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秋桂說:「這算甚麼事啊,交給我就是了。」

  秋桂接過一大疊的稿子就回打字室去了。腳步輕快的秋桂邊走邊在心裡打起了疙瘩:「這個鄉長也真是好嬉,那天開大會把『年輕仔』們個個都罵得一錢不值,可轉眼間卻又把他們全都捧上了天。哼!還說我們女的腸子彎,名堂多。依我來瞅,男人的心思更古怪,更讓人猜不透呢!」

  

  

  鄉長愛才

  元宵節還沒到,鄉長就讓主任下通知,催著幹部們來上班了。

  這把正花天酒地在和親友團聚的幹部們弄得很掃興。要曉得,鄉政府以前的過年假一貫都放得長。山高皇帝遠,鄉下沒人管。上頭文件歸文件,底下鬆動照鬆動。可以這樣子說,鄉幹部們的過年班基本上是和當地「正月嬉過,二月挨過」的鄉風鄉俗同步走的。正月正頭就催上班,鄉幹部們已經好多年都沒碰上這樣子的事了。

  實際上,鄉長來的這幾個月,讓他三下五除二就破掉了的「老定規」,其實已經夠多的了。

  比如說鄉里的「陪客飯」。這幾年也不曉得上頭是在搞安慰還是怕擺不平,領導多多提拔起,實職塞不完就封虛職。每個鄉「副科」以上的幹部都窩著一大堆。人就是這樣子,有了級別就要講待遇。而鄉政府最實惠的待遇就是天天能陪客了。按他們的說法,吃不吃事小,有得陪沒得陪倒是關面子的大事。所以常常是客來二三個,陪客幾大桌。吃得普通幹部目珠打火刀,暗暗發誓著要當官。吃得鄉政府窮成了「嘰咕茄」,而他們卻天天嚷著要減肥。鄉長來了沒十天,就拿這事開頭刀。他烏起臉來在班子會上攤開說:「吃喝風最影響幹群關係了,我們鄉也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我和書記碰了頭,從明天起,客人一律只限對口的分管領導來陪。接待按標準,客人不再發包煙。」這話鄉長是撕開臉皮來宣布的,大家當然有怕心。反正規定又沒針對自己一個人,哪還有什麼話好講?烏龜莫笑鱉,大家都在岩下歇。口吃不如心安,誰還會再為嘴傷心而被掃得一臉的灰?

  比如說把包村幹部的獎金同他所包村的各項指標完成程度相掛鉤,這也是鄉長來後做出的一道「辣手菜」。木樨鄉是老區鄉加貧困鄉,沒什麼硬性的財稅任務。所以,包村幹部下村是可以「磨洋工」的。以前幹部一下村,不是吃得爛醉青光白日睡懶覺,就是讓村幹部陪著自己嬉麻將。這種事一聽多,鄉長就火了,年底突然開起一回包村幹部的匯報會。讓包村的幹部當眾來匯報所包村的全面情況,例舉一下自己在村里到底辦過了幾樣實在事。弄得好幾個靠混日子過世的包村幹部馬上露了馬腳丟盡了丑。這會開得其他的鄉幹部也跟著背脊冒汗臉落色,一個個在心裡打寒顫:「老天爺,這分明是把雞殺給猴子看,鄉幹部這碗飯,以後怕真是難混著吃了。」

  這回提早上班的通知一下,鄉幹部們就慌不迭地全來了。鄉長守在大門口,嬉嬉笑地跟每一個鄉幹部說拜年,又讓食堂為鄉幹部弄了餐大魚大肉的酒菜。等大家吃喝得興致高高的,這才開起了「大抓項目開發」的動員會。

  說是動員會,卻讓鄉長開成了「翻案會」。鄉長就是鄉長,肚量大。甚人都沒想到,兩個月前被他罵得臭狗屎一樣不值錢的「年輕仔」們,一下子又讓鄉長捧上了天。

  鄉長是從他們寫的一大疊宣傳「木樨文化」的文章說起的。鄉長說:「知識就是力量,人才就應當受到尊重。這幫『年輕仔』們平日裡吊兒郎當的,表現得是不怎麼樣,也很讓我們的一些老同志瞅不慣,當然也包括我。可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真發起狠來做事個個都有才華得很。這短短的兩個月,他們用心血熬出來的文章,居然有好幾篇在縣報、市報、甚至省報都登出來了。為推出我們鄉的『木樨文化』品牌,提高我們鄉的知名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我在真心實意向他們賠禮道歉的同時,也號召全體鄉幹部向他們學習,以求真務實的精神,來積極為我們鄉馬上就要展開的『項目開發及引進』工作獻良策、做貢獻。」

  也不曉得這高帽子在他們的頭上戴得適合不適合,反正在打雷樣的巴掌聲里,這幫平日吃不開的「年輕仔」們滿臉都是揚眉吐氣的得意相。尤其是那個在省報文藝副刊上發表了《木樨花開》散文的大學生劉小剛,一散會就直闖鄉長的辦公室,居然不曉得天幾高地幾厚地跟鄉長提起了意見來。

  「鄉長,要真想把我們鄉的『木樨文化』品牌做大,我見覺得目前這樣子操作還太原始,太老土。」

  「為什麼?」

  「你想想看,縣報只有本縣瞅,省報也只有本省的人瞅,影響能有幾大,攪水都難攪渾。再說,能在省報登出篇把文章那也完全是瞎目雞仔碰到死蚯蚓的事,以後有沒第二次就天曉得了。」

  「那你有什麼高明的辦法?」

  「鄉長,秋桂能借我用一下嗎?」

  儘管劉小剛的話里有毛病,好象在說秋桂是鄉長的私有品,可他說的是要做大「木樨文化」品牌的事,所以,心裡有點不舒服的鄉長還是一點都沒跟他計較,反而鼓勵性地問道:「你要她幫你做什麼?」

  劉小剛一點都沒察覺出自己的言語有閃失,依舊只顧順著自己的思路興抖抖地往下說:「秋桂生得好瞅又清純,這樣的妮仔在現今的社會已經不多見了。她身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再加上鄉政府那株幾百年樹齡的『九龍桂』,又是城裡人見都沒見到過的『寶貝樹』。如果把『九龍桂』開花時秋桂站在樹下的照片弄到網上去一發布,再取上個有詩意一點的名字,我敢保證,世界上就不曉得有多少男人的目珠要往我們鄉里落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