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在這時,一陣警覺如春夜新筍從心底破土而出,讓他堪堪地停住了手。

  危險!危險!快住手!警報響徹心裡。

  張勝祥收回了手,警覺地看向四周,並沒有發現什麼異樣,於是他把目光看向眼前。

  在一遍又一遍地掃視中,視力不是很好的他終於發現那紅色果實的碧葉下,盤旋著一條大約和自己一指寬的綠蛇,正悠閒地附在枝上。顏色太相似,不仔細看真是很難發現。

  張勝祥發現,在這個森林,直覺似乎變強了,這是錯覺嗎?

  張勝祥看著那條蛇,橢圓形的頭,逐漸變細的尾部,和它不時吐出的紅色小舌,只覺得一瞬間每根寒毛都不約而同地顫慄起來。就像頭上突然澆下一盆冰水,從頭冷下來,再從腳心涼回頭頂,腦袋裡一片空白。

  他怕軟體動物——他怕沒脊椎的動物,卻也怕脊椎太多的動物,比如眼前這條小綠的種族。

  適度的飢餓可以使人提高反應能力,可那只是適度。當你餓極之至,你會發現你不會放過眼前任何可以拿來當食物的東西,你會克服一切,甚至,竭盡全力把不安全變成安全,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活著,就要進食,進食,就會活著,食物永遠是第一需求,是所有求生欲最直觀的表現。

  明明可以走開就好,餓壯人膽,張勝祥竟打起了那條小蛇的注意。不管之後事情會變成什麼樣,總之,先弄死它再考慮吧!

  張勝祥想了一下,從另一邊折下一根手臂般長的細樹枝。一手緊緊抓牢手裡布滿青苔的石頭,一手拿著樹枝,緩慢地靠近果叢,受到輕輕地挑-逗,那條蛇終於慵懶地爬上樹枝。張勝祥一點一點地把樹枝的高度降下來,自己也跟著慢慢蹲下。就在樹枝即將接觸地面的那刻,說時遲那時快,他掄起手裡的石頭狠狠地砸向那個翠綠的食物。

  蛇的頭只差一點點就咬上他的手腕,他的手卻一點都沒有停,直到蛇頭幾乎碎了,尾巴還在不停的大幅度擺動。蛇這種全脊椎生物,即使是把它的頭砍下來,不等一會的話,它也會冷不丁地咬你一口,不折不扣的復仇者。可張勝祥竟然已經把它的頭砸成模糊的一團,肉連著骨,卻還在不斷的扭動著。

  張勝祥就坐在旁邊直勾勾地盯著它,等待著它完全死透。

  等它終於一動不動之後,他笨拙地用小刀砍掉蛇頭,再劃開蛇的表皮,涼涼的鱗片細密的排列著,手感出奇的好,張勝祥終於成功地剝下了皮。皮還是留著吧,也許以後用得著,誰知道還要在這個鬼地方呆多久呢!張勝祥把沾了血的皮揣在包里,看著手上那節細長的肉條,心裡有些失望,真是太少了。

  張勝祥看著它卻犯了愁,要怎麼弄熟它?他沒有生存必需的火——這是很嚴重的一件事。

  你也許知道,萬物生於水而滅於火,水是一切生命的起源,但水本身往往又是可怖的,水無堅不摧,卻往往假裝最弱小的存在,姿態極低,讓人不忍心設防。相反,看似破壞力強大的火卻可以給人以安全感。火是任何動物,不,應該說是任何生物的毀滅者,對火的恐懼是生物最深沉的本能,永遠的命運枷鎖,擺脫不了的魘。

  可是聰明的人類學會了利用火。最起初接近火的一撥人,一定都是無與倫比的勇士。這火成了人類手中最鋒利的武器。保護著自己,有效地抵禦毒蛇猛獸的侵入,並能幫助人類在弄死其他種族後,可以更加美味的享受它們富有營養的屍體。

  你看,善惡有時不是那麼明顯的,並且我應該很遺憾地糾正——是大多數時候。

  火很重要,而自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張勝祥十分沮喪。

  肚子已經發出了一聲又一聲的呼喚,來吧,我要食物!飢餓的胃反饋給大腦,讓腦海里清晰地出現茹毛飲血四個大字。

  張勝祥嘆了一口氣,把那條類似脖頸的細條拿在手裡,滑滑的,可以摸到一節一節的骨頭。他鼓起勇氣咬了一口,一股甜澀的酸味在舌尖停留,而不買帳的嗅覺卻清晰聞到一股腥味。嚼了幾下,可以感到小蛇不夠堅硬的骨頭在嘴裡破碎,喉結一動,艱難地吞了下去。

  再來啊!大腦得到胃的鼓勵,催促著張勝祥。

  意識是身體的奴隸。

  張勝祥飢餓的感覺湧上來,讓他幾乎是迫不及待地吞完所有的肉。胃裡有了點東西後,意識又回歸了。張勝祥想到自己竟生生地吞了一條蛇,頓時一陣反胃,幾乎要吐了出來。可是絕對不能吐!那是食物!

  就在張勝祥坐在樹下休息的時候,一個聲音猛然從左側傳來,“有血的味道?姐夫,你殺了誰?”聲音依然冷冽清寒,卻帶著一絲嗜血。

  張勝祥轉頭,就看見不遠處的殷陽,她從暗處悠然走來,面上看不出表情,不由得心裡一緊。張勝祥緊張得吞了一口唾沫,蛇的膻味又迴蕩在嘴裡,女兒的話不假思索的出現在心裡:要殺了看見的每一個人!

  殺了她,或者,被她殺!

  17當人失去幻想

  被她殺,或者殺了她!

  殺了她,或者被她殺!

  看似一樣的句子,卻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強調主動出擊的自衛,後者突出的,則是失去生命的恐懼。

  是的,面對不緊不慢朝自己走來的殷陽,張勝祥最大的感受是恐懼。

  張勝祥現在就陷入一片分不清敵我的恐懼中,覺得自己就像日本電影《大逃殺》剛開始的時候弱小的男主角一樣,天真地不願主動出擊,只能四處逃避。可是在這叢林時,人類骨子裡的群居性也會讓他感到一種孤單的恐懼,不自覺地期待著同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