蒼老之容,隱約可見張公子的相貌,道:「老衲六十歲在此出家立廟,以悔終生無義,不學無術。哪料到,寒山每逢施雨,時空混沌,千萬亂蹤,不曾想我在此遇見十七個自己,個個只求凡事之果,不勞凡事之心,終致年年半途而廢,一無所獲。」
無藏愧然不言,也摘下面具,卻是一張中年張公子的臉,良久,說道:「是以法號無藏,愧疚難當,無處可藏。」
寺里十八個年歲各異的張公子,便是他這一生,十八件欲行未果,自毀前程之事。
世間凡人,莫不如此。
如何繼承一艘飛船
「是這樣的,先生,如果您不能證明您是第一繼承人,我們就不能把飛船的所有權轉讓給您。」飛船管理處的業務員秉承良好的職業態度,臉上擠滿了微笑,雖然她講出的每一個字都讓我感到噁心。
「我還要證明?我不是給你擺了一大堆證件嗎?你看這個,是我的社保證,對吧?還有這個,是我的護照,還有這個,看到沒,最舊的這個,是新移民證。這還不夠?」我看著桌面上這一堆各種顏色的證件,恨不得把它們全塞進業務員的嘴裡。
「用這些證件確實可以證明您是周家的長子,這一點我們並不懷疑。但是,現在的問題在於,您必須進一步證明您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我是我爸媽的親兒子!唯一的親兒子!還能有幾個繼承人?」
「事情是這個樣子的。按照我們這個星區的繼承法,動產和不動產的繼承順位相反,也就是說,飛船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是您的爺爺,然後才是您。」
我幾乎要從座位上跳起來,想把眼前這個自以為聰明、拿根雞毛當令箭的業務員一巴掌拍死,如果制定繼承法的人也在這裡的話,那也一併拍死。
「我爺爺都死好多年了!繼承個屁啊!別浪費我時間行嗎?」
「是這樣的,我調取您的信息之後,沒有看到您爺爺的死亡證明,所以我不能排除他尚在人世的可能。說不定他老人家正搭乘某趟星際航班趕來繼承這艘價值7600萬星元的飛船呢?」
但是,我可以救你,對吧。我用吸管戳了戳傻愣著的魚。
我左手抱起魚缸,右手開始旋轉艙門上的開關。
門打開之後,我們都將得到永遠的自由……
寒山施雨夜
九月初一,大雨,一年前往京城赴考的張公子便在這日又借宿到山中的寺廟裡。
這寺廟與別處寺廟大有不同,旁人看來頗為怪異,怪就怪在一廟上下,十多個和尚,個個都戴面具,從未以真相示人,好事者言「佛曰無相」,和尚們也只搖手不應。
和尚們與張公子也算有點舊緣,雖談不上至交,但佛門中人,不計深淺,故都與他無甚隔閡,打個佛語,說個笑話,倒也有趣。
在這一來二去之間,和尚們聽聞了張公子落榜之事。他雖自言卷中珠璣、殿前流利,然則終究未能入考官法眼,別說登科,怕是連名字都沒被皇帝掃過一眼,更遑論天子門生,只是如夢中囈語,徒惹人笑罷了。
和尚們見他說得淒涼,便不忍細問,只言來日方長,他年得步蟾宮,天下揚名,亦未可知。
張公子大笑,說:「諸位師父有所不知,家中老父年歲見長,與學生有約在先,倘使這年榜上無名,自當歸鄉接手家中生意,好讓長輩安心。」
和尚們點頭道:「子承父業,卻也應當。」
張公子站起身來,朝殿上佛像一瞥,道:「師父們自顧安然,豈不憐學生身陷銅臭的苦處。」
和尚們頓時啞然。
張公子又道:「商賈之家,必有奸猾,學生苦研聖賢,久讀經書,便是要除掉生來的狡詐薄情,如今功虧一簣,豈不無勝悲惶?」說到此節,張公子一時情難自抑,灑下淚來。
和尚中年齒最長的那位,法號「無藏」,他的面具也最淡雅,幾無顏色。這許多年來,他一向代行方丈之職,開口道:「張施主一心向學,此心若誠,在何處不是為學,在何處不是崇聖?我佛法有言,佛無在廟宇,佛無在西天,佛在吾心。」
張公子恨然道:「師父說得倒輕巧,只怕是久居深山,不為凡事所惱,便不知凡間諸事不順之苦。」
無藏雙手合十,輕聲言道:「明鏡自有清淨之法,塵埃亦有沾染之所。」
恍然之間,張公子念及「明鏡本清淨,何處惹塵埃」之語,心下空明,茅塞頓開,跪在無藏面前道:「師父之言,醍醐灌頂,如今塵世不遇,進無寸功,退不甘願,自當在此出家,以了凡心。」
是夜,秋雨更甚,水漫過膝。
無藏安頓張公子睡下後,悄然來到方丈禪房,道了聲「是我」,裡面才有人應了聲「進來吧」。
無藏走到床前,扶床上那人坐起,道:「他來了,明日便給他剃度。」
床上之人也戴著面具,卻是寒白如雪,不見一筆勾勒,他道:「寺里已有幾人?」
無藏道:「回方丈,算上張施主,共有十八人。」
方丈慨然長嘆:「十八人,十八件未果之事,這張施主,今時未有及第,倦怠心神,疲弊身形,便欲無復進取,卻還歸罪商賈,為己開脫,真真可悲。」
無藏道:「此地十八人,何人不是如此,何人不是向之匆匆,去也匆匆,言之未信,行之未果,終究無疾而終。」
方丈摘下面具,蒼老之容,隱約可見張公子的相貌,道:「老衲六十歲在此出家立廟,以悔終生無義,不學無術。哪料到,寒山每逢施雨,時空混沌,千萬亂蹤,不曾想我在此遇見十七個自己,個個只求凡事之果,不勞凡事之心,終致年年半途而廢,一無所獲。」
無藏愧然不言,也摘下面具,卻是一張中年張公子的臉,良久,說道:「是以法號無藏,愧疚難當,無處可藏。」
寺里十八個年歲各異的張公子,便是他這一生,十八件欲行未果,自毀前程之事。
世間凡人,莫不如此。
如何繼承一艘飛船
「是這樣的,先生,如果您不能證明您是第一繼承人,我們就不能把飛船的所有權轉讓給您。」飛船管理處的業務員秉承良好的職業態度,臉上擠滿了微笑,雖然她講出的每一個字都讓我感到噁心。
「我還要證明?我不是給你擺了一大堆證件嗎?你看這個,是我的社保證,對吧?還有這個,是我的護照,還有這個,看到沒,最舊的這個,是新移民證。這還不夠?」我看著桌面上這一堆各種顏色的證件,恨不得把它們全塞進業務員的嘴裡。
「用這些證件確實可以證明您是周家的長子,這一點我們並不懷疑。但是,現在的問題在於,您必須進一步證明您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我是我爸媽的親兒子!唯一的親兒子!還能有幾個繼承人?」
「事情是這個樣子的。按照我們這個星區的繼承法,動產和不動產的繼承順位相反,也就是說,飛船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是您的爺爺,然後才是您。」
我幾乎要從座位上跳起來,想把眼前這個自以為聰明、拿根雞毛當令箭的業務員一巴掌拍死,如果制定繼承法的人也在這裡的話,那也一併拍死。
「我爺爺都死好多年了!繼承個屁啊!別浪費我時間行嗎?」
「是這樣的,我調取您的信息之後,沒有看到您爺爺的死亡證明,所以我不能排除他尚在人世的可能。說不定他老人家正搭乘某趟星際航班趕來繼承這艘價值7600萬星元的飛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