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乾朝信佛,就連京城都有皇族寺院,民間就更是多不勝數,如今民生安定,香火便更加旺盛起來。

  二人上到山頂,恭恭敬敬上了香,正欲詢問高僧何處,便見一小沙彌上前雙手合十道:“二位施主,家師已等候多時,請隨貧僧來。”

  賀翎詫異地與賀翎對視一眼,想到這高僧的種種傳說,也就釋然了,相視一笑,便跟隨沙彌前行一路去了禪廳,盤膝坐在一旁的蒲團上靜靜聽著裡面的誦經聲,之後又聽上首一位鶴髮白須的老僧講禪,想必就是那位高僧了,一直到眾僧散去,他們二人才回過神來。

  此時廳中已變得空寂,除了佛祖聖像便剩下他們與高僧三人。

  高僧上前對他們雙手合十,慈眉善目地道了聲佛號,二人起身還禮。

  蕭珞見高僧笑容滿面地打量自己,心中生出微微怪異之感,卻不覺得不悅,便笑道:“久仰一葉大師高名,特來傾聽大師講禪。”

  一葉大師和藹一笑,做了個相邀的手勢:“二位施主請隨貧僧來。”說著便帶他們進了一間禪院,淨了手,在蒲團上相對而坐。

  一葉大師朝他們各看了一眼,笑道:“二位施主乃大成者,竟然到這裡來聽貧僧講禪,實乃鄙寺榮幸。”

  “大師過謙。”賀翎微笑回禮。

  賀翎是久經沙場之人,原本戾氣甚重,蕭珞雖極少親手沾染鮮血,但也整日做著謀劃之事,再加上天下初定,他們為了治理江山頗使了些強硬手段,心緒便極少有平和的時候。不過他們最近幾年極少過問朝政,又受了山水的薰陶,如今坐在這禪院中,聽著一葉大師用渾厚如鐘的聲音講禪,心境是前所未有的安寧。

  蕭珞早年學習之際也念了不少經書,再加上學識淵博,佛、儒、道、玄竟能信手拈來、融會貫通,聽了一會兒見一葉大師略作停頓,便開口與他論禪。

  二人一邊喝茶邊你來我往,旁徵博引說得好不投機,越談越是興起,奈何賀翎一介粗人在旁邊是越聽越糊塗,最後竟覺得兩人的聲音開始左耳進右耳出,頗有些仙音渺渺之感,都快元神出竅了。

  一葉大師忽然哈哈大笑,撫須道:“貧僧與施主真是相見恨晚,這一談便談了兩個多時辰,也該歇歇了。”

  蕭珞與他談了這麼久,漸漸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心情愉悅之際一扭頭發現賀翎似乎被讓一葉大師的笑聲微微一驚,大概是方才走神了,忍不住笑起來。

  賀翎一回神見兩人都看著自己笑,自己也忍不住搖頭:“慚愧慚愧,一介粗人,更深奧的便聽得雲裡霧裡了。”

  一葉大師和藹笑道:“佛祖以慈悲普度眾生,英雄以殺伐拯救黎民,聽不懂也罷,殊途同歸爾。”

  賀翎心中大為驚訝,看來這高僧果然實至名歸,竟一下子將他們的身份道破,不由對他刮目相看,微微一愣,便雙手合十鄭重地施了一禮。

  蕭珞也是十分心驚,再次看向這位高僧的目光便更為敬重,笑道:“在下一直有個心結,不知一葉大師能否化解?”

  一葉大師笑眯眯看著他,清瘦的臉頰因笑容變得顴骨突出,緩緩道:“天命不可違,即便是不慎出了差錯,也終會扭轉,往生逝矣,不必憂思。”

  蕭珞道:“只有一人緬懷往生,往往疑惑不知身置何處。”

  一葉大師微微搖頭:“所謂兩世,實則一世,錯的便是錯的,過眼雲煙罷了。”

  蕭珞靜靜聽著,一直盤桓在心頭的結,竟如同大師口中的雲煙,漸漸化作無形。

  一葉大師不再說話,喝了口清茶,笑容和藹地看著他,陪他靜坐。

  也不知過了多久,蕭珞回過神來,微微一笑,對一葉大師恭敬行禮:“一葉大師微言大義,在下受教。”

  在禪院中又小坐了片刻,之後一葉大師親自帶著他們二人參觀寺院,一路走來梵香撲鼻,黑瓦黃牆、寶塔肅穆,令人心神寧靜悠遠。

  臨別之際,二人布施了香火,又對一葉大師表示感謝,這才離去,離去時的心境與來時已迥然不同。

  賀翎見蕭珞眉宇間郁色全消,不由高興萬分,穿山過河,悠悠而行,京城便近在眼前了。

  遙望著巍峨肅穆的城牆,二人下了馬,並未急著前行。賀翎執著蕭珞的手,笑道:“離開時錚兒與熙兒還是半大孩子,如今年紀不小了,該成親了,心裡恐怕對我們二人頗多怨言。”

  蕭珞聽了他的話也忍不住笑起來:“這回倒是我們任性自私了,這麼大的事都拋在了腦後,回去指不定要被他們嫌棄。”

  “熙兒一向好脾氣,封了親王,擔子沒那麼重,年紀也還小,怨不到哪裡去,總歸是個孝順兒子。錚兒這臭小子可就說不準了,當初讓他即位,臉沉到了腳底板,黑得扔進煤爐都找不出來,再說今年都已經十九了,遲遲不見我們回來,不知該急成什麼樣……”賀翎越說笑容越大,最後湊到他耳邊道,“要不咱們偷偷溜回去,別讓他知曉。”

  蕭珞哈哈大笑:“丟不丟人?如今整個天下都是錚兒的,更不要說這小小皇宮,你會隱身術還是怎麼的,哪裡能逃得過他的雙眼?”

  兩人越說越覺得好笑,最終還是牽著馬緩緩前行,還未到城門口就見裡面轟隆隆奔出來兩輛馬車,不過片刻便衝到離他們不遠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