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這時已經是凌晨時分了。
“恨呼!”
剛剛睡意朦朧的時候,就聽到一個聲音似乎從遙遠的夢境中傳來,很像小時候在山村聽到的貓頭鷹的叫聲,難道城裡也有貓頭鷹?
我從朦朧中清醒,想了一下,也許是剛剛做了個夢吧。我翻了個身,換了一個姿勢。
“恨呼……”
又是一聲,這次我聽清了,是一個女性的聲音,似乎在叫著一個人的名字,那名字也許是王路,或者王湖,那後一字的尾音因為帶著哭腔所以向下拖去,聽起來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個字。
現在可是深夜啊,哪來的這種奇怪的叫聲呢?我真想起身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算了,算了,還是別去管它了,不然恐怕我又整夜都睡不著了。我把被子捂在頭上,想集中精神醞釀睡意,可卻又不由自主地凝神等待著那個聲音再一次傳來。
可是我失望了,那個聲音再聽不見了,消失得無影無蹤。
接下來的幾天深夜裡,正在我剛剛進入那種似睡非睡的朦朧狀態時,那個傷感的聲音就出現了,斷斷續續,似乎浮在水面上。那個名字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子裡。王湖?或者王路?這個人是誰呢?又是誰總在深夜叫他?
無人懷疑死因(54)
我迷迷糊糊地想著這個問題,想起來去看看,又留戀著熱呼呼的被窩,要知道現在的夜晚已經是涼颼颼的了。往往就在我快要按捺不住地起身時,這個聲音便消失了。
又一個深夜來臨了。
那呼喚聲如我所料地又出現了,我的小花貓也在床尾挺直了身體,在黑暗中緊張地注視著。
我不知道這聲音到底從什麼地方發出,含混,朦朧,我只好在黑暗中睜大了眼睛,屏息辨別著。
接下來每隔一分鐘左右,就有一聲這樣的招喚傳來,很有規律。那聲音輕輕的,顫微微的,包含著無限的辛酸和無助,像是不敢驚動別人,像是不在為叫醒那個人,而只是在表達著自己的思念和哀怨。
聽著聽著,這聲音打動了我,我的心止不住地悽惶起來。
這次我再也忍不住了,終於掀開被子從床上一躍而起,好奇地去尋找這聲音的來源。
我先是走進客廳里四處尋視了一圈,接著進了廚房。當我走進廁所的時候,那聲音突然清楚起來。我拉開浴缸上的那扇小窗子,這次我聽見了聲音的來源,原來就出自我的窗外。
我悄悄地探頭朝外面看去。
那正是一個夜晚當中最黑的時刻,月亮都不見了,黎明前的黑暗中似乎正在急速地積聚著某種隱藏著危險的氣息,讓人可以感覺到那種蓄勢待發的緊張,似乎只等待著一個突破口。
一個人影站在對面大樓拐角處的陰影下,我看不清她的年齡、長相和衣著,只有一個模糊的輪廓,她似乎被悲哀和痛苦死死抓住了,雙臂好像正在環抱住自己,身形顯出一種痛苦、屈辱和扭曲。
我一動不動地把身體貼在冰涼的牆壁上看著她。
為了能讓讀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事情的經過,我想我有必要把我居住的環境簡單地描述一下。
我的家並不在某個小區里,只是一幢孤單的六層樓,只有三個單元,我住在靠胡同邊的一單元一樓。這裡是電視台的家屬區,大部分住戶都是電視台的職工和他們的家屬,我是為數不多的一個外來的住戶,而且剛搬來不久。
這幢樓建在電視台大院後面,單元門沖北而開,正對著鍋爐房大樓的側面牆壁,左側跟電視台的一排高樓連成一體形成了一個垂直的死角。
我的房子南北通透,廚房的陽台和廁所的窗子對著陰暗的北面。從這裡的窗子向高處看便會看到鍋爐房那座高聳入雲的大煙囪,那隻大煙囪每天一早一晚兩次長達數小時地冒出滾滾濃煙,那些煙里夾雜著黑色的煤渣和粉塵,形成密集的固狀小棵粒落在我的窗台上,無孔不入地飄進我屋子裡的各個角落。
視線平行之處,就是鍋爐房那座高樓的側面,那是一面沒經過任何修飾的裸露在外的紅磚牆,下面有一個簡易的自行車棚。在牆壁跟胡同的拐角處上方,曾有一盞發出慘白光線的帶著鐵皮燈罩的燈泡,夏天的夜晚便會聚集了大量的飛蛾和種種會飛的昆蟲,拚力朝著燈泡衝撞,它們的屍體堆積在燈罩上面,厚厚的一層。現在那隻燈泡不知被誰家的野孩子打碎了,只剩下一個光禿禿的燈罩。
現在那個發出聲音的人就站在拐角處那個燈下的陰影處。
她又輕輕地叫了一聲,聲音里有膽怯,有乞求,有執著,聽起來應該是個年齡在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兒。
我不知道這幢樓里有多少人家聽見了這叫聲,這個時間應是美夢正酣的時分,但至少除了我之外還有一個人聽見了,因為在這一聲召喚過後,對面那面紅磚牆上突然映出了二單元三樓的一扇窗子,窗口裡透出黃暈的燈光。
我目不轉睛地盯著那面紅磚牆,就像看著一個巨大的幻燈片,磚牆上放映出的窗口裡出現了一個男人的身影,他正伸開雙臂穿衣服,然後燈滅了,窗口從磚牆上消失。
過了一分鐘左右,一個人影從中間的二單元里躡足走了出來,匆匆從我的窗下走過,可以看出那是一個年青的男人,他一直朝拐角處那個女孩子走過去,女孩子看到了他,開始發出委屈又傷心的嚶嚶哭泣。
“恨呼!”
剛剛睡意朦朧的時候,就聽到一個聲音似乎從遙遠的夢境中傳來,很像小時候在山村聽到的貓頭鷹的叫聲,難道城裡也有貓頭鷹?
我從朦朧中清醒,想了一下,也許是剛剛做了個夢吧。我翻了個身,換了一個姿勢。
“恨呼……”
又是一聲,這次我聽清了,是一個女性的聲音,似乎在叫著一個人的名字,那名字也許是王路,或者王湖,那後一字的尾音因為帶著哭腔所以向下拖去,聽起來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個字。
現在可是深夜啊,哪來的這種奇怪的叫聲呢?我真想起身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算了,算了,還是別去管它了,不然恐怕我又整夜都睡不著了。我把被子捂在頭上,想集中精神醞釀睡意,可卻又不由自主地凝神等待著那個聲音再一次傳來。
可是我失望了,那個聲音再聽不見了,消失得無影無蹤。
接下來的幾天深夜裡,正在我剛剛進入那種似睡非睡的朦朧狀態時,那個傷感的聲音就出現了,斷斷續續,似乎浮在水面上。那個名字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子裡。王湖?或者王路?這個人是誰呢?又是誰總在深夜叫他?
無人懷疑死因(54)
我迷迷糊糊地想著這個問題,想起來去看看,又留戀著熱呼呼的被窩,要知道現在的夜晚已經是涼颼颼的了。往往就在我快要按捺不住地起身時,這個聲音便消失了。
又一個深夜來臨了。
那呼喚聲如我所料地又出現了,我的小花貓也在床尾挺直了身體,在黑暗中緊張地注視著。
我不知道這聲音到底從什麼地方發出,含混,朦朧,我只好在黑暗中睜大了眼睛,屏息辨別著。
接下來每隔一分鐘左右,就有一聲這樣的招喚傳來,很有規律。那聲音輕輕的,顫微微的,包含著無限的辛酸和無助,像是不敢驚動別人,像是不在為叫醒那個人,而只是在表達著自己的思念和哀怨。
聽著聽著,這聲音打動了我,我的心止不住地悽惶起來。
這次我再也忍不住了,終於掀開被子從床上一躍而起,好奇地去尋找這聲音的來源。
我先是走進客廳里四處尋視了一圈,接著進了廚房。當我走進廁所的時候,那聲音突然清楚起來。我拉開浴缸上的那扇小窗子,這次我聽見了聲音的來源,原來就出自我的窗外。
我悄悄地探頭朝外面看去。
那正是一個夜晚當中最黑的時刻,月亮都不見了,黎明前的黑暗中似乎正在急速地積聚著某種隱藏著危險的氣息,讓人可以感覺到那種蓄勢待發的緊張,似乎只等待著一個突破口。
一個人影站在對面大樓拐角處的陰影下,我看不清她的年齡、長相和衣著,只有一個模糊的輪廓,她似乎被悲哀和痛苦死死抓住了,雙臂好像正在環抱住自己,身形顯出一種痛苦、屈辱和扭曲。
我一動不動地把身體貼在冰涼的牆壁上看著她。
為了能讓讀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事情的經過,我想我有必要把我居住的環境簡單地描述一下。
我的家並不在某個小區里,只是一幢孤單的六層樓,只有三個單元,我住在靠胡同邊的一單元一樓。這裡是電視台的家屬區,大部分住戶都是電視台的職工和他們的家屬,我是為數不多的一個外來的住戶,而且剛搬來不久。
這幢樓建在電視台大院後面,單元門沖北而開,正對著鍋爐房大樓的側面牆壁,左側跟電視台的一排高樓連成一體形成了一個垂直的死角。
我的房子南北通透,廚房的陽台和廁所的窗子對著陰暗的北面。從這裡的窗子向高處看便會看到鍋爐房那座高聳入雲的大煙囪,那隻大煙囪每天一早一晚兩次長達數小時地冒出滾滾濃煙,那些煙里夾雜著黑色的煤渣和粉塵,形成密集的固狀小棵粒落在我的窗台上,無孔不入地飄進我屋子裡的各個角落。
視線平行之處,就是鍋爐房那座高樓的側面,那是一面沒經過任何修飾的裸露在外的紅磚牆,下面有一個簡易的自行車棚。在牆壁跟胡同的拐角處上方,曾有一盞發出慘白光線的帶著鐵皮燈罩的燈泡,夏天的夜晚便會聚集了大量的飛蛾和種種會飛的昆蟲,拚力朝著燈泡衝撞,它們的屍體堆積在燈罩上面,厚厚的一層。現在那隻燈泡不知被誰家的野孩子打碎了,只剩下一個光禿禿的燈罩。
現在那個發出聲音的人就站在拐角處那個燈下的陰影處。
她又輕輕地叫了一聲,聲音里有膽怯,有乞求,有執著,聽起來應該是個年齡在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兒。
我不知道這幢樓里有多少人家聽見了這叫聲,這個時間應是美夢正酣的時分,但至少除了我之外還有一個人聽見了,因為在這一聲召喚過後,對面那面紅磚牆上突然映出了二單元三樓的一扇窗子,窗口裡透出黃暈的燈光。
我目不轉睛地盯著那面紅磚牆,就像看著一個巨大的幻燈片,磚牆上放映出的窗口裡出現了一個男人的身影,他正伸開雙臂穿衣服,然後燈滅了,窗口從磚牆上消失。
過了一分鐘左右,一個人影從中間的二單元里躡足走了出來,匆匆從我的窗下走過,可以看出那是一個年青的男人,他一直朝拐角處那個女孩子走過去,女孩子看到了他,開始發出委屈又傷心的嚶嚶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