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拓費略帶遺憾的說:“柳大娘該是觀察了我們這兩天的舉動,又聽見了我們早上的話,自盡了。”

  “她為什麼要自盡呢?”廖凡還是疑惑不解。

  “因為應該是她,殺死了魏名揚,也就是魏光明。”拓費解釋道。

  “啊!”王長明和廖凡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們幫忙把柳大媽遮蓋起來吧,再在屋裡看看,她有沒有留下什麼遺書?我去找樣東西。”拓費說完便出了門。

  拓費瞧見雞窩旁邊有輛手推板車,那該是平時推飼料或拉肥拉糞的車,裡面鋪著厚厚的乾草。他仔細把乾草翻動了一遍,果然在裡面找到了魏名揚不見了的墨鏡。

  這時廖凡和王長明也來到院子裡,把柳大媽的遺書給他看。遺書上只有兩行字:“四十年堅守,今日終報血仇。往天國歸去,與厚冬重拾恩愛。”

  接著,他們三個找來柳大娘的遠親,把後事交給了他們去辦。李校長也趕了過來,見到柳大娘的屍體,老淚縱橫。

  揭謎底,從五人進村說起

  等處理完了一切,三人一起來到了村中祠堂的後殿,第一個案發現場,拓費要開始講述他對整個事件的推理了:

  “事情從我們來的那天,7月14日說起。馬致遠在鎮上一見面就認出了魏光明,卻一直沒有當面戳穿他,應該是想看看他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麼藥。第二天(7月15日),我們到了村小學,見了李征南,馬致遠悄悄把魏光明換身份的事告訴給了李校長。魏光明應該就是為了傳說中落雁山的西夏寶藏來的,搞旅遊投資只是個幌子,那天的飯桌上,我想馬致遠已經猜到了個八九不離十。李校長當天下午悄悄把馬致遠和魏名揚回村的事,一併壓在他心裡三十多年的秘密,都告訴給了柳大娘。柳大娘心中的仇恨燃起,計劃了復仇魏名揚的行動。在我們到的第三天(7月16日)的下午,也就是我們去落雁山遊歷的那天,柳大娘用某種方法,讓魏名揚服下了毒藥,可能就是王村長你說的飛麻草。”

  “很有可能,我們村上的人都知道它的毒性,還有人用它服毒自殺過。”王村長補充道。

  “這個只要屍檢後,就有分曉。柳大娘用來自盡的應該也是同樣的東西。”拓費繼續說道,“魏名揚有可能是被直接毒死的,也有可能是毒性不足,卻引發心臟病死的,我傾向於後一種。因為在他的遺物中,發現了治療心臟病的藥,而他的屍體有沒呈現太明顯的中毒跡象。無論如何,那天下午魏名揚就已經死了。而柳大娘應該是先把他藏在了自家的院子或屋子裡。一場大雨,讓村子裡平時本就不多的行人更加稀少,也讓柳大娘更有機會實施她的祠堂吊殺計劃。她之所以要這麼做也敢這麼做,一方面是因為她想讓人們知道,魏名揚也和那位一百年前的老和尚一樣,是犯了殺生之戒,她要給魏名揚一個響亮的懲罰;而另一方面是因為她根本不怕被發現,也就不怕因為多此一舉而敗露,她也許早就想好了大不了一死去見她的梁厚冬。我原本以為,要把高大而肥胖的魏名揚吊到樑上去,非得個身體好的男人,或兩人配合不行,可當我第二次去檢查祠堂的時候,發現了祠堂內四面牆上幾乎與大梁同高的水漬,又發現了在天窗上、屋檐上和祠堂外樹上的麻繩的痕跡,我就了解了,只要利用水的浮力,和精巧的設計,無論是誰都能完成這項工程。”

  廖凡和王長明都靜靜的聽著,而心中則是不住的驚奇。

  吊仇人,精彩的力學實驗

  拓費繼續推理:“柳大娘先用自家的手推車裝上魏名揚,蓋上乾草,把他推到了祠堂的後殿裡,而魏名揚的墨鏡就在這時掉落在了手推車上的乾草堆里。

  到了後殿,柳大娘用她事先準備好的上弔扣勒緊了魏名揚的脖子,然後就是構建她那個有點複雜的運輸工具。這個運送魏名揚上大梁的工具,就好像一個繞過大梁的‘大鑰匙環’上掛一個‘小鑰匙環’,而‘小鑰匙環’上再掛一把‘鑰匙’。

  ‘大鑰匙環’是麻繩做的一個很大的繩環:她用石頭綁了麻繩的一端向上扔過橫樑,落下來從旁放著;再將麻繩的另一端距繩端六米,先自旋一個活結疙瘩,然後還用這端,做一個略鬆散的雙單結,將從旁放著那端的繩頭從這個雙單結中穿過。這樣通過雙單結連接,就形成了一個繞過大梁的閉合繩環,也就是‘大鑰匙環’。這個‘大鑰匙環’,在雙單結的兩端,留有兩個繩頭。先前扔過橫樑再穿過雙單結的那個繩頭很長,拉動繩頭,就可以縮小這個‘大鑰匙環’(即大閉合繩環);而用來綁雙單結的繩子這端,只留下很短的繩頭,約一米五,在這個繩頭上臨近雙單結處,也自旋個活結疙瘩,最後再用這個繩頭,綁緊魏名揚的雙腳。

  ‘小鑰匙環’就是在上弔扣的頂上做一個小的繩環,而這個小繩環需要‘掛’在‘大鑰匙環’(即大繩環)上。

  而這把‘鑰匙’就是勒緊在上弔扣上的魏名揚的屍體。

  最後,將‘大鑰匙環’上的那個長繩頭,再次綁上石頭,打破天窗扔出去,由於重力的作用和角度很大的斜屋頂,石頭自然會落到後殿外面的地上。”

  拓費見廖凡和王長明有點不解,就拿來擺在魏名揚屍體旁的繩子證物,給他們簡單做了演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