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多數還是少年,為了掩護戰友們安全撤退,不怕犧 牲,在槍林彈雨下,一直堅持到流盡最後一滴血。英 國人伶俐特為此寫了一個片段 :“我的一個友人,曾 親眼看見三個小傢伙,每人拿著一桿小火繩槍,冒著 英法聯軍打過來的大炮彈,一直衝到前面,用他們那 小小的武器,對著敵人開火。他們因為人小達不到槍 眼,所以,一直在等待著英法聯軍的32 磅炮彈,打開 一個洞口,以便利用這個洞口射擊??可是,他們終 於全被殺死了。當我的友人繞過城牆的時候,發現他 們的屍體,緊緊地靠在一起被坍倒的一大堆石塊壓碎 了 !” 從 1863年至 1864年上半年,太平軍在江浙戰場 上和外國侵略者拼搏。戈登率兵攻打常州城的時候, 陳坤書親臨前線指揮作戰,拼死抵抗。 戈登與清軍合作,分別向兩個城牆的缺口攻打, 太平軍奮不顧身,拚命抵擋。戈登的大炮隊用榴彈和 鐵筒炮掃射,都不起作用。第一批守城牆缺口的太平 軍,被炮火掃光了,第二批太平軍,又立刻補了上來 ??這次常勝軍損失很大。太平軍為了堅守陣地,寧 肯粉骨碎身。“寧可拼掉最後一滴血,也決不投降 ”。 就連戈登也深深感嘆地說 :“常州太平軍,是一 支最能拼死作戰的隊伍 。” 城被攻破以後,陳坤書被俘。但他站在李鴻章面

  前,昂然直立,拒不投降。並憤慨地說 :“不是戈登 幫你打仗,你別想奪走城池 !” 李鴻章聽了又氣又惱,把陳坤書殘酷地殺害了。 在反對外國侵略者的戰鬥中,傳頌著很多可歌可 泣的故事,那種血戰到底,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是 中華民族的驕傲。在中國近代史上,譜寫了光輝燦爛 的一頁。

  第八 力挽狂瀾 1857年下半年,秋風四起,落葉飄零,給人一種 蕭條和惆悵的感覺。 隨著而來的是嚴冬,北風傳來一個又一個壞消息: 天京周圍的重城要地——溧水、句容、瑞州、湖口都 先後失守。九江成了一個孤城,虎將林啟容等苦苦堅 守了幾個月,天京竟派不出援兵來。12月27日, 天京的門戶鎮江、瓜州同時失守,清朝重建的江南大 營,用十萬大兵包圍了天京。 各地告急,天京告急!軍事危機四伏。咸豐皇帝 樂得手舞足蹈,說 :“乘敵人內亂,消滅他 !” 曾國藩也叫喊著: “快把他們肅清、肅清。” 太平軍士氣低落,人心渙散。將領當中,不斷有 人叛變。 在這內外交困的日子裡,洪秀全獨自在深宮愁眉 不展,憂鬱、焦灼??他整理了一下由勝利沖昏的頭 腦,和變亂帶來的困擾思緒,決心扭轉危機,重振大 業。他想:當前要解決的頭等大事應該是重建天朝的 領導核心。 經過一番考慮和準備之後,洪秀全任命蒙得恩為

  正掌率—— “掌握重權,總理國事”,選拔善於帶兵 作戰的陳玉成、李秀成擔任又正掌率和副掌率。第二 年,洪秀全又恢復了五軍主將制度,封陳玉成為前軍 主將,李秀成為後軍主將,李世賢為左軍主將,韋志 俊為右軍主將,蒙得恩為中軍主將。 蒙得恩原是洪秀全貼身的“御林侍衛 ”,負責為 太平天國的領導選妃子。他對洪氏集團阿諛奉迎,是 洪秀全的寵臣。這個人缺乏政治、戰爭的實際領導經 驗,一下子把他提到像楊秀清那樣重要的地位,這反 映出洪秀全任人惟親的偏見,真叫人哭笑不得,就連 老將們也很不服氣。 但是,在危難的時候,洪秀全能把陳玉成、李秀 成與李世賢等早期參加起義,有豐富鬥爭經驗的年輕 將領,提拔到領導崗位上來;能夠釋前嫌,團結楊秀 清和韋昌輝剩下的部屬,如起用天朝虎將楊輔清和韋 志俊等,不能不說是他的一大進步。 洪秀全的兩個哥哥,洪仁發和洪仁達,貪污無能, 民憤很大。洪秀全迫不得已,革除了他們的王爵。 新的領導核心的建立,對挽救危亡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使得已經渙散了的軍心、民心,又重新有了凝 聚力。那眼看就要癱瘓的天朝,又絕路逢生了! 1858年,曾國藩洋洋得意,認為這一年是勝利年。 他叫嚷著:要徹底粉碎太平天國。

  他未免高興得過早了一些。太平軍會給他苦頭嘗 的。 陳玉成和李秀成,被洪秀全委以軍事重任——有 權指揮作戰,發揮聰明才智。他們摩拳擦掌,躍躍欲 試,想打幾個漂亮的大勝仗,重振軍威。 8 月,李秀成召開了軍事會議。會上各將領都同意 先攻破敵人的“江北大營 ”,並表決心,宣誓說:“要 一心一德 !” 洪秀全聽後喜形於色,表示完全贊成這個作戰方 案。於是,陳玉成與李秀成就各率一支主力軍,直下 滁州。兩軍在烏衣會師,在烏衣和清軍血戰一場,打 得清兵大敗。太平軍乘勝追擊敵人,一直追到浦口, 打死了敵人一萬多人。 清軍修築堡壘,挖掘壕溝,經營了多年的江北大 營,被太平軍打得落花流水。從此,天京北面的威脅 被解除了。 正當太平軍集中全力對付江北大營的時候,曾國 藩的弟弟曾國華和悍將李續賓率領湘軍襲擊太平軍後 路,一連攻下太湖、桐城、舒城等地,並殺氣騰騰地 向安慶與廬州之間的三河鎮發起了猛攻。 三河守將吳定規,一面沉著應戰,一面向陳玉成 告急。這時,陳玉成已經攻克了江蘇六合,他得到告 急的消息後,馬上請示洪秀全,並要求派兵前往援救。

  洪秀全當機立斷,立即批准了。 這一次,吳如孝會同捻軍自廬州南下,切斷了李 續賓和舒城清軍的聯繫。 三河鎮一仗,打得相當激烈。開始,太平軍失利, 但他們敗不餒,英勇奮戰。結果,轉敗為勝。李續賓 畏罪自殺了。這一次,一共消滅了清兵 6000 多人,曾 國華等文武官員400 多人,統統被殺了。 太平軍收復了桐城。圍困安慶的清軍,嚇得落魂 失魄,狼狽逃命。 三河鎮一仗,湘軍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曾國藩悲 傷萬分。 “打敗了,傷了元氣呀 !” “局勢不好,士氣下降了 !” 曾國藩無奈地發出了一聲又一聲的嘆息。 浦口、三河鎮的兩大勝仗,使得風浪疊起的 1858 年,變成了扭轉局勢的一年。曾國藩曾經叫囂的“勝 利年”——妄想在一年內消滅太平天國的美夢,被粉 碎了! 在變亂之後,洪秀全及時總結了經驗,使太平軍 上下團結一致,集中優勢兵力,狠狠打擊敵人的侵犯, 鼓舞了士氣,安定了人心。 這一年,洪秀全發表了《醒世文》,他號召說: “同心合力,消滅妖精。”他一再表示,一定要實現

  “一統山河樂太平”的理想。 嚴冬過去了,春神悄悄地回到了大地。紫金山爬 滿了綠色?? 正在這個時候,洪仁發從香港回來了。 洪仁發是洪秀全的族弟,是拜上帝教的第一批受 洗者,曾參加過洪秀全密謀發動起義的活動。金田起 義後,他從廣東奔向廣西,在路上受阻,沒能趕上起 義隊伍。因清政府追查嚴厲,他不得不去香港躲避。 久別重逢,洪秀全見了族弟格外高興。他緊握洪 仁發的手,激動地說 :“你來得正好,幫幫我吧。” 不久,洪秀全就封洪仁發為軍師,號為干王,並 由他主持朝政。洪秀全對洪仁發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這種做法,引起了一些將領的不滿,他們對洪仁 發一來就封王當政,很不服氣。對此,洪秀全也感到 很為難。經過一番思考以後,洪秀全決定平衡一下人 心,改變他殺東王、北王之後“永不封王”的決定。 他先後加封陳玉成為英王,李秀成為忠王。這樣,干 王、英王和忠王三人,就成了太平天國後期支撐王朝 大廈的三根擎天柱。 洪仁發在香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學識淵博, 很有抱負。他懷著建設一個新國家的目的,寫了《資 政新篇》,提出一些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改革主張,極 大地豐富了洪秀全的思想。洪秀全審閱後,批准頒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