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一張浴室照片中可以看到毛巾架上掛著沒用過的毛巾。
“沒有髒毛巾,”他說。
“他帶走了。”
“哦?”
“就算只需把外套罩在血衣外面,那他也得洗個澡。而且那兒的毛巾也不夠。每種毛巾至少該有兩條。在高級旅館的雙人房裡,他們不會只給一條浴巾和一條手巾的。”
“他為什麼要把它們帶走?”
“也許是包砍刀吧。”
“他首先應該有個箱子或某種袋子才能把它帶進旅館。他為什麼不用相同方法把它帶出去呢?”
我同意有這可能。
“而且為什麼要用髒毛巾包呢?假設你洗了澡,把身子擦乾後想用毛巾包起砍刀放進箱子裡。那兒還有乾淨毛巾呀。你難道不用乾淨毛巾包,反而用濕毛巾包起它放進袋子裡?”
“你說得對。”
“不必浪費時間操心這些,”他說,用照片敲著桌面,“但我是該注意到那些少了的毛巾。我本該想到這些的。”
我們一起翻閱檔案。死亡檢查報告沒什麼特別的,多重傷口造成出血過多,導致死亡。我想這麼說也沒錯。
我看了目擊者詢問筆錄,還有其他在兇殺案被害人的檔案里可能出現的各種表格、文件。我的注意力開始渙散,頭隱隱作痛,思維紊亂。後來,德金讓我自己看其餘的檔案材料,自己點起一根煙,繼續打他之前在打的報告。
當我再也支撐不住時,便合上檔案交還給他。他把它放回檔案櫃,回座時繞到咖啡機那兒。
“我加了糖和奶,”他說,把給我倒的咖啡放在我面前,“也許你不喜歡。”
“很好啊,”我說。
“現在我們知道的你也都知道了,”他說。我對他說感激不盡。他說:“聽著,你關於皮條客的信息給我省去了不少時間和麻煩。我們欠你一個人情。如果能幫你賺點錢,何樂而不為呢?”
“你接下來怎麼做?”
他聳聳肩:“我們按常規調查。追查線索,收集證據,直到有足夠證據可以提交地方檢察官為止。”
“聽上去像在放錄音。”
“是嗎?”
“下一步呢,喬?”
“噢,天哪,”他說,“這咖啡可真難喝,是不是?”
“很好啊。”
“我過去以為是杯子的問題。有一天我自己買了一個杯子,你知道,我不用塑料杯子了,改用瓷杯。不是什麼特別的瓷杯,你知道,只是普通的瓷杯,就像咖啡店給你用的那種。你懂我的意思吧。”
“當然。”
“用真杯子喝起來味道還是一樣差。買杯子的第二天,我正在寫逮捕一個地痞的報告,無意中把那個該死的杯子打翻到地上摔碎了。你還要去什麼地方嗎?”
“不要。”
“那咱們一起下樓,”他說,“去拐角的小店坐坐。”
14
他帶我繞過街角,往南走過一個街區,來到第十大道一家讓人很難描述的酒館。我記不住它的名字,也無法肯定它確實有個名字。人們可以稱之為“通往戒酒所的最後一站”。吧檯前兩個身穿二手西服的老人在默默對飲。一個四十多歲的西班牙裔男人站在吧檯另一頭一邊看報,一邊呷著八盎司酒杯里的紅酒。酒保瘦骨嶙峋,身著T恤和牛仔褲,正盯著一台小黑白電視看,音量開得極小。
德金和我找了張桌子,我去吧檯拿我們的飲料。他的是雙份伏特加酒,我的是薑汁汽水。我把它們端回我們的桌子,他瞅瞅我的薑汁汽水沒作聲。
這汽水看起來很像蘇格蘭威士忌加蘇打水,顏色差不多。
他喝了些伏特加酒,說:“哇,上帝,真管用。它確實管用。”
我沒吭聲。
“你之前問什麼來著。我們下一步做什麼?你自己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嗎?”
“也許能。”
“我讓我姐新買一台電視機和打字機,再在門上多加幾把鎖,不必費事去報警。達基嫩的案子我們下一步做什麼?我們什麼都不做。”
“我猜到了。”
“我們知道是誰殺了她。”
《八百萬種死法》 第三部分
一場小小的浪漫史(5)
“錢斯嗎?”他點點頭,“我覺得他的不在場證據看上去無懈可擊。”
“哦,就像金邊證券一樣可靠,跟被海關扣存的酒一樣穩妥。那又怎樣?他仍有可能作案。給他提供不在場證明的那些人都能為他撒謊。”
“你認為他們在說謊?”
“那倒不是,但我也不敢保證他們沒說謊。不管怎樣,他還可以買兇殺人。我們談過這一點。”
“沒錯。”
“如果是他幹的,他已經脫罪了。因為我們找不出他那些不在場證據的漏洞。如果他買兇殺人,我們也找不出他雇的那個人。除非我們走運。你知道,有時事情真會如此。運氣從天而降。有人在酒吧漏了口風,某個跟他結怨的人把話傳了出去,忽然之間,我們掌握了以前不知道的情況。可即便如此,離把案子整合起來去起訴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況且,我們也不打算在這個案子上花太多精力。”
“沒有髒毛巾,”他說。
“他帶走了。”
“哦?”
“就算只需把外套罩在血衣外面,那他也得洗個澡。而且那兒的毛巾也不夠。每種毛巾至少該有兩條。在高級旅館的雙人房裡,他們不會只給一條浴巾和一條手巾的。”
“他為什麼要把它們帶走?”
“也許是包砍刀吧。”
“他首先應該有個箱子或某種袋子才能把它帶進旅館。他為什麼不用相同方法把它帶出去呢?”
我同意有這可能。
“而且為什麼要用髒毛巾包呢?假設你洗了澡,把身子擦乾後想用毛巾包起砍刀放進箱子裡。那兒還有乾淨毛巾呀。你難道不用乾淨毛巾包,反而用濕毛巾包起它放進袋子裡?”
“你說得對。”
“不必浪費時間操心這些,”他說,用照片敲著桌面,“但我是該注意到那些少了的毛巾。我本該想到這些的。”
我們一起翻閱檔案。死亡檢查報告沒什麼特別的,多重傷口造成出血過多,導致死亡。我想這麼說也沒錯。
我看了目擊者詢問筆錄,還有其他在兇殺案被害人的檔案里可能出現的各種表格、文件。我的注意力開始渙散,頭隱隱作痛,思維紊亂。後來,德金讓我自己看其餘的檔案材料,自己點起一根煙,繼續打他之前在打的報告。
當我再也支撐不住時,便合上檔案交還給他。他把它放回檔案櫃,回座時繞到咖啡機那兒。
“我加了糖和奶,”他說,把給我倒的咖啡放在我面前,“也許你不喜歡。”
“很好啊,”我說。
“現在我們知道的你也都知道了,”他說。我對他說感激不盡。他說:“聽著,你關於皮條客的信息給我省去了不少時間和麻煩。我們欠你一個人情。如果能幫你賺點錢,何樂而不為呢?”
“你接下來怎麼做?”
他聳聳肩:“我們按常規調查。追查線索,收集證據,直到有足夠證據可以提交地方檢察官為止。”
“聽上去像在放錄音。”
“是嗎?”
“下一步呢,喬?”
“噢,天哪,”他說,“這咖啡可真難喝,是不是?”
“很好啊。”
“我過去以為是杯子的問題。有一天我自己買了一個杯子,你知道,我不用塑料杯子了,改用瓷杯。不是什麼特別的瓷杯,你知道,只是普通的瓷杯,就像咖啡店給你用的那種。你懂我的意思吧。”
“當然。”
“用真杯子喝起來味道還是一樣差。買杯子的第二天,我正在寫逮捕一個地痞的報告,無意中把那個該死的杯子打翻到地上摔碎了。你還要去什麼地方嗎?”
“不要。”
“那咱們一起下樓,”他說,“去拐角的小店坐坐。”
14
他帶我繞過街角,往南走過一個街區,來到第十大道一家讓人很難描述的酒館。我記不住它的名字,也無法肯定它確實有個名字。人們可以稱之為“通往戒酒所的最後一站”。吧檯前兩個身穿二手西服的老人在默默對飲。一個四十多歲的西班牙裔男人站在吧檯另一頭一邊看報,一邊呷著八盎司酒杯里的紅酒。酒保瘦骨嶙峋,身著T恤和牛仔褲,正盯著一台小黑白電視看,音量開得極小。
德金和我找了張桌子,我去吧檯拿我們的飲料。他的是雙份伏特加酒,我的是薑汁汽水。我把它們端回我們的桌子,他瞅瞅我的薑汁汽水沒作聲。
這汽水看起來很像蘇格蘭威士忌加蘇打水,顏色差不多。
他喝了些伏特加酒,說:“哇,上帝,真管用。它確實管用。”
我沒吭聲。
“你之前問什麼來著。我們下一步做什麼?你自己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嗎?”
“也許能。”
“我讓我姐新買一台電視機和打字機,再在門上多加幾把鎖,不必費事去報警。達基嫩的案子我們下一步做什麼?我們什麼都不做。”
“我猜到了。”
“我們知道是誰殺了她。”
《八百萬種死法》 第三部分
一場小小的浪漫史(5)
“錢斯嗎?”他點點頭,“我覺得他的不在場證據看上去無懈可擊。”
“哦,就像金邊證券一樣可靠,跟被海關扣存的酒一樣穩妥。那又怎樣?他仍有可能作案。給他提供不在場證明的那些人都能為他撒謊。”
“你認為他們在說謊?”
“那倒不是,但我也不敢保證他們沒說謊。不管怎樣,他還可以買兇殺人。我們談過這一點。”
“沒錯。”
“如果是他幹的,他已經脫罪了。因為我們找不出他那些不在場證據的漏洞。如果他買兇殺人,我們也找不出他雇的那個人。除非我們走運。你知道,有時事情真會如此。運氣從天而降。有人在酒吧漏了口風,某個跟他結怨的人把話傳了出去,忽然之間,我們掌握了以前不知道的情況。可即便如此,離把案子整合起來去起訴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況且,我們也不打算在這個案子上花太多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