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這個問題有點難以回答。

  好吧,咱們換個話題。我又問,您是蛇君吧?老頭哈哈一笑,回道:你是李家窊那個千年鬼娃吧?我……再一次吃癟,我就納悶了,這個死老頭不嗆我會死啊!

  連著被嗆兩回,我說話不得不謹慎些了。還沒找到合適的話題,老頭又說話了,上次好心幫你們,我以為今天是來送還我法寶的,沒成想某些人恩將仇報啊,看樣子今天是來拆我老頭子的廟來了。

  這個……我不由得面色通紅。沒辦法,咱不占理啊。而且今天光想著群毆了,竟然忘記拿那個蛇皮袋子了。關鍵是也沒想到這個老頭在大白天也能出來啊。李家窊三個BOSS都是晚上才能出來的。光憑這一點,劉家峪的三個BOSS也比李家窊的那三個級別高。

  我只能沒話找話,好在我年紀小,還可以賣賣萌:爺爺————

  打住,打住!沒等我叫完,老頭就伸手制止說:我可給你當不起爺爺,你是我爺爺!我出生的時候,你都幾百歲了!

  我是徹底被這貨打敗了。只能和他挑明:我要解救上官靜,你們三陽鎮陰必須清除。

  老頭點點頭說,你們的事情,我無力阻止。但是不用拆我的廟。我自己走還不行麼?守在這裡呆了幾百年了,也該換換地方了。

  幾百年?不對啊!三陽鎮陰不是和這格局同時啟用的麼?怎麼也的上前年啊?老頭聽了我的疑問,回頭看了我一眼,那意思好像翻身農奴不知道毛澤東一樣不屑。接著娓娓道來:當初這裡的三陽鎮陰,三陽分別是龍王土丘、上官童祠、千年古槐。

  就是在這個蛇君祠原址上的土丘,裡面住著三條上百年的赤練大蛇。蛇經百年略有靈性。但是終歸是意類,瞞五百年要渡一小劫。滿一千年要渡一大劫。在幾百年前,渡小劫的時候,其中一條被亂雷劈死。另外兩條也傷了元神失了靈性。後來躥到村子裡傷人。那時我這蛇君祠已修百年,百年香火讓我道行初成,就去收了其中一條。另一條逃到了千年古槐之內。

  上官童祠就是劉家峪這個小鬼娃自己的生祠,受人供奉,香火旺盛。但是總歸年月久遠,自行垮塌。那小鬼娃也被埋入陰眼。為了不致使三陽鎮陰格局破敗,經大師點撥,三娘子就在其舊址上又成就了兒女山。

  兒女山!頂頂大名的兒女山竟然是三陽之一!

  兒女山方圓百里的人都知道————就是一堆破石頭!但是這破石頭有講究!很多不孕不育的人,從自己家鄉帶一塊石頭,堆在這裡,回去不足一月就能懷上(不用外援幫忙)。而且有求兒求女的,也帶一塊石頭來,就能如常所願。所以兒女山的名聲越傳越神。可是我竟然不知道這裡竟然還有個三娘子!

  蛇君老頭繼續說,所謂三陽鎮陰,實則已毀其二,後來再湊的蛇君祠和兒女山,因為年代太淺,根本撐不起這個格局,起不到鎮陰的作用。而那千年古槐和那逃脫渡劫的赤練蛇也是獨木難支。你看看整個劉家峪已經成了荒墳灘就知道,這已經不是三陽鎮陰,而是陰鎮三陽了。說話老頭無奈而淒涼的笑起來。只是這笑容比哭還難看。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一切也許該有個了結了。老朽我不需要你們動強,我自己走。相信三娘那邊也問題不大。老朽陪你們走一遭,儘量免動干戈。只是那千年赤練和我有舊怨,又在千年古槐內修煉這麼多年,我恐怕是說不上話了。

  這就解決掉了麼?三陽之一就這麼解決了?以和談的方式?我不敢相信。難怪是三陽啊,原來都是通情達理的半仙級人物。很出乎我的意料。也才領悟了三陰難怪叫三陰呢,都是些魑魅魍魎蔭屍厲鬼。果然不能比啊。

  老頭說著,拄著拐杖帶著我們朝兒女山走去,看著他蒼老的背影,我有些心生不忍。但是有些事勢在必行,我從大民和大民爺爺擺手,我們跟上,一起去會會兒女山的三娘子!

  ☆、第二十六章 兒女山(下)

  久聞兒女山,不知三娘子,果然是隔行如隔山啊。

  劉家峪的三陽,也是圍繞陰眼成三角形分布,從蛇君祠到兒女山,最直接的走法,就是沿著三角形的邊,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但是要經過中間的爛墳灘。

  我們一行四人,姑且算作都是人吧,朝著兒女山方向進發。蛇君老頭走在最前面,別看拄著拐杖,這傢伙雙腳幾乎都不沾地,直接飄著走!大民爺爺跟在後頭,這老爺子幹了一輩子農活兒,身子骨倍兒結實,在這亂墳灘上,也幾乎是健步如飛。大民稍微慢點,手挽竹弓,肩挎箭壺,也能勉強跟上。我就慘了,人小,個兒矮,腿短,斜跨里背著人皮捲軸,死沉死沉的。遇上大點的坑,都得繞過去,沒多久,已經被他們落下好遠了。

  不一會兒,我們就深入到爛墳灘。很久很久以前,劉家峪因為暴雨後山體滑坡造成泥石流,整個山村被掩埋在下面,只有少數倖存者遷到了李家窊。那些被掩埋的人被挖出來後,就直接埋葬在了劉家峪(挖出來再埋,我總感覺還不如不挖呢)。劉家峪本來就是風水絕佳之地,沒人居住之後,很多大戶都搶著把祖墳遷到了劉家峪。幾百年來不停的有各家死鬼入住,到目前整個劉家峪已經是墳外有墳,屍上有屍了。

  再加上解放前後,劉家瑜被當成刑場,經常殺人棄屍。後來有些無名屍體,或是村裡的外來小姓,獨門獨戶的,沒有祖墳的死後,也被村里人卷吧卷吧扔這裡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