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家慧在電話里哭著說:“我的爸爸——他死了!”……
“我們怎麼辦?我是說,郭帆死了,這件事,我們要不要繼續下去。”
大衛嚴肅地看著他的兩個同伴——許子鈞和文娟,提出了這個問題。
這是第一次,他們由空泛的想像推理進入真實。假若易明的命案是他們憑空臆測,那麼郭帆的死,就是揭開遮蓋著真相的黑紗,將之顯露出來。這說明他們的追查沒有錯,可以說,他們擊中了對方的要害。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人,因為這件事,把生命斷送了。
“要不要繼續?你說要不要繼續?”許子鈞表現得最激動,“你這是說,我們可以停止,在發生了郭帆死亡的事件以後?”
文娟沒有像許子鈞那樣激奮地呼叫,但是她望過來的眼光卻充滿譴責。
“我不介意你們誤解我的意思。我提出來,是要你們明白,因郭帆的死,我們知道這件事涉及一宗殺人案件,兇手不會讓我們揭露他的秘密,要說郭帆的死是兇案的延續,毋寧說是制止我們的一個警告。”大衛說,“我們要繼續下去,就要從現在認清,我們必須為以下所做的負上責任。”
他看著他們說:“那就是,為我們的生命前途而負責。兇手不會停止殺人,只要我們威脅到他的安全,他就會不惜代價地繼續做下去。”
“你們害怕嗎?”他問。
“我不害怕。”文娟說。
“我也不害怕。”許子鈞與文娟表示同樣的意思。
何止不害怕,他更有著對兇手的憎恨。
已經沒有人可以制止他對這件事追查了。
“我也不害怕,表決結果三比零,這件事我們就繼續下去。”大衛說。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我記得一位詩人曾經這樣說過。”他引用詩人的話說,“從郭帆這件事可以看得出,我們已經開始觸摸到事情的核心邊緣,沿著線索迫下去,我們必能把殘暴的兇手捉住。”
他看著他們說:“現在我們來研究郭帆在車禍中死亡前與家慧說話的時間和環境——”
------------------
十八、財務經理
--------------------------------------------------------------------------------
“郭先生的事,很對不起。我看見他回過大廈但沒見到他出去,就一直以為他留在大廈裡面了,卻忘記了告訴你們,我因內急去過一次洗手間——”
大廈看更與他們在一個小茶室內,為郭帆的事表示道歉。
“你不用難過,這件事根本與你無關,你是目擊者,當然要把見到的事實說出來,假如你為郭帆的事難過的話,”大衛說,“你儘量回憶,把當時的事告訴我們,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兇手,為郭先生報仇。”
“你問吧,我會盡力把所記得的事情告訴你。”
“我們要知道的是你在大廈值班的時間,以及那晚發生事情的前後經過,只要你想起的都要巨細無遺地說出來。”
“事發那天,我負責值夜班——我們是十二小時工作制,夜班由下午五時至凌晨五時。”有叔說,“我上班時,亦即是大廈的公司下班的時間。大廈有二十八層,下班的人很多,假如你叫我回想當時誰走了誰沒有,那個我是看不出來的。”
根據有叔所說,六時下班的高峰期過後,大廈進出的人不多了,因為他在那間大廈工作了六年時間,基本上長時間在那地方工作的人他都認得出。那時若有人出入,他便會很有印象。
“宏達公司的馮瑜先生在六時三十五分離開,當時他走得很急,而且這人一向待人態度很壞,逕自走了都不理睬人。”有叔說,“郭先生離開大廈時是六時三十分,再返回來是六時四十分,我因內急而離開值班室大約五分鐘,那時是六時四十五分至六時五十分——”
文娟和許子構互望一眼。
郭帆離開大廈,應該就是有叔不在的那段空檔,難怪他說沒有時間證人。
“你看見阿光的時間呢?”大衛似乎對這個人特別留意,問得也最詳細,“阿光是什麼時候離開公司的?他是一直留在公司,直等到那個時候才走呢,還是像郭帆一樣,去了又回來?”
“對於這個人離開公司的時間,我只記得是晚上七時,因為那是發生事件前的不久,因此我特別記得清楚。”有叔說,“至於他是否像郭先生那樣去了又回,我不能提供肯定答案,因我沒有親眼見到。”
“會不會有這個可能,就是他在下班時跟隨著人群離開大廈,”文娟問他,“這樣他也可以去而復來。”
必須搞清楚這一點,因據幾乎是最後走的公司職員馮瑜說,下班之後,根本就沒有見過阿光這個人。
“有沒有這個可能我不知道,我說過下班時人多,要從中看出誰走了是沒辦法做得到的。”有敘為難地說。
“有一點我要知道的是,”大衛說,“易明墮樓後,你是否立即知道有人墮樓了,當時你站立的位置是?”
有叔把當時的情況告訴他,包括他聽到有人墮樓時站立的地方,以及警方到來的時間。
“我們怎麼辦?我是說,郭帆死了,這件事,我們要不要繼續下去。”
大衛嚴肅地看著他的兩個同伴——許子鈞和文娟,提出了這個問題。
這是第一次,他們由空泛的想像推理進入真實。假若易明的命案是他們憑空臆測,那麼郭帆的死,就是揭開遮蓋著真相的黑紗,將之顯露出來。這說明他們的追查沒有錯,可以說,他們擊中了對方的要害。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人,因為這件事,把生命斷送了。
“要不要繼續?你說要不要繼續?”許子鈞表現得最激動,“你這是說,我們可以停止,在發生了郭帆死亡的事件以後?”
文娟沒有像許子鈞那樣激奮地呼叫,但是她望過來的眼光卻充滿譴責。
“我不介意你們誤解我的意思。我提出來,是要你們明白,因郭帆的死,我們知道這件事涉及一宗殺人案件,兇手不會讓我們揭露他的秘密,要說郭帆的死是兇案的延續,毋寧說是制止我們的一個警告。”大衛說,“我們要繼續下去,就要從現在認清,我們必須為以下所做的負上責任。”
他看著他們說:“那就是,為我們的生命前途而負責。兇手不會停止殺人,只要我們威脅到他的安全,他就會不惜代價地繼續做下去。”
“你們害怕嗎?”他問。
“我不害怕。”文娟說。
“我也不害怕。”許子鈞與文娟表示同樣的意思。
何止不害怕,他更有著對兇手的憎恨。
已經沒有人可以制止他對這件事追查了。
“我也不害怕,表決結果三比零,這件事我們就繼續下去。”大衛說。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我記得一位詩人曾經這樣說過。”他引用詩人的話說,“從郭帆這件事可以看得出,我們已經開始觸摸到事情的核心邊緣,沿著線索迫下去,我們必能把殘暴的兇手捉住。”
他看著他們說:“現在我們來研究郭帆在車禍中死亡前與家慧說話的時間和環境——”
------------------
十八、財務經理
--------------------------------------------------------------------------------
“郭先生的事,很對不起。我看見他回過大廈但沒見到他出去,就一直以為他留在大廈裡面了,卻忘記了告訴你們,我因內急去過一次洗手間——”
大廈看更與他們在一個小茶室內,為郭帆的事表示道歉。
“你不用難過,這件事根本與你無關,你是目擊者,當然要把見到的事實說出來,假如你為郭帆的事難過的話,”大衛說,“你儘量回憶,把當時的事告訴我們,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兇手,為郭先生報仇。”
“你問吧,我會盡力把所記得的事情告訴你。”
“我們要知道的是你在大廈值班的時間,以及那晚發生事情的前後經過,只要你想起的都要巨細無遺地說出來。”
“事發那天,我負責值夜班——我們是十二小時工作制,夜班由下午五時至凌晨五時。”有叔說,“我上班時,亦即是大廈的公司下班的時間。大廈有二十八層,下班的人很多,假如你叫我回想當時誰走了誰沒有,那個我是看不出來的。”
根據有叔所說,六時下班的高峰期過後,大廈進出的人不多了,因為他在那間大廈工作了六年時間,基本上長時間在那地方工作的人他都認得出。那時若有人出入,他便會很有印象。
“宏達公司的馮瑜先生在六時三十五分離開,當時他走得很急,而且這人一向待人態度很壞,逕自走了都不理睬人。”有叔說,“郭先生離開大廈時是六時三十分,再返回來是六時四十分,我因內急而離開值班室大約五分鐘,那時是六時四十五分至六時五十分——”
文娟和許子構互望一眼。
郭帆離開大廈,應該就是有叔不在的那段空檔,難怪他說沒有時間證人。
“你看見阿光的時間呢?”大衛似乎對這個人特別留意,問得也最詳細,“阿光是什麼時候離開公司的?他是一直留在公司,直等到那個時候才走呢,還是像郭帆一樣,去了又回來?”
“對於這個人離開公司的時間,我只記得是晚上七時,因為那是發生事件前的不久,因此我特別記得清楚。”有叔說,“至於他是否像郭先生那樣去了又回,我不能提供肯定答案,因我沒有親眼見到。”
“會不會有這個可能,就是他在下班時跟隨著人群離開大廈,”文娟問他,“這樣他也可以去而復來。”
必須搞清楚這一點,因據幾乎是最後走的公司職員馮瑜說,下班之後,根本就沒有見過阿光這個人。
“有沒有這個可能我不知道,我說過下班時人多,要從中看出誰走了是沒辦法做得到的。”有敘為難地說。
“有一點我要知道的是,”大衛說,“易明墮樓後,你是否立即知道有人墮樓了,當時你站立的位置是?”
有叔把當時的情況告訴他,包括他聽到有人墮樓時站立的地方,以及警方到來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