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好!武師長讚嘆道。接下來,就沖警衛員喊:牽馬來,咱們回師部。武師長騎上馬,又深深地望一眼盼春,揮起馬鞭,沖了出去。
師長走了,留下發愣的連長和盼春。盼春一直望著師長和他的馬消失在村口。
連長抓抓頭,喃喃自語著:師長這是咋了?然後,他又把目光對準盼春問:你以前認識師長?盼春搖搖頭。連長也奇怪地搖搖頭。
武師長一直回到師部,心緒依然難以平靜。警衛員給他倒了一缸子水,他接過去,一口氣喝了,用手背抹一把嘴。他萬沒有想到,失蹤多年的一對兒女竟然與他在朝鮮不期而遇。
一想到這兩個孩子,武師長就一陣心酸。
這對雙胞胎姐弟是在延安出生的,武師長的愛人王靜是投奔延安的學生。在延安時,他和王靜結婚後,很快就有了這一對雙胞胎兒女。後來,他帶著隊伍響應中央深入敵後開闢根據地的號召,帶著一個團到了冀中。可以想像,一個獨立團深入到敵後,就像一葉扁舟漂進了大海,風雨飄搖。敵人的一次又一次掃蕩,讓還沒站穩腳跟的獨立團吃盡了苦頭,部隊只好化整為零和敵人打起了游擊戰。
王靜帶著兩個孩子就是在那個時候和隊伍分開的。當時,王靜被安置到堡壘戶的家裡。隨著根據地的不斷擴大,分開的獨立團漸漸又組織在一起,但困難還是很多。那時的形勢是敵強我弱,獨立團雖然聚集在了一起,但還是處於打游擊的狀態。
王靜和孩子躲在老鄉家裡,為了不引起更多人的注意,當時的武團長很少和孩子們見面。偶爾隊伍在村外路過時,武團長才摸到堡壘戶家裡,看上一眼熟睡的孩子,就又偷偷地走了。
直到有一次,日本人要去偷襲獨立團的大本營,無意中卻被堡壘戶和王靜看到了。那天,他們正在山上砍柴,鬼子在山溝里繞路前行,堡壘戶李大哥一拍大腿說:壞了,鬼子這是要去襲擊獨立團。獨立團此時正在離這兒十幾里外的一個村子裡休整,兩天前,獨立團剛剛在附近截獲了鬼子的運糧車隊,此番鬼子的偷襲也正是要把糧食再搶回去。
發現了鬼子,情形就萬分危急了,王靜當機立斷道:大哥,我去獨立團送信兒,我一個女人家不容易引起敵人的懷疑。
那我去把敵人引開,好讓獨立團做轉移。
兩個人已經沒有更多的時間了,說完就分頭行動了。
李大哥站在山頭唱起了梆子:說起那蕭和和韓信,大風夜裡人來急……
他的梆子剛開始的確引起了鬼子的警覺,他們停下來,聽著這突然響起的聲音,但很快,他們就搞清楚了,這不過是砍柴的漢子唱出的動靜。鬼子們不再猶豫,繼續向前開進。
李大哥為了吸引敵人,在山上一邊跑一邊唱,他還裝瘋賣傻地攔住鬼子的去路,沖鬼子嘻嘻笑著。很快,他就被鬼子的槍托砸倒在地,一個鬼子用槍刺對著他吼:死啦死啦的幹活——
鬼子的皮靴毫不留情地從李大哥的身上踏了過去。
王靜遠遠地看到了獨立團的村莊時,也發現了身後尾隨而來的鬼子。如果這樣跑下去,鬼子與她幾乎同時到達,她靈機一動,拼命喊了起來:鬼子來了,鬼子來了——
她希望自己的聲音能讓獨立團的哨兵聽見。
最初,王靜的奔跑並沒有引起鬼子的注意,是她的喊聲吸引了鬼子。結果,鬼子的槍聲響了,這也正是王靜所希望的,只要敵人一開槍,獨立團就會有所警覺。
鬼子的槍聲響過三下以後,王靜倒下了。
獨立團聽到槍聲後,同時也發現了黑壓壓的鬼子,在敵人沒有形成包圍圈之前,一邊阻擊鬼子,一邊突圍。那一戰獨立團和鬼子糾纏了兩個時辰後,終於突圍成功。獨立團損失了近一個營的兵力。如果沒有王靜的通風報信,獨立團在敵人形成包圍圈後,結果便可想而知了。
那一次,獨立團撤到了外縣,休整了好一陣子。
很久之後,武團長才知道王靜犧牲的消息。接著他又得知,盼妮和盼春被地下組織送到了延安,他懸著的一顆心才稍稍安穩了一些。在他的意識里,他的兩個孩子早已到了延安。
日本人投降後,延安的大部隊分幾路大軍奔向了解放全中國的戰場,那時他也尋找過兩個孩子,卻一直沒有打聽到孩子的下落。但他相信,組織會把他的一雙兒女撫養成人。直到解放戰爭結束,他還沒有來得及歇口氣,韓戰爆發了,他又去了朝鮮。但尋找兒女的心思卻一直沒有斷過,他曾為尋找兩個孩子給上級寫過報告,那份報告也已被軍區轉交給留守處,由他們負責尋找著盼妮和盼春的下落。然而,不斷傳來的消息卻讓他心灰意冷,當年的延安保育院發來了函件,稱從未接收過這兩個孩子。兩個孩子仿佛從人間蒸發了,這麼多年來,他什麼結果都想到了,甚至做出了最壞的打算,但他怎麼也沒有料到,他會在朝鮮的戰場上見到自己的一雙兒女。那些日子,他睡夢中都能笑醒過來,惹得身邊的警衛員迷迷糊糊地問:首長,咋的了,有情況?
他就拍拍警衛員的腦袋說:沒情況,睡你的。
警衛員一歪腦袋就睡過去了。他卻再也睡不著了,不停地衝著黑暗咧著嘴笑。在暗夜裡,他想像著當他把兩個孩子身世的謎底揭開時,那將是怎樣一番動人的場面啊!可當太陽又一次升起時,他又清醒過來,否定了他的設想,他清楚現在還不是認親的時候,等韓戰勝利了,隊伍凱旋而歸時才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刻。可他仍忍不住在心裡記掛著盼妮和盼春。想起兩個孩子,他心裡就生出許久歉疚。從孩子們生下來到現在,他還沒有當過一天稱職的父親,在延安時孩子還小,還不會叫爸爸;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又帶著獨立團四處打游擊,把王靜和孩子撇到老鄉家裡。好不容易趁天黑摸到老鄉家裡,兩個孩子早已睡下,他只能一遍遍地親吻著孩子,王靜想喊醒孩子,卻被他阻止了,他笑著說:等把鬼子趕走了,我們爺仨兒有的是時間在一起呢。
師長走了,留下發愣的連長和盼春。盼春一直望著師長和他的馬消失在村口。
連長抓抓頭,喃喃自語著:師長這是咋了?然後,他又把目光對準盼春問:你以前認識師長?盼春搖搖頭。連長也奇怪地搖搖頭。
武師長一直回到師部,心緒依然難以平靜。警衛員給他倒了一缸子水,他接過去,一口氣喝了,用手背抹一把嘴。他萬沒有想到,失蹤多年的一對兒女竟然與他在朝鮮不期而遇。
一想到這兩個孩子,武師長就一陣心酸。
這對雙胞胎姐弟是在延安出生的,武師長的愛人王靜是投奔延安的學生。在延安時,他和王靜結婚後,很快就有了這一對雙胞胎兒女。後來,他帶著隊伍響應中央深入敵後開闢根據地的號召,帶著一個團到了冀中。可以想像,一個獨立團深入到敵後,就像一葉扁舟漂進了大海,風雨飄搖。敵人的一次又一次掃蕩,讓還沒站穩腳跟的獨立團吃盡了苦頭,部隊只好化整為零和敵人打起了游擊戰。
王靜帶著兩個孩子就是在那個時候和隊伍分開的。當時,王靜被安置到堡壘戶的家裡。隨著根據地的不斷擴大,分開的獨立團漸漸又組織在一起,但困難還是很多。那時的形勢是敵強我弱,獨立團雖然聚集在了一起,但還是處於打游擊的狀態。
王靜和孩子躲在老鄉家裡,為了不引起更多人的注意,當時的武團長很少和孩子們見面。偶爾隊伍在村外路過時,武團長才摸到堡壘戶家裡,看上一眼熟睡的孩子,就又偷偷地走了。
直到有一次,日本人要去偷襲獨立團的大本營,無意中卻被堡壘戶和王靜看到了。那天,他們正在山上砍柴,鬼子在山溝里繞路前行,堡壘戶李大哥一拍大腿說:壞了,鬼子這是要去襲擊獨立團。獨立團此時正在離這兒十幾里外的一個村子裡休整,兩天前,獨立團剛剛在附近截獲了鬼子的運糧車隊,此番鬼子的偷襲也正是要把糧食再搶回去。
發現了鬼子,情形就萬分危急了,王靜當機立斷道:大哥,我去獨立團送信兒,我一個女人家不容易引起敵人的懷疑。
那我去把敵人引開,好讓獨立團做轉移。
兩個人已經沒有更多的時間了,說完就分頭行動了。
李大哥站在山頭唱起了梆子:說起那蕭和和韓信,大風夜裡人來急……
他的梆子剛開始的確引起了鬼子的警覺,他們停下來,聽著這突然響起的聲音,但很快,他們就搞清楚了,這不過是砍柴的漢子唱出的動靜。鬼子們不再猶豫,繼續向前開進。
李大哥為了吸引敵人,在山上一邊跑一邊唱,他還裝瘋賣傻地攔住鬼子的去路,沖鬼子嘻嘻笑著。很快,他就被鬼子的槍托砸倒在地,一個鬼子用槍刺對著他吼:死啦死啦的幹活——
鬼子的皮靴毫不留情地從李大哥的身上踏了過去。
王靜遠遠地看到了獨立團的村莊時,也發現了身後尾隨而來的鬼子。如果這樣跑下去,鬼子與她幾乎同時到達,她靈機一動,拼命喊了起來:鬼子來了,鬼子來了——
她希望自己的聲音能讓獨立團的哨兵聽見。
最初,王靜的奔跑並沒有引起鬼子的注意,是她的喊聲吸引了鬼子。結果,鬼子的槍聲響了,這也正是王靜所希望的,只要敵人一開槍,獨立團就會有所警覺。
鬼子的槍聲響過三下以後,王靜倒下了。
獨立團聽到槍聲後,同時也發現了黑壓壓的鬼子,在敵人沒有形成包圍圈之前,一邊阻擊鬼子,一邊突圍。那一戰獨立團和鬼子糾纏了兩個時辰後,終於突圍成功。獨立團損失了近一個營的兵力。如果沒有王靜的通風報信,獨立團在敵人形成包圍圈後,結果便可想而知了。
那一次,獨立團撤到了外縣,休整了好一陣子。
很久之後,武團長才知道王靜犧牲的消息。接著他又得知,盼妮和盼春被地下組織送到了延安,他懸著的一顆心才稍稍安穩了一些。在他的意識里,他的兩個孩子早已到了延安。
日本人投降後,延安的大部隊分幾路大軍奔向了解放全中國的戰場,那時他也尋找過兩個孩子,卻一直沒有打聽到孩子的下落。但他相信,組織會把他的一雙兒女撫養成人。直到解放戰爭結束,他還沒有來得及歇口氣,韓戰爆發了,他又去了朝鮮。但尋找兒女的心思卻一直沒有斷過,他曾為尋找兩個孩子給上級寫過報告,那份報告也已被軍區轉交給留守處,由他們負責尋找著盼妮和盼春的下落。然而,不斷傳來的消息卻讓他心灰意冷,當年的延安保育院發來了函件,稱從未接收過這兩個孩子。兩個孩子仿佛從人間蒸發了,這麼多年來,他什麼結果都想到了,甚至做出了最壞的打算,但他怎麼也沒有料到,他會在朝鮮的戰場上見到自己的一雙兒女。那些日子,他睡夢中都能笑醒過來,惹得身邊的警衛員迷迷糊糊地問:首長,咋的了,有情況?
他就拍拍警衛員的腦袋說:沒情況,睡你的。
警衛員一歪腦袋就睡過去了。他卻再也睡不著了,不停地衝著黑暗咧著嘴笑。在暗夜裡,他想像著當他把兩個孩子身世的謎底揭開時,那將是怎樣一番動人的場面啊!可當太陽又一次升起時,他又清醒過來,否定了他的設想,他清楚現在還不是認親的時候,等韓戰勝利了,隊伍凱旋而歸時才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刻。可他仍忍不住在心裡記掛著盼妮和盼春。想起兩個孩子,他心裡就生出許久歉疚。從孩子們生下來到現在,他還沒有當過一天稱職的父親,在延安時孩子還小,還不會叫爸爸;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又帶著獨立團四處打游擊,把王靜和孩子撇到老鄉家裡。好不容易趁天黑摸到老鄉家裡,兩個孩子早已睡下,他只能一遍遍地親吻著孩子,王靜想喊醒孩子,卻被他阻止了,他笑著說:等把鬼子趕走了,我們爺仨兒有的是時間在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