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江北三國聯軍分兵,唐、蔡兩軍做出後撤的樣子之後,囊瓦到底聽憑了孫武的調遣。

  對於孫武,這當然並不輕鬆,他已經三十幾日不敢安寢了。

  對於闔閭,好比一場豪賭,對方剛剛下注。

  對於楚昭王,並未顯示其沉重,他從未想過二十萬大軍會被六萬士卒擊潰,這是自古以來沒有過的神話。

  對於伍子胥,是一個節日。子胥一番豪氣,惦著十年歸報楚王殺父兄之仇,這一天終於到來了。

  對於沈尹戍,將是致命的一擊。他知道囊瓦把楚國押到了賭場,這場危險的遊戲,將使他身後的方城主力,千軍萬馬也徒喚奈何!

  囊瓦麾下楚軍數目,大抵與吳、唐、蔡三軍總數相等,而這時,孫武將唐蔡兩軍分了出去,令其做撤退回國之勢,分別隱於漢水和淮水附近,吳軍實際數目三萬,僅有楚軍的一半。楚軍更加趾高氣揚,六萬之眾乘數百艘戰船,在黎明時分突然強渡漢水,氣勢頗為壯觀。楚軍分為正面和兩翼三路渡江。在黎明的薄霧中,漢江一片鼎沸,大江頃刻間被沖為三截,帆檣如箭,彌蓋了江面。戰船推進到對岸之後,士卒迅速登陸,迅速演示成戰陣,向前進發,士卒戈戟閃爍著冷颼颼的光芒,吼聲震天,銳氣勢不可當。

  囊瓦在戰車上,傲視一切。

  江岸附近的吳軍巡行之卒,不過是虛擺設兒,一衝即潰。

  楚國精銳之師一刻不停,直逼吳軍。

  三十里強行軍,楚軍遮天蓋地撲到了吳軍面前。

  兩軍各自列開了堂堂之陣。

  楚軍勢大,吳軍勢小,旌旗招展的六萬楚軍,先行在氣勢上壓了吳軍一頭。吳軍主將的戰車上,孫武將戰袍撩起,手執鼓槌,站在鼙鼓之下,準備親自擂鼓督戰,楚軍戰車上,囊瓦犀甲在身,手執寒光閃閃的大斧,凜然屹立。

  囊瓦喝道:“對面便是澆菜灌園的孫武嗎?”聲如雷吼。

  孫武微微一笑:“本將軍正是孫武。”聲音的氣勢顯然略遜一籌。

  “爾不如歸去,還是去澆菜灌園,可保全一條性命。”

  “待取了郢都,到楚國澆菜灌園也是一大樂事。”

  “休要廢話!速速俯首投降,本令尹舉薦你做楚國司馬。”

  “令尹如果識時務投降,孫武可令你為姑胥城把守城門。”

  鬥嘴,囊瓦顯然鬥不過孫武。幾句話來回,孫武面色平和,囊瓦已經氣得兩目充血,大喝一聲“今日叫你死無全屍”,便擂鼓令士卒掩殺過來。孫武也不怠慢,親自擊鼓,令吳軍衝殺。鼓聲攪在一起,殺聲混成一片,士卒戰成一團。吳軍卻只是先頭部隊與楚軍接戰,片刻的廝殺之後,雙方都有少量的傷亡,孫武已將令旗一揮,大軍掉頭後撤,做出了兵敗如山倒的樣子。

  囊瓦哪裡肯輕易放生,揮師乘勝追擊。

  吳軍腳力甚佳,跑得很快,而且,在楚軍追擊過程中,不斷有吳軍小股軍隊狙擊,或是放一通箭,或是從側翼衝上來廝殺一陣,漸漸使吳楚兩軍拉開些距離,囊瓦時而看得見吳軍,卻追不上,愈發上火,追擊愈緊。

  不覺已追擊到百里之外,小別山中。

  一條寬闊的古河道,把兩邊的山巒推得老遠老遠。

  正是渡江之後的第三日上午,陽光在古河道的卵石和細沙之間狂瀉,四周明亮得很,視線一下子可以抻得很遠。囊瓦注意到,吳軍正在前面排陣。

  決戰?囊瓦忙環視這戰場的四周,抬眼向兩側的山巒望去。

  他對射說:“看樣子吳國軍兵要在此與我決戰了,戰便戰個痛快,求之不得。只是倘若兩側有伏兵擊來,我軍三面受敵,如何是好?”

  射道:“令尹所慮極是,可惜孫武和伍子胥鼠輩,未必能有此深謀遠慮。”

  囊瓦:“有備無患。汝速率兵護住左翼,著延護了右翼,萬無一失。”

  囊瓦正在整飭兵馬準備與吳軍大戰,忽然見到左右兩翼山巒背後騰起了煙塵,響起了戰鼓聲和馬嘶人喊的聲音。“果然不出所料!”囊瓦哈哈大笑。他看見,按事先所謀,楚將射、延兩處人馬,各三千,已飛也似地向左右兩側山巒奔去,爭奪制高點。

  河套,囊瓦的軍隊向吳軍排陣之處開進。

  吳軍在伍子胥的指揮下,向楚軍逼近。

  囊瓦為自己判明左右兩側會有吳軍夾擊,事先派了大將清除隱患,感到高興,為此,他更自信了。

  兩軍漸漸接近,已經可以看見戈戟上跳躍著的陽光和漫捲著的旌旗上的圖騰了,囊瓦可以分辨出鬚髮皆白的伍子胥,伍子胥也可辯認出短須扎撒的囊瓦了。

  千鈞一髮。這時,已經占領左右兩翼制高點的延射幾乎同時發現:

  山那邊,哪裡有什麼夾擊楚軍的兵馬?不過是數十名士卒,催馬來來回回狂奔,馬尾巴後面拖著些樹枝,造起沖天的煙塵,士兵手中擊著鼓,馬脖子上搖著鈴,人喚馬鳴,全然是假造的聲勢。

  射,延大失所望,率領軍兵掉頭下山,來助囊瓦。

  伍子胥在戰車上看得清楚,就在楚軍三路合成一路的時候,他忽然下令鳴鑼退兵,吳軍後隊變為前隊,撒丫子便跑。

  囊瓦沒有追擊。下令埋鍋造飯。

  大夫史皇問:“令尹為何不下令追殺?”

  “吳軍不戰而逃,恐怕前面有疑兵。”

  武城黑大夫說:“吳軍在兩側山後虛張聲勢,是何用意?”

  射道:“依末將之見,吳軍又做排陣決戰之狀,又在山後假造些聲勢,實在是自知實力不敵,怕我追擊,令我退兵。”

  史皇說:“也許退兵反而是上策。”

  囊瓦忿然:“以我六萬之眾,一倍於吳國軍兵,追來追去,反而退兵,豈不讓天下人笑我囊瓦無勇?”

  大夫史皇道:“令尹,渡江以來,離郢都越來越遠了,依史皇之見,既然已經把吳軍趕離了漢水,還是回兵為好。”

  射說:“大夫莫非要把破吳之功讓給沈尹戍麼?諒沈尹戍調遣方城之兵,離此地不遠了。”

  延:“大夫敢保證吳軍不再到漢水來麼?”

  史皇說:“孫武用兵,一向詭詐,還是退兵吧。”

  囊瓦不耐煩:“史皇大夫,力主囊瓦渡江進兵是你,要我退兵回防也是你,好了,別說了!”

  眾人見囊瓦焦灼煩惱,皆噤然沉默,不敢再說退兵之事。

  囊瓦思忖良久。

  把吳軍放了,剛好是留給沈尹戍吃掉,這是他最不情願的,他仇恨沈尹戍,甚於仇恨吳軍,沈尹戍對他的威脅,也甚於吳軍。這是他這種人的一種劣根性,寧肯自己兵敗將損,甚至撲倒沙場,永不還家,也不能把功勞歸於身邊的敵人,如果一定要在吳國軍隊和沈尹戍之軍中間選擇哪個為不共戴天的話,他寧可選擇沈尹戍。沈尹戍的威脅太直接了,而且近在咫尺。可是,他也在想,繼續追擊下去,不知孫武所指揮的吳軍將玩出什麼花樣兒,雖然他手下兵力雄厚,也難免落入陷阱,這是他最害怕的,心裡一直忐忑不安。停止追擊,放虎歸山當然好,彼此相安無事,倘若孫武和伍子胥捲土重來,又當如何?話說回來,如此追下去,距離郢都越來越遠,倘都城有了閃失,誰能吃罪得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