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者有話要說:

  國師:嗯,回去獎勵我們將軍!

  將軍:給吃飽就成。

  國師:……飯菜管飽。

  將軍:我就微笑不說話~

  第98章 舉子請注意!(十)

  今科成績已出,不管之前的流言起因在哪、目的何在,但看一甲之中狀元和探花都是江南的學子,便知道之前那什麼皇帝準備打壓江南士林的傳言便是虛假的。有人也曾經懷疑,這是今上做出的一個假象,便是將最顯眼的人放在了明面上,事實上進士、同進士中江南學子人數減少?

  可是仔細一想,這事兒想要證實也容易,只要看看會試的杏榜就知道了。留心的人就會發現,榜上江南學子中進士的人數並不少,只是有一點讓人懷疑。

  按說,那個王元山確實是有些自大傲慢的讓人厭惡,可是接觸過的人都知道,那人確實是有些才學的。但是今科杏榜上並沒有他的名字,就連同進士中都沒有。就算是王子琪名落孫山,是因為性格被上位者不喜,可是仔細一找,發現好多才名突出、家世不錯的江南本屆的學子都榜上無名,這就讓人細思恐極。

  不會是想要找一些酒囊飯袋,等到將來任上的時候出了差錯直接擼下來吧?可是再想想也不對,皇帝怎麼可能用自己的江山做賭注?再說現在榜上有名的,不少確實是才華不錯的,仔細一想,沒那些人出名的原因不過是這些人過於低調罷了。

  所以,不會真的是有人行為不端,被陛下的人撞見了,之後探查了這幫人的為人處事,直接被除了名了吧?若真是如此,倒是也有可能。只是是不是太湊巧了?

  不知道原因,不管是榜上有名的還是名落孫山的,一時間都處於觀望的狀態。

  君言和唐墨瀚在國師府聽著長風和月隨報回來的關於京中各學子猜測的種種,以及隨後做出的反應,實在是佩服的不行。要他說,古人的腦洞也是這麼大的?只是一個名榜,便能腦補出一兜子的愛恨情仇?實在不大懂這幫人的想法……

  “陛下那邊的事情準備的怎麼樣了?”唐墨瀚伸手拿了個橙子,在桌子上滾了滾,就準備剝給君言吃。

  君言看著唐墨瀚的動作自然是知道這橙子是要給他的,也就心安理得的等著了。

  “差不多就是這兩天了吧?得看看師父什麼時候回來。陛下的意思是,這次的事情,若是可以,必然要一次性解決。不然又是野火燒不盡的青糙了。”君言也是煩躁的很。這半年多以來,事情是一樁接著一樁。知道的是因為他的繼任,事情都爆發了出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天生帶衰呢!

  “真人沒有讓信鴿帶信回來麼?”就算是快馬加鞭,人終究沒有鳥類飛的速度快。或者是怕消息走漏?

  君言搖搖頭:“帶回來了,就是因為提前見到了信,才知道師父就要回來了。只是師父在信中藏了暗語,他大約是二十日到達京城,卻讓我們提起兩天公布王子琪等學子不中第的真相。也不知道師父是怎麼想的,陛下也同意了。”他知道師父是想要等事情發酵,可是那人就在京郊。不用提前兩天,便是一天也會讓事情傳到他的耳中。為什麼是還想提前兩日?多留出來的時間,也不怕那邊銷毀了證據。

  唐墨瀚剝好了橙子,直接分開瓣,餵給了君言。想了想目前的形勢,他倒是對於真人的意思猜到了幾分:“怕是那人手中有能夠證實他身份的東西,是絕對不能夠毀掉的。再說那人身份非同一般,自然不能夠悄聲的處理了。所以真人和陛下的意思,是想讓事情發酵,到時候拿出了證據,自然知道的人也多。”

  不然以那個人的身份,若是登高一呼,怕是會給京城帶來不小的麻煩。

  君言細思,覺得應該是差不多,也就沒有計較那麼多:“算了,反正師父和陛下既然想要這樣做,自然是有他們的道理。我只要按照師父的意思做就好了。”至於其他的,並不在他的能力範圍內。

  哼,雖然說他沒有師父那麼厲害的政治素養,可是他可以詛咒呀!

  就是這麼任性!

  唐墨瀚伸手捏捏他的鼻子,對於他小賴皮的樣子喜歡的不得了。

  君言怎麼想已經不重要,對於京城這些事情,陛下自然有他的安排。當然,對於其中種種布置,陛下並沒有瞞著君言。至於唐墨瀚,康平帝自然是十足的信任。在沒有確定別的將軍是否可信之前,京城的安危就全靠禁衛軍、武侯衛以及唐墨瀚京郊西北大營的人了。面對陛下暗中命令不斷,君言已經做好了十足的準備。

  這日,距離狀元遊街剛剛過去十日左右,京城私下底便傳開了一個消息。說是康平帝取士終究是偏頗了。不然江南那麼多有名的學子,為何榜上無名?至於錄取的江南學子,便是身後並無太大勢力的。所以之前所說的陛下在限制江南士林,怕是真的。

  然而這個消息還沒怎麼傳開,便有一道旨意直接傳來:江南學子學子王元山王子琪為首的六名學子,出身士族,才氣名揚江南。然而六人進京之後結黨營私、暗中謀劃策反大洺文臣武將。今證據確鑿,此六人特判刑斬立決,以儆效尤。其所在家族,三代以內不得科舉,有涉案者按照涉案深淺判刑。即日著福親王江南調查此事。

  這道旨意一處,京城一片譁然。策反,不管是什麼時候都是誅九族的大罪!陛下居然只是判了涉案者刑罰,已經是仁慈得很。至於早前的那些質疑,眾人心中也是瞭然,怕是當時被流言誤導了。

  而這旨意下發的時候,王子琪等人亦是早被收監。這道旨意早在今上調查出王子琪等人有問題的時候,就已經秘密發往東海福親王處,這時候說不得王爺已經開始處理了。

  江南雖然說按照他們得到的消息,怕是那人的大本營。只是他們先一步得到了消息,早早的布置下去了。再加上有福親王在,倒是不用擔心江南的安定。那人現在身在京城,便是有什麼,對於那邊也是鞭長莫及,這倒是他最大的失算。

  而這道旨意一出,京城眾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十分的氣憤。這幫想要反的是腦子被驢踢了麼?大洺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哪個腦子混了的想要反的?大洺立國剛剛半百年,百姓心中對於當年的唐末的那些雖然遺忘了很多,可是終究還是有那時候留下的人。對於兵禍,百姓最是深惡痛絕。所以對於這幫子學子,百姓心中頭一次不是羨慕、敬重,而是深深的厭惡。

  就在事情發酵開的時候,京郊的久歲山下,一行人風塵僕僕的趕到,與等在山下的人匯合後,直接沿著山間的路向上緩緩行去。為首的便是一個滿頭銀白的人。若是君言看見這人,哪怕場合不對,也會極為歡喜。那張臉不是勿語真人又是哪個?

  一行人緩緩的行上久歲山,等到山頂蓮華寺的時候,便見到一人早就等候在此。

  勿語真人右手衣袖一甩,便將手背在了身後,臉上綻開了一抹笑意:“老友,真是好久不見。”

  山門前的法空方丈依舊是一臉的慈和,看到勿語真人的時候也是笑開了:“勿語,好久不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