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賀淵離開之後,薛雲舟就不再像以前那麼懶散了,成了青州實實在在的一把手,底下的人也沒有誰敢輕視他,一來都知道他在賀淵心中的份量,二來都清楚他對青州的功勞,也知道他平日只是看著行事風格散漫,實際上該了解的事情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倒是那位龔大人,自打來了青州之後就一直不甘寂寞地想有所作為,不甚消停,不過青州天高皇帝遠,誰都不買他的帳,他雖然心有不甘,卻也沒能鬧出什麼么蛾子來。
薛雲舟並不忌憚他的存在,因此沒有完全剝奪他的權力,有些不涉及機密的事務也會交到他手中,再經過嚴密監控,漸漸發現這個人還挺有能力,如此過了一個多月,不得不承認:京城那位小皇帝倒也不瞎。
不過,都快大婚了,私底下再叫人家小皇帝不合適了,雖然他這個現代人並不真正敬畏皇權,但還是決定改口將“小”字去掉。
聽完下屬關於龔大人一言一行的匯報,薛雲舟放下轉動的筆桿子,想了想,道:“我們青州人才稀少,培養一個合格的人才耗時耗力,這位龔大人能得皇帝青眼,看來也確實有真才實學,我看他現在苦惱的更多是自己的仕途,而不是能否向皇帝交差,想必對朝廷的忠心也有限,這樣的人,能拉攏就拉攏吧。我們就做一回好人,借著龔大人的名頭去將他家人接過來,以後他們一家在青州團聚,他也能盡心為我們燕王府辦事。”
言下之意,他若想做什麼對燕王府不利之舉,就要投鼠忌器,多考慮考慮家人的安危。這麼做有點威脅的意思,並不是籠絡人才的上佳之選,但龔大人能被皇帝委以重任,至少說明皇帝是認為他足夠忠心的,可他本人的表現卻顯然僅僅忠於仕途,這樣的人現在不對朝廷盡忠,將來也不見得就會對燕王府盡忠,所以薛雲舟是將他當做一家公司的普通員工來看待的,不求忠心,但求能力,能用則用,不能用則廢。
在古代生活了數年,又一直身居高位,薛雲舟再不是以前那混混度日萬事都無所謂的性子,雖然他在賀淵面前仍舊如現代時那樣跳脫坦率,但在面對正事時,他的思路與習慣已經受到賀淵的影響,撇去那一層散漫的表象,說殺伐果斷也不為過。
議完龔大人的事,薛雲舟又將精力放到了賀淵身上:“王爺那裡消息如何了?今天有沒有電報發過來?”
“目前還沒收到。”
薛雲舟面色如常,眼底卻難掩憂慮。
鋪設電報是他們的大工程,古代生產力低下,又要保持隱秘性,他們這幾年緊趕慢趕也不過才完成幾條主要線路,而通往京城方向的線路出於安全性考慮只鋪設到兩地的中間位置,賀淵離開這麼久,現在已經超出電報網範圍,以前一天十幾個電報毫不費力,最近消息傳遞漸漸稀少,常常要一整個晝夜才能等來一個報平安的消息,雖然這效率讓一眾古代人驚掉了下巴,可對於現代人來說還是太低了。
薛雲舟此刻無比懷念現代社會的通訊發達,忍不住看了看旁邊的沙漏,壓下內心的焦灼,皺眉道:“昨天午時前就收到消息了,今天這都過申時了……”
底下的人完全不能理解他的焦灼,甚至都莫名其妙地看著他:晚兩個時辰不是很正常的事嗎?想當初沒有電報時,快馬加鞭傳個緊急戰報少說也要七八天呢。
“王妃,王爺這是走遠了,消息送到電報點自然就要多花些時間,王妃不必過於憂慮。”
薛雲舟揉揉鼻子,清咳幾聲:“嗯,我知道。”
正在這時,有一名下屬匆匆闖進來,單膝點地,雙手遞上一張薄紙,急切道:“啟稟王妃,前方有戰報,北方突利舉六十萬大軍南下!”
話落,滿室譁然,所有人都驚得站起來。
突利這些年始終沒有消停過,小規模騷擾不斷,大規模進攻也不少,但都沒有哪次像這次這樣來勢兇猛,北方遊牧民族本就人口稀少,能集結六十萬兵力,幾乎是全員出動了,這簡直是要拼老命的架勢,偏偏還趕在賀淵不在的時候,也不知是巧合還是不巧。
薛雲舟顧不得其他,立刻趕赴軍營召集青州眾將領商議對敵策略,他在軍事上從來沒有插過手,此時也不可能胡亂指點,多數時候還是聽李趙二位將軍的決策,其他人見他知輕重,倒也沒有輕視的意思,更多的是滿意。
李趙二位將軍的忠心已經經受過賀淵的考察,其他將領也頗具領兵之能,自賀淵進行了軍事改革之後,整個軍隊的作戰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再加上薛雲舟代表賀淵作為主心骨的存在,此時整個青州軍心凝聚、戰意昂揚,很快就做好了迎敵的準備。
幸虧有了電報,突利那邊剛有進攻的苗頭,探子就將消息傳回,這次沒有再像過去那樣等到人家打到家門口,青州大軍早早就出關迎敵去了,是以城內百姓雖然有些緊張,生活暫時還有條不紊。
薛雲舟坐鎮後方,時刻關注著戰況,直到兩天後才猛然意識到還沒有收到賀淵那邊的電報,一下子就坐不住了。
"餘慶!你快回一趟王府!看那邊是不是忘記把消息遞過來了!"
餘慶領了命,轉身匆匆往外跑,在門口與掀簾進來的一名屬下迎頭撞上,“哎呦”一聲摔倒在地。
那屬下順手將他拉起來,又大步走到薛雲舟面前,正是平時到王府送消息的那位。
薛雲舟一看他手裡的紙條,心瞬間提到嗓子眼,緊著喉嚨問道:“有消息了?”
屬下急忙將紙條呈上,焦急道:“啟稟王妃,王爺遇刺了!”
薛雲舟臉上瞬間褪了血色,直愣愣盯著那紙條,似乎面對著洪水猛獸,過了好半晌才凝聚起全身的力氣,顫抖著抬起手接過,只聽那屬下接著道:“王爺受了點輕傷,刺客已被抓到,是潛伏在軍中的突利細作。”
薛雲舟愣了一下,低頭看紙條上的消息,電報內容是賀淵親自授意的,說是肩部受了點傷,沒有大礙,刺客咬毒自盡了,不過胸口有突利人的紋身,有一定可能是突利細作,末尾還有他們倆人曾經約定的暗號,這暗號包含了日期、英文等隨機因素,而且每次都不一樣,別人想仿都仿不來。
確定了電報內容的真實性,薛雲舟總算長出一口氣,他有些脫力地坐到椅子上,責備道:“嚇死我了,你下次說話別這麼大喘氣行不行?”
那屬下撓撓頭,抱拳跪地請罪:“屬下一時心急,讓王妃擔心了。”
薛雲舟擺了擺手:“行了行了,你再盯緊點,王爺沒提到突利的事,想必那會兒還沒接到消息,既然他沒出大事,應該很快又會有電報過來。”
“是,屬下告退。”
人一走,薛雲舟立刻撐起額頭,他雖然表現得鎮定,可知道賀淵受了傷,哪怕只是擦破點皮,他都會擔憂不已,畢竟這是沒有抗生素的古代,賀淵又是在行軍途中,衛生條件肯定不比王府,萬一傷口發炎或有個破傷風什麼的該怎麼辦?
此時戰況正膠著,薛雲舟不放心離開軍營,只好寫了封信,轉成電報內容叫人送回王府給賀淵發過去。
當天晚上,賀淵的第二份電報過來了,說是打算即刻寫信送往京城請皇帝搬救兵,並儘快返回青州,一來敵眾我寡,青州急需他這個主心骨坐鎮,二來不管皇帝召他進京做什麼,他都正好藉此機會避開,皇帝與他再有私怨,想必也不會在這種大敵當頭的節骨眼輕重不分,更沒有理由怪罪他半路返回。
薛雲舟收到消息後總算是鬆了口氣,賀淵能趕回來,可見確實傷得不重,而青州這邊從最近的戰況來看,勝算並非沒有,但缺少賀淵坐鎮,他心裡總是懸著,生怕多年的辛苦經營毀於一旦。
他將賀淵即將回來的消息放出去,一時軍心大振,與敵軍廝殺多日漸漸顯出疲態的青州大軍重新注入活力,而突利那邊顯然沒料到經過一系列改革的青州軍比往日更加善戰,面對青州軍的各種詭異戰術完全無所適從,戰場上漸漸有了勝負之分的苗頭。
薛雲舟有點擔心突利軍的強大,希望能在他們適應青州軍新的作戰方式之前速戰速決,因此每天對著京城方向望眼欲穿。
依託超時代的電報系統,各地消息如雪片般紛紛飄向他的案頭:皇帝得知突利進攻的消息,大驚之下立刻下令派兵增援;各地藩王也應皇命出兵與朝廷大軍匯合,共同趕赴邊疆。
薛雲舟對皇帝的決策還算滿意,不過對各地藩王的合作態度倒是有點吃驚,畢竟小皇帝根基剛穩,並沒有那麼大的威勢,那些藩王又偏安一隅久了,有的早沒了鬥志,有的自私自利,且一個個都與賀淵,或者說與原攝政王,關係極其淺淡,甚至有幾個還曾經交惡,不趁人之危就該謝天謝地了。
難道這些藩王一個個都醒悟了,變得大公無私、憂國憂民起來?還是賀淵這幾年的作為已經讓全天下的人都改觀了?
薛雲舟看著日復一日跟進的消息,越來越覺得不可思議,而就在這時,從京城到青州的消息突然中斷。
之後一連數日音訊全無。
薛雲舟一遍遍告誡自己要冷靜,可還是控制不住冒出了冷汗,他在營中僵硬著身子坐到半夜,終究還是忍不住披衣匆匆趕回王府,進了大門直往電報收發點奔過去。
那裡安排了人晝夜值守,若有消息肯定第一時間匯報,薛雲舟去了也於事無補,而他還是不死心地問道:“有沒有消息?”
負責通訊的心腹士兵抱拳回道:“暫時還沒有。”
薛雲舟最近忙得顧不上休息,這兩天又擔心賀淵,此時看上去明顯添了憔悴,他深吸口氣,抬手搓了把臉,走過去開始檢查電報機:“是不是沒電了?還是哪裡壞了?線路斷了?”
其他人都不懂這些,自然不能給他回答,他也沒指望有人能回他,自言自語了幾句就開始埋頭檢查,一一排除可能出現的問題,最後發現電報機沒有任何故障,又給其他線路發了測試消息,發現線路也沒有問題。
看來出問題的的確是賀淵那頭了。
薛雲舟緊抿雙唇,額角漸漸滲出一層薄汗,他提著心抖著手,迅速往京城方向發了條消息過去,同時冷靜下令:“叫丁勇過來!”
丁勇很快趕了過來。
薛雲舟道:“你帶一隊人馬出去接應王爺,同時安排人沿途查看電報點,有任何情況立即匯報,不要泄露風聲。”
丁勇曾在流民修路的監管中表現出眾,後又專門負責電報線路的鋪設,是心腹中的骨幹,接了命令自然二話不說,連夜帶著三百輕騎出城而去。
倒是那位龔大人,自打來了青州之後就一直不甘寂寞地想有所作為,不甚消停,不過青州天高皇帝遠,誰都不買他的帳,他雖然心有不甘,卻也沒能鬧出什麼么蛾子來。
薛雲舟並不忌憚他的存在,因此沒有完全剝奪他的權力,有些不涉及機密的事務也會交到他手中,再經過嚴密監控,漸漸發現這個人還挺有能力,如此過了一個多月,不得不承認:京城那位小皇帝倒也不瞎。
不過,都快大婚了,私底下再叫人家小皇帝不合適了,雖然他這個現代人並不真正敬畏皇權,但還是決定改口將“小”字去掉。
聽完下屬關於龔大人一言一行的匯報,薛雲舟放下轉動的筆桿子,想了想,道:“我們青州人才稀少,培養一個合格的人才耗時耗力,這位龔大人能得皇帝青眼,看來也確實有真才實學,我看他現在苦惱的更多是自己的仕途,而不是能否向皇帝交差,想必對朝廷的忠心也有限,這樣的人,能拉攏就拉攏吧。我們就做一回好人,借著龔大人的名頭去將他家人接過來,以後他們一家在青州團聚,他也能盡心為我們燕王府辦事。”
言下之意,他若想做什麼對燕王府不利之舉,就要投鼠忌器,多考慮考慮家人的安危。這麼做有點威脅的意思,並不是籠絡人才的上佳之選,但龔大人能被皇帝委以重任,至少說明皇帝是認為他足夠忠心的,可他本人的表現卻顯然僅僅忠於仕途,這樣的人現在不對朝廷盡忠,將來也不見得就會對燕王府盡忠,所以薛雲舟是將他當做一家公司的普通員工來看待的,不求忠心,但求能力,能用則用,不能用則廢。
在古代生活了數年,又一直身居高位,薛雲舟再不是以前那混混度日萬事都無所謂的性子,雖然他在賀淵面前仍舊如現代時那樣跳脫坦率,但在面對正事時,他的思路與習慣已經受到賀淵的影響,撇去那一層散漫的表象,說殺伐果斷也不為過。
議完龔大人的事,薛雲舟又將精力放到了賀淵身上:“王爺那裡消息如何了?今天有沒有電報發過來?”
“目前還沒收到。”
薛雲舟面色如常,眼底卻難掩憂慮。
鋪設電報是他們的大工程,古代生產力低下,又要保持隱秘性,他們這幾年緊趕慢趕也不過才完成幾條主要線路,而通往京城方向的線路出於安全性考慮只鋪設到兩地的中間位置,賀淵離開這麼久,現在已經超出電報網範圍,以前一天十幾個電報毫不費力,最近消息傳遞漸漸稀少,常常要一整個晝夜才能等來一個報平安的消息,雖然這效率讓一眾古代人驚掉了下巴,可對於現代人來說還是太低了。
薛雲舟此刻無比懷念現代社會的通訊發達,忍不住看了看旁邊的沙漏,壓下內心的焦灼,皺眉道:“昨天午時前就收到消息了,今天這都過申時了……”
底下的人完全不能理解他的焦灼,甚至都莫名其妙地看著他:晚兩個時辰不是很正常的事嗎?想當初沒有電報時,快馬加鞭傳個緊急戰報少說也要七八天呢。
“王妃,王爺這是走遠了,消息送到電報點自然就要多花些時間,王妃不必過於憂慮。”
薛雲舟揉揉鼻子,清咳幾聲:“嗯,我知道。”
正在這時,有一名下屬匆匆闖進來,單膝點地,雙手遞上一張薄紙,急切道:“啟稟王妃,前方有戰報,北方突利舉六十萬大軍南下!”
話落,滿室譁然,所有人都驚得站起來。
突利這些年始終沒有消停過,小規模騷擾不斷,大規模進攻也不少,但都沒有哪次像這次這樣來勢兇猛,北方遊牧民族本就人口稀少,能集結六十萬兵力,幾乎是全員出動了,這簡直是要拼老命的架勢,偏偏還趕在賀淵不在的時候,也不知是巧合還是不巧。
薛雲舟顧不得其他,立刻趕赴軍營召集青州眾將領商議對敵策略,他在軍事上從來沒有插過手,此時也不可能胡亂指點,多數時候還是聽李趙二位將軍的決策,其他人見他知輕重,倒也沒有輕視的意思,更多的是滿意。
李趙二位將軍的忠心已經經受過賀淵的考察,其他將領也頗具領兵之能,自賀淵進行了軍事改革之後,整個軍隊的作戰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再加上薛雲舟代表賀淵作為主心骨的存在,此時整個青州軍心凝聚、戰意昂揚,很快就做好了迎敵的準備。
幸虧有了電報,突利那邊剛有進攻的苗頭,探子就將消息傳回,這次沒有再像過去那樣等到人家打到家門口,青州大軍早早就出關迎敵去了,是以城內百姓雖然有些緊張,生活暫時還有條不紊。
薛雲舟坐鎮後方,時刻關注著戰況,直到兩天後才猛然意識到還沒有收到賀淵那邊的電報,一下子就坐不住了。
"餘慶!你快回一趟王府!看那邊是不是忘記把消息遞過來了!"
餘慶領了命,轉身匆匆往外跑,在門口與掀簾進來的一名屬下迎頭撞上,“哎呦”一聲摔倒在地。
那屬下順手將他拉起來,又大步走到薛雲舟面前,正是平時到王府送消息的那位。
薛雲舟一看他手裡的紙條,心瞬間提到嗓子眼,緊著喉嚨問道:“有消息了?”
屬下急忙將紙條呈上,焦急道:“啟稟王妃,王爺遇刺了!”
薛雲舟臉上瞬間褪了血色,直愣愣盯著那紙條,似乎面對著洪水猛獸,過了好半晌才凝聚起全身的力氣,顫抖著抬起手接過,只聽那屬下接著道:“王爺受了點輕傷,刺客已被抓到,是潛伏在軍中的突利細作。”
薛雲舟愣了一下,低頭看紙條上的消息,電報內容是賀淵親自授意的,說是肩部受了點傷,沒有大礙,刺客咬毒自盡了,不過胸口有突利人的紋身,有一定可能是突利細作,末尾還有他們倆人曾經約定的暗號,這暗號包含了日期、英文等隨機因素,而且每次都不一樣,別人想仿都仿不來。
確定了電報內容的真實性,薛雲舟總算長出一口氣,他有些脫力地坐到椅子上,責備道:“嚇死我了,你下次說話別這麼大喘氣行不行?”
那屬下撓撓頭,抱拳跪地請罪:“屬下一時心急,讓王妃擔心了。”
薛雲舟擺了擺手:“行了行了,你再盯緊點,王爺沒提到突利的事,想必那會兒還沒接到消息,既然他沒出大事,應該很快又會有電報過來。”
“是,屬下告退。”
人一走,薛雲舟立刻撐起額頭,他雖然表現得鎮定,可知道賀淵受了傷,哪怕只是擦破點皮,他都會擔憂不已,畢竟這是沒有抗生素的古代,賀淵又是在行軍途中,衛生條件肯定不比王府,萬一傷口發炎或有個破傷風什麼的該怎麼辦?
此時戰況正膠著,薛雲舟不放心離開軍營,只好寫了封信,轉成電報內容叫人送回王府給賀淵發過去。
當天晚上,賀淵的第二份電報過來了,說是打算即刻寫信送往京城請皇帝搬救兵,並儘快返回青州,一來敵眾我寡,青州急需他這個主心骨坐鎮,二來不管皇帝召他進京做什麼,他都正好藉此機會避開,皇帝與他再有私怨,想必也不會在這種大敵當頭的節骨眼輕重不分,更沒有理由怪罪他半路返回。
薛雲舟收到消息後總算是鬆了口氣,賀淵能趕回來,可見確實傷得不重,而青州這邊從最近的戰況來看,勝算並非沒有,但缺少賀淵坐鎮,他心裡總是懸著,生怕多年的辛苦經營毀於一旦。
他將賀淵即將回來的消息放出去,一時軍心大振,與敵軍廝殺多日漸漸顯出疲態的青州大軍重新注入活力,而突利那邊顯然沒料到經過一系列改革的青州軍比往日更加善戰,面對青州軍的各種詭異戰術完全無所適從,戰場上漸漸有了勝負之分的苗頭。
薛雲舟有點擔心突利軍的強大,希望能在他們適應青州軍新的作戰方式之前速戰速決,因此每天對著京城方向望眼欲穿。
依託超時代的電報系統,各地消息如雪片般紛紛飄向他的案頭:皇帝得知突利進攻的消息,大驚之下立刻下令派兵增援;各地藩王也應皇命出兵與朝廷大軍匯合,共同趕赴邊疆。
薛雲舟對皇帝的決策還算滿意,不過對各地藩王的合作態度倒是有點吃驚,畢竟小皇帝根基剛穩,並沒有那麼大的威勢,那些藩王又偏安一隅久了,有的早沒了鬥志,有的自私自利,且一個個都與賀淵,或者說與原攝政王,關係極其淺淡,甚至有幾個還曾經交惡,不趁人之危就該謝天謝地了。
難道這些藩王一個個都醒悟了,變得大公無私、憂國憂民起來?還是賀淵這幾年的作為已經讓全天下的人都改觀了?
薛雲舟看著日復一日跟進的消息,越來越覺得不可思議,而就在這時,從京城到青州的消息突然中斷。
之後一連數日音訊全無。
薛雲舟一遍遍告誡自己要冷靜,可還是控制不住冒出了冷汗,他在營中僵硬著身子坐到半夜,終究還是忍不住披衣匆匆趕回王府,進了大門直往電報收發點奔過去。
那裡安排了人晝夜值守,若有消息肯定第一時間匯報,薛雲舟去了也於事無補,而他還是不死心地問道:“有沒有消息?”
負責通訊的心腹士兵抱拳回道:“暫時還沒有。”
薛雲舟最近忙得顧不上休息,這兩天又擔心賀淵,此時看上去明顯添了憔悴,他深吸口氣,抬手搓了把臉,走過去開始檢查電報機:“是不是沒電了?還是哪裡壞了?線路斷了?”
其他人都不懂這些,自然不能給他回答,他也沒指望有人能回他,自言自語了幾句就開始埋頭檢查,一一排除可能出現的問題,最後發現電報機沒有任何故障,又給其他線路發了測試消息,發現線路也沒有問題。
看來出問題的的確是賀淵那頭了。
薛雲舟緊抿雙唇,額角漸漸滲出一層薄汗,他提著心抖著手,迅速往京城方向發了條消息過去,同時冷靜下令:“叫丁勇過來!”
丁勇很快趕了過來。
薛雲舟道:“你帶一隊人馬出去接應王爺,同時安排人沿途查看電報點,有任何情況立即匯報,不要泄露風聲。”
丁勇曾在流民修路的監管中表現出眾,後又專門負責電報線路的鋪設,是心腹中的骨幹,接了命令自然二話不說,連夜帶著三百輕騎出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