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果然,車子在她的院子前停下了,裡面出來兩個年輕男人,穿著郵差的制服,關魚這才注意到那輛車子的車身上也有郵局的標誌。

  「你好!我們是郵差,過來收關女士的包裹!」其中一個郵差隔著鐵門大聲喊道,他的同事幫他撐著傘,關魚看不到他們的長相。

  關女士?

  關魚一開始以為是自己,直覺的想要否認,卻在對方說出「關熙顏」

  的時候愣了三秒鐘,才想到那個是外婆的名字。

  外婆的包裹?外婆什麼時候……

  「來了。」嘴裡應著,關魚撐了一把雨傘出去開門。

  穿著郵差制服的是兩名年輕男子,長相都不錯,不怎麼好看的郵差制服穿在他們身上都顯得高檔了許多。說句實在話,他們看起來不太像郵差,開門前關魚警惕的愣了愣,對方很快像是明白了她心裡所想似的,拿出了工作證。

  關魚注意到:一直和她說話的、有著細長眸子的男子,名字叫蘇舒。

  「關女士的信件包裹一直是我負責的。」名叫蘇舒的郵差開始解釋了,「你知道的,她腿腳不太好,漸漸不太能出門找郵筒投信……」

  關魚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

  原來外婆每月一封的信件,都是由這個人代為投遞,然後輾轉來到自己和母親手上的。想到這裡,關魚覺得眼前氣質淡然的郵差,看起來親切了許多。

  「我是她的外孫女,剛來這裡沒多久,外婆已經去世了,我……你看我真的不知道她想要郵寄什麼東西。她原來寫信都是給我們的,現在她不在了,應該不會再有信件……」嘴裡說著,關魚有些傷感。

  以後再也不能收到外婆的信了,因為外婆已經不在了……

  這個認知讓關魚忽然有些傷感。

  不過眼前的男人沒讓她傷感太久--

  「不,有的,三個月前關女士入院前,曾經給我打過電話,交給我三封信請我每月幫她寄出。」

  關魚眨了眨眼,她立刻知道了,為什麼她直到過來這裡之前,還一直收到外婆報平安的信件的原因!原來外婆的信件是早就委託人寄出的!

  可是為什麼是三個月?或許外婆那個時候就意識到自己的死期……

  那名郵差卻繼續說了--

  「那時候關女士交代過,如果十一月初的時候,她沒有打電話給我,就讓我們把她房間裡的黑色箱子打包代為郵寄。」

  推了一下眼鏡,蘇舒拿出一個本子,從裡面拿出一張折了三折的信紙,展開給關魚看,「這是關女士的親筆交代,她說過,如果有人懷疑就讓他看這個。」

  關魚驚訝的將視線向紙面移去,她對外婆的長相或許不是很清楚,然而字跡卻是從小到大看熟了的!這張信紙上的字跡是外婆的沒錯!

  蘇舒又拿出一把鑰匙,「關女士還給了我房間的鑰匙,不過如果親人在的話還是交給親人保管比較好。」說著,他把鑰匙送到了關魚眼前。

  慌忙的看著那個郵差,關魚覺得自己腦子裡有點亂,點著頭接過鑰匙,她打開門放兩名郵差進去,「黑色的……箱子……」她在腦海中搜索著外婆臥室里,符合這些敘述的東西。

  「是的,如果更加詳細一點,是長一米七五,寬七十厘米,高六十厘米的黑色箱子,關女士交代過那東西分量不輕,為此支付了相當一筆郵費……」

  那名名叫蘇舒的郵差,將更加詳細的描述說出來,然而隨著他的描述,浮現在關魚腦子裡的東西是……

  關魚瞪大了眼睛,正要說出反駁的話,她看到蘇舒停住了,停在外婆臥室內一個大大的黑色箱子前。

  「找到了,就是這個。」盯著那個箱子,蘇舒笑了。

  關魚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古怪。

  看著兩名郵差開始打包的動作,阻止的話在喉嚨里滾了半天,最後還是沒有說出來。

  她最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兩名郵差熟練的將那個「黑色箱子」打包,然後抬起,兩人合力將它扛到了他們開來的車子上。

  她這才明白那名郵差為什麼開了這樣一輛車子來:因為要放這麼一個大的包裹!

  「承蒙惠顧!」那名郵差最後沖她點了點頭,正要離去,關魚忽然喊住了他。

  「等等--你們要把外婆……外婆的包裹送到哪裡去?」臉色蒼白的關魚正色看著眼前的郵差,她覺得自己正在經歷一場莫名其妙的事情。

  那名郵差又從懷裡掏出他的小本子,細細翻了幾頁之後,念了一個地址給她,「有點奇怪的地址,需要搭乘港口的晴天號過去……收信地址是船航行的終點:藍島。」

  說完,他朝關魚輕輕頷了頷首,然後坐到副駕駛席,關魚看到他的同事對她露出一朵燦爛的笑容,似乎在和她說再見。

  那抹笑容在這個陰天太過燦爛了些,關魚完全笑不出來,她看著那輛車子載著兩名郵差離去。

  載著……

  她外婆的屍體……離去。

  是了,她哽在喉嚨里半天沒說出來的話就是:那個長一米七五,寬七十厘米,高六十厘米的黑色箱子……是盛放她外婆屍體的棺木。

  事情太詭異了!

  那兩個郵差抬著裝著外婆的「黑色箱子」離開的景象,就此定格在關魚的腦海中,時隔許久,那個晚上她失眠了,她翻來覆去想著被人當作包裹取走的外婆的屍體……自己親人的屍體被當作一樣物品,郵寄到陌生的地方,那不是物品!那是她的外婆!

  再有就是:外婆居然在她清醒的時間,把自己的屍體當作可以寄送的包裹,委託給了一名郵差?那名郵差知道不知道自己運的東西是……

  太詭異了!太不合常理了!

  外婆究竟是怎麼想的?老糊塗了麼?可是她不認為自己的外婆是一個可以用「老糊塗」這個詞形容的女性,如果外婆和自己的性格接近的話,外婆應該是那種很有主見而且思考冷靜,行為一定會有明確目的的女性。

  她這個舉動一定有自己的深意所在。

  可是,那個深意是什麼呢?

  關魚以為自己已經了解外婆了,然而從這一刻起,她卻發現自己從來沒有了解過自己的外婆。

  失眠了整個夜晚之後,第二天關魚推掉了所有預約,掛牌休息,她開始著手調查,前面說過了,她的外婆是位生活嚴謹規律的女性,有寫日記習慣的人,多半也有列計劃的習慣。

  想到這裡,她開始試圖尋找一些行事記錄一類的東西,在外婆的遺物中,她找到了外婆的記事簿,和日記一樣厚厚的一疊,自己的想法沒錯:外婆果然有列計劃的習慣,行事簿上的記錄很雜,包括去超市採買什麼的清單都一清二楚。

  關魚注意到外婆果然還是素食主義者,而且如果硬要說那些清單上的物品有什麼特別……那就是外婆的飯量非常小,少食素食有利於身體健康……

  發覺自己由於職業病作祟開始跑題的關魚,急忙將思緒重新拉回外婆的記錄上,然後,她發現了外婆一些規律性的行為。

  比如,在身體康健的時候,她每個月末要委託郵差過來取信,看了看日期,關魚發現自己以往收到外婆信函的時間,果然是那個日期後不久的事情。

  一開始外婆還會用較長的句子描述這個行為,像是「通知郵差先生過來取信」之類,而後來就被一個名字取代了--「蘇舒」,關魚想到了白天看到的那名郵差,那個人果然沒有騙人。

  此外,關魚發現了更加讓自己心思一動的資訊,那個資訊不像送信一樣每月會出現,它的間隔更長,如果不把多年的行事簿放在一起,不會讓人發現的--她發現外婆每年十一月的時候,會搭乘一艘名叫「晴天號」

  的郵輪出海。

  每年都是如此,日期也固定:十一月十七日。

  這個習慣已經有四十九年。

  「……有點奇怪的地址,需要搭乘港口的晴天號過去……」

  關魚忽然想到那個郵差口裡說出的關鍵字:晴天號?!

  皺了皺眉,想到了什麼,關魚站起身走向客廳,她直直走到牆壁上掛著的月曆前,由於外婆生病,那個月曆還停留在九月分,心思一動,關魚將月曆向後翻了兩頁,果然--

  在兩頁後屬於十一月的月曆上,在十七日那一天,外婆用紅筆畫了圈,下面寫了「出海」兩個小字!

  果然不是巧合!

  如果外婆沒有因為病情惡化忽然去世的話,她果然是要出海的!

  她向醫院索要過外婆的病例,通過備案,她發現外婆身體不好已經是四年的事情,四年間,外婆漸漸不能走動,每天都要蓋著毯子靠輪椅行動,倔強的外婆沒有通知自己的女兒、外孫女過來照顧自己。

  相反的,她的信里一直平淡,就像平時一樣,讓人完全察覺不出自己的衰弱,如果不是關魚這次回來,外婆難道要等到自己死去、由別人通知她的親人自己的死訊麼?

  奇怪的老人,神秘的老人,關魚再次對自己的外婆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

  還有那個奇怪的包裹。

  那個可以當作是老人的遺願麼?

  從那個郵差的零星片語推斷,外婆似乎早就做好了自己隨時會死亡的準備,她有不止一份的遺書,分別委託給不同的人。

  她委託醫院的人將她的屍體裝入一個黑色箱子,停放家中一個月,然後在不知多久的過去,她委託一位相熟的郵差,在她萬一死亡的情況下,將裝有自己屍體的箱子當作包裹運出……

  外婆究竟想要幹什麼?

  獨自一個人住在海邊的外婆、行動不便也要每年固定出海的外婆、做出詭異委託的外婆……

  第二天關魚去港口,購買了一張十一月十七日出海的,晴天號觀光郵輪的遊覽票,看著那張印有出航時間的薄薄的紙片,她覺得自己忽然離外婆近了一些。qiqiaixiaogui出航前關魚認真閱讀了航海須知,上面介紹這艘船將在海面航行四天三夜,目的地是一個名叫藍島的島嶼,那裡風光秀麗,非常適合觀光,途中船員會為乘客提供新鮮的海鮮料理,如果有海鮮過敏的乘客還要提前告知。

  關魚不知道自己對海鮮是否過敏,不過她還是給航運公司打了電話,告知自己是素食者,餐飲需要另外準備。

  接著,就像一個第一次郊遊的小學生,她按照須知上面的叮囑,帶上了各種常用藥物,防曬霜,太陽鏡,雨傘……最後她想了想,多裝了一瓶安眠藥。

  經過一天的準備,她好好睡了一覺,然後在十七日早上七點,前往船票上交代乘客集合的地點,完成簡單的檢查後,她拎著行李來到了船員指配給自己的房間,她的房間是單人房,雖然價格貴些,不過她習慣一個人居住。

  放好行李,她開始打量自己未來將要暫居的地方:房間並不大,一切都是原木色的。物品也簡單,一張雙人床,一個茶几,再有就是兩個暖水瓶,除了水瓶之外一切家俱都是固定好的,當然,放置水瓶的地方有個箍,那個箍起到了固定水瓶的作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