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這太不幸了。”
“你說的沒錯,命運就是這麼殘酷。此後,在這種將自己腦海中兩個人個分開的強烈意願的驅使下,她開始不由自主地在網絡上和許多年輕女人交往,有意無意地在其中尋找著合適的對象。為了能更好地進行這種交往,她使用了男人的身份,而她的網名就叫做‘一目了然’。”
“原來一目了然這個人是這樣來的。”
“的確,這種網絡上的遊戲大約進行了一年多,其間她接觸過許許多多的同齡女孩子。由於與生俱來的表演才華,沒有任何一個人猜到她其實是一個女人。”
“可她為什麼最終找到了楊朔?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楊朔應該是夏雨,或者說那位人格分裂者最終選擇的那個人吧?”
周皓點了點頭,然後沉吟了一會兒說:
“我只能說,這個問題我也沒法回答。李警官,雖然你肯定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其實我也是,但你不得不承認有些事情是難以用常理來解釋的,或許我們只能說這是上蒼的安排。”
“我承認這一點。”
“我見過范曉雲的照片,在我見到楊朔的時候,我感覺非常的吃驚,因為她們倆長得實在是太像了,簡直是一對姐妹。當然從性格上來說可能相差得很遠,但這並不重要,因為對於把人格分離這樣一件事情來說,需要在意的只是她的身體罷了。這就像一個已經死去的人在幾十年之後找到了一個和自己生前一模一樣的肉體,似乎就是為了讓他重新回到人間而準備的,這除了說是天造地設,還能有什麼其他的解釋呢?”
“於是夏雨辭去了工作,隻身來到了這個城市。她當時在話劇演藝界已經小有名氣,很容易就進入了本地聞名的藝馨劇團。而在她到來大約一年之後,張洪波也來到了這裡,報考了科大計算機系的研究生,成為了楊朔的學生。”
“原來這一切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已經計劃好了……”
“一點不假,這些都是二十年前夏寒那個瘋狂實驗的延續罷了。”
“那麼,你又在這其中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到現在為止你都還沒有在這個故事中出現。”
“呵呵,李警官你不用心急。說實話,在這個故事當中,我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配角而已。”
周皓把杯子拿到嘴邊抿了一小口,幽幽地說:
“我認識夏雨是在半年之前。你知道我是一個自由攝影師,有時候為一些報紙提供圖片,也搞一些自己的商業創作。與拍攝那些歌星和影星相比,我更感興趣的是戲曲、話劇之類的受眾群較小的節目。這些節目雖然受關注的程度較少,但也因此更容易找到好的拍攝機會,不會動不動就有大群的追隨者和保鏢來妨礙你的工作。從事這些藝術表演的演員也很少有那些大明星的架子,所以我更樂意接近他們。”
“半年多前的那天我去觀看藝馨劇團的演出,劇目是《梁祝》的古裝話劇版。夏雨在裡面飾演女主角祝英台。雖然以前也曾經在報紙上見過一些有關夏雨報導,但這是我第一次在現場看見她。那場演出,我被她在舞台上那種忘我的投入感深深吸引了。她非常與眾不同,能夠輕而易舉地和劇中的角色完全合而為一,舞姿、神態、對情感的把握都達到了完美無缺的地步。我第一次見到一個如此年輕的演員在舞台上表現出這樣高的水準。你知道話劇和電影是完全不一樣的。電影的一個場景如果不滿意可以反覆重拍,對話劇來說只能是一次到位。那天我拍了許多照片,把隨身帶的膠捲都用完了還意猶未盡。演出結束之後,我趕忙回家把照片全都沖洗出來,回顧那些鏡頭的時候,我又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我感到她絕對是一個天才。”
“我決定去拜訪她,目的是能夠為她拍攝一本專輯。我儘管並不是大牌的攝影師,但在圈子裡還是有一定口碑的,對各種媒體渠道以及出版界也非常熟悉。像她這樣一位嶄露頭角的年輕演員很需要這樣的宣傳方式,對我而言也是事業上的一次全新的嘗試,因為我以前從來沒有為某一位模特專門拍攝過專輯影冊。於是我寫了一封信,向她說明此事,並在信封里附上了一張那天拍攝演出實況時最得意的作品,把信寄到了劇團。”
“你所說的那幅作品,是不是就是這一張?”
李心宇從口袋裡拿出了那張保存了很久的夏雨的舞台照,遞到他面前。
“沒錯,就是這一張”。
周皓把照片結果去端詳了一會兒,臉上流露出一種痛苦的神色。過了好一會兒,他把照片交還給李心宇問:
“你是怎麼得到這張照片的?”
“那天在蘭心大戲院《還魂記》開演前我們曾經打過一個照面,我想那一定是你吧?”
“沒錯”,周皓忽然像是想起什麼來,“難怪那天回來我發現隨身帶著的照片找不到了,原來是掉在了劇院裡。”
“後來呢?她有沒有接受你的要約?”
“兩天之後,她約我見面。地點是在一個咖啡館。那是我第一次見到了現實中的夏雨。她是一個很吸引人的女人,不僅相貌美麗,而且氣度優雅,和她才二十歲出頭的年齡一點都不相稱。我後來才知道這正是由於她身上存在著那種異常人格的緣故。我看到的那個人,其實一半是夏雨,另一半是一個虛幻的人格,她的身上混合了一個二十歲少女的青純生澀和一個三十歲少婦的成熟嫵媚,我不覺為她的這種獨特氣質而傾倒。我們聊了挺長的時間,她並沒有立即答應我拍專輯的事情,卻很樂於和我聊天。當然她並沒有說到任何關於她自己的過去,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事情。”
“你說的沒錯,命運就是這麼殘酷。此後,在這種將自己腦海中兩個人個分開的強烈意願的驅使下,她開始不由自主地在網絡上和許多年輕女人交往,有意無意地在其中尋找著合適的對象。為了能更好地進行這種交往,她使用了男人的身份,而她的網名就叫做‘一目了然’。”
“原來一目了然這個人是這樣來的。”
“的確,這種網絡上的遊戲大約進行了一年多,其間她接觸過許許多多的同齡女孩子。由於與生俱來的表演才華,沒有任何一個人猜到她其實是一個女人。”
“可她為什麼最終找到了楊朔?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楊朔應該是夏雨,或者說那位人格分裂者最終選擇的那個人吧?”
周皓點了點頭,然後沉吟了一會兒說:
“我只能說,這個問題我也沒法回答。李警官,雖然你肯定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其實我也是,但你不得不承認有些事情是難以用常理來解釋的,或許我們只能說這是上蒼的安排。”
“我承認這一點。”
“我見過范曉雲的照片,在我見到楊朔的時候,我感覺非常的吃驚,因為她們倆長得實在是太像了,簡直是一對姐妹。當然從性格上來說可能相差得很遠,但這並不重要,因為對於把人格分離這樣一件事情來說,需要在意的只是她的身體罷了。這就像一個已經死去的人在幾十年之後找到了一個和自己生前一模一樣的肉體,似乎就是為了讓他重新回到人間而準備的,這除了說是天造地設,還能有什麼其他的解釋呢?”
“於是夏雨辭去了工作,隻身來到了這個城市。她當時在話劇演藝界已經小有名氣,很容易就進入了本地聞名的藝馨劇團。而在她到來大約一年之後,張洪波也來到了這裡,報考了科大計算機系的研究生,成為了楊朔的學生。”
“原來這一切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已經計劃好了……”
“一點不假,這些都是二十年前夏寒那個瘋狂實驗的延續罷了。”
“那麼,你又在這其中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到現在為止你都還沒有在這個故事中出現。”
“呵呵,李警官你不用心急。說實話,在這個故事當中,我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配角而已。”
周皓把杯子拿到嘴邊抿了一小口,幽幽地說:
“我認識夏雨是在半年之前。你知道我是一個自由攝影師,有時候為一些報紙提供圖片,也搞一些自己的商業創作。與拍攝那些歌星和影星相比,我更感興趣的是戲曲、話劇之類的受眾群較小的節目。這些節目雖然受關注的程度較少,但也因此更容易找到好的拍攝機會,不會動不動就有大群的追隨者和保鏢來妨礙你的工作。從事這些藝術表演的演員也很少有那些大明星的架子,所以我更樂意接近他們。”
“半年多前的那天我去觀看藝馨劇團的演出,劇目是《梁祝》的古裝話劇版。夏雨在裡面飾演女主角祝英台。雖然以前也曾經在報紙上見過一些有關夏雨報導,但這是我第一次在現場看見她。那場演出,我被她在舞台上那種忘我的投入感深深吸引了。她非常與眾不同,能夠輕而易舉地和劇中的角色完全合而為一,舞姿、神態、對情感的把握都達到了完美無缺的地步。我第一次見到一個如此年輕的演員在舞台上表現出這樣高的水準。你知道話劇和電影是完全不一樣的。電影的一個場景如果不滿意可以反覆重拍,對話劇來說只能是一次到位。那天我拍了許多照片,把隨身帶的膠捲都用完了還意猶未盡。演出結束之後,我趕忙回家把照片全都沖洗出來,回顧那些鏡頭的時候,我又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我感到她絕對是一個天才。”
“我決定去拜訪她,目的是能夠為她拍攝一本專輯。我儘管並不是大牌的攝影師,但在圈子裡還是有一定口碑的,對各種媒體渠道以及出版界也非常熟悉。像她這樣一位嶄露頭角的年輕演員很需要這樣的宣傳方式,對我而言也是事業上的一次全新的嘗試,因為我以前從來沒有為某一位模特專門拍攝過專輯影冊。於是我寫了一封信,向她說明此事,並在信封里附上了一張那天拍攝演出實況時最得意的作品,把信寄到了劇團。”
“你所說的那幅作品,是不是就是這一張?”
李心宇從口袋裡拿出了那張保存了很久的夏雨的舞台照,遞到他面前。
“沒錯,就是這一張”。
周皓把照片結果去端詳了一會兒,臉上流露出一種痛苦的神色。過了好一會兒,他把照片交還給李心宇問:
“你是怎麼得到這張照片的?”
“那天在蘭心大戲院《還魂記》開演前我們曾經打過一個照面,我想那一定是你吧?”
“沒錯”,周皓忽然像是想起什麼來,“難怪那天回來我發現隨身帶著的照片找不到了,原來是掉在了劇院裡。”
“後來呢?她有沒有接受你的要約?”
“兩天之後,她約我見面。地點是在一個咖啡館。那是我第一次見到了現實中的夏雨。她是一個很吸引人的女人,不僅相貌美麗,而且氣度優雅,和她才二十歲出頭的年齡一點都不相稱。我後來才知道這正是由於她身上存在著那種異常人格的緣故。我看到的那個人,其實一半是夏雨,另一半是一個虛幻的人格,她的身上混合了一個二十歲少女的青純生澀和一個三十歲少婦的成熟嫵媚,我不覺為她的這種獨特氣質而傾倒。我們聊了挺長的時間,她並沒有立即答應我拍專輯的事情,卻很樂於和我聊天。當然她並沒有說到任何關於她自己的過去,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