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源藏說著沒有停手。
在阿寺川上游,源藏發現了人和狗的足跡。在未融盡的雪地上,有人和狗停下來歇腳的痕跡。看樣子是今天早晨留下來的。從那人的腳印可以看出,他穿著套靴。狗蹄印看上去和紀州犬差不多大小。他們是沿著阿寺川往下去的,這人必為盜肉之人,獵人是不會到那一帶去的。
在更上游的地方,發現了狼的足跡。狼正沿著緊連著井出小路山的支尾根北上。足跡是昨天半夜留下來的,看上去還挺新。據此推斷,狼沒有遇上帶狗的那個人。
帶狗的人偷肉的目的不象是為了搶去狼。如果是為捕狼,他決不會為此匆忙地去河的下游。既然不是為了搶去狼,那麼他偷走肉的動機就只有一個——救狼,這事極有可能是狼主人幹的。而且,這個人對山裡的情況很熟悉。
“有一點十分清楚。”
源藏停下正忙著的手。
“什麼?”
“帶著狗的那個人吹草笛。”
“吹草笛?”
“對。”
在他所歇息的地方,扔著幾枚青草葉子。有一枚有吹破的痕跡。那人肯定是用這個呼喚狼的。源藏推測,狼主人在養狼的過程中,曾用草笛訓練過它。
“可是,這也就是說,主人是把狼和狗放在一起飼養的。”
“——”
源藏無言以對。這似乎是根本不可船的事。他有些迷惑。如果狼和狗一起長大,那它就決不至於連瀧號的內臟都吃掉。但是,聯繫前後的情況進行分析,那人就是狼的主人的判斷,便不難得出。
外面飄起了雪花。
5
從早上開始,外面開始下起了雨夾雪。
倉田克久站在報社的窗口,看著雨雪朦朦的街頭。再過半個月,雨夾雪就會變成雪片。他在想像著被白雪覆蓋的山巒會是什麼樣子。——狼究竟到哪裡去了呢?
自打上次回來,他就再沒有得到狼的半點兒消息。狼不見了,源藏也消失得無影無蹤。源藏出了奧三界岳的小屋,向著御嶽山方面,消失在老松林里。在雪花飄揚、一片蕭索的氣象當中,漸行漸遠的源藏的背影至今還留在倉田的腦海里。
轉眼又過去了將近十天。狼去了何方,尾追它的源藏又去了何方,現在全無消息。那個偷走倉田父子和源藏的餌肉,被認為是狼主人的帶著狗的人也如石沉大海。報紙上曾一再催促狼主人出頭申明,可一直未見回音。
一切都沉寂下來了。
《信濃日報》關於覓狼的報導也被迫打上了終止符。狼脖子上套著項圈,這說明狼有養主。這樣的話,狼靠近人家的可能性極大。捕獲狼就不是一件特別難辦的事。但是,狼雖非出自本意,卻使源藏妹妹致死,還吃掉了源藏的愛犬。狼現在直奔西北,消失在漠漠的群山之中。它的後面,源藏死死地咬住不放。面對這種情況,《信濃日報》也一籌莫展,愛莫能助。
最後一匹日本狼。自從它降生的那天起,它可悲的命運就已決定了。命運的安排實在是太殘酷了。為尋找同類,它必須無止境地流浪下去,不得不放棄安穩的生活。何處是故鄉?
也許正是基於這種考慮,狼主人把它放了出來。狼主人肯定從狼的雙眸中看到了那不可抑止的、如饑似渴般的望鄉之念。狼主人自己不敢露面,其中也必有某種隱情。他明知狼終會被源藏殺死,卻又無可奈何。他所能做的,只能是偷偷潛入奧三界岳,拿走餌肉。對自己一手養大的狼,他竟無力保護它免遭傷害,亦深可痛哉!
還有源藏。源藏身背大旅行包,帶著獵槍輕裝出發,高大的背影漸漸消失在漫天的飛雪當中。不殺死狼,他是絕不會善罷甘休的。從他的背影上,可以想見他的信念執著和堅定。能否殺死狼,源藏自己也不敢打保票。雖說他久居深山,練就了一雙銳利的雙眼,但在如此廣漠的山野里追蹤一頭狼,無疑於大海撈針,談何容易!也許他一開始就知道殺死狼的希望是很渺茫的。但明知其不可為,又不得不為之。推察其心,亦復可嘆。
三者各各不同。
勤雜工走進來,後面跟著一個面色陰沉的中年男子。看其裝束打扮,可知是遠道而來的。
“您貴姓?”
倉田邊問,邊指指椅子,示意他坐下。
“志乃夫。我想打聽一下有關狼主人的一些情況。”
這個人正是志乃夫正昭。
志乃夫是在兩天前看到《信濃日報》上報導的有關狼的消息的。報上說,源藏與倉田父子欲在奧三界岳捕狼。這時,有人來偷走了餌肉。據判斷這人很可能是狼主人。這樣,捕獲狼的行動便告失敗。這個人帶著一條紀州犬,據稱他曾用草笛召喚過狼。
志乃夫久久地盯著報紙,報紙在他手裡微微地抖動著。報紙後面浮現出德造的面容。德造帶著一條白狗,他是用草笛叫的狗。
——肯定是他!
志乃夫不由地喊出了聲音。
這絕不是偶然的巧合。狼是德造養大的。所以《信濃時報》雖再三籲請,狼主人始終沒有反應。當他得知源藏要在奧三界岳殺死的狼的消息以後,便從藏匿的地方動身了。那天晚上,他住進飯田町正是為此。
——是他!
在阿寺川上游,源藏發現了人和狗的足跡。在未融盡的雪地上,有人和狗停下來歇腳的痕跡。看樣子是今天早晨留下來的。從那人的腳印可以看出,他穿著套靴。狗蹄印看上去和紀州犬差不多大小。他們是沿著阿寺川往下去的,這人必為盜肉之人,獵人是不會到那一帶去的。
在更上游的地方,發現了狼的足跡。狼正沿著緊連著井出小路山的支尾根北上。足跡是昨天半夜留下來的,看上去還挺新。據此推斷,狼沒有遇上帶狗的那個人。
帶狗的人偷肉的目的不象是為了搶去狼。如果是為捕狼,他決不會為此匆忙地去河的下游。既然不是為了搶去狼,那麼他偷走肉的動機就只有一個——救狼,這事極有可能是狼主人幹的。而且,這個人對山裡的情況很熟悉。
“有一點十分清楚。”
源藏停下正忙著的手。
“什麼?”
“帶著狗的那個人吹草笛。”
“吹草笛?”
“對。”
在他所歇息的地方,扔著幾枚青草葉子。有一枚有吹破的痕跡。那人肯定是用這個呼喚狼的。源藏推測,狼主人在養狼的過程中,曾用草笛訓練過它。
“可是,這也就是說,主人是把狼和狗放在一起飼養的。”
“——”
源藏無言以對。這似乎是根本不可船的事。他有些迷惑。如果狼和狗一起長大,那它就決不至於連瀧號的內臟都吃掉。但是,聯繫前後的情況進行分析,那人就是狼的主人的判斷,便不難得出。
外面飄起了雪花。
5
從早上開始,外面開始下起了雨夾雪。
倉田克久站在報社的窗口,看著雨雪朦朦的街頭。再過半個月,雨夾雪就會變成雪片。他在想像著被白雪覆蓋的山巒會是什麼樣子。——狼究竟到哪裡去了呢?
自打上次回來,他就再沒有得到狼的半點兒消息。狼不見了,源藏也消失得無影無蹤。源藏出了奧三界岳的小屋,向著御嶽山方面,消失在老松林里。在雪花飄揚、一片蕭索的氣象當中,漸行漸遠的源藏的背影至今還留在倉田的腦海里。
轉眼又過去了將近十天。狼去了何方,尾追它的源藏又去了何方,現在全無消息。那個偷走倉田父子和源藏的餌肉,被認為是狼主人的帶著狗的人也如石沉大海。報紙上曾一再催促狼主人出頭申明,可一直未見回音。
一切都沉寂下來了。
《信濃日報》關於覓狼的報導也被迫打上了終止符。狼脖子上套著項圈,這說明狼有養主。這樣的話,狼靠近人家的可能性極大。捕獲狼就不是一件特別難辦的事。但是,狼雖非出自本意,卻使源藏妹妹致死,還吃掉了源藏的愛犬。狼現在直奔西北,消失在漠漠的群山之中。它的後面,源藏死死地咬住不放。面對這種情況,《信濃日報》也一籌莫展,愛莫能助。
最後一匹日本狼。自從它降生的那天起,它可悲的命運就已決定了。命運的安排實在是太殘酷了。為尋找同類,它必須無止境地流浪下去,不得不放棄安穩的生活。何處是故鄉?
也許正是基於這種考慮,狼主人把它放了出來。狼主人肯定從狼的雙眸中看到了那不可抑止的、如饑似渴般的望鄉之念。狼主人自己不敢露面,其中也必有某種隱情。他明知狼終會被源藏殺死,卻又無可奈何。他所能做的,只能是偷偷潛入奧三界岳,拿走餌肉。對自己一手養大的狼,他竟無力保護它免遭傷害,亦深可痛哉!
還有源藏。源藏身背大旅行包,帶著獵槍輕裝出發,高大的背影漸漸消失在漫天的飛雪當中。不殺死狼,他是絕不會善罷甘休的。從他的背影上,可以想見他的信念執著和堅定。能否殺死狼,源藏自己也不敢打保票。雖說他久居深山,練就了一雙銳利的雙眼,但在如此廣漠的山野里追蹤一頭狼,無疑於大海撈針,談何容易!也許他一開始就知道殺死狼的希望是很渺茫的。但明知其不可為,又不得不為之。推察其心,亦復可嘆。
三者各各不同。
勤雜工走進來,後面跟著一個面色陰沉的中年男子。看其裝束打扮,可知是遠道而來的。
“您貴姓?”
倉田邊問,邊指指椅子,示意他坐下。
“志乃夫。我想打聽一下有關狼主人的一些情況。”
這個人正是志乃夫正昭。
志乃夫是在兩天前看到《信濃日報》上報導的有關狼的消息的。報上說,源藏與倉田父子欲在奧三界岳捕狼。這時,有人來偷走了餌肉。據判斷這人很可能是狼主人。這樣,捕獲狼的行動便告失敗。這個人帶著一條紀州犬,據稱他曾用草笛召喚過狼。
志乃夫久久地盯著報紙,報紙在他手裡微微地抖動著。報紙後面浮現出德造的面容。德造帶著一條白狗,他是用草笛叫的狗。
——肯定是他!
志乃夫不由地喊出了聲音。
這絕不是偶然的巧合。狼是德造養大的。所以《信濃時報》雖再三籲請,狼主人始終沒有反應。當他得知源藏要在奧三界岳殺死的狼的消息以後,便從藏匿的地方動身了。那天晚上,他住進飯田町正是為此。
——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