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在眾人點頭的時候,馬凱的聲音更加自信地在房間裡響了起來。
“4月29日,普伊莎和陳娟在上島咖啡廳聚會。
5月4日,普伊莎觀看中超足球賽,吃的是李海峰準備的食品。
5月11日,俱樂部在香格里拉飯店聚會。除了在座的以外,吳總、方教練、李海峰還有三位已經死去的人都參加了。
5月17日,下午普伊莎和陳娟游泳、晚上和陳娟、朱平、李海峰一起吃火鍋。
5月20日,國家隊教練員宋佳來俱樂部檢查指導,晚上和畢教練、趙菁、普伊莎一起用餐。”
介紹完這些,馬凱環顧了一下四周。
“這些是普伊莎在被暗中投毒以前的交往經過。不可謂不細緻,不可謂不具體,但是很遺憾,雖然能將勒索者的範圍確定在這些人當中,但是卻沒有辦法進一步縮小範圍,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在聚會的過程中給普伊莎投毒。
雖然暫時查不出勒索者,但我卻能感覺到這個人很不一般,可以說智商是非常之高。而他接下來所作的事情也印證了我的這個判斷。
——他在第一次勒索失敗以後不但向體育總局舉報,而且在第一時間內向媒體大肆散布這個消息。
我們來看看這個神秘人物的四步棋:先是暗中給普伊莎下藥,然後向俱樂部勒索,勒索不成隨即向體育總局舉報,然後就向媒體散播這個消息。這四步棋不但相互關聯,而且火候拿捏得非常準確,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預謀。
這些舉動顯然不是因為勒索不成、惱羞成怒之下所作出的。
因為既然普伊莎是被陷害的,那麼經過持續藥檢之後肯定能證明清白,無非是花費時間多一些而已。他對媒體爆料,就等於把自己繼續勒索的道路封死了。這個人這麼精明,怎麼會辦這樣的傻事呢?
我也因此認為這個人的目的不僅僅是勒索錢財,他可能還有更深的意圖。或是針對普伊莎、或是針對畢林森教練、更甚至是針對康達俱樂部。但不論他的目的到底是哪一個,從他出的這四步棋來看都還沒有達到目的。
如果說針對普伊莎或者畢教練,他的目的就應該是使他們倆身敗名裂,但是目前興奮劑事件並沒有調查清楚,還達不到他的企圖。
如果是針對俱樂部,那麼他目前的手段力度還不夠,僅僅憑一個興奮劑事情就想讓俱樂部傷筋動骨有點天方夜譚了。
所以我認為,這個神秘人物一定還會有後續的手段。”
說到這裡,馬凱換了一個姿勢,面向王國棟和張威。
“他的後續手段很快就施展到了張威的身上。不過,任何的詭計都有漏洞,而且做得越多漏洞也就越大。這個勒索者的漏洞在張威的這次事件中就開始暴露了。”
聞聽馬凱此言,眾人都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凝神細聽。
“張威遇刺事件的始末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在這裡細枝末節的陳述了。在案發之後我也立刻對各位進行了詢問,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次事件同樣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預謀,幾乎挑不出半點破綻。
但是這個勒索人卻忘記了一點——越是看起來無懈可擊的陰謀,越是有著巨大的漏洞。當然,這個漏洞是在我們的盲區,時常被我們視而不見。就比如我,開始並沒有看到這個盲區,但是也有一個疑問一直在我腦海里。
這個一直縈繞在腦海里的疑問就是,這個勒索人的行動為什麼如此之快呢?甚至快得超出我們的想像。
你們看,吳士明接到勒索電話的時間是晚上六點五十分,而這個時候是那名伊朗舉重運動員剛剛第一把試舉結束,從這個時候到第二次試舉有2分鐘的時間,從第二次試舉到第三次試舉也有2分鐘的時間,加上這兩次試舉當中各1分鐘的更改重量的時間,總共有6分鐘,而停電發生的時候伊朗運動員還沒有第三次試舉,也就是說還沒到6分鐘。
那個磁卡電話是在體育館外面四百米,我們想像一下如果一個人打完電話再趕到體育館內,再到舉重運動員的休息室關閉電源……想要在6分鐘之內做完這些那都需要小跑才行,而且還是在十分順利沒有意外的情況下。再者說,當時斷電只有三十秒鐘的時間,而且場面混亂,要在三十秒鐘的時間內完成尋找張威、針扎、撤離這一系列的事情,這個速度也夠驚人的。所以雖然孫連朋教練沒有人證明是在睡覺,但他的腳傷讓我將他排除了,因為他腳傷以後行進速度估計只能有正常人的四分之一,無論如何也沒辦法在六分鐘之內完成這些,也更不用說是後面的行動了。
但到底能不能在六分鐘之內做到這些呢?為了更進一步破解這個謎題,我便親自做了試驗。我從磁卡電話的位置跑到體育館,進入大門再穿過幾個過道,最後到運動員休息室關閉電源,總共用了五分鐘的時間。從這個實驗來來看,六分鐘的時間還是有富餘的,但是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這一路是飛跑過去的。
我可以這樣飛跑,那個勒索者能嗎?他如果象我這樣飛奔著穿過體育館,早就被別人注意了,估計還沒等跑到訓練場地就會被保安人員攔住。所以我認為,這個勒索人要在六分鐘之內完成這一切,除非有兩種可能——第一是所有人都不會在意這樣一個飛跑的人,第二就是——”
“4月29日,普伊莎和陳娟在上島咖啡廳聚會。
5月4日,普伊莎觀看中超足球賽,吃的是李海峰準備的食品。
5月11日,俱樂部在香格里拉飯店聚會。除了在座的以外,吳總、方教練、李海峰還有三位已經死去的人都參加了。
5月17日,下午普伊莎和陳娟游泳、晚上和陳娟、朱平、李海峰一起吃火鍋。
5月20日,國家隊教練員宋佳來俱樂部檢查指導,晚上和畢教練、趙菁、普伊莎一起用餐。”
介紹完這些,馬凱環顧了一下四周。
“這些是普伊莎在被暗中投毒以前的交往經過。不可謂不細緻,不可謂不具體,但是很遺憾,雖然能將勒索者的範圍確定在這些人當中,但是卻沒有辦法進一步縮小範圍,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在聚會的過程中給普伊莎投毒。
雖然暫時查不出勒索者,但我卻能感覺到這個人很不一般,可以說智商是非常之高。而他接下來所作的事情也印證了我的這個判斷。
——他在第一次勒索失敗以後不但向體育總局舉報,而且在第一時間內向媒體大肆散布這個消息。
我們來看看這個神秘人物的四步棋:先是暗中給普伊莎下藥,然後向俱樂部勒索,勒索不成隨即向體育總局舉報,然後就向媒體散播這個消息。這四步棋不但相互關聯,而且火候拿捏得非常準確,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預謀。
這些舉動顯然不是因為勒索不成、惱羞成怒之下所作出的。
因為既然普伊莎是被陷害的,那麼經過持續藥檢之後肯定能證明清白,無非是花費時間多一些而已。他對媒體爆料,就等於把自己繼續勒索的道路封死了。這個人這麼精明,怎麼會辦這樣的傻事呢?
我也因此認為這個人的目的不僅僅是勒索錢財,他可能還有更深的意圖。或是針對普伊莎、或是針對畢林森教練、更甚至是針對康達俱樂部。但不論他的目的到底是哪一個,從他出的這四步棋來看都還沒有達到目的。
如果說針對普伊莎或者畢教練,他的目的就應該是使他們倆身敗名裂,但是目前興奮劑事件並沒有調查清楚,還達不到他的企圖。
如果是針對俱樂部,那麼他目前的手段力度還不夠,僅僅憑一個興奮劑事情就想讓俱樂部傷筋動骨有點天方夜譚了。
所以我認為,這個神秘人物一定還會有後續的手段。”
說到這裡,馬凱換了一個姿勢,面向王國棟和張威。
“他的後續手段很快就施展到了張威的身上。不過,任何的詭計都有漏洞,而且做得越多漏洞也就越大。這個勒索者的漏洞在張威的這次事件中就開始暴露了。”
聞聽馬凱此言,眾人都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凝神細聽。
“張威遇刺事件的始末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在這裡細枝末節的陳述了。在案發之後我也立刻對各位進行了詢問,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次事件同樣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預謀,幾乎挑不出半點破綻。
但是這個勒索人卻忘記了一點——越是看起來無懈可擊的陰謀,越是有著巨大的漏洞。當然,這個漏洞是在我們的盲區,時常被我們視而不見。就比如我,開始並沒有看到這個盲區,但是也有一個疑問一直在我腦海里。
這個一直縈繞在腦海里的疑問就是,這個勒索人的行動為什麼如此之快呢?甚至快得超出我們的想像。
你們看,吳士明接到勒索電話的時間是晚上六點五十分,而這個時候是那名伊朗舉重運動員剛剛第一把試舉結束,從這個時候到第二次試舉有2分鐘的時間,從第二次試舉到第三次試舉也有2分鐘的時間,加上這兩次試舉當中各1分鐘的更改重量的時間,總共有6分鐘,而停電發生的時候伊朗運動員還沒有第三次試舉,也就是說還沒到6分鐘。
那個磁卡電話是在體育館外面四百米,我們想像一下如果一個人打完電話再趕到體育館內,再到舉重運動員的休息室關閉電源……想要在6分鐘之內做完這些那都需要小跑才行,而且還是在十分順利沒有意外的情況下。再者說,當時斷電只有三十秒鐘的時間,而且場面混亂,要在三十秒鐘的時間內完成尋找張威、針扎、撤離這一系列的事情,這個速度也夠驚人的。所以雖然孫連朋教練沒有人證明是在睡覺,但他的腳傷讓我將他排除了,因為他腳傷以後行進速度估計只能有正常人的四分之一,無論如何也沒辦法在六分鐘之內完成這些,也更不用說是後面的行動了。
但到底能不能在六分鐘之內做到這些呢?為了更進一步破解這個謎題,我便親自做了試驗。我從磁卡電話的位置跑到體育館,進入大門再穿過幾個過道,最後到運動員休息室關閉電源,總共用了五分鐘的時間。從這個實驗來來看,六分鐘的時間還是有富餘的,但是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這一路是飛跑過去的。
我可以這樣飛跑,那個勒索者能嗎?他如果象我這樣飛奔著穿過體育館,早就被別人注意了,估計還沒等跑到訓練場地就會被保安人員攔住。所以我認為,這個勒索人要在六分鐘之內完成這一切,除非有兩種可能——第一是所有人都不會在意這樣一個飛跑的人,第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