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抓得到,肯定抓得到,我希望你們把他早日抓住,越早越好!”
“為什麼?”
“只要抓住劉八,我的罪行就可減輕。我殺了人,也沒什麼別的指望,只希望有劉八為我分擔一點罪責,受到政府的寬大處理。”
“那天晚上你見到的真的不是劉八?也許一不小心認錯了呢?你還想不想讓我們把那人叫來再認一次?”
趙強搖搖頭說:“沒有必要再叫來了,我已經認清了,真的,我沒有認錯,我決不會認錯的。我趙強再糊塗,認一個人的能力還是有的!”
李彪警告他說:“趙強,你要知道,作假證對你可沒有半點好處,我們不僅不減刑,還要加重你的刑罰。”
“我知道的都說了,要是我作了半點假證,就憑這點,你們槍斃我好了!”趙強被帶下去時,不禁大聲地叫道。
李彪說:“從趙強的表情與態度來看,雷元錦真的不是劉八。”
趙平雄想了想道:“有沒有這種可能,那就是雷元錦在自己本來面目的基礎上稍稍化裝一下呢?”
“不排除這種可能。”
“這裡又有一個問題,雷元錦既然化裝,他為什麼不變成另外一個人,而把一個真實的自己變成一個近似的自己,這有什麼必要?這不是惹火燒身聰明反被聰明誤嗎?他就是再暈頭,恐怕也不會糊塗到這個程度吧?”
“就是啊,這個案子,可真是光怪陸離,咱們就像掉進一個漩渦,給越攪越糊塗了。”
“這樣吧,咱們先去會會雷元錦,看他對與馬朝東的往來有一個什麼‘說法’。”趙平雄道。
警車開到城東郊停下,又走了約一里路的樣子,他們就站在了雷元錦的破房前。剛一敲門,裡面就有人應道:“來了。”
開門的正是雷元錦,一見是曾經審訊過他的兩個民警,他的臉上立時掛了一層霜。
“雷師傅,”趙平雄親熱地叫道,“上次是我們弄錯了,給您添了不少麻煩,今日是專門來問候看望您的。”
“就是,就是呢,這是我們的一點小意思。”李彪說著,故意將拎在手中的一網兜水果舉在胸前。
“哦,請進來,請進來坐吧。”雷元錦見狀,馬上換了一個人似的,十分熱情地邀請道。
閒聊一會,趙平雄就開門見山地問道:“雷師傅,您認不認識馬縣長的兒子馬朝東?”
“認識的,他上我這兒來過多次。”
“他來您這兒幹什麼?”
“給我送錢來花。上次,我不是跟你們說過嗎?我這幾年的開銷,都是老馬提供的。先是托人帶來,時間長了不方便,後來就是馬朝燕給我送來,馬朝燕住在學校後,就變成了馬朝東。那小傢伙可機靈呢,真是一個好娃兒呀,知道他遇難後,我傷心地哭過好幾回。”
該問的都問了,兩人起身告辭,雷元錦仍是站在門口相送,還對他們一個勁地揮手,就和賈宏說的他跟馬朝東再見時的情景一模一樣。
偵破線路發展至此,仿佛走進了一條死胡同。
------------------不是冤家不聚頭(曾紀鑫)23、善於假設
第二天,趙平雄主動請纓,要求到雲南某縣去查實張波的有關情況。
不少人都勸他:“上那兒去幹什麼?難道他偽造了檔案不成?我們可以打電話與對方公安部門聯繫,讓他們出面調查證實的。即使檔案和其他情況有什麼不符,張波作案的可能性也是可以完全排除在外的。”
趙平雄很固執:“我總覺得這裡面有什麼不對頭,最好是親自到那地方去一趟。”
局領導對趙平雄一直非常信任,對他的這一提議雖不十分贊同,但也同意他上雲南去走一遭。
“小李子,還是咱們兩人一道去怎麼樣?”趙平雄拍拍李彪的肩頭說。
“我可是求之不得呢。”李彪高興地答道。
在火車與汽車上,他們兩人談得最多的還是案子。
“這樁連環大案不破,我想我是睡不好一個安穩覺了。”趙平雄說。
李彪道:“是的,我的腦殼裡頭一天到晚也儘是想的這些名堂。”
“從表面上看,劉八與張波好像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可我總覺得劉八就是張波,張波就是劉八。”
“我倒並不這樣認為。”
“當然,就我們現在掌握的情況而言,我也沒有半點懷疑張波的理由,可越是這樣,我懷疑他的理由也就越充分。”
“能不能把這種理由說上一、二?”李彪問。
趙平雄道:“當然可以呀!我以為我們正在偵查的這件連環大案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罪犯極善偽裝。在馬朝燕兇殺案中,他偽裝成劉八,推出趙強當作一面擋箭牌,並且還教趙強換用他人的身份證偽裝欺騙;在馬朝東失蹤案中,他將屍體埋在另一座新墳里,其智商之高非一般人所能比;再看第三件,馬立本兇殺一案吧,他使用了同樣的手段,故意留下鞋印、菸頭等物來迷惑我們。有的同志認為罪犯留下的那些東西是破案的依據,我則認為恰恰相反,他是在製造一種假象,以達到更好地偽裝自己的目的。罪犯走時將地板用拖把拖了一遍又一遍,拖得乾乾淨淨,走得從從容容,如此狡猾而精明,他是絕對不會留下任何痕跡給警方的。可他卻留下了,這只能解釋為是在故意製造假象。那麼,我就有充分的理由認為,罪犯留下的證據與我們的推測恰恰相反。比如說吧,個子1.7米左右,體重約75公斤,給人的印象顯然是一個胖子,而罪犯本身也許正相反,卻是一個瘦子;再比如,現場留下的菸頭表明兇手嗜煙如命,也許真正的罪犯根本就一支煙也不吸;菸頭的血型化驗為O,也許罪犯的血型或A,或B,或AB,就是不屬O……當然,這只不過是我的一種假設而已。”
“為什麼?”
“只要抓住劉八,我的罪行就可減輕。我殺了人,也沒什麼別的指望,只希望有劉八為我分擔一點罪責,受到政府的寬大處理。”
“那天晚上你見到的真的不是劉八?也許一不小心認錯了呢?你還想不想讓我們把那人叫來再認一次?”
趙強搖搖頭說:“沒有必要再叫來了,我已經認清了,真的,我沒有認錯,我決不會認錯的。我趙強再糊塗,認一個人的能力還是有的!”
李彪警告他說:“趙強,你要知道,作假證對你可沒有半點好處,我們不僅不減刑,還要加重你的刑罰。”
“我知道的都說了,要是我作了半點假證,就憑這點,你們槍斃我好了!”趙強被帶下去時,不禁大聲地叫道。
李彪說:“從趙強的表情與態度來看,雷元錦真的不是劉八。”
趙平雄想了想道:“有沒有這種可能,那就是雷元錦在自己本來面目的基礎上稍稍化裝一下呢?”
“不排除這種可能。”
“這裡又有一個問題,雷元錦既然化裝,他為什麼不變成另外一個人,而把一個真實的自己變成一個近似的自己,這有什麼必要?這不是惹火燒身聰明反被聰明誤嗎?他就是再暈頭,恐怕也不會糊塗到這個程度吧?”
“就是啊,這個案子,可真是光怪陸離,咱們就像掉進一個漩渦,給越攪越糊塗了。”
“這樣吧,咱們先去會會雷元錦,看他對與馬朝東的往來有一個什麼‘說法’。”趙平雄道。
警車開到城東郊停下,又走了約一里路的樣子,他們就站在了雷元錦的破房前。剛一敲門,裡面就有人應道:“來了。”
開門的正是雷元錦,一見是曾經審訊過他的兩個民警,他的臉上立時掛了一層霜。
“雷師傅,”趙平雄親熱地叫道,“上次是我們弄錯了,給您添了不少麻煩,今日是專門來問候看望您的。”
“就是,就是呢,這是我們的一點小意思。”李彪說著,故意將拎在手中的一網兜水果舉在胸前。
“哦,請進來,請進來坐吧。”雷元錦見狀,馬上換了一個人似的,十分熱情地邀請道。
閒聊一會,趙平雄就開門見山地問道:“雷師傅,您認不認識馬縣長的兒子馬朝東?”
“認識的,他上我這兒來過多次。”
“他來您這兒幹什麼?”
“給我送錢來花。上次,我不是跟你們說過嗎?我這幾年的開銷,都是老馬提供的。先是托人帶來,時間長了不方便,後來就是馬朝燕給我送來,馬朝燕住在學校後,就變成了馬朝東。那小傢伙可機靈呢,真是一個好娃兒呀,知道他遇難後,我傷心地哭過好幾回。”
該問的都問了,兩人起身告辭,雷元錦仍是站在門口相送,還對他們一個勁地揮手,就和賈宏說的他跟馬朝東再見時的情景一模一樣。
偵破線路發展至此,仿佛走進了一條死胡同。
------------------不是冤家不聚頭(曾紀鑫)23、善於假設
第二天,趙平雄主動請纓,要求到雲南某縣去查實張波的有關情況。
不少人都勸他:“上那兒去幹什麼?難道他偽造了檔案不成?我們可以打電話與對方公安部門聯繫,讓他們出面調查證實的。即使檔案和其他情況有什麼不符,張波作案的可能性也是可以完全排除在外的。”
趙平雄很固執:“我總覺得這裡面有什麼不對頭,最好是親自到那地方去一趟。”
局領導對趙平雄一直非常信任,對他的這一提議雖不十分贊同,但也同意他上雲南去走一遭。
“小李子,還是咱們兩人一道去怎麼樣?”趙平雄拍拍李彪的肩頭說。
“我可是求之不得呢。”李彪高興地答道。
在火車與汽車上,他們兩人談得最多的還是案子。
“這樁連環大案不破,我想我是睡不好一個安穩覺了。”趙平雄說。
李彪道:“是的,我的腦殼裡頭一天到晚也儘是想的這些名堂。”
“從表面上看,劉八與張波好像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可我總覺得劉八就是張波,張波就是劉八。”
“我倒並不這樣認為。”
“當然,就我們現在掌握的情況而言,我也沒有半點懷疑張波的理由,可越是這樣,我懷疑他的理由也就越充分。”
“能不能把這種理由說上一、二?”李彪問。
趙平雄道:“當然可以呀!我以為我們正在偵查的這件連環大案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罪犯極善偽裝。在馬朝燕兇殺案中,他偽裝成劉八,推出趙強當作一面擋箭牌,並且還教趙強換用他人的身份證偽裝欺騙;在馬朝東失蹤案中,他將屍體埋在另一座新墳里,其智商之高非一般人所能比;再看第三件,馬立本兇殺一案吧,他使用了同樣的手段,故意留下鞋印、菸頭等物來迷惑我們。有的同志認為罪犯留下的那些東西是破案的依據,我則認為恰恰相反,他是在製造一種假象,以達到更好地偽裝自己的目的。罪犯走時將地板用拖把拖了一遍又一遍,拖得乾乾淨淨,走得從從容容,如此狡猾而精明,他是絕對不會留下任何痕跡給警方的。可他卻留下了,這只能解釋為是在故意製造假象。那麼,我就有充分的理由認為,罪犯留下的證據與我們的推測恰恰相反。比如說吧,個子1.7米左右,體重約75公斤,給人的印象顯然是一個胖子,而罪犯本身也許正相反,卻是一個瘦子;再比如,現場留下的菸頭表明兇手嗜煙如命,也許真正的罪犯根本就一支煙也不吸;菸頭的血型化驗為O,也許罪犯的血型或A,或B,或AB,就是不屬O……當然,這只不過是我的一種假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