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執政的民主黨政府,煽動反華情緒。美國廣播公司認為《考克斯報告》作者對自己

  撰寫的歷史和技術問題缺乏深入了解。德國太空史學家Jens Irlt :111 認為:

  “一份報告出現業餘者很容易看出的幾十個事實錯誤,相當令人不安。”新加坡工

  程師Chen ban指出,考克斯把美國“代爾塔”火箭的有效負載3925公斤說成3925磅,

  讓人懷疑報告作者的算術能力。

  《考克斯報告》還以幾頁篇幅杜撰1955年錢學森竊取美國火箭技術資料、中國

  政府非法獲取美國科技成果。事實上早在1950年初,錢學森就因言獲罪被禁止接觸

  “機密文件”,當他1955年返回中國時,美國製造大力神火箭的合同還沒確定,所

  以錢學森根本不可能竊取當時還不存在的國家機密。蘭德公司中國問題專家莫文農

  乾脆將《考克斯報告》斥為“胡說八道”。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專家塞欣西奧尼

  抨擊這是他見過的“最缺乏依據”的“純粹的宣傳品”。曾經擔任美國駐華武官、

  現供職大西洋理事會的軍事問題專家魏爾海姆認為“共產主義國家就是敵人”是美

  國的陳腐觀念,他認為在過去20年裡惟有中國最願意向美國學習。“現在世界上沒

  有一個政府把中國看做威脅……如果我們堅持中國是威脅,並繼續目前的做法,中

  國就會變成真正的威脅。”

  因《考克斯報告》一舉成名的克里斯多福。考克斯(插stoPher Cox)是加利

  福尼亞共和黨人,眾議院政策委員會主席、國會特設國家安全與軍事委員會和對華

  貿易委員會國會特別委員會(he Seect Cornnuttee )主席,也是該特別委員會9

  名成員中最年輕的一位。考克斯1952年生於美國西北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1973年

  在南加州大學獲得學士,1977年在哈佛大學獲工商管理碩士、法學博士。考克斯現

  住加利福尼亞洛杉礬西南的Nop Beah,距我住過的埃爾森特羅唐氏農場大約100 英

  里。我這裡詳細列出考克斯博士的家庭住址,並不是出於狹隘愛國主義準備修黃金

  台買荊軻從事恐怖活動,而是想把考克斯當成一個普通人,比較一下我們的異同。

  一個人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考克斯的生理年齡比我整整大9 歲。

  1973年他老兄21歲在南加州大學獲得學士時,我正好12歲從北京大翔風小學畢業。

  那年早些時候80歲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見了60歲的美國總統尼克森;我在

  南加州開農場的55歲的二伯也風塵僕僕地乘一架波音飛機回北京看望我83歲的爺爺。

  當時的首都機場只有一座小灰樓,接機者寥寥無幾,可以隨意在停機坪上亂走。由

  於那是我今生頭一回在咫尺之內觀看真飛機緩緩降落,禁不住以最大的嗓門發出小

  男孩變聲期狼嚎般的驚嘆。離我一步之遙的體面堂姐聞聲嚇了一跳,立即以成熟少

  女特有的階級覺悟矜持地朝我蔑視一眼。這一眼至今令我毛骨悚然,因為我違背了

  “不卑不亢、不冷不熱、以禮相待”的外事紀律。抬眼望去,我二伯身穿花哨的洋

  眼端著啤酒肚顫巍巍踏上闊別30年的故土,頤指氣使一副典型美帝國主義醜惡嘴臉。

  我大伯立即端起院長架子揚手招呼司機,將二伯和一架昂貴的Roleiliex 相機塞進

  政府配給的大紅旗。就在此後我對精美絕倫的德國相機垂涎三尺的10年裡,身為全

  國政協常委的大伯奮不顧身把五個子女中的四個派到反帝鬥爭最前線,不料反美大

  軍全軍覆滅,紛紛在星條旗下皈依洋教宣誓成為美國公民。

  在中國平均每年2000萬應屆高中畢業生中,只有90萬佼佼者通過競爭,有機會

  接受高等教育。據北大黨委書記任彥申教授介紹:“在這90萬佼佼者中,每年約有

  占半數的高考狀元被北大錄取。”因“哈佛燕京社”與美國常青藤盟校血脈相連的

  北大,每年都有大批志向遠大者去美國深造。如我所知,1984年國慶閱兵高舉“小

  平您好”標語的北大生物系sl級,已經以整班“編制”去了美國,其中就有我心愛

  的熊貓博士。1996-1997年我一人駕車環繞美國時,沿途借宿的許多支撐點,都是

  網際網路上的北大校友。連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中國問題專家裡奧。奧林斯都發出感慨

  :“無論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都無法確切知道,現在或1978年以來的任何時期,

  到底有多少中國學生和學者在美國學習。”

  1983年,31歲的考克斯開始在哈佛商學院當講師時,22歲的我正從北大國際政

  治系畢業,服從組織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當助教。當時大學畢業生參加工作的月工

  資是46元人民幣,我不吃不喝苦攢一年,才買了一隻日本Access牌80-Ztof4 變焦

  鏡頭,用去我當年全部工資。我猜考克斯博士坐在哈佛廣場紫紅磚牆下,享受燦爛

  的新英格蘭冬日陽光時很難想像,萬里之外人才奇缺的中國大學畢業生的年工資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