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在這個詩歌的夜晚,女主人何佳夕按捺不住澎湃的詩情,她儀態端莊,面色沉靜,送出一首生於德國、逃亡瑞典的女詩人奈麗·薩克斯的《生還者合唱曲》:我們生還者/死亡用空骨削它的長笛/死亡用懷念做它的琴弓/我們的軀體跟著呻吟/隨著殘缺的音樂/我們生還者/為我們的脖頸搓好的繩索/還懸在面前的藍天。
在何佳夕的歌吟中,秋夜三里屯,詩歌與明月打成一片。
---------------
《先拿自己開涮》78
---------------
189
秋風蕭瑟秋已深,天涯蒼茫雁成群,濁酒一杯誰共飲,人生何處是離分?
改版改制剛走上正軌的《都市夜報》,突然出現了大逆轉。伍方舟與伊能棟的曖昧關係,在報社全面曝光,一時間流言四起,盛傳伊能棟色誘伍方舟,伍方舟甘墜石榴裙,借改版改制之機,將伊能棟火速提攜,從區區一名實習生,破格攫升為文化部主任。
一直覬覦總編之位的報社常務副總編藉機挑事,以伍方舟亂搞男女關係、生活糜爛為由,上報主管部門,欲將伍方舟置於死地。
上級主管部門遂派調查組進駐《都市夜報》,伍方舟、伊能棟分別停職接受審查,報社一些在改版改制中被伍方舟貶黜的老臣,紛紛在調查組面前給伍方舟扎針上眼藥。常務副總看準「滅伍扶正」的時機千載難逢,便使盡渾身解數,掀起「倒伍浪潮」,極欲拔掉伍方舟這根眼中釘。至此,歷經兩個多月轟轟烈烈的改版改制,隨著伍方舟、伊能棟「亂搞男女關係」一事的敗露宣告瓦解,《都市夜報》180度大轉彎,回到從前「大鍋飯」的狀態。
一介書生的伍方舟,過於理想主義,於官場世態中有失穩健,甚至流於稚嫩,在改版改制中直線出擊、用力過猛、打壓老臣的嚴酷做法,使其很快處於報社元老的對立面。同時,他過於強調新聞的「自由元素」,屢屢觸犯新聞紀律,主管部門正有拿下伍方舟之意。但伍方舟確實是實幹家、是工作狂、是新聞戰線的銳意進取者,他在《都市夜報》實施的改版改制確實為首都媒體吹入一股新風。所以,經主管部門研究,將伍方舟從《都市夜報》調出,組建新聞研究所,重點研究新聞紀律與市場效應之間的矛盾統一。
伊能棟的命運就沒那麼好了,她被《都市夜報》殘酷開除,以證明她色誘伍方舟,換來一官半職的事實成立。伊能棟是報社內部鬥爭典型的犧牲品,這在媒體市場化的今天極為普遍,傳媒的商品色彩愈濃,內部的權利爭奪愈烈,22歲的伊能棟不幸成為伍方舟敗北的殉葬品。正值事業醒目的起點,慘遭封殺出局,面對如此打擊,伊能棟含恨離去,在京城繼續北漂,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慘澹謀生。
伍方舟根本就沒有去新聞研究所工作的心境,他毅然辭職,飛奔羊城,欲在南國再搏媒體新天地。一位南方GG女大款看中了伍方舟的才華,特聘他企劃創辦一張《花都夜報》,此舉正中伍方舟下懷。
在三元橋邊的「渝鄉人家」,伍方舟、伊能棟正吃離別飯。伍方舟滄桑了許多,伊能棟憔悴了不少,兩人舉杯,互道珍重。
伍方舟:「我在南邊一旦起勢,立刻把你召回。」
伊能棟:「我在北方恭候佳音,隨時等待召喚。」
190
這個夜晚必須喝高,否則,不足以慰平生。
進入2002年12月,歲末喝大酒,年底起狂瀾的勢頭極為迅猛。北京混混兒在鏗鏘歲末,劍履江湖,高歌猛喝。
張弛開了五瓶「伏特加斯米爾諾夫」,一打「匯源」果汁,以「鏽釘子」的奪魂飲法,將身材窈窕的祖菁迅速灌高。
石康到處跟人訴說他的病,在「甲55號」一盞幽燈下,他的臉上泛著半月的潮黃。一些無所事事的女人觀賞著石康橘黃色的憂鬱,就像埃利蒂斯白色無眠的夜曲:漸弱的影子此刻仍在/以及它那破碎的信心/以及它那不可救藥的眩暈——在那裡。
大仙跟祖菁帶來的法蘭西「小色糖」從斯特凡·瑪拉美一直聊到伊夫·博納富瓦,將法國現代詩捋了一遍。艾丹開始詛咒、滅人、發牢騷、憤世嫉俗,趙波閉目養神,楊葵、方文、唐大年起身要撤,張弛最煩喝酒喝得正美的時候,有人撤。
張弛:就走啊?
方文:撤了。
唐大年:回了。
楊葵:再了。
這幫人已經懶到將漢語極度壓縮,一個字都不願多說,回家的「家」和再見的「見」都被無情省略,就像我們管春節晚會叫「春晚」,管激情燃燒的歲月叫「激燃」。
張弛喝美了,鼓動大家換個地方接著喝,今晚坐在老弛身邊的是女攝影師洪致,天蠍座B型血一貫沉默的洪致突然神色煥發,跟張弛激揚言辭,弄得老弛逸興遄飛。
從甲55號殺至FM,吧局鏖戰的隊伍更加壯大。與張弛並稱「GG雙怪」的老焦開了一瓶號稱「生命之水」的「格蘭芬迪」威士忌,大家重整杯盞,再搏酒量。
縱橫江湖的師娘侯俊傑來了,張弛管她叫「不識時務者為侯俊傑」,老弛左跟侯俊傑竊竊,右與洪致私語,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大仙跟趙波聊著艾丹,趙波告訴大仙,艾丹懷疑他有可能繼唐大年、石康之後,也得把抑鬱症,看來「北京病人」前赴後繼,向著憂鬱的峰巔攀登。
在何佳夕的歌吟中,秋夜三里屯,詩歌與明月打成一片。
---------------
《先拿自己開涮》78
---------------
189
秋風蕭瑟秋已深,天涯蒼茫雁成群,濁酒一杯誰共飲,人生何處是離分?
改版改制剛走上正軌的《都市夜報》,突然出現了大逆轉。伍方舟與伊能棟的曖昧關係,在報社全面曝光,一時間流言四起,盛傳伊能棟色誘伍方舟,伍方舟甘墜石榴裙,借改版改制之機,將伊能棟火速提攜,從區區一名實習生,破格攫升為文化部主任。
一直覬覦總編之位的報社常務副總編藉機挑事,以伍方舟亂搞男女關係、生活糜爛為由,上報主管部門,欲將伍方舟置於死地。
上級主管部門遂派調查組進駐《都市夜報》,伍方舟、伊能棟分別停職接受審查,報社一些在改版改制中被伍方舟貶黜的老臣,紛紛在調查組面前給伍方舟扎針上眼藥。常務副總看準「滅伍扶正」的時機千載難逢,便使盡渾身解數,掀起「倒伍浪潮」,極欲拔掉伍方舟這根眼中釘。至此,歷經兩個多月轟轟烈烈的改版改制,隨著伍方舟、伊能棟「亂搞男女關係」一事的敗露宣告瓦解,《都市夜報》180度大轉彎,回到從前「大鍋飯」的狀態。
一介書生的伍方舟,過於理想主義,於官場世態中有失穩健,甚至流於稚嫩,在改版改制中直線出擊、用力過猛、打壓老臣的嚴酷做法,使其很快處於報社元老的對立面。同時,他過於強調新聞的「自由元素」,屢屢觸犯新聞紀律,主管部門正有拿下伍方舟之意。但伍方舟確實是實幹家、是工作狂、是新聞戰線的銳意進取者,他在《都市夜報》實施的改版改制確實為首都媒體吹入一股新風。所以,經主管部門研究,將伍方舟從《都市夜報》調出,組建新聞研究所,重點研究新聞紀律與市場效應之間的矛盾統一。
伊能棟的命運就沒那麼好了,她被《都市夜報》殘酷開除,以證明她色誘伍方舟,換來一官半職的事實成立。伊能棟是報社內部鬥爭典型的犧牲品,這在媒體市場化的今天極為普遍,傳媒的商品色彩愈濃,內部的權利爭奪愈烈,22歲的伊能棟不幸成為伍方舟敗北的殉葬品。正值事業醒目的起點,慘遭封殺出局,面對如此打擊,伊能棟含恨離去,在京城繼續北漂,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慘澹謀生。
伍方舟根本就沒有去新聞研究所工作的心境,他毅然辭職,飛奔羊城,欲在南國再搏媒體新天地。一位南方GG女大款看中了伍方舟的才華,特聘他企劃創辦一張《花都夜報》,此舉正中伍方舟下懷。
在三元橋邊的「渝鄉人家」,伍方舟、伊能棟正吃離別飯。伍方舟滄桑了許多,伊能棟憔悴了不少,兩人舉杯,互道珍重。
伍方舟:「我在南邊一旦起勢,立刻把你召回。」
伊能棟:「我在北方恭候佳音,隨時等待召喚。」
190
這個夜晚必須喝高,否則,不足以慰平生。
進入2002年12月,歲末喝大酒,年底起狂瀾的勢頭極為迅猛。北京混混兒在鏗鏘歲末,劍履江湖,高歌猛喝。
張弛開了五瓶「伏特加斯米爾諾夫」,一打「匯源」果汁,以「鏽釘子」的奪魂飲法,將身材窈窕的祖菁迅速灌高。
石康到處跟人訴說他的病,在「甲55號」一盞幽燈下,他的臉上泛著半月的潮黃。一些無所事事的女人觀賞著石康橘黃色的憂鬱,就像埃利蒂斯白色無眠的夜曲:漸弱的影子此刻仍在/以及它那破碎的信心/以及它那不可救藥的眩暈——在那裡。
大仙跟祖菁帶來的法蘭西「小色糖」從斯特凡·瑪拉美一直聊到伊夫·博納富瓦,將法國現代詩捋了一遍。艾丹開始詛咒、滅人、發牢騷、憤世嫉俗,趙波閉目養神,楊葵、方文、唐大年起身要撤,張弛最煩喝酒喝得正美的時候,有人撤。
張弛:就走啊?
方文:撤了。
唐大年:回了。
楊葵:再了。
這幫人已經懶到將漢語極度壓縮,一個字都不願多說,回家的「家」和再見的「見」都被無情省略,就像我們管春節晚會叫「春晚」,管激情燃燒的歲月叫「激燃」。
張弛喝美了,鼓動大家換個地方接著喝,今晚坐在老弛身邊的是女攝影師洪致,天蠍座B型血一貫沉默的洪致突然神色煥發,跟張弛激揚言辭,弄得老弛逸興遄飛。
從甲55號殺至FM,吧局鏖戰的隊伍更加壯大。與張弛並稱「GG雙怪」的老焦開了一瓶號稱「生命之水」的「格蘭芬迪」威士忌,大家重整杯盞,再搏酒量。
縱橫江湖的師娘侯俊傑來了,張弛管她叫「不識時務者為侯俊傑」,老弛左跟侯俊傑竊竊,右與洪致私語,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大仙跟趙波聊著艾丹,趙波告訴大仙,艾丹懷疑他有可能繼唐大年、石康之後,也得把抑鬱症,看來「北京病人」前赴後繼,向著憂鬱的峰巔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