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自古以來的哲人們,都將眼光投向朝代的更換、國家的興衰,他們哪裡知道,真理其實很簡單,它就在人們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之中。只要能拋開那些身外之物,老老實實去干自己應該幹的事,專心致志,投身於其中,物我不分,物我合一,你就可以獲得養生之理。象梓慶,年過七旬,卻鶴髮童顏,毫無衰老之態。人的知識越多,追求越多,失望也就越多,疑問也就越多,這是養生的大敵啊!無知無欲,清靜淡泊,就能活得輕鬆自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與欲望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與欲望,是多麼危險!

  然後,莊周才給這篇文章加了個題目:養生主。養生的根本在於精神的寧靜,並不在於地位的高貴。文惠王這樣的一國之主,也要向庖丁學習養生之理。世人啊,看看那些村野農夫,看看那些市井工匠,他們沒有讀過多少書,有些人根本就不識字,但是,他們卻活得悠然自得,無憂無慮。

  放棄對名利的追求吧!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吧!保持你們平靜的天性,守住你們自然的元氣。生命是寶貴的,此生只有一次。體驗每一刻,抓住每一刻,享受每一刻!

  這天,莊周正在修改潤色「養生主」這篇文章,一個從魏國來的生意人捎來了惠施的一封書信。他展絹一讀,上面寫道:

  弟自歸魏以來,未見襄王重用。遙憶濠梁之游,真有歸歟之感!然壯志未酬,民生塗炭,不忍就此罷休。寄書一通,稍釋憂慮,吾兄當知!

  唉!我早就知道有今天,你不聽我的話,害得自己好苦啊!

  他離案而起,在屋中來回踱步。他深為惠施的勇氣而讚嘆,同時也為惠施的遭遇而難過,但是,他更為惠施的固執而惋惜。

  當今的國君,就象虎豹那樣殘暴無情,天下之士,紛紛助紂為虐,以求富貴名利。而象惠施這樣正直、善良的人卻總是受到冷遇、排擠。

  象惠施這樣抱著改良社會的願望而主動出仕的人恐怕還不少。要說服這些人退隱江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有堅定的信念,有超人的毅力,他們不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是不會放棄自己的追求的。

  但是,總不能讓這些善良的人白白送命啊!一向厭惡官吏、厭惡入仕的莊周,不禁對這些人發出了深深的同情。我要專門為這些人寫一篇文章,讓他們雖然身在仕途,卻能保全性命。於是,他寫下了第四篇的題目:「人間世。」藺且一看,說:「先生,『人間世』寫的是處世之方吧?」

  「是,又不是。」莊周凝視著惠施的信,緩緩答道。

  「此言何謂?」

  「『人間世』的處世之方,是為身在仕宦的人而寫。」

  「怎麼,先生也主張出仕嗎?」

  「這不是我主張不主張的問題。我著書,是為天下之人指出一條光明之路。世上確實存在那麼一些人,他們是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才去謀仕的。要說服他們棄世是不可能的。因此,我想對這些人敲敲警鐘,讓他們也學一些處世之法,免得將性命也送掉。」

  「先生,您可真是大慈大悲啊!」

  「但願今世後世之人,都能理解我的這番苦心!」莊周仰視著碧藍的天空,似乎在自言自語,又似乎在向上蒼祈禱。

  莊周首先寫了一個遊說的寓言。因為要出仁,首先就要遊說,遊說若不謹慎,就會送命。

  顏回跟隨孔子學習了幾年之後,想到衛國去遊說。這天,他來與孔子辭行。孔子問道:「你到衛國去想幹什麼?」

  顏回回答說:「我聽說衛國的君主,正當少壯之年,他獨斷專行,殘暴無度,驅使一國之民與別國打仗,死者相枕於野,百姓已無法忍受了。您經常教育我們『治國去之,亂國就之』,我想去勸說衛君,阻止他的殘暴之舉。」

  孔子說:「危險啊!你這樣去,只能成為他的刀下鬼。你有思想準備嗎?」

  顏回說:「我打算內直而外曲」

  「什麼意思?」

  「內直者,保持我本來的思想。天子是老天的兒子,我也是老天的兒子,我們是完全平等的,我何必低聲下氣來求你呢?外曲者,暫時拳曲自己,執人臣之禮,曲意逢迎,獲得他的信任。」

  「不行啊!顏回。你這樣做,連保全自己都很難,何談感化衛君呢?」

  「那該怎麼辦?」

  「我教你心齋之法。專注你的心志,不要用耳目感官,也不用耍心智思慮,讓你的胸中只剩下虛靜之氣。感官只能視聽,心智只能思考,而虛靜之氣,卻可以得到道的光明。」

  「實行心齋之後,我連自己也忘記了。」

  「好!真不愧為我的高足。守住這虛靜之氣,神靈就會保祐你。能言則言,不能言則退。處心至一之道,不得已而後動,就差不多了。」

  然後,莊周又寫了一個出使的寓言,當今天下諸國爭雄,為人臣者,主要的工作就是出使別國,完成外交使命。稍有不慎,就會葬身網羅。

  葉公子高奉楚王之命,將要出使齊國。他臨行之前,對孔子說:「楚王派我去,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也給予我很大的壓力。但是,齊國人對待我,肯定是很有禮貌,卻遲遲不肯解決問題,因為我知道,楚王的要求太高了。我確實很害怕,還沒有出發,就已得了內熱之病,每天吃很多冰塊,還是心神不寧。我該怎麼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