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網絡文學] 《九龍桂》作者:姚林斌【完結】

  【內容簡介】

  原本清純的農家少女,在幸運的陷阱中做出了艱難的抉擇。

  然而,命運得到改變的她卻使自己的靈魂失去了家園。

  低智而奇醜的孤兒,默默地用自己的整個身心來回報僅僅是人性中本能的無意友愛。

  那盞不該熄滅的心燈,留給人們的何止是苦澀和震驚呵!

  九龍桂

  作者:姚林斌

  九龍桂(1──4)

  好幾年了,野仔每天躲縮在鄉政府食堂的灶門下吃飯時,都要偷藏走一把白米飯。

  野仔是二十幾年前被人丟到我們鄉政府來的。那是個大雪飛飛的天早,當趕早而起的食堂胖廚師在大門邊的「九龍桂」樹下瞅見用爛棉襖頭包著的他時,才幾個月大的野仔早已被凍得渾身烏紫,只剩下一絲絲氣了。年過半百又單身一人的胖廚師在用一碗稠熱的米湯將他救活之後,回絕了大家要他把野仔送到福利院去的勸告,象拾到金卵寶一般,一心一意地把野仔收養在自己的門下。

  等到上戶口要填名字,胖廚師就乾脆讓他叫野仔了。胖廚師的意思直白得很:反正在我們這山旮旯頭,所有被親爺娘丟掉的男崽子,哪怕等他活到老,人家背地都從來只肯叫他野仔的。取個名字出來沒人去喊,這是何苦得?再講,我們這裡自古還有一種講法,名字爛賤的人沒病沒災,好養。胖廚師這生這世沒沾過婦女氣,光棍一條,事又忙,不讓野仔爛賤些,自己如何養得大?

  鄉政府的飯雪白,肉噴香,本來是個養人的好所在。只可惜野仔天生就「差灶火」,歲數一大,不僅像貌生得趕鬼都不用敲大鑼,而且腦子也象灌過水,連讀了三年的一年級,最後竟連個「一加二」還算不清楚。胖廚師再熱的心也被弄涼了,以後,也只好開只目閉只目地由著野仔整日裡屁顛屁顛地在大院裡幫忙掃地送開水了。幾年前,胖廚師生了癌,斷氣前緊拉著前來看他的鄉長手,淚汪汪地哀求著鄉長,在自己上路後,千萬千萬要舍給野仔一口飯吃,直到鄉長點頭答應後,他才放心地合了目。

  從此,野仔便留在鄉政府,成了一名只領生活費的編外勤雜工了。

  .鄉政府是個講等級的地方,半呆半傻的野仔自然.就沒好日子過。儘管機關食堂吃飯不掏錢還管飽,一些有善心的鄉幹部也時不時就會把一些舊衣舊褲白送給野仔著,但人老實,狗也欺,他除了整天到晚都要被人使喚得團團亂轉外,還動不動就會招來一頓沒名沒堂的訓斥和臭罵。尤其是那幾個新來的大學生,為了在人前顯擺自己的滑稽和才學,老愛在公眾場所起勁地嬉弄野仔,害得野仔每回灰溜溜地逃回小黑屋後,都要傷心得把兩眼哭得泡腫。

  做人落魄到這種地步,本來就夠倒灶的了。偏偏現在又來了位讓大家怕得要死的新鄉長,偏偏野仔又在新鄉長上任那天出了個大洋相,霉了新鄉長的彩頭。你想想看,野仔這隻沒毛的雞仔經得住幾瓢滾湯來燙?這下子,他還不就是一塊攤在案板上的肉,只得由人來砍由人來剁了?

  

  2

  

  我們木樨鄉是閩北山旮旯頭裡有名的貧困鄉。鄉政府的大院子孤零零地座落在一片生滿木樨的小山坳里。

  木樨是我們當地人對紅桂花的一種叫法。在我們這裡,紅桂花含有清清吉吉的意思,所以,家家戶戶厝前屋後的溝坎上下大都種有木樨樹。歸到秋涼時節,天猛然陰冷間,木樨樹就會相邀起開出木樨花來。木樨花是分二茬開的,頭茬花比較稀疏,花期也短,是開分鬼吃的;開得滿樹都紅燦燦的是第二茬花,人吃的。也只有在這種時候,平日清冷孤寂的我們這裡才會顯現出一種連神仙也眼饞的景致和鬧熱來:花一開,遠遠近近、高低錯落的木樨樹就象是一把把撐開的大火傘,天地間四處飛舞的花香和老老少少打收木樨、釀做木樨酒茶的嬉笑相交相融,讓人心裡沒法不跟著滾燙。尤其是在古歷的正月頭,隨便你走進一戶人家,主人都會盛情得把你當大客來相待,總要為你泡上一杯嬌花翻滾的木樨茶和端上滿碗香噴噴的木樨酒,讓你的心頭馬上就會被人世間濃濃的情意烘熱起來。所以說,我們這裡窮歸窮,卻還是有著一些讓人貪戀的鄉風鄉情的。

  我們的新鄉長就是在木樨開頭茬花的時候來上任的。那天,日頭好得很,風也不冷,是個讓人清爽舒意的好日子。當我們鄉長的小車一開進鄉界,他的兩個目珠就發光了,先是聞到了一陣濃比一陣的木樨清香,接著,就看到那無邊無沿象火燒一般般耀目的木樨花了,更讓他新鮮稀奇的是家家戶戶鋪開篾席、揮舞竹竿嬉鬧著打收木樨的歡喜場面。我們年輕的鄉長心癢手癢得一下子就變成個「搗蛋鬼」了,他時不時停下車子,不管不顧地搶過人家手上的竹竿,起勁地去幫人家敲打木樨,任由那花粒雨一般落得自己滿頭滿身都是……

  那一天,我們鄉長的車子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直到過了大正午,才總算開進鄉政府。他不曉得,鄉里的一大幫子幹部為了等到他,早就餓得肚皮都貼到後背上去了。

  也非怪大家都要這樣子等他,因為連著幾天,威風凜凜的辦公室主仼比操辦自己結婚還賣力,忙上跳下都在布置著歡迎鄉長的事。一下子是下通知大搞衛生,一下子又是忙著收購土雞土鴨和「山貨」,就跟鄉里要來的是中央的大領導。你說,在這種風頭下,有誰還能跳出來做不隨大流的出頭椽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