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趙姨說,有些東西,只能是兩個人擁有的。等我也死了,你怎麼寫,我就不管了。
趙姨說完,別有意味地盯著茹嫣,兀然問了,你在戀愛?
茹嫣一下就慌亂了,支支吾吾說,您怎麼看得出來?
趙姨笑笑說,在幹什麼就吆喝什麼唄,就像生病的就愛說病。
茹嫣不知怎麼,就把她和梁晉生的事原原本本傾倒了出來。
趙姨一邊聽,一邊插幾句問話,待茹嫣說完,趙姨想了一會兒,緩緩地說,這事怕已經打住了。
茹嫣一聽,心裡就酸痛起來,她最害怕這句話,也最希望聽到這句話,她知道,只有說出來,自己才敢正視這件事。不語間,眼淚就流出來了。 茹嫣囁嚅問道,您怎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趙姨說,有一處,你自己怕沒有注意到,很重要的一處。
茹嫣問是什麼。
趙姨說,一個人想追尋普世的價值,追尋終極意義。另一個人,怕還是脫不了現世的功名。
茹嫣辯解說,他不是那樣的人。
趙姨說,是。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是那樣的人,事情常常就是這樣。
茹嫣狠狠心,將那個夜裡的事也說給趙姨聽了。也說了由此自己發生的變化。
趙姨感嘆說,是啊,這事對咱們女人來說,特別是受過古典教育的女人來說,是刻骨銘心的,就像自己給自己簽了一份賣身契,還是心甘情願的。但是,沒有靈犀相通的情愛,以後怕會更痛苦。
那天茹嫣和趙姨說到很晚,趙姨說到她和衛老師一些最日常的生活,生病,做飯,冬天的嚴寒,夏季的停水,周邊建築工地的噪音,被小偷偷去剛領的工資,最後趙姨說到的一件事,就讓茹嫣震撼了。趙姨說,結婚的時候,她已經過完了更年期,衛老師多年單身,又有許多疾病,已經不能像正常夫妻那樣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她還是一個處女。但是,她認為,衛老師是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男人。
聽到這裡,茹嫣半天沒緩過氣來,然後惴惴地問,你們像兄妹一樣生活?
趙姨笑了,說,那怎麼會?你想,兩個戀人之間,又都是非常開放的人,跟你說吧,所有男女之間的幸福,我們都享受過,他走了之後,我常常會回想起我們之間的一切。在這個意義上,我依然是一個真正的女人呢。
老太太的那種天真無邪,那種坦然無忌,讓茹嫣覺得自己才像一個老太太了。
茹嫣問起衛老師的安葬。
趙姨說,等以後吧。我和他說好的,以後將我那一把,也放進去,就算是最終的會合了。
趙姨帶了茹嫣來到臥室,那隻棕色的小木盒就放在矮柜上,旁邊是那聽生鏽的茶葉罐。
趙姨說,他也說了,這一盒茶葉,陪他半個世紀了,最後也倒一起算了。我有個願望,想看看這個女人是什麼樣子。我一直覺得,她是我的前身。不知道如今誰還有這個女人的照片呢?
就在會議預定召開的前兩天,達摩接到紫岩山寨打來的電話,說接到通知,在“非典”期間,不得接待任何大型活動。對此不可抗力的變動,表示非常遺憾。要達摩告知郵政地址,以便退寄那一千元定金。
從不在陌生人面前說粗話的達摩聽完後破口大罵,日你媽的!你們怎麼不早點說!“非典”又不是昨天才來!
剩下的就是一片忙亂,打電話,發郵件,在幾個網站上出通知。但還是有十幾個人沒能及時得知,正從各方趕來。達摩只好叫上毛子、茹嫣在預定集合地點守候。許多人沒有見過面,他們怪怪地舉了一個紙牌牌,寫上××會議,紫岩山寨。然後對每一個興致勃勃前來報到的人說,會議因故取消。也有人時間錯過,便逕自尋去了紫岩山寨,撲了一空。回去後發來郵件,自我解嘲說,算是一次自費旅遊,風光不錯。
這樣的結局,讓一直忐忑不安的毛子鬆了一口氣,他同時卸下了兩副擔子,一副是道義,一副是恐懼。
毛子嘴上不乾不淨地罵著,說等日後時局好轉,這會總是要開的。前面花掉的錢,就算他的。
達摩說,沒怎麼花錢,以後要開再另說吧。還是將那五千塊錢給了他。
印製紀念卡用去一筆錢,但是這一筆錢趙姨堅持要由自己來出。
那份會議紀念卡印得很精美,很別致。對摺4P,窄32開,土黃布紋紙,首頁印著衛老師那張裁剪下來的像,因為沒有了趙姨,就像是對著所有持卡人在微笑。照片下面是從衛老師那本記事本上翻拍下來的幾句話,題記說明是斯衛絕筆:“不是的時候,他們說是,是的時候,他們又會說不是。”
字跡怪異潦亂,語意艱澀莫測,像一幅遠古時代的岩刻。許多人初初看到,都要猜認半天,然後才恍然大悟,剛剛笑起來,又沉重下去。 兩面內頁是衛老師的生平和著作年表。底頁摘錄了一些友人的話語。
這份紀念卡只印了一百份,又是一次流產會議的遺留物,後來成為朋友們一種收藏的珍品。許多人來信索取,已經沒有了。
如焉67
茹嫣讀過許多情愛小說,纏綿悱惻的,驚心動魄的,生死相許的,花好月圓的,不論悲喜,都會有一個結局。如今她的故事,卻一直不明不暗地綿綿無期地延宕著。自打她去了賓館之後,她已經痛下決心,絕不再主動聯繫梁晉生。梁晉生呢,似乎也痛下了同樣的決心,一直沒再找她。甚至連茹嫣的母親,過完五月,也不再提起女兒的婚事,每次通電話,什麼事兒都說到,唯獨不再說那個人。
這真是一種比大悲大慟地動山搖更令人恐怖的結局。這是一種心靈的凌遲,緩緩的,一小刀一小刀地割著,血一點一點地流著,不知何時是個止息……
茹嫣發瘋一樣讓自己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將家裡角角落落里里外外打掃整理了一番,將家裡多年來沒有動過的衣物被褥徹徹底底清洗翻曬了一遍,發了瘋一樣四方購物,買吃的,買穿的,買用的,數十天中,讓自己瘋長了七八斤肉。入夜之後,看書,聽碟,上網,寫文章……一直弄到自己筋疲力盡,草草洗洗,倒頭就睡。
如焉68
江曉力說得是對的,“非典”終將會過去,國人很快會忘掉。
想想一個世紀以來,有多少看著看著過不去了的事情,說過去竟過去了。有多少以為刻骨銘心永世不忘的恥辱與仇苦,說忘掉就忘掉了。用衛老師的話說,時間真是一個很厲害的東西。
從四月下旬以來,曾經一日日像汛情一樣往上飛漲的疫情,到六月,開始一日日回落。老百姓本來就無法知道甚至並不真正關心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非典”病人,前一陣子的那種恐慌,更多的只是一種心理遊戲,讓自己平淡庸常的日子,多一些戲劇張力。所以,一當央視每日下午四點開始報告全國各地的疫情,也就是東幾個,西幾個,加起來,比全國人大代表的數字還少。於是,這一日日的數字,很快使人失卻了興趣,便是那些還有熱情關注的,無非像關注德甲意甲歐錦賽的進球數一樣,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是無關的。
趙姨說完,別有意味地盯著茹嫣,兀然問了,你在戀愛?
茹嫣一下就慌亂了,支支吾吾說,您怎麼看得出來?
趙姨笑笑說,在幹什麼就吆喝什麼唄,就像生病的就愛說病。
茹嫣不知怎麼,就把她和梁晉生的事原原本本傾倒了出來。
趙姨一邊聽,一邊插幾句問話,待茹嫣說完,趙姨想了一會兒,緩緩地說,這事怕已經打住了。
茹嫣一聽,心裡就酸痛起來,她最害怕這句話,也最希望聽到這句話,她知道,只有說出來,自己才敢正視這件事。不語間,眼淚就流出來了。 茹嫣囁嚅問道,您怎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趙姨說,有一處,你自己怕沒有注意到,很重要的一處。
茹嫣問是什麼。
趙姨說,一個人想追尋普世的價值,追尋終極意義。另一個人,怕還是脫不了現世的功名。
茹嫣辯解說,他不是那樣的人。
趙姨說,是。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是那樣的人,事情常常就是這樣。
茹嫣狠狠心,將那個夜裡的事也說給趙姨聽了。也說了由此自己發生的變化。
趙姨感嘆說,是啊,這事對咱們女人來說,特別是受過古典教育的女人來說,是刻骨銘心的,就像自己給自己簽了一份賣身契,還是心甘情願的。但是,沒有靈犀相通的情愛,以後怕會更痛苦。
那天茹嫣和趙姨說到很晚,趙姨說到她和衛老師一些最日常的生活,生病,做飯,冬天的嚴寒,夏季的停水,周邊建築工地的噪音,被小偷偷去剛領的工資,最後趙姨說到的一件事,就讓茹嫣震撼了。趙姨說,結婚的時候,她已經過完了更年期,衛老師多年單身,又有許多疾病,已經不能像正常夫妻那樣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她還是一個處女。但是,她認為,衛老師是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男人。
聽到這裡,茹嫣半天沒緩過氣來,然後惴惴地問,你們像兄妹一樣生活?
趙姨笑了,說,那怎麼會?你想,兩個戀人之間,又都是非常開放的人,跟你說吧,所有男女之間的幸福,我們都享受過,他走了之後,我常常會回想起我們之間的一切。在這個意義上,我依然是一個真正的女人呢。
老太太的那種天真無邪,那種坦然無忌,讓茹嫣覺得自己才像一個老太太了。
茹嫣問起衛老師的安葬。
趙姨說,等以後吧。我和他說好的,以後將我那一把,也放進去,就算是最終的會合了。
趙姨帶了茹嫣來到臥室,那隻棕色的小木盒就放在矮柜上,旁邊是那聽生鏽的茶葉罐。
趙姨說,他也說了,這一盒茶葉,陪他半個世紀了,最後也倒一起算了。我有個願望,想看看這個女人是什麼樣子。我一直覺得,她是我的前身。不知道如今誰還有這個女人的照片呢?
就在會議預定召開的前兩天,達摩接到紫岩山寨打來的電話,說接到通知,在“非典”期間,不得接待任何大型活動。對此不可抗力的變動,表示非常遺憾。要達摩告知郵政地址,以便退寄那一千元定金。
從不在陌生人面前說粗話的達摩聽完後破口大罵,日你媽的!你們怎麼不早點說!“非典”又不是昨天才來!
剩下的就是一片忙亂,打電話,發郵件,在幾個網站上出通知。但還是有十幾個人沒能及時得知,正從各方趕來。達摩只好叫上毛子、茹嫣在預定集合地點守候。許多人沒有見過面,他們怪怪地舉了一個紙牌牌,寫上××會議,紫岩山寨。然後對每一個興致勃勃前來報到的人說,會議因故取消。也有人時間錯過,便逕自尋去了紫岩山寨,撲了一空。回去後發來郵件,自我解嘲說,算是一次自費旅遊,風光不錯。
這樣的結局,讓一直忐忑不安的毛子鬆了一口氣,他同時卸下了兩副擔子,一副是道義,一副是恐懼。
毛子嘴上不乾不淨地罵著,說等日後時局好轉,這會總是要開的。前面花掉的錢,就算他的。
達摩說,沒怎麼花錢,以後要開再另說吧。還是將那五千塊錢給了他。
印製紀念卡用去一筆錢,但是這一筆錢趙姨堅持要由自己來出。
那份會議紀念卡印得很精美,很別致。對摺4P,窄32開,土黃布紋紙,首頁印著衛老師那張裁剪下來的像,因為沒有了趙姨,就像是對著所有持卡人在微笑。照片下面是從衛老師那本記事本上翻拍下來的幾句話,題記說明是斯衛絕筆:“不是的時候,他們說是,是的時候,他們又會說不是。”
字跡怪異潦亂,語意艱澀莫測,像一幅遠古時代的岩刻。許多人初初看到,都要猜認半天,然後才恍然大悟,剛剛笑起來,又沉重下去。 兩面內頁是衛老師的生平和著作年表。底頁摘錄了一些友人的話語。
這份紀念卡只印了一百份,又是一次流產會議的遺留物,後來成為朋友們一種收藏的珍品。許多人來信索取,已經沒有了。
如焉67
茹嫣讀過許多情愛小說,纏綿悱惻的,驚心動魄的,生死相許的,花好月圓的,不論悲喜,都會有一個結局。如今她的故事,卻一直不明不暗地綿綿無期地延宕著。自打她去了賓館之後,她已經痛下決心,絕不再主動聯繫梁晉生。梁晉生呢,似乎也痛下了同樣的決心,一直沒再找她。甚至連茹嫣的母親,過完五月,也不再提起女兒的婚事,每次通電話,什麼事兒都說到,唯獨不再說那個人。
這真是一種比大悲大慟地動山搖更令人恐怖的結局。這是一種心靈的凌遲,緩緩的,一小刀一小刀地割著,血一點一點地流著,不知何時是個止息……
茹嫣發瘋一樣讓自己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將家裡角角落落里里外外打掃整理了一番,將家裡多年來沒有動過的衣物被褥徹徹底底清洗翻曬了一遍,發了瘋一樣四方購物,買吃的,買穿的,買用的,數十天中,讓自己瘋長了七八斤肉。入夜之後,看書,聽碟,上網,寫文章……一直弄到自己筋疲力盡,草草洗洗,倒頭就睡。
如焉68
江曉力說得是對的,“非典”終將會過去,國人很快會忘掉。
想想一個世紀以來,有多少看著看著過不去了的事情,說過去竟過去了。有多少以為刻骨銘心永世不忘的恥辱與仇苦,說忘掉就忘掉了。用衛老師的話說,時間真是一個很厲害的東西。
從四月下旬以來,曾經一日日像汛情一樣往上飛漲的疫情,到六月,開始一日日回落。老百姓本來就無法知道甚至並不真正關心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非典”病人,前一陣子的那種恐慌,更多的只是一種心理遊戲,讓自己平淡庸常的日子,多一些戲劇張力。所以,一當央視每日下午四點開始報告全國各地的疫情,也就是東幾個,西幾個,加起來,比全國人大代表的數字還少。於是,這一日日的數字,很快使人失卻了興趣,便是那些還有熱情關注的,無非像關注德甲意甲歐錦賽的進球數一樣,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是無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