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當心意太真的時候,就不再適合付諸語言。難怪人們喜歡說謊,畢竟輕鬆多了。他猶記得,在深坑中陪著昏迷不醒的玄靜,一心認定再也不能活著出去時,他對她說了許許多多的真心話,多到連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現在想來,也只有在彼時彼景才說得出口吧。
崔淼不答,裴玄靜也不追問,卻自言自語似的說:“那時長吉方逝,隱娘也曾邀我隨她一起去縱情山水,修仙悟道,我沒有答應她。”
“後悔嗎?”
“不。”裴玄靜說,“我在想,這世上真的有世外桃源嗎?要來的總會來,躲有什麼用呢?王質夫躲不開,元稹躲不開,薛濤躲不開,傅練慈亦躲不開,玄宗皇帝和楊貴妃更躲不開。既然如此,憑什麼相信你我就能躲得開呢?除非……”
“除非什麼?”
“除非能夠盡到責任,完成囑託。也許到了那一天,就真的可以考慮退隱江湖了。”
崔淼衝動地問:“靜娘,在你病重之時,我曾對你說過許許多多話,你可還記得一兩句?”
裴玄靜凝視著他,搖了搖頭。
崔淼嘆了口氣:“也好。”
兩人都不再開口,只默默凝望著眼前這一片明麗的山光水色。若干年前,有一位締造了盛世,又親手將它粉碎的帝王,也曾在這裡與他的愛人訣別嗎?或許,直到那時他才幡然醒悟,傾國傾城的美人與鮮花著錦的盛世一樣,都是為了破碎而存在的。佛家所謂“色空”,道家所謂“無為”,就是為了幫人看透這一點。
但即使看透,也還是會心痛的吧。
裴玄靜又想,何況自己和崔淼,都遠遠未到看透的地步。眼前的這道逝水,隔不斷紛擾的世事,更阻不住追尋真相的腳步。
崔淼忽然叫:“靜娘快聽!”
隨著一陣悠揚的洞簫飄起,對岸的茂林之上,數點白影騰空飛舞。
“韓湘,隱娘!”她也驚喜地跳了起來。
一條獨木小舟涉澗而來,韓湘坐在舟尾吹簫,簫聲中白蝙蝠們時聚時分,在幽人谷的上空盤旋著。一名黑衣女子在舟前撐動竹竿,小舟便如離弦之箭般朝他們駛來。
第四章
無盡恨
1
皇帝服完丹藥,正在閉目養神。這是他每一天中最享受的時刻。
最近,皇帝越來越離不開柳泌的丹藥,所圖的無非是服丹之後那份虛弱而又放縱的感覺。只有在這短短的一小段時間裡,他才可以放下身上的千鈞重擔,任由心神騰雲駕霧於太虛之上。
迷迷糊糊的不知過了多久,他突然感到身旁有動靜,便隨口喚道:“陳弘志。”
無人應聲,他又喚了一遍。
“大家。”陳弘志從帷簾後冒出來。
皇帝勉強睜開眼睛,嗔道:“你怎麼總是鬼鬼祟祟的,有事嗎?”
“大家,興慶宮來人了。”
“興慶宮?”
“是漢陽公主遣來的。”
皇帝不耐煩地問:“說什麼?”
“說是……請大家速去興慶宮。”
“什麼?”皇帝幾乎從御榻上跳起來,“你再說一遍!”
“說、說請大家速、速去興慶宮。”
皇帝連連揮手:“快讓那人進來。”
來者是個小黃門,撲通跪倒在御榻前,嚇得頭都不敢抬起。
“興慶宮中出什麼事了嗎?”
“奴、奴不知道啊。”
“那……是皇太后的病情有變?”
小黃門愣愣地回答:“奴一向在外殿伺候,從來見不到皇太后。”
“御醫呢?這幾天御醫出入頻繁嗎?”
“也沒……見著。”
皇帝閉了閉眼睛,道:“備輦。”
乘上步輦之前,他又將陳弘志叫到身邊,低聲吩咐:“你快著人去查,是否有人把永安公主服毒的事情泄露到興慶宮去了?”
“奴明白。”
步輦沿著夾道向興慶宮而去。皇帝覺得全身一陣陣發冷,這段路他已經太久沒有走過了,想不到會如此陰森,仿佛行走在一條地下的墓道中,漫無盡頭。
他竭力不去回憶最後一次行走其中的情景,而將思緒引到永安公主所出的意外上。就在三天前,永安公主因畏懼和親,在府中服毒自盡了。
幸好皇帝早有準備,在公主身邊安插了自己的人,所以永安公主並沒有死成。消息被嚴格封鎖起來,對外只稱公主偶染微恙。而且從那一刻起,永安公主就被皇帝派人嚴格監控起來,再想死也沒機會了。
今日興慶宮中必有劇變,否則漢陽公主不可能以這種方式來請皇帝駕臨。因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皇帝已逾十年不曾踏入過興慶宮。而皇帝一旦前來,就意味著皇太后或將殯天了。
夾道之中一片死寂,皇帝聽到自己的牙齒咯咯作響。
不不不,他自我安慰著,也許只是永安公主服毒事發,皇太后想當面質問自己?可是,過去十年中發生了多少是是非非,皇太后從來不置一詞,始終保持沉默。難道這一次,她就會破例嗎?
當步輦進入興慶宮時,皇帝恐懼得幾乎要窒息了。
這座宮殿中的一草一木、一殿一垣,都在他的眼裡扭曲變形,宛然成了吳道子在景雲寺所繪《地獄變》壁畫中一般可怕的景象。
步輦直接抬到了咸寧殿前。漢陽公主迎出殿外,跪於階下,向皇帝大禮參拜。當她抬起頭時,皇帝看見了一張布滿淚痕的臉。
他的心瞬間跌入無底的深淵。定了定神,他邁步入殿。
“等等,請皇兄稍候。”漢陽公主壓低聲音道,“阿母、阿母她還有一口氣……”
皇帝的目光倏地刺在她的臉上。
“待、待我去問她。”
皇帝只點一點頭,便在寢閣外坐下來。他閉起眼睛,十餘年的光陰在腦際一閃而過,將他逼回到此生最黑暗的那一刻。
所有的內侍宮婢都被趕到殿外,鴉雀無聲地跪了一地。他獨自坐著,能清晰地聽到寢帷之中,漢陽公主悲戚地問:“阿母,皇兄來了。您要不要見一見他?”
沒有任何回應。皇帝不知道是自己沒聽見,還是皇太后未應聲。他試圖想像寢帷中的景象,卻發現自己完全想不出母親如今的模樣。整整十二年了,他們母子的居處只相距兩個街坊,卻如參商永隔。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那麼,及黃泉時,又該怎麼辦呢?
他竟從未想過這個問題!不,是他不敢想!
皇帝的全身都被冷汗浸透了,就在這時,從寢帷中傳來一聲號啕:“阿母!”
皇帝猛地站起身來,疾步走到寢閣前,掀開帷簾。
漢陽公主撲在皇太后的身上哀泣著。皇帝並沒有立即上前,而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為什麼咸寧殿中的龍涎香氣和任何地方的都不同?格外清洌,又格外淒涼,仿佛凝結著人世間所有的哀愁,令人悲不自勝。
崔淼不答,裴玄靜也不追問,卻自言自語似的說:“那時長吉方逝,隱娘也曾邀我隨她一起去縱情山水,修仙悟道,我沒有答應她。”
“後悔嗎?”
“不。”裴玄靜說,“我在想,這世上真的有世外桃源嗎?要來的總會來,躲有什麼用呢?王質夫躲不開,元稹躲不開,薛濤躲不開,傅練慈亦躲不開,玄宗皇帝和楊貴妃更躲不開。既然如此,憑什麼相信你我就能躲得開呢?除非……”
“除非什麼?”
“除非能夠盡到責任,完成囑託。也許到了那一天,就真的可以考慮退隱江湖了。”
崔淼衝動地問:“靜娘,在你病重之時,我曾對你說過許許多多話,你可還記得一兩句?”
裴玄靜凝視著他,搖了搖頭。
崔淼嘆了口氣:“也好。”
兩人都不再開口,只默默凝望著眼前這一片明麗的山光水色。若干年前,有一位締造了盛世,又親手將它粉碎的帝王,也曾在這裡與他的愛人訣別嗎?或許,直到那時他才幡然醒悟,傾國傾城的美人與鮮花著錦的盛世一樣,都是為了破碎而存在的。佛家所謂“色空”,道家所謂“無為”,就是為了幫人看透這一點。
但即使看透,也還是會心痛的吧。
裴玄靜又想,何況自己和崔淼,都遠遠未到看透的地步。眼前的這道逝水,隔不斷紛擾的世事,更阻不住追尋真相的腳步。
崔淼忽然叫:“靜娘快聽!”
隨著一陣悠揚的洞簫飄起,對岸的茂林之上,數點白影騰空飛舞。
“韓湘,隱娘!”她也驚喜地跳了起來。
一條獨木小舟涉澗而來,韓湘坐在舟尾吹簫,簫聲中白蝙蝠們時聚時分,在幽人谷的上空盤旋著。一名黑衣女子在舟前撐動竹竿,小舟便如離弦之箭般朝他們駛來。
第四章
無盡恨
1
皇帝服完丹藥,正在閉目養神。這是他每一天中最享受的時刻。
最近,皇帝越來越離不開柳泌的丹藥,所圖的無非是服丹之後那份虛弱而又放縱的感覺。只有在這短短的一小段時間裡,他才可以放下身上的千鈞重擔,任由心神騰雲駕霧於太虛之上。
迷迷糊糊的不知過了多久,他突然感到身旁有動靜,便隨口喚道:“陳弘志。”
無人應聲,他又喚了一遍。
“大家。”陳弘志從帷簾後冒出來。
皇帝勉強睜開眼睛,嗔道:“你怎麼總是鬼鬼祟祟的,有事嗎?”
“大家,興慶宮來人了。”
“興慶宮?”
“是漢陽公主遣來的。”
皇帝不耐煩地問:“說什麼?”
“說是……請大家速去興慶宮。”
“什麼?”皇帝幾乎從御榻上跳起來,“你再說一遍!”
“說、說請大家速、速去興慶宮。”
皇帝連連揮手:“快讓那人進來。”
來者是個小黃門,撲通跪倒在御榻前,嚇得頭都不敢抬起。
“興慶宮中出什麼事了嗎?”
“奴、奴不知道啊。”
“那……是皇太后的病情有變?”
小黃門愣愣地回答:“奴一向在外殿伺候,從來見不到皇太后。”
“御醫呢?這幾天御醫出入頻繁嗎?”
“也沒……見著。”
皇帝閉了閉眼睛,道:“備輦。”
乘上步輦之前,他又將陳弘志叫到身邊,低聲吩咐:“你快著人去查,是否有人把永安公主服毒的事情泄露到興慶宮去了?”
“奴明白。”
步輦沿著夾道向興慶宮而去。皇帝覺得全身一陣陣發冷,這段路他已經太久沒有走過了,想不到會如此陰森,仿佛行走在一條地下的墓道中,漫無盡頭。
他竭力不去回憶最後一次行走其中的情景,而將思緒引到永安公主所出的意外上。就在三天前,永安公主因畏懼和親,在府中服毒自盡了。
幸好皇帝早有準備,在公主身邊安插了自己的人,所以永安公主並沒有死成。消息被嚴格封鎖起來,對外只稱公主偶染微恙。而且從那一刻起,永安公主就被皇帝派人嚴格監控起來,再想死也沒機會了。
今日興慶宮中必有劇變,否則漢陽公主不可能以這種方式來請皇帝駕臨。因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皇帝已逾十年不曾踏入過興慶宮。而皇帝一旦前來,就意味著皇太后或將殯天了。
夾道之中一片死寂,皇帝聽到自己的牙齒咯咯作響。
不不不,他自我安慰著,也許只是永安公主服毒事發,皇太后想當面質問自己?可是,過去十年中發生了多少是是非非,皇太后從來不置一詞,始終保持沉默。難道這一次,她就會破例嗎?
當步輦進入興慶宮時,皇帝恐懼得幾乎要窒息了。
這座宮殿中的一草一木、一殿一垣,都在他的眼裡扭曲變形,宛然成了吳道子在景雲寺所繪《地獄變》壁畫中一般可怕的景象。
步輦直接抬到了咸寧殿前。漢陽公主迎出殿外,跪於階下,向皇帝大禮參拜。當她抬起頭時,皇帝看見了一張布滿淚痕的臉。
他的心瞬間跌入無底的深淵。定了定神,他邁步入殿。
“等等,請皇兄稍候。”漢陽公主壓低聲音道,“阿母、阿母她還有一口氣……”
皇帝的目光倏地刺在她的臉上。
“待、待我去問她。”
皇帝只點一點頭,便在寢閣外坐下來。他閉起眼睛,十餘年的光陰在腦際一閃而過,將他逼回到此生最黑暗的那一刻。
所有的內侍宮婢都被趕到殿外,鴉雀無聲地跪了一地。他獨自坐著,能清晰地聽到寢帷之中,漢陽公主悲戚地問:“阿母,皇兄來了。您要不要見一見他?”
沒有任何回應。皇帝不知道是自己沒聽見,還是皇太后未應聲。他試圖想像寢帷中的景象,卻發現自己完全想不出母親如今的模樣。整整十二年了,他們母子的居處只相距兩個街坊,卻如參商永隔。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那麼,及黃泉時,又該怎麼辦呢?
他竟從未想過這個問題!不,是他不敢想!
皇帝的全身都被冷汗浸透了,就在這時,從寢帷中傳來一聲號啕:“阿母!”
皇帝猛地站起身來,疾步走到寢閣前,掀開帷簾。
漢陽公主撲在皇太后的身上哀泣著。皇帝並沒有立即上前,而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為什麼咸寧殿中的龍涎香氣和任何地方的都不同?格外清洌,又格外淒涼,仿佛凝結著人世間所有的哀愁,令人悲不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