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她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她用來對付別人的缺德辦法,別人還會用來對付她的兒子。

  徐元夢剛死的時候,梁廷影因為悲傷過度,沒反映過來,還以為他就是突犯心臟病。回家以後才想到另外的可能,她當然不甘心。正好梁思泰要過來“創業”,她便帶著他二回吳家大院。

  回來後她發現西廂房已經面目全非,假如這裡曾經是“犯罪現場”,那麼任何痕跡都已被破壞殆盡。

  兒子的仇好像是沒法報了,但是他不能白死。梁廷影總要在吳家大院找回點什麼來。

  老天有眼,她總算在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下,拿到了那個玉鷹。

  梁廷影的文物知識不多,她不知道這個玉鷹價值幾何。所以那天傍晚她把玉鷹藏到床下,就出去找網吧,找圖書館,尋訪關於當年“勞泥莊文物”的線索。就在這個過程中,那個玉鷹突然不翼而飛。

  “玉鷹失竊案”曾經讓吳子陽費了很多腦筋。直到那個紳士般的王武佑也撕下面具,赤膊上陣參加到了“奪寶大戰”之中,他才猛然醒悟。

  偷玉鷹的只能是秋荷,別無他人。

  王武佑對於秋荷家有恩。他的話秋荷不能不聽。

  秋荷進入吳家,肯定負有王武佑交給的特殊使命。她實際上成了王武佑臥底吳家的“間諜”。

  王武佑是蕭家的後代,蕭吳兩家是世仇,他決不會允許吳甘來把蕭家的財寶據為已有。

  秋荷是在眼看著梁廷影拿走了玉鷹,而吳甘來又來追查的過程中,才知道曾經被自己棄若弊履的“石頭鳥”,是個相當值錢的寶貝。她後悔不已,只能偷偷向王武佑報告。

  是王武佑精心策劃了那個偷竊案。

  他讓秋荷晚飯後回家的時候一定找個“證明人”,結果秋荷找到了吳子陽。吳子陽完全能證明秋荷已經離開了吳家大院。然後秋荷馬上返回去,撬開梁廷影的房門,找到了那個“石頭鳥”。

  秋荷肯定很害怕,但是王武佑的分析讓她放了心。首先,她因為無知而拒要小簡子的饋贈,說明她根本不知道那是個什麼東西,她最不可能去偷。

  讓秋荷偷的時候把屋子翻得越亂越好,更是王武佑的得意之作。

  王武佑是反向思維:當梁廷影發現玉鷹失竊以後,她會首先懷疑是吳甘來偷的。本來這只是懷疑,但是看到屋子裡那亂七八糟的樣子,她卻能基本斷定那就是吳甘來偷的!是吳甘來偷走以後,為了混淆視線,故意布置了外人進來亂翻亂找的假象!這種拙劣的小把戲,根本騙不了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梁廷影!

  王武佑要的就是這種思維效果。

  王武佑還斷定:吳甘來就是懷疑外人進來偷竊,他也不敢報案。這個判斷也是極為準確的。

  應該說,王武佑的策劃精彩之至!直到最後,梁廷影都認定是吳甘來偷走了那個玉鷹,而吳甘來一直都鬧不明白玉鷹是真被偷了,還是梁廷影在賊喊捉賊。

  在吳家大院發生的怪事中,最讓人費猜疑的是小簡子和袁舟履的先後失蹤。

  在使用排除法進行了無數次推理之後,吳子陽認定,小簡子可能是被韓世良殺害了,原因就是他看到了他不該看到的東西。

  他看到了李懷遠的屍體!

  小簡子是韓世良的人這沒有疑問。但是小簡子有點缺心眼,這個缺點曾經給韓世良與李懷遠幽會帶來很多便利,可到了重要關頭,這種“楞周”卻可以致命。

  韓世良沒法保證小簡子不會將此事露出去,衡量再三,只能殺人滅口。

  那麼袁舟履呢?難道袁舟履也是因為看到了他不應該看到的東西?還有更大的疑問是,加上李懷遠,這一共是三具屍體,韓世良是怎麼處理的呢?難道說他都是綁上石頭沉進了夏邊湖?

  還有一個懸案是:韓世良為什麼還要殺害他吳子陽,甚至還要搭上完全無辜的葉初春?

  吳子陽絕對不相信他是為了那幅畫。他殺人的目的也可能是杜絕後患。換句話說,他不殺吳子陽,吳子陽就有可能把他送入監獄,或者把他送上斷頭台!

  吳子陽怎麼也想不明白,他是在什麼情況下陷入了跟韓世良誓不兩立、不同戴天的境地,從而使韓世良產生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想法。

  還有最後的疑問:韓世良只是一個人作案嗎?

  吳子陽想了無數遍,又否定自己無數遍。這無數遍的猜測最後全部都指向了一個人,這人就是:康有志!

  前提是:康有志是韓世良的“同夥”!

  也可以換個更準確點的說法:康有志是韓世良有“異心”的同夥!

  吳子陽這樣推論:

  韓世良想在吳家大院找到藏寶,他必須得有一個幫手。

  經過反覆衡量,好像只有康有志具備當這個“同夥”的條件。

  康有志跟吳家有仇。假如簡從文關於吳家歷史的敘述屬實,那麼康家應該對吳家懷有非同一般的深仇大恨。

  康有志具有一定的文物知識。

  康有志家庭經濟條件差(因為他父母多年重病的原因),而且他女兒馬上就要上大學,學費就是沉重的負擔。“大院藏寶”(或者說是卜氏的藏寶)對他是個很大的誘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