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臨江鄉林業站的站長也站在人群中,他擠到了於毛子跟前:“哥們,好厲害呀!不光打獵是神槍,這捕魚也是神鉤。商量一下,這條魚賣給我吧。”說著這人掏出了三百塊錢。

  於毛子、王家媳婦和於金子夫婦相互看了一眼會意地笑了。

  “這魚誰也不能買!這是專供縣賓館的!”不知什麼時候璦琿賓館的張經理也來了,這魚鮮味怎麼就飄到了璦琿縣城裡去了呢?

  “毛子兄弟!我聽說你蓋了個魚房子,就知道你一定會出奇兵,咱們過去就有約定不是,打上得魚我全都收,價錢是市場的一倍!”

  張經理說完就招呼賓館的北京130輕卡的司機把魚裝上了車,隨後掏出了六百塊錢拍在了於毛子手中。於毛子考慮不能得罪了張經理,更不能堵了這條通道,再說了,錢給的也多,何樂而不為呢!“行!就這麼定了!”於毛子一揮手,買賣算是結了。人們還是圍著他不走,央求於毛子再給表演一次。

  於毛子迷信,每天只打一次,有魚就收,不能破了規矩。六百塊錢於毛子留下了二百塊,香香和王家媳婦各自二百塊。三一三十一,他向來就這麼仗義,何況又沒有外人。這錢來得容易,於毛子得意地說:“憑的是俺混血兒的智慧,咱們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哪行都能掙錢、吃飯、出名!”

  於房子出名了,每到星期天買魚的,吃江水燉江魚的,嘗鮮的,野遊的把樺皮屯這個小村託了個紅火。

  於毛子是個極有責任心的男人,全屯人除種那點地混個足吃滿喝之外,就是缺少換錢的行道,這捕魚的本事不是人人都會。他一直在苦思苦想,要為大夥找一條致富的道道。

  雨後的早晨,山巒被洗得更加蔥翠,空氣中都冒著泥土、莊稼、樹木、水草散發出的芳香。

  於毛子手拎著捕捉“蘇鳥”的滾籠來到科洛河旁,他先將滾籠掛在那棵大柳樹上,滾籠裡頭的最上層站著一個紅頭頂,紅肚囊的蘇鳥,它叫聲清脆響亮,能傳出一里地之外。於毛子把它當做引子,招引其它的“蘇鳥”飛來,這引子又叫“油鳥”。

  滾籠設計的十分科學,圓圓的身子,最頂層就像人的頭,裡面站著“油鳥”,第二層就像人的肩膀寬出了一圈,裡面放著谷穗,這層全部設置成翻蓋,只要“蘇鳥”聽到“油鳥”的招呼,它們飛過來往上一落,翻蓋十分靈捷,“蘇鳥”就被翻到了第二層里,第二層和第三層的隔欄也設有翻蓋。“蘇鳥”接著就被翻到了第三層。第三層比第二層又寬大了許多,就像一個倉庫,幾十隻鳥全能裝在裡面。

  於毛子早晨將滾籠掛上,晚上取回。如果是在冬季,大雪封地,成群結隊的“蘇鳥”前來找食,一個小時滾籠就被裝滿了,把“蘇鳥”拎回家裡拔毛開膛,用油一炸,再好不過的下酒菜。孩子們會用一根鐵絲將鳥兒串成串,在火盆上烤熟,灑一點咸鹽面,舉在手裡,就像關內吃的冰糖葫蘆,滿屯子你追我趕地耍起戲來。

  於毛子將滾籠掛好之後便從樹上跳了下來,他無意中發現河邊遊動著幾條兇猛的身上閃著斑點的大黑魚,老百姓管他也叫“狗魚”。一群群驚慌失措的小魚被黑魚追得四處跳散。於毛子心裡一喜,連忙跑回家中,找出多年不用的獵叉,他在土裡把兩根通條粗細的鐵叉磨亮。然後,劃上自家的小漁船來到江岸邊。

  他全身貫注地瞪大了眼睛,將魚叉高高舉過了頭頂,雙腳站穩,儘量不讓漁船晃動。一條足有三斤重的黑魚慢慢地遊了過來,於毛子目不轉睛,待魚游到了漁船跟前,他屏住呼吸,像打槍射擊一樣,將獵叉擲進河中。

  河邊立刻冒出一股混濁的泥水向四周散去,接著在泥水下層又有一股鮮紅的血水慢慢地冒了出來,漸漸地向四周擴散。水清之後,那條粗壯的黑魚被其中的一根鐵叉串過魚身扎在河底。於毛子將獵叉撅起,那條專吃小魚的大黑魚棒便被捕出了水面,放到船艙里。

  兩個小時過後,五條黑魚全部被捉,於毛子興奮地將小船劃到自家的坡下,跳下船,招呼媽媽去喊白二 奶奶、金子哥夫婦和他嫂子王家媳婦來吃他的拿手菜生拌黑魚絲。

  兩家人全都坐齊,只等於毛子的黑魚宴。

  於毛子先將黑魚去皮,聽人說,過去的胡琴有蟒皮的,蛇皮的,還有黑魚皮做的。黑魚去皮後,留下了雪白的肉,他用快刀貼著魚脊骨將魚身兩側的肉片去,魚頭魚尾和魚骨熬湯,時間越久越好,魚湯煮成了奶白色,放蔥、姜、鹽,臨出鍋再撒上一把香菜,鮮滑可口沒有一點油星。

  於毛子完成了這套程序後,便將剝下來的魚皮切絲過油,炸至金黃色,又焦又脆時撈出備用,然後把魚肉改片切絲。放在二號盆里,用白醋浸,魚肉被醋殺出了水,消了毒,肉絲縮緊不宜破碎。他把白醋倒掉,放蔥、姜、大蒜、味精和精鹽,把炸好的魚絲到進盆中,切幾個干紅辣椒,放一點香菜沫在一起攪拌。

  魚肉是白色的,魚皮是金黃色的,加上紅綠搭配,色、香、味、型比璦琿賓館的一級廚師做的還地道。

  生拌黑魚用去了三條,一條放到自家的菜窖里,裡面存放了冬天科洛河裡的冰塊,這是於家的冰箱,留給媽媽於白氏熬湯補身子。還剩一條做了一盆滑溜黑魚片,一桌魚宴做成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