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磨難會帶你看到不同的東西。如果當時真瘸了怎麼辦?那我就到深山裡的小山村里,教孩子們跳舞,跟他們講外邊的世界,或許能發現另一個“金星”。面對著青山綠水,最乾淨的空氣,最清涼的水,同時也是最貧困的物質生活,繼續去體會生命。那命運會把一個不一樣的金星帶給我,我也欣然受之。
我的腳到現在也沒有全部恢復,不可能再像正常人的腿一樣了。左腿上還留著疤,月牙形的,那是生命在我的腿上刻了個印記。我接受這個記號。每次看到它,我會特別安心,今天給我什麼我都不會受寵若驚,拿走什麼我也不會悵然若失,人生的最底端已經把我的生命拉寬了。誰都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我不說,我也說不出來,只有老天爺知道。所以從那以後它會慢慢地把你要做的事情交給你,因為它知道你有那個承受力。
我每天洗澡都能看到這個月牙形的記號,隨時都在提醒我現在在做什麼,為什麼放棄,又為什麼堅持。那是一個月牙形的勳章,從老天那裡拿的。
如果說為什麼之後我能熬過那麼多偏見,那次經歷也得記上一功。如果說我是少年派,那次手術是那場暴風雨,那我遭遇的社會偏見就像是那隻老虎。我們在海上飄著,漂多少時間也不知道,但最後我活下來了,靠的是信念。面對老虎時我心裡也有恐懼,有抵抗,但最後它成了陪伴我漂洋過海的伴侶。
生命給了我那隻老虎,它把恐懼、孤獨、堅持、信任都放在一個相對具象的東西上,陪伴著你成長,但當這些都過去了以後,你上岸時它的任務完成了,它走了。但是不會消失,少年派回憶起來永遠有那隻老虎,我們談到那個少年派的時候,也永遠不會忘記那隻老虎。具象的存在給你那個經歷,它走了以後還會一輩子在你腦子裡,告訴你——你是誰,你經歷了什麼,你怎麼過來的。
困難、災難和幸運一樣,永遠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存在,但是災難不屬於你個人,是屬於生活的一部分,你往前走之後,災難會在經歷之後變成一種特別的伴侶。
26
越艱難,越歷練
-------
我很少掛在嘴上說自己愛國,可是我回來了,這還不夠愛的呀!
26
越艱難,越歷練
-------
我保持我的中國國籍,我選擇回中國發展我的舞蹈,不是因為中國的藝術環境比國外好,而是因為我知道這裡有我的根,沒有根的才華走不遠。
當年在紐約學完舞蹈,美國人說,金星是他們培養出來的。我說不,我是個中國舞蹈演員,一直都是。這樣說著好像還有點沒底氣,所以乾脆就回來了。
回來我就傻眼了。那時候的中國,根本沒有現代舞的生存環境可言。很多看上去氣勢磅礴的舞蹈其實只是在譁眾取寵,什麼內容都沒有。被人捧得最高的春晚最恐怖,台上四五十個舞蹈演員,都淪為歌星的伴舞工具。對北京的第一印象就是亂,扛個攝像機就可以號稱自己是做紀錄片的,搞的是先鋒藝術,卻連自己的觀點都說不出個一二三。業內不爭氣,官方對藝術的支持也可想而知。我在上海申辦國際舞蹈節那會兒,要走很多五花八門的程序,每一道都是一個“坑”。占著位置不做實事的人最會向專做實事的人撈錢,辦個文件就有手續費,錢收進口袋了還等著看你笑話。閉門羹我也吃過不少,拔腿出門的時候切切實實聽到那麼句話:“看這個女人能折騰到什麼地步!”到底是沒忍住,轉身就沖他們開火。
原來這就是天壤之別。在國外,現代舞這一門類有著長年累月的認可度,擁有成熟的市場和支持體系,在那兒只取決於我想不想演的問題;到了自家地方,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演不演得起的問題。為了維持舞團經營,我還得經常到歐洲找演出機會,結果往往是出了國門的巡演才能救我們。我每年在國內最多能演十到二十場,一旦出去,卻至少是三四十場。中國的藝術市場還是缺乏標準和對標準的執行力,想看的人買不到票,不想看的先攬一堆票,然後哄抬票價。藝術的供需沒做好,想往上發展就特別難。
還有,別忘了中國是“山寨”大國,幾句“保護藝術家權利”的口號哪裡擋得住兇猛國情。中國有些舞蹈演員不喜歡動腦子,看到哪個舞蹈挺好的,就錄下來,照著模仿再微調一下就拿來當自己的作品用。《紅與黑》就被“拷貝小走樣”了無數次,甚至籃球比賽中場拉拉隊跳的舞里也有《紅與黑》的影子,他們扒了張皮就能到處亂演。請金星舞蹈團跳一個作品十萬,山寨版的三萬,“差不多,就選一個便宜的吧”,中國現在的市場就是這樣。國外的藝術家出了個好作品就可以雲遊四海繼續尋找好的靈感,中國的藝術家卻很容易曇花一現,這之間的區別不取決於實力差距,而是看有沒有合理的版稅保證在支持,看這個社會是不是擁有對別人付出和思考的尊重。當你被生活逼得必須掙錢的時候,又怎麼可能會有更好的作品出來。在對藝術的權益保護上,國內外差距確實太大,同行們都沒有想到我的舞團可以生存至今,簡直是奇蹟。沒那麼玄乎,就是自己拼命掙錢唄,跳舞、演戲、講課、上電視……這邊掙的錢那邊就投進了舞團運營,再一步一步靠著實力去獲得認可。
我看事情特別准,又怎麼會看不見國內國外兩種生活的差距,物質層面不說,如果依賴著國外的藝術環境生長,一定能站在更高的舞台上表演。但那始終是別人家的舞台,別人家的文化,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屬於我的根不在那裡,我的野心也絕非僅限在別人家的名單里多加一個優秀舞蹈家的名字。回國,我可以做開創者,我可以把肩上的責任扛起來。
也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我偏偏選擇在一個更艱難的環境下歷練自己,歷練出來了,我就能在中國現代舞的空白頁上留下一筆,我就能成為那個肩負使命的人。既然金星回來了,她就會把責任連同所有的艱難都扛起來,往前走,總能走到新的一頁。
記得去年年末我們舞蹈團的演出又碰上了減場次的事,有人在微博上問我,回來這麼難,為什麼非得回來。我的回答是:
“這就是我存在於社會中的價值體現,我要告訴世界,中國有藝術、有藝術家。雖然我國的藝術創作、發展保護環境比不上歐美國家,但還是有可能去改變的。”
我是一名中國舞蹈家,正因為看到了什麼是好的,那與其在別的國家坐享其成,不如帶著種子回到這片血濃於水的土地上,成為種一棵大樹的人。
27
現代舞是真實的人在跳舞
-----------
被標榜的高雅,無非是為自己掛個好看的門牌,躲在裡面孤芳自賞、無病呻吟。我做的作品也從不給圈裡人看,就是衝著老百姓去。
27
現代舞是真實的人在跳舞
-----------
“藝術是圈子裡的事,咱老百姓看不懂。”“是你們不會欣賞我的作品,我只做給懂它的人看。”大眾和藝術的矛盾一直都在,甚至愈演愈烈。但這樣的矛盾本身就很奇怪,藝術和“人”息息相關,何來對峙?
我的腳到現在也沒有全部恢復,不可能再像正常人的腿一樣了。左腿上還留著疤,月牙形的,那是生命在我的腿上刻了個印記。我接受這個記號。每次看到它,我會特別安心,今天給我什麼我都不會受寵若驚,拿走什麼我也不會悵然若失,人生的最底端已經把我的生命拉寬了。誰都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我不說,我也說不出來,只有老天爺知道。所以從那以後它會慢慢地把你要做的事情交給你,因為它知道你有那個承受力。
我每天洗澡都能看到這個月牙形的記號,隨時都在提醒我現在在做什麼,為什麼放棄,又為什麼堅持。那是一個月牙形的勳章,從老天那裡拿的。
如果說為什麼之後我能熬過那麼多偏見,那次經歷也得記上一功。如果說我是少年派,那次手術是那場暴風雨,那我遭遇的社會偏見就像是那隻老虎。我們在海上飄著,漂多少時間也不知道,但最後我活下來了,靠的是信念。面對老虎時我心裡也有恐懼,有抵抗,但最後它成了陪伴我漂洋過海的伴侶。
生命給了我那隻老虎,它把恐懼、孤獨、堅持、信任都放在一個相對具象的東西上,陪伴著你成長,但當這些都過去了以後,你上岸時它的任務完成了,它走了。但是不會消失,少年派回憶起來永遠有那隻老虎,我們談到那個少年派的時候,也永遠不會忘記那隻老虎。具象的存在給你那個經歷,它走了以後還會一輩子在你腦子裡,告訴你——你是誰,你經歷了什麼,你怎麼過來的。
困難、災難和幸運一樣,永遠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存在,但是災難不屬於你個人,是屬於生活的一部分,你往前走之後,災難會在經歷之後變成一種特別的伴侶。
26
越艱難,越歷練
-------
我很少掛在嘴上說自己愛國,可是我回來了,這還不夠愛的呀!
26
越艱難,越歷練
-------
我保持我的中國國籍,我選擇回中國發展我的舞蹈,不是因為中國的藝術環境比國外好,而是因為我知道這裡有我的根,沒有根的才華走不遠。
當年在紐約學完舞蹈,美國人說,金星是他們培養出來的。我說不,我是個中國舞蹈演員,一直都是。這樣說著好像還有點沒底氣,所以乾脆就回來了。
回來我就傻眼了。那時候的中國,根本沒有現代舞的生存環境可言。很多看上去氣勢磅礴的舞蹈其實只是在譁眾取寵,什麼內容都沒有。被人捧得最高的春晚最恐怖,台上四五十個舞蹈演員,都淪為歌星的伴舞工具。對北京的第一印象就是亂,扛個攝像機就可以號稱自己是做紀錄片的,搞的是先鋒藝術,卻連自己的觀點都說不出個一二三。業內不爭氣,官方對藝術的支持也可想而知。我在上海申辦國際舞蹈節那會兒,要走很多五花八門的程序,每一道都是一個“坑”。占著位置不做實事的人最會向專做實事的人撈錢,辦個文件就有手續費,錢收進口袋了還等著看你笑話。閉門羹我也吃過不少,拔腿出門的時候切切實實聽到那麼句話:“看這個女人能折騰到什麼地步!”到底是沒忍住,轉身就沖他們開火。
原來這就是天壤之別。在國外,現代舞這一門類有著長年累月的認可度,擁有成熟的市場和支持體系,在那兒只取決於我想不想演的問題;到了自家地方,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演不演得起的問題。為了維持舞團經營,我還得經常到歐洲找演出機會,結果往往是出了國門的巡演才能救我們。我每年在國內最多能演十到二十場,一旦出去,卻至少是三四十場。中國的藝術市場還是缺乏標準和對標準的執行力,想看的人買不到票,不想看的先攬一堆票,然後哄抬票價。藝術的供需沒做好,想往上發展就特別難。
還有,別忘了中國是“山寨”大國,幾句“保護藝術家權利”的口號哪裡擋得住兇猛國情。中國有些舞蹈演員不喜歡動腦子,看到哪個舞蹈挺好的,就錄下來,照著模仿再微調一下就拿來當自己的作品用。《紅與黑》就被“拷貝小走樣”了無數次,甚至籃球比賽中場拉拉隊跳的舞里也有《紅與黑》的影子,他們扒了張皮就能到處亂演。請金星舞蹈團跳一個作品十萬,山寨版的三萬,“差不多,就選一個便宜的吧”,中國現在的市場就是這樣。國外的藝術家出了個好作品就可以雲遊四海繼續尋找好的靈感,中國的藝術家卻很容易曇花一現,這之間的區別不取決於實力差距,而是看有沒有合理的版稅保證在支持,看這個社會是不是擁有對別人付出和思考的尊重。當你被生活逼得必須掙錢的時候,又怎麼可能會有更好的作品出來。在對藝術的權益保護上,國內外差距確實太大,同行們都沒有想到我的舞團可以生存至今,簡直是奇蹟。沒那麼玄乎,就是自己拼命掙錢唄,跳舞、演戲、講課、上電視……這邊掙的錢那邊就投進了舞團運營,再一步一步靠著實力去獲得認可。
我看事情特別准,又怎麼會看不見國內國外兩種生活的差距,物質層面不說,如果依賴著國外的藝術環境生長,一定能站在更高的舞台上表演。但那始終是別人家的舞台,別人家的文化,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屬於我的根不在那裡,我的野心也絕非僅限在別人家的名單里多加一個優秀舞蹈家的名字。回國,我可以做開創者,我可以把肩上的責任扛起來。
也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我偏偏選擇在一個更艱難的環境下歷練自己,歷練出來了,我就能在中國現代舞的空白頁上留下一筆,我就能成為那個肩負使命的人。既然金星回來了,她就會把責任連同所有的艱難都扛起來,往前走,總能走到新的一頁。
記得去年年末我們舞蹈團的演出又碰上了減場次的事,有人在微博上問我,回來這麼難,為什麼非得回來。我的回答是:
“這就是我存在於社會中的價值體現,我要告訴世界,中國有藝術、有藝術家。雖然我國的藝術創作、發展保護環境比不上歐美國家,但還是有可能去改變的。”
我是一名中國舞蹈家,正因為看到了什麼是好的,那與其在別的國家坐享其成,不如帶著種子回到這片血濃於水的土地上,成為種一棵大樹的人。
27
現代舞是真實的人在跳舞
-----------
被標榜的高雅,無非是為自己掛個好看的門牌,躲在裡面孤芳自賞、無病呻吟。我做的作品也從不給圈裡人看,就是衝著老百姓去。
27
現代舞是真實的人在跳舞
-----------
“藝術是圈子裡的事,咱老百姓看不懂。”“是你們不會欣賞我的作品,我只做給懂它的人看。”大眾和藝術的矛盾一直都在,甚至愈演愈烈。但這樣的矛盾本身就很奇怪,藝術和“人”息息相關,何來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