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我想起她已經很久沒有問過我關於兩性的話題了,但看樣子,似乎已到了很快就會來例假的時間,我曾告訴過她,來例假是女孩子很正常的事情,是長大了的一個標誌,不要害怕,回家告訴媽媽就可以。
對這個,她倒真的不緊張。但她開始發育後,我是否需要給她講一些關於男女性事的問題呢?她不懂,我也會擔心,畢竟現在少女懷孕的事也不算稀奇了,可是怎麼告訴她呢?我總不能繼續種子學說吧。
那麼,直接拿我和她爸爸來做教材?而我,又能否說得出口?她是否會誤解我們,對一個青春期會局部衝動的孩子來說,對男女性愛的理解,一定會有微妙難言之處。我怕傷著她的愛情觀,又擔心她會因為我的解釋不到位,而留下遺憾。
夏景:好在現在的年輕一代,已經開始更關注愛和被愛了。
談到“種子學說”,我一直沒有多大的好感。原因可能只是因為我的記憶太好,我分明記得小時候詢問大人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想讓他們給我展示肚皮或胳肢窩,我最想知道的只有一點,我在這個家庭的地位如何?
孩子詢問他的出生,並不一定非要用性關係來作解釋,完全可以不用性關係的方式來完成,比方他來自父親和母親的快樂,因為他們將成為他的朋友,並承諾要伴隨他一起長大。
他可能更喜歡知道自己是父母相愛的產物,而不是被板著臉的家長上一堂婦科課。
對孩子到底怎麼講述性,在專家的嘴裡,其實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有解剖學派,有心靈感化派,還有自然而然就會懂派。一般來說,裝聾作啞不大可取,按我一針見血的性格,至少也該是個解剖派吧,可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偏偏只贊同心靈感化派。
尤其對青春期孩子的性教育,信息僅僅停留在如何避孕上,是很可悲的事兒。因為如此一來,等於是否定了青少年性關係的價值,在他們考慮愛情的時候,你只大談特談生孩子的危險,不說別的,就從美學的角度講,這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焦慮和不安?
過度地描繪生物學和生理學,很可能會將愛情僅僅濃縮為交配。但情感,在性里卻是那麼的重要,即使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也可能會很深情地問你,你懷著他的時候,給他講故事了嗎?
作為成年人,我們有義務引導孩子對性關係心存美好期盼和快樂嚮往,太過焦慮的威脅論,提提就好,不要將它作為孩子青春期可能面臨的最大危險。尤其是對女孩子,她會發愁,為感情衝動和生理衝動而背上包袱,焦慮自卑,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否能生出孩子來。
我曾認識一個很有知識的母親,在兒子三歲時就堅定並理性地給他講述性方面的科學知識,她很認真,準備了大量的照片、文字、示意圖。那個樣子完全是整裝待發,只等著兒子衝鋒陷陣了。可孩子十三歲時,卻並沒有比其他同學進步多少,一樣迷上了不良信息,她又心急火燎,搬出生理衛生書來,大作解剖分析。
也許她一直沒有弄懂,孩子對性的好奇與了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存在情感方面的困惑,他們對技術層面的那部分了解的渴望,其實並不很多。成年人進行性教育時,重點應放在教會孩子控制欲望、尊重他人的自由、行為獨立、承擔責任等方面,這些也許比甩給他一個保險套或恐嚇會生小孩的效果會好一些。
至於你所說的,是否可以用自己的夫妻關係來做例子,那肯定不是我們心靈感化派所贊同的。雖然大家總說父母和孩子要多多談話,但談話並不一定能解決任何問題。尤其是當你鐵了心要和孩子交流自己的隱私時,孩子很可能會產生負疚心理,這樣的談話,還不如不談呢。
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內心的權利,當然不能什麼都說出來。而且,不管是愛情關係,還是家庭關係,也不是需要每個人什麼都說出來才叫正確。何況,性這樣的話題,更要尊重孩子的害羞感。
總之,對孩子的性教育,某種程度上,可能更是對一個人成熟情感和成熟性觀念的考驗。好在現在年輕的一代,已經開始更關注愛和被愛了。
和女兒談論到這些時,順便引出感情和感情衝動的區別來。明白了愛情的意義、他人的付出後,衝動就不會再停留在局部了。我想這可能會比直接講述性關係的危害與生理解剖圖,更有美感,也更容易讓她接受一些。
第五章 活到沒譜的那一天
再蓋一個空泳池(1)
小月:現在隨著她做了有錢人,事情不再和以前一樣了。
曾經最好的女友,突然發了一筆橫財——聽起來像是神話是不是?是她公公的父親,在很遙遠的南美某國找到了他們,八十多的老人了,解放初期跑出國的,多年來杳無音信,甚至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也沒想過要找他們,這遲來的尋親竟然直到前年才發生,老頭在那邊早已兒孫滿堂,想起國內還有這麼一個分支,而且多年來從沒盡過義務,女友的公公對去南美已沒有了任何心思,就讓自己的兒子去。
爺爺給女友的老公開了很高的年薪,美元啊,真沒想到南美也能那麼富裕,她的丈夫在那邊開銷又小,大部分錢都寄回國了,她買了高級房子、豪華車子,日子過得讓我們很眼饞。我倆是高中同學,現在的單位又挨得很近,以前中午我們常一起吃飯,不在她單位的食堂,就在我公司樓下的老麵館,然後總是AA制,誰也沒有負擔。吃完,還有點兒空閒,我們不是上街購物,就是跑到對方的辦公室里趴在桌上休息一會兒。一周總有這麼兩三個中午吧,因為這個,我們連各自的同事全都認識了。
對這個,她倒真的不緊張。但她開始發育後,我是否需要給她講一些關於男女性事的問題呢?她不懂,我也會擔心,畢竟現在少女懷孕的事也不算稀奇了,可是怎麼告訴她呢?我總不能繼續種子學說吧。
那麼,直接拿我和她爸爸來做教材?而我,又能否說得出口?她是否會誤解我們,對一個青春期會局部衝動的孩子來說,對男女性愛的理解,一定會有微妙難言之處。我怕傷著她的愛情觀,又擔心她會因為我的解釋不到位,而留下遺憾。
夏景:好在現在的年輕一代,已經開始更關注愛和被愛了。
談到“種子學說”,我一直沒有多大的好感。原因可能只是因為我的記憶太好,我分明記得小時候詢問大人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想讓他們給我展示肚皮或胳肢窩,我最想知道的只有一點,我在這個家庭的地位如何?
孩子詢問他的出生,並不一定非要用性關係來作解釋,完全可以不用性關係的方式來完成,比方他來自父親和母親的快樂,因為他們將成為他的朋友,並承諾要伴隨他一起長大。
他可能更喜歡知道自己是父母相愛的產物,而不是被板著臉的家長上一堂婦科課。
對孩子到底怎麼講述性,在專家的嘴裡,其實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有解剖學派,有心靈感化派,還有自然而然就會懂派。一般來說,裝聾作啞不大可取,按我一針見血的性格,至少也該是個解剖派吧,可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偏偏只贊同心靈感化派。
尤其對青春期孩子的性教育,信息僅僅停留在如何避孕上,是很可悲的事兒。因為如此一來,等於是否定了青少年性關係的價值,在他們考慮愛情的時候,你只大談特談生孩子的危險,不說別的,就從美學的角度講,這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焦慮和不安?
過度地描繪生物學和生理學,很可能會將愛情僅僅濃縮為交配。但情感,在性里卻是那麼的重要,即使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也可能會很深情地問你,你懷著他的時候,給他講故事了嗎?
作為成年人,我們有義務引導孩子對性關係心存美好期盼和快樂嚮往,太過焦慮的威脅論,提提就好,不要將它作為孩子青春期可能面臨的最大危險。尤其是對女孩子,她會發愁,為感情衝動和生理衝動而背上包袱,焦慮自卑,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否能生出孩子來。
我曾認識一個很有知識的母親,在兒子三歲時就堅定並理性地給他講述性方面的科學知識,她很認真,準備了大量的照片、文字、示意圖。那個樣子完全是整裝待發,只等著兒子衝鋒陷陣了。可孩子十三歲時,卻並沒有比其他同學進步多少,一樣迷上了不良信息,她又心急火燎,搬出生理衛生書來,大作解剖分析。
也許她一直沒有弄懂,孩子對性的好奇與了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存在情感方面的困惑,他們對技術層面的那部分了解的渴望,其實並不很多。成年人進行性教育時,重點應放在教會孩子控制欲望、尊重他人的自由、行為獨立、承擔責任等方面,這些也許比甩給他一個保險套或恐嚇會生小孩的效果會好一些。
至於你所說的,是否可以用自己的夫妻關係來做例子,那肯定不是我們心靈感化派所贊同的。雖然大家總說父母和孩子要多多談話,但談話並不一定能解決任何問題。尤其是當你鐵了心要和孩子交流自己的隱私時,孩子很可能會產生負疚心理,這樣的談話,還不如不談呢。
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內心的權利,當然不能什麼都說出來。而且,不管是愛情關係,還是家庭關係,也不是需要每個人什麼都說出來才叫正確。何況,性這樣的話題,更要尊重孩子的害羞感。
總之,對孩子的性教育,某種程度上,可能更是對一個人成熟情感和成熟性觀念的考驗。好在現在年輕的一代,已經開始更關注愛和被愛了。
和女兒談論到這些時,順便引出感情和感情衝動的區別來。明白了愛情的意義、他人的付出後,衝動就不會再停留在局部了。我想這可能會比直接講述性關係的危害與生理解剖圖,更有美感,也更容易讓她接受一些。
第五章 活到沒譜的那一天
再蓋一個空泳池(1)
小月:現在隨著她做了有錢人,事情不再和以前一樣了。
曾經最好的女友,突然發了一筆橫財——聽起來像是神話是不是?是她公公的父親,在很遙遠的南美某國找到了他們,八十多的老人了,解放初期跑出國的,多年來杳無音信,甚至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也沒想過要找他們,這遲來的尋親竟然直到前年才發生,老頭在那邊早已兒孫滿堂,想起國內還有這麼一個分支,而且多年來從沒盡過義務,女友的公公對去南美已沒有了任何心思,就讓自己的兒子去。
爺爺給女友的老公開了很高的年薪,美元啊,真沒想到南美也能那麼富裕,她的丈夫在那邊開銷又小,大部分錢都寄回國了,她買了高級房子、豪華車子,日子過得讓我們很眼饞。我倆是高中同學,現在的單位又挨得很近,以前中午我們常一起吃飯,不在她單位的食堂,就在我公司樓下的老麵館,然後總是AA制,誰也沒有負擔。吃完,還有點兒空閒,我們不是上街購物,就是跑到對方的辦公室里趴在桌上休息一會兒。一周總有這麼兩三個中午吧,因為這個,我們連各自的同事全都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