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著這枚金色的卡片,我仔細的回想起來……

  那是一面接近橢圓形的樣式古怪的銅鏡(至於是不是銅鏡,我也不知道,因為我還不能分別是金是銅,只是感覺像銅的就說是銅的了,至於是不是,還有待考證),正面光亮如鏡,反面的四分之三都是金光四射,唯有下面的一小部分暗淡無光。正反兩面,分別微微的向外凸起。

  鏡子的左右兩側是兩條盤沿而上的金色蛟龍,身形矯健威武,神態盎然,眼睛炯炯有神,活靈活現,如同活物一般,緊緊的盯著頂上的一顆懸在上空中的白色的圓珠,白色圓珠的下面,是一絲筆直的金色柱子,如同絲線一般,然後蜿蜒而下,如同河流一般,將鏡子的背面分成左右兩個部分。左右兩個部分,都分別明顯的出現,山丘溝壑,平地丘陵……還有一些匯入進來的支流……

  再下來,金龍的身體在半尾的地方,慢慢的暗淡下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光線暗淡的原因,但是直覺告訴我不是。在兩條金龍的尾部鑲嵌著一個如同水槽般的半圓型的底座,長寬剛好能將整個鏡子從上往下穿過,多一點不能多,少一點不能少。

  從白珠那裡似乎有著什麼東西,沿著那絲金色的柱子,如同河流中的水,慢慢的蜿蜒而下,直至落到水槽中。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原來剛才認為的那絲金色的柱子,並非是柱子,而是白珠中流下來的液體,因為太過筆直,而誤認為是柱子。水槽的下邊,露出兩隻腳,而那兩隻支腳正好就是金龍的尾巴。

  有一件事情讓我感覺十分的疑惑,那從白珠直流而下的水流,居然能在90度的直角上,已鏡子的平面,沿著鏡子平面的紋路向下流動,一直流到水槽當中。安裝在那裡的又不是透明的玻璃管,如何能讓水流從上往下90度角的流淌,而且不會溢出來呢?這不由的讓我對那精湛的技藝,連聲贊道。

  還有那個懸在兩條金龍頭頂的白色珠子,如果說是那絲金色的絲流支撐著,可是既然那是液體如何又能支撐東西呢?就算能支撐,那要讓那麼大的一顆珠子,穩穩的停留在絲流的頂端,好像也非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總之整個鏡子,讓人嘆為觀止,讚嘆道的地方太多了,我也說不大清楚,因為也就只有那點印象。再就是我隱隱約約的好像發覺,白色珠子上,也有著很多圖案,但是我無法看的清楚,於是只好作罷。

  這是鏡子的反面的主要特徵了,至於鏡子的正面,和普通的鏡子銅鏡是一樣的,光光的,光的發光,唯一不同的就是,他能放射出白色的光芒。在鏡面上刻有那些如同卡片上一樣的文字。

  鏡子總體上看,就是上面為金色,下面為暗金色。

  我嘀咕道:“二龍順勢而上,爭奪頂上之懸空白珠(那白珠應該是龍珠),這豈不是二龍戲珠,神龍飛天太陽島(也不知道這句話是那裡蹦出來的,反正就感覺是這個樣子的)。按這樣說的話,那白珠,不就是金色的太陽嗎?但是為何為白色呢。

  為這個問題,我又費了幾天的時候,一日想的苦惱的時候,突然想起一首古詩來,不是有詩云:“白日依山近,黃河入海流嗎?”如此,我也明白了,為何鏡子上的太陽為白色,白則為明,明即為日月,日公月母,自然就是太陽了。再根據金龍的身體顏色的變化,從上往下,慢慢的暗淡下來。這不就說明進光著明,遠光著黑嗎。如此就更能說明,那是太陽了。

  再想鏡子中那蜿蜒留下來的水流。

  “黃河入海流……”難道鏡子上的那條河流就是黃河,於是我找來了地圖,仔細的比對起來,居然和卡片上鏡子背面的紋路一模一樣。照如此說來,底下的那個盛水的水槽就是海了。

  再又想到了一首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返……”如此說來,那是黃河肯定無疑了。白珠為太陽,太陽便是天,天上之水奔流而下,匯入黃河,然後進入大海,奔流而不復返。

  我為那鏡子製造的巧妙感到驚奇,但又對於他為何叫‘陰陽鏡’存在迷惑。正在此時,我頓時一驚,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根據自己的解釋,既然‘二龍戲珠’為天,那麼就為陽。黃河之水,奔流入海,此為奔騰活水,匯入死海,變成死水,而又不見天日,活水便死水自然就是陰水,既然為陰水,那自然為陰了。

  上陽,下陰,既合乎常理,又合乎陰陽相合的說法。而鏡子的正面光亮如鏡,反面則暗淡無光,這又足一說明‘陰陽’的原理。

  如此一想,不由的對製造那面鏡子的工匠,產生仰慕之情。此鏡肯定非同凡物,也非凡人所能製造。我又在沒頭沒腦的問著自己是誰製造了‘陰陽鏡’,最後猛然從問題的深淵中醒來,我連自己是那個都不知道,連自己剩下的路該如何走都不知道,還要去關心那個製造‘陰陽鏡’的人,發覺自己是不是有病。或許是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調查這樣的事情吧,於是便放棄了那個念頭。

  幾天的苦心專研,對於‘陰陽鏡’我也只是有了一個很淺顯的了解,想知道繼續想深處挖掘,憑我的能力是不可能辦到的。於是我又變得空虛起來,過起了如同以前一樣的日子。

  抽菸,喝酒,想事情,想夢凝……

  第七十二章 從夢中醒來(完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