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頁
“院長,去哪?”
穿著禮服的司機名叫范·沃倫,曾經是某位侯爵的家僕。侯爵在解放後因為無法適應新的時代,鬱鬱寡歡,家道中落,養不起那麼多家僕,就商量著轉了一個給布魯克琳。布魯克琳剛好需要一個人幫手,也並沒有拒絕。
“去愛蓮娜。”
布魯克琳今天有事要去找加斯騰斯,她說的愛蓮娜,並不是那個位於恩斯潘省的興起之地,而是在羅斯維爾伊斯特區新建的共運黨中央辦公地,名叫女神院,又被很多人乘坐愛蓮娜。而緊挨著女神院的,就是國事院,用的是原來三神教的教堂。現在,這兩個地方已經成了安肯瑞因的中心,甚至是這個世界的中心。
對於布魯克琳每隔固定時間都要去愛蓮娜匯報的事情,范·沃倫已經熟悉。他也不多說,一路安靜的駛過有些擁擠的街道,最終憑藉車窗前的一張通行證,擺脫了市井的喧囂,進入了安靜的巨大院落。布魯克琳乘坐的長安牌蒸汽機車駛過樹蔭遮蔽的道路,最終在一棟兩層小樓旁停下。這裡,是共運黨中央的接待處。
“布魯克琳院長,您來了?”
接待布魯克琳的是她已經有些熟悉的小伙子,名叫沐恩·特斯特,是加斯騰斯的六位聯絡官之一。布魯克琳沖他點點頭,遞上了早已準備好的文件。
“這是主席要的文件。”
“好的,謝謝您,請您稍等片刻。”
沐恩·特斯特當著布魯克琳的面打開檔案袋,翻看著裡面的材料。那是布魯克琳近期對輝石穩定性的觀測結果。不知為何,加斯騰斯非常重視這些數據,在收復安肯瑞因後不久,就開始安排法師塔研究院進行持續觀測。客觀的說,如果不是加斯騰斯對這些數據的關切,法師塔研究院的日子,也不會這麼舒服。
“好的,應該沒問題,謝謝您。”
沐恩·特斯特雖然有自己的姓氏,而且家境還不錯。但他親眼見證了共產主義安肯瑞因如何一步步擊敗那些資本主義國家、並且最終成為世界強國的。所以,他對自己的國家擁有著強烈的認同感,自然也就對布魯克林這樣的舊勢力的殘餘有些隱隱的抗拒。雖然言辭禮貌,但是布魯克琳能感覺到那種抗拒。她微笑著告辭,離開了這個國家的權力中心。
經歷了太多坎坷,年逾五十的布魯克琳已經不是年輕時的她了,這些小小的冒犯,別人的想法,對她來說已經沒有那麼重要。她現在關心的,是自己晚上要看的歌劇。這部名叫《騎士因特絲瑞爾》的歌劇,是尼格魯共和國國家劇院的著名曲目,這次過來羅斯維爾巡演,極其火爆,布魯克琳費了不少周折才找到了票,自然不想錯過。
和弗恩第三共和國、阿郎特帝國比起來,尼格魯共和國是最為親近安肯瑞因的。這也許是因為他們的議會中,工人黨已經成為了第一大黨的關係。據說,工人黨內部已經就改制共產主義多次與愛蓮娜做過溝通,但是卻被加斯騰斯阻止了。工人黨一度有些不理解加斯騰斯的意思,畢竟作為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共產主義強國,安肯如因理論上不應該拒絕另一個強國加入共產主義陣營。然而,從不同渠道傳出的小道消息,都指向了一個有些費解的事實。
“還不到時間,再等等。”
據說,這是加斯騰斯的原話。雖然不知道真假,但是尼格魯共和國的小小不滿很快就被安肯瑞因一系列的國際合作和支持安撫了。兩國加大了貿易往來的程度,放寬了人員流動的限制,甚至推動了數個蒸汽技術的聯合研發項目。而依託於此,工人黨的執政地位,也漸漸穩定了下來。國家經濟的提升、政權的穩固,讓工人黨開始漸漸降低軍費支出,減少和安肯瑞因的敵對。這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經濟實力,也收穫了更高的支持率。雖然資本主義經濟也在隨著尼格魯共和國經濟的發展而生長,但是人們對工人黨的執政,卻並沒有太多的意見。
《因特絲瑞爾》的時間不短,整整三個小時,可並未讓人覺得乏味。離開劇院的時候,布魯克琳感覺很滿意。她穿過側門,走到了等在一旁的車旁,正要上車,卻突然被人叫住了。
“布魯克琳院長?”
布魯克琳聞聲回頭,卻看到了一位讓她有些意外的人,那是沐恩·特斯特,加斯騰斯的聯絡官。
“主席想要見你。”
聽到對方提出的這個要求,又看了看特斯特,布魯克琳突然意識到,這位聯絡官怕是已經在門外等了一陣了。她幾乎沒有思考,就給出了答案。
“好的,我們怎麼去?”
“我這邊有車,結束後會送您回來的。”
不知為何,布魯克琳突然想起了當年第三次大魔潮降臨,自己第一次去見皇帝保羅·吉布森的事情。她恍惚了幾秒鐘,自嘲的笑了一下,和范·沃倫叮囑了兩句,上了那輛黑色的紅旗。
一路上,特斯特都並未多說,布魯克琳也並沒有多問。不管加斯騰斯叫自己做什麼,她都沒有反抗的餘地。只不過,透過玻璃上反射的光線,布魯克琳知道,那位年輕的、奇蹟一樣的主席,叫自己過去的目的,絕對不會和當年的保羅·吉布森一樣。
黑色的紅旗走過燈火輝煌的街頭,緩慢前行。這個時間正是高峰期,羅斯維爾的街道有些擁堵。蒸汽機車的快速普及讓原本設計用來給馬車通行的街道有些不堪重負,羅斯維爾的市政部門一直在拓寬道路,推動街區改造。這些工作有成效,但是總跟不上經濟增長的速度,於是,堵車,也就成了這座城市的常態。
穿著禮服的司機名叫范·沃倫,曾經是某位侯爵的家僕。侯爵在解放後因為無法適應新的時代,鬱鬱寡歡,家道中落,養不起那麼多家僕,就商量著轉了一個給布魯克琳。布魯克琳剛好需要一個人幫手,也並沒有拒絕。
“去愛蓮娜。”
布魯克琳今天有事要去找加斯騰斯,她說的愛蓮娜,並不是那個位於恩斯潘省的興起之地,而是在羅斯維爾伊斯特區新建的共運黨中央辦公地,名叫女神院,又被很多人乘坐愛蓮娜。而緊挨著女神院的,就是國事院,用的是原來三神教的教堂。現在,這兩個地方已經成了安肯瑞因的中心,甚至是這個世界的中心。
對於布魯克琳每隔固定時間都要去愛蓮娜匯報的事情,范·沃倫已經熟悉。他也不多說,一路安靜的駛過有些擁擠的街道,最終憑藉車窗前的一張通行證,擺脫了市井的喧囂,進入了安靜的巨大院落。布魯克琳乘坐的長安牌蒸汽機車駛過樹蔭遮蔽的道路,最終在一棟兩層小樓旁停下。這裡,是共運黨中央的接待處。
“布魯克琳院長,您來了?”
接待布魯克琳的是她已經有些熟悉的小伙子,名叫沐恩·特斯特,是加斯騰斯的六位聯絡官之一。布魯克琳沖他點點頭,遞上了早已準備好的文件。
“這是主席要的文件。”
“好的,謝謝您,請您稍等片刻。”
沐恩·特斯特當著布魯克琳的面打開檔案袋,翻看著裡面的材料。那是布魯克琳近期對輝石穩定性的觀測結果。不知為何,加斯騰斯非常重視這些數據,在收復安肯瑞因後不久,就開始安排法師塔研究院進行持續觀測。客觀的說,如果不是加斯騰斯對這些數據的關切,法師塔研究院的日子,也不會這麼舒服。
“好的,應該沒問題,謝謝您。”
沐恩·特斯特雖然有自己的姓氏,而且家境還不錯。但他親眼見證了共產主義安肯瑞因如何一步步擊敗那些資本主義國家、並且最終成為世界強國的。所以,他對自己的國家擁有著強烈的認同感,自然也就對布魯克林這樣的舊勢力的殘餘有些隱隱的抗拒。雖然言辭禮貌,但是布魯克琳能感覺到那種抗拒。她微笑著告辭,離開了這個國家的權力中心。
經歷了太多坎坷,年逾五十的布魯克琳已經不是年輕時的她了,這些小小的冒犯,別人的想法,對她來說已經沒有那麼重要。她現在關心的,是自己晚上要看的歌劇。這部名叫《騎士因特絲瑞爾》的歌劇,是尼格魯共和國國家劇院的著名曲目,這次過來羅斯維爾巡演,極其火爆,布魯克琳費了不少周折才找到了票,自然不想錯過。
和弗恩第三共和國、阿郎特帝國比起來,尼格魯共和國是最為親近安肯瑞因的。這也許是因為他們的議會中,工人黨已經成為了第一大黨的關係。據說,工人黨內部已經就改制共產主義多次與愛蓮娜做過溝通,但是卻被加斯騰斯阻止了。工人黨一度有些不理解加斯騰斯的意思,畢竟作為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共產主義強國,安肯如因理論上不應該拒絕另一個強國加入共產主義陣營。然而,從不同渠道傳出的小道消息,都指向了一個有些費解的事實。
“還不到時間,再等等。”
據說,這是加斯騰斯的原話。雖然不知道真假,但是尼格魯共和國的小小不滿很快就被安肯瑞因一系列的國際合作和支持安撫了。兩國加大了貿易往來的程度,放寬了人員流動的限制,甚至推動了數個蒸汽技術的聯合研發項目。而依託於此,工人黨的執政地位,也漸漸穩定了下來。國家經濟的提升、政權的穩固,讓工人黨開始漸漸降低軍費支出,減少和安肯瑞因的敵對。這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經濟實力,也收穫了更高的支持率。雖然資本主義經濟也在隨著尼格魯共和國經濟的發展而生長,但是人們對工人黨的執政,卻並沒有太多的意見。
《因特絲瑞爾》的時間不短,整整三個小時,可並未讓人覺得乏味。離開劇院的時候,布魯克琳感覺很滿意。她穿過側門,走到了等在一旁的車旁,正要上車,卻突然被人叫住了。
“布魯克琳院長?”
布魯克琳聞聲回頭,卻看到了一位讓她有些意外的人,那是沐恩·特斯特,加斯騰斯的聯絡官。
“主席想要見你。”
聽到對方提出的這個要求,又看了看特斯特,布魯克琳突然意識到,這位聯絡官怕是已經在門外等了一陣了。她幾乎沒有思考,就給出了答案。
“好的,我們怎麼去?”
“我這邊有車,結束後會送您回來的。”
不知為何,布魯克琳突然想起了當年第三次大魔潮降臨,自己第一次去見皇帝保羅·吉布森的事情。她恍惚了幾秒鐘,自嘲的笑了一下,和范·沃倫叮囑了兩句,上了那輛黑色的紅旗。
一路上,特斯特都並未多說,布魯克琳也並沒有多問。不管加斯騰斯叫自己做什麼,她都沒有反抗的餘地。只不過,透過玻璃上反射的光線,布魯克琳知道,那位年輕的、奇蹟一樣的主席,叫自己過去的目的,絕對不會和當年的保羅·吉布森一樣。
黑色的紅旗走過燈火輝煌的街頭,緩慢前行。這個時間正是高峰期,羅斯維爾的街道有些擁堵。蒸汽機車的快速普及讓原本設計用來給馬車通行的街道有些不堪重負,羅斯維爾的市政部門一直在拓寬道路,推動街區改造。這些工作有成效,但是總跟不上經濟增長的速度,於是,堵車,也就成了這座城市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