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現在正是農曆七月二十一,距離啟咸村發生第一起案件——江楚的失蹤案,已經過去八天了。這八天來,村里又連續發生了兩起令人髮指的少女謀殺案,分別是發生在七月十五夜的劉詩彩被殺案,與發生在七月十七夜的李艾禧被殺案。死去的兩名少女,同樣都是村里兩大“頭家”彭、劉兩家的大小姐,同樣是十五歲的花季少女,同樣是村中的絕世美女,而且擁有同樣不堪的身世——兩人都是令啟咸村村民十分痛恨的,來自十五年前臭名昭著的大騙子莊禮萬的私生女。
對於兩名少女的被害,村民的態度顯得五味雜陳。有人覺得很可惜,難得二人都是村中的絕世美女。有人覺得痛快,二人的親生父親欺騙了大部分村民,還捲走了不少人的血汗錢。俗話說:“父債子還”。她們的父親逃走了,這血債就只能由她們來還了。有些人覺得心中害怕,先不說李艾禧,劉詩彩則是死於“七月半”夜,多麼的晦氣,竟然死在了施孤會後。有些迷信的村民還相信,劉詩彩是被惡鬼所殺。這一說法嚇壞了不少年青姑娘,本來在農村地方,姑娘並不像城裡的姑娘那樣出行受到嚴格限制,在夜晚想外出就處出,這下好了,發生了這兩件惡性案件,嚇得不少年青的姑娘都不敢出門了,原本寧靜安祥的村子,現在搞得大家終日人心惶惶,談虎色變,都沒人敢大聲議論這兩件案子了。
與村民的反應不同,王警官的感受不僅僅是只有恐怖,還有想要破案的焦急。隨著日子一天天的來到,村民對警方的態度也是逐日在變。現在,在村民眼中,這幫警察就是廢物的代表。先不說村中兩大“頭家”對自己的冷漠,就連普通的鄉民,暗地裡都在譏笑警方。這讓一幫警察感到十分失落——我們到底是來這啟咸村幹嘛的。
雖然村民是這樣看待警方,但我們並不能因此而認為警方這三天來的無做為。相反,這兩天警方可是使出了渾身懈力去偵破案件。
王警官並沒有向外界透露已經找到江楚的屍體,為的就是不打草驚蛇,不讓真兇因此而溜走。而且王警官還遵循鍾將文的留言,對十四夜誰去過村東小屋進行了全村大排查。啟咸村雖是小村落,但人口也約有一千人左右,這麼大規模的排查,累得一幫警察心力交悴,結果呢,竟然查不到任何有用的線索。看到這一結果,王警官差點沒暈過去。這三天,可以說是他最難熬的三天了。
讓王警官倍感壓力的,不僅是村民的冷嘲熱諷,還有來自外界的壓力。這外界的壓力,有來自王警官上級的壓力。隨著啟咸村命案的持續發酵,不僅是鯉湖鄉圩,甚至於全普寧縣都知道了。對於這兩起惡性命案,外界群眾都在議論,要求警方從速破案,嚴懲罪犯。上級見群情涌動,就不斷地要求王警官立馬破案,但只有命令,卻沒有任何指導,沒有任何幫助。
另外一股壓力,則是來自報界的壓力。啟咸村命案還吸引了不少報界的目光。就在鍾將文離開的那天,村里便來了不少記者。初時王警官還十分顯擺地向他們講述案件調查的經過。但隨著案件越查越亂,王警官已經不敢再向記者透露任何消息了。那幫記者卻本著自由報導的精神,整天拿著相機,在村中進進出出,到處採訪知情人,寫下報導文發往報社,這不,今天就上報了。
最先刊登這起事件的,是來自汕頭市的《雙日畫報》,這家報社來頭可不小,《雙日畫報》以前的報名為《潮聲旬報》,是潮汕地區唯一家專用潮州話刊登新聞的報社。風行一時,深受潮汕人歡迎。
事件一經《雙日畫報》的刊登,立時轟動了整個粵東地區。人們繪繪指責兇手的兇殘,還有不少人譏諷普寧縣警方的無能。隨著《雙日畫報》的報導,王警官等一幫警察立時被推向了風口浪尖。面對群情洶湧,王警官也是無可奈何,他甚至想過不如就把罪名全推給江楚算了,反正也沒人知曉江楚已死的事實。現在,在王警官脆弱的內心裡,多麼盼望鍾將文能夠回來,不為別的,起碼當他在時,他還能時不時地說一些有助於查案的想法。但事實上,王警官已經知道,鍾將文是不會再回來了。
話說就在王警官發完嘮騷後,他的一幫手下也是無動於衷。自從鍾將文離開後,他們的上司就時不時地發嘮騷。可是發嘮騷有什麼用呢?一點用也沒有,案情仍是找不到線索。沒錯,派出所這三天來的氣氛便是如此,就如一潭死水般。
就在王警官萬念俱灰之時,突然有個郵差走進了派出所,將一份電報紙遞給了王警官。此時的王警官正值心煩意亂,在接過電報紙後只是隨便地瞟了一眼。不瞟不要緊,王警官好像被這張電報紙吸引住了,越看雙目越發光。一幫手下見到頭兒的表情有些奇怪。此時王警官的表情是什麼樣的呢?就像那種接到情人寫來情書的那種表情,雙目充滿了炙熱。
突然,王警官放下了手中的電報紙,回過頭對著一名手下問道:“今天是不是劉詩彩的頭七?”被問到的警察他馬上整理了一下思緒,回道:“劉詩彩是在七月十五夜被害的,今天是二十一,明天才是她的頭七。”
“嗯,好咧!”王警官一改之前的一臉愁相,轉而是一副輕鬆的模樣。一幫手下見到他竟然有這麼大的轉變,便好奇地問道:“頭,是誰拍來的電報?”
對於兩名少女的被害,村民的態度顯得五味雜陳。有人覺得很可惜,難得二人都是村中的絕世美女。有人覺得痛快,二人的親生父親欺騙了大部分村民,還捲走了不少人的血汗錢。俗話說:“父債子還”。她們的父親逃走了,這血債就只能由她們來還了。有些人覺得心中害怕,先不說李艾禧,劉詩彩則是死於“七月半”夜,多麼的晦氣,竟然死在了施孤會後。有些迷信的村民還相信,劉詩彩是被惡鬼所殺。這一說法嚇壞了不少年青姑娘,本來在農村地方,姑娘並不像城裡的姑娘那樣出行受到嚴格限制,在夜晚想外出就處出,這下好了,發生了這兩件惡性案件,嚇得不少年青的姑娘都不敢出門了,原本寧靜安祥的村子,現在搞得大家終日人心惶惶,談虎色變,都沒人敢大聲議論這兩件案子了。
與村民的反應不同,王警官的感受不僅僅是只有恐怖,還有想要破案的焦急。隨著日子一天天的來到,村民對警方的態度也是逐日在變。現在,在村民眼中,這幫警察就是廢物的代表。先不說村中兩大“頭家”對自己的冷漠,就連普通的鄉民,暗地裡都在譏笑警方。這讓一幫警察感到十分失落——我們到底是來這啟咸村幹嘛的。
雖然村民是這樣看待警方,但我們並不能因此而認為警方這三天來的無做為。相反,這兩天警方可是使出了渾身懈力去偵破案件。
王警官並沒有向外界透露已經找到江楚的屍體,為的就是不打草驚蛇,不讓真兇因此而溜走。而且王警官還遵循鍾將文的留言,對十四夜誰去過村東小屋進行了全村大排查。啟咸村雖是小村落,但人口也約有一千人左右,這麼大規模的排查,累得一幫警察心力交悴,結果呢,竟然查不到任何有用的線索。看到這一結果,王警官差點沒暈過去。這三天,可以說是他最難熬的三天了。
讓王警官倍感壓力的,不僅是村民的冷嘲熱諷,還有來自外界的壓力。這外界的壓力,有來自王警官上級的壓力。隨著啟咸村命案的持續發酵,不僅是鯉湖鄉圩,甚至於全普寧縣都知道了。對於這兩起惡性命案,外界群眾都在議論,要求警方從速破案,嚴懲罪犯。上級見群情涌動,就不斷地要求王警官立馬破案,但只有命令,卻沒有任何指導,沒有任何幫助。
另外一股壓力,則是來自報界的壓力。啟咸村命案還吸引了不少報界的目光。就在鍾將文離開的那天,村里便來了不少記者。初時王警官還十分顯擺地向他們講述案件調查的經過。但隨著案件越查越亂,王警官已經不敢再向記者透露任何消息了。那幫記者卻本著自由報導的精神,整天拿著相機,在村中進進出出,到處採訪知情人,寫下報導文發往報社,這不,今天就上報了。
最先刊登這起事件的,是來自汕頭市的《雙日畫報》,這家報社來頭可不小,《雙日畫報》以前的報名為《潮聲旬報》,是潮汕地區唯一家專用潮州話刊登新聞的報社。風行一時,深受潮汕人歡迎。
事件一經《雙日畫報》的刊登,立時轟動了整個粵東地區。人們繪繪指責兇手的兇殘,還有不少人譏諷普寧縣警方的無能。隨著《雙日畫報》的報導,王警官等一幫警察立時被推向了風口浪尖。面對群情洶湧,王警官也是無可奈何,他甚至想過不如就把罪名全推給江楚算了,反正也沒人知曉江楚已死的事實。現在,在王警官脆弱的內心裡,多麼盼望鍾將文能夠回來,不為別的,起碼當他在時,他還能時不時地說一些有助於查案的想法。但事實上,王警官已經知道,鍾將文是不會再回來了。
話說就在王警官發完嘮騷後,他的一幫手下也是無動於衷。自從鍾將文離開後,他們的上司就時不時地發嘮騷。可是發嘮騷有什麼用呢?一點用也沒有,案情仍是找不到線索。沒錯,派出所這三天來的氣氛便是如此,就如一潭死水般。
就在王警官萬念俱灰之時,突然有個郵差走進了派出所,將一份電報紙遞給了王警官。此時的王警官正值心煩意亂,在接過電報紙後只是隨便地瞟了一眼。不瞟不要緊,王警官好像被這張電報紙吸引住了,越看雙目越發光。一幫手下見到頭兒的表情有些奇怪。此時王警官的表情是什麼樣的呢?就像那種接到情人寫來情書的那種表情,雙目充滿了炙熱。
突然,王警官放下了手中的電報紙,回過頭對著一名手下問道:“今天是不是劉詩彩的頭七?”被問到的警察他馬上整理了一下思緒,回道:“劉詩彩是在七月十五夜被害的,今天是二十一,明天才是她的頭七。”
“嗯,好咧!”王警官一改之前的一臉愁相,轉而是一副輕鬆的模樣。一幫手下見到他竟然有這麼大的轉變,便好奇地問道:“頭,是誰拍來的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