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個巨人和牧童比力氣,牧童提議扔斧頭,巨人使足了勁把斧頭高高地扔上天空,但過一會兒,斧頭還是落到了地面上來。而牧童學著巨人的樣子,掄著胳膊要把斧頭扔出天空的時候,卻很快地把斧頭放進了背上的皮口袋裡,巨人等了半天沒見斧子落地,心想這個孩子的勁兒怎麼那麼大。

  最後,巨人們和牧童比賽喝稀飯。牧童悄悄地把大皮口袋綁在肚子上,他往嘴裡吃一勺,往皮口袋裡裝七勺。巨人一口氣吃了七大碗,已經撐得不能再吃了,可是牧童還在一個勁兒地吃。巨人問:“你個頭那么小,怎麼能吃下那麼多東西?”

  牧童回答:“每當我吃飽肚子時,我就把肚子割一個口子,讓稀粥流出來,我就又能吃進去了。”說著牧童用刀子在皮口袋上劃開一道口,結果稀粥都流了出來。巨人們覺得沒有牧童本領大,就認輸了。

  牧童高高興興地拿著巨人送他的金銀財寶回家去了。

  巨人儘管個子大,看上去嚇人,但他們只有蠻勁,沒有智慧。牧童個子小卻聰明機智,因此巨人再有勁也比不過聰明的牧童。個子只是一個人的外表,心智與才華是一個人的內在,只有內在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小朋友,讀完故事你知道為什麼巨人各方面都比不過牧童了吧?說說看,是什麼使牧童滿載而歸的?

  第58章 中外民間經典傳說(1)

  331乾隆敬孔子天底下數誰最富

  歷代皇帝,都很敬重古代大聖人孔夫子,但一開始乾隆皇帝卻並不敬他。大臣們都勸他敬孔,乾隆只好說:“我不相信孔子會比我聰明。你們把孔子請來,我要問他兩句話,要是他回答對了,我就敬他,要是他回答錯了,我還是不敬他!”

  這下,可把大臣們給難住了。孔子是古代的人,想找也找不回來呀!大家只好用稻草扎了個孔子模樣的人,穿戴上孔子一樣的衣帽,送到乾隆面前。乾隆一看,對稻草人說:“眾大臣都要我來敬你,今天我倒要考考你。”

  那稻草人居然說話了:“那你就問吧。”乾隆一驚問道:“天下數誰最富?”

  “孔子”回答:“勤儉。”乾隆聽了,馬上就很佩服,因為他知道,要是換了別人,一定會說:“皇上最富。”“孔子”的回答很聰明,很合理。乾隆又問:“天下數誰最窮?”

  “孔子”回答:“饞懶。”乾隆滿意地點點頭,對大臣們感慨地說:“孔子不愧是個大聖人,我真比不上他啊!”

  從此,每年秋後,乾隆都要舉行一次隆重的祭孔活動,還命令各地官府也都祭孔。

  稻草人代表孔子的思想,扎稻草人的人真聰明,居然讓孔子復活了。大臣們想方設法用孔子的智慧讓乾隆來敬孔子,結果如願以償。可見孔子的思想魅力深入人心。通過小故事,你是不是也知道這世上誰是最富有、誰是最貧窮的人了呢?那麼,你想做什麼樣的人呢?

  332大紅燈籠家家戶戶為什麼要掛紅燈籠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後,一到陰雨天,手臂上的箭傷就隱隱作痛。這天他叫來心腹大將胡大海,吩咐道:“我的手臂是在攻打無錫時,被守軍射傷的。現在我命令你帶五百士兵前往無錫,殺它個三天三夜,為我報這一箭之仇。”

  消息傳到謀臣張之齋那裡,他急忙去見胡大海。問明原因後說道:“我的親朋好友都在無錫,你帶兵一路殺去,我的家族可怎麼辦呀?”胡大海哈哈大笑道:“張大人儘管放心,我決不會傷害他們的。”張之齋皺起了眉頭:“這怎麼可能呢!你又不認識他們啊!”

  胡大海低頭思索了一會兒說:“有了,張大人,你趕緊捎信給無錫,叫他們在自家大門口掛上一盞紅燈籠,到時我只認燈不認人。”張之齋一聽,心中大喜,立即寫信通知了無錫的親朋好友。

  胡大海帶著五百士兵趕到無錫時,只見大街小巷空無一人,家家戶戶都在屋檐下掛起了燈籠。後來,掛燈籠的風俗就傳向了四面八方。

  無錫人民好聰明,居然家家戶戶都掛起了大紅燈籠,大難當頭所有的人都變成親朋好友啦!幸虧那位好心的大將通風報信。掛紅燈籠的習俗直到現在還保留著,那火紅的燈籠代表著喜慶,代表著收穫。可當初朱元璋的決定是什麼呢?他的做法對嗎?請說出原因。

  333張小泉剪刀毒蛇為什麼會變成鐵蛇

  張小泉剪刀全國聞名。

  據說,在很多年以前,張小泉是杭州有名的鐵匠。他家附近的巷子裡有口大井,井水很深,也很清甜,附近人家都喝這裡的水。可是有一天,兩條黑蛇鑽進了井裡,井裡的水就變黑了,沒法再吃了。張小泉力氣大,人又聰明,決心要除掉井裡的毒蛇。

  這天,張小泉喝過酒,提著大鐵錘跳進井裡。沉到井底,他睜眼一看,果真有兩條漆黑髮亮的毒蛇,正頸纏著頸,盤繞在一個角落裡。

  張小泉眼明手快,不等兩條毒蛇分開,掄起大錘,把兩條毒蛇的頸砸扁,粘在了一起。張小泉一手提著大錘,一手拎著毒蛇,慢慢浮上水面。等人們七手八腳把他拉上來時,再看那兩條毒蛇,已經變成鐵的了。

  張小泉把變成鐵的毒蛇拿回家,心想這塊鐵可以幹什麼呢?他想了又想,畫了又畫。後來,他在蛇頸相交的地方安上一枚釘子,把蛇尾巴彎成把手,又把蛇頸上面的一段敲扁,磨得非常鋒利。他還給這種工具起了名——剪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