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趙匡胤嘴角微微揚起,他要的就是這結果,特別是最後那一句話。與殺手、刺客決鬥,從殺場、刺局沖闖只是表象,而真正的目的其實是要他趙匡胤能安全及時地回到東京,否則一切都不存在意義。
趙匡胤果然是精明、睿智的,他的推斷沒有錯,接下來兩天裡連遇三處刺局,都是刺行中的低劣手段。這三處他們未曾踏兜便已看出端倪,所以雖然貌似兇險卻都輕易地盡數解決,只有很少的折損。
三處刺局的第一處是在河運縣東城外的大馬店。刺客用了最下三濫的蒙汗藥,而且沒有絲毫針對性,在店中水缸、酒罈中全都下了。但趙匡胤他們這些人上路後便絕不喝外人酒水,只喝自己從流動的河道山溪中取來並自己燒開的水,所以那蒙汗藥只是將店中其他客人迷了。而這也是唯一一次刺客沒有露面的刺局,趙匡胤也未查找到底是誰下的蒙汗藥,只管急急離開。
第二處刺局是在洪泰縣成子湖灣,趙匡胤他們是要從這裡的成堰壩過去到破釜澗。此處的殺兜極為簡單,就是一條小船。小船的船頭、船尾各有一人:一個撐篙的漁家女,一個划槳的老漁翁。
趙匡胤一眼看出那撐篙漁家女穿的是軟底快靴,這不是在非常光滑的船甲板上應該穿的鞋子。而那漁翁划槳時好幾次槳頭都觸到水底的淤泥,但仍是將船往岸邊上靠近。趙匡胤推斷此二人為假冒的漁家,並不識得此處水勢。他們如此強行想往邊上靠近是有所企圖。
果然,那女子竟然身具神力,手持的撐篙竟然是“夾刃竹篙”,篙頭前段從水中提出時閃動著六道鋒刃。“夾刃竹篙”以狂風之勢橫掃趙匡胤,幸好趙匡胤早有防備,盤龍棍五撞“夾刃竹篙”,最終用龍頭將竹篙撞折。而那女子緊接著的兩支飛叉,趙匡胤也都躲過,只將其身邊一個貼身侍衛刺死。
老漁翁本來是要以鐵槳飛砸趙匡胤的,但未曾來得及出手便被張錦岱的飛蝗石壓住。一支鐵槳雖擊飛無數飛蝗石,卻終究是沒有機會出手合攻趙匡胤。最後在小腿迎面骨、膝蓋連中兩顆飛蝗石的情況下,老漁翁便趕緊將船划走,逃入湖區深處。這一次的刺局是趙匡胤他們到此為止遇到實力最強的一次,身邊人有了折損。
第三處刺局是在徐州府外鳳凰山處,布下的殺兜有三層:一層絆馬索連伏地弩;二層鎖腳陷坑連飛石陣;三層淋頭毒油,江湖又稱“毒蛟飛雨”。
張錦岱憑超人的目力直接看出道上的鋼弦索,然後又從道邊間距規則的凸浮土堆判斷出此處暗藏伏地弩,只用了一輛鐵釘銅包輪的長把推車便破掉了第一兜。
二層鎖腳陷坑連飛石陣的崩踏槓設置得太過草率,只是隨手拉扯了些旁邊的雜草遮蓋,亂糟糟的草面很容易便讓人覺出異常。所以趙匡胤派人從不遠處的村莊中找來七八隻羊趕入兜中,觸發陷坑和飛石,未損一人一騎便破解了此兜。
第三兜淋頭毒油有兩個條件:一個是必須是設在高處,再一個必須是現燒的熱油。這次還是張錦岱發現的,他看到高處折坡的背後飄出很淡的輕煙了。兩隊侍衛迂迴上坡,以連射弩將第三兜上的人爪子盡數滅了。無爪行兜,這一兜自然也就破了。
鳳凰山這一處應該是他們到現在為止遇到的布置最為精妙的刺局,但是不曾折損一人就見招拆招全數破解了。
順利闖過這幾處刺局之後,趙匡胤的信心更足了。雖然所遇殺兜在實力和布設上比最初霸關驛那裡的兩殺都要高明許多,但這都在他的預料之中,而且之前得到訊息這一路會有不下十處刺局針對自己,現在算來已經破解五處,差不多要有半數了,接下來只需更加小心,肯定可以順利闖過,及時趕回京師。
————————————————————
(1) 兜子之中局部暗藏的另一種設置或變化。
(2) 兜子中爪子的後續變化,比如說簽子在製作中加入弦簧機栝,在被蓋住之後可以分兩段或幾段彈擊飛射。
第十一章 狂攻劉總寨
堵軍寨
接下來的兩天中一路順暢,只是穿越死黃河時聽到有江湖盜匪常用的響箭聲,但始終未見盜匪或刺客出手。估計是看到趙匡胤人多勢眾、兵強馬壯未敢輕動,只能眼睜睜瞧著他們通過。
過了死黃河,便是平原大道,而且每天都有妥當安全的駐足點。趙匡胤估計這一大段路程很難布下刺局,倒是在經過熱鬧集鎮時要提防單個或少量刺客的突襲。所以在這一段路程上,趙匡胤改換了著裝,換上一套和身邊侍衛一樣的甲冑。這樣一來,在經過幾處集鎮點時也未遇到任何意外。
死黃河下來後的第一站是一個叫泗陽的小縣城,但是趙匡胤沒有在縣裡府衙歇腳,而是穿城而過,來到泗陽西邊二十里左右的劉總寨過夜。
劉總寨是個小軍營,倚坡背林,全寨是由幾幢大宅屋加尖頂圍柵構成。這些大宅屋很是高大,坐落布局很是講究,由此可見當初建造時的氣派。據說這是隋朝時泗陽把總劉權建造的私宅。但是後來劉家敗落,子孫離開,這些宅屋又地處荒僻,遠離後建的泗陽縣城,於是便荒廢在此。現在這些宅屋被用來當做一個小軍營,軍營中其實只有四五十名兵卒,由一名隊正帶領。沒有什麼實際軍事用處,只是當鄰近幾個縣鎮有事發生時可配合處置。
趙匡胤果然是精明、睿智的,他的推斷沒有錯,接下來兩天裡連遇三處刺局,都是刺行中的低劣手段。這三處他們未曾踏兜便已看出端倪,所以雖然貌似兇險卻都輕易地盡數解決,只有很少的折損。
三處刺局的第一處是在河運縣東城外的大馬店。刺客用了最下三濫的蒙汗藥,而且沒有絲毫針對性,在店中水缸、酒罈中全都下了。但趙匡胤他們這些人上路後便絕不喝外人酒水,只喝自己從流動的河道山溪中取來並自己燒開的水,所以那蒙汗藥只是將店中其他客人迷了。而這也是唯一一次刺客沒有露面的刺局,趙匡胤也未查找到底是誰下的蒙汗藥,只管急急離開。
第二處刺局是在洪泰縣成子湖灣,趙匡胤他們是要從這裡的成堰壩過去到破釜澗。此處的殺兜極為簡單,就是一條小船。小船的船頭、船尾各有一人:一個撐篙的漁家女,一個划槳的老漁翁。
趙匡胤一眼看出那撐篙漁家女穿的是軟底快靴,這不是在非常光滑的船甲板上應該穿的鞋子。而那漁翁划槳時好幾次槳頭都觸到水底的淤泥,但仍是將船往岸邊上靠近。趙匡胤推斷此二人為假冒的漁家,並不識得此處水勢。他們如此強行想往邊上靠近是有所企圖。
果然,那女子竟然身具神力,手持的撐篙竟然是“夾刃竹篙”,篙頭前段從水中提出時閃動著六道鋒刃。“夾刃竹篙”以狂風之勢橫掃趙匡胤,幸好趙匡胤早有防備,盤龍棍五撞“夾刃竹篙”,最終用龍頭將竹篙撞折。而那女子緊接著的兩支飛叉,趙匡胤也都躲過,只將其身邊一個貼身侍衛刺死。
老漁翁本來是要以鐵槳飛砸趙匡胤的,但未曾來得及出手便被張錦岱的飛蝗石壓住。一支鐵槳雖擊飛無數飛蝗石,卻終究是沒有機會出手合攻趙匡胤。最後在小腿迎面骨、膝蓋連中兩顆飛蝗石的情況下,老漁翁便趕緊將船划走,逃入湖區深處。這一次的刺局是趙匡胤他們到此為止遇到實力最強的一次,身邊人有了折損。
第三處刺局是在徐州府外鳳凰山處,布下的殺兜有三層:一層絆馬索連伏地弩;二層鎖腳陷坑連飛石陣;三層淋頭毒油,江湖又稱“毒蛟飛雨”。
張錦岱憑超人的目力直接看出道上的鋼弦索,然後又從道邊間距規則的凸浮土堆判斷出此處暗藏伏地弩,只用了一輛鐵釘銅包輪的長把推車便破掉了第一兜。
二層鎖腳陷坑連飛石陣的崩踏槓設置得太過草率,只是隨手拉扯了些旁邊的雜草遮蓋,亂糟糟的草面很容易便讓人覺出異常。所以趙匡胤派人從不遠處的村莊中找來七八隻羊趕入兜中,觸發陷坑和飛石,未損一人一騎便破解了此兜。
第三兜淋頭毒油有兩個條件:一個是必須是設在高處,再一個必須是現燒的熱油。這次還是張錦岱發現的,他看到高處折坡的背後飄出很淡的輕煙了。兩隊侍衛迂迴上坡,以連射弩將第三兜上的人爪子盡數滅了。無爪行兜,這一兜自然也就破了。
鳳凰山這一處應該是他們到現在為止遇到的布置最為精妙的刺局,但是不曾折損一人就見招拆招全數破解了。
順利闖過這幾處刺局之後,趙匡胤的信心更足了。雖然所遇殺兜在實力和布設上比最初霸關驛那裡的兩殺都要高明許多,但這都在他的預料之中,而且之前得到訊息這一路會有不下十處刺局針對自己,現在算來已經破解五處,差不多要有半數了,接下來只需更加小心,肯定可以順利闖過,及時趕回京師。
————————————————————
(1) 兜子之中局部暗藏的另一種設置或變化。
(2) 兜子中爪子的後續變化,比如說簽子在製作中加入弦簧機栝,在被蓋住之後可以分兩段或幾段彈擊飛射。
第十一章 狂攻劉總寨
堵軍寨
接下來的兩天中一路順暢,只是穿越死黃河時聽到有江湖盜匪常用的響箭聲,但始終未見盜匪或刺客出手。估計是看到趙匡胤人多勢眾、兵強馬壯未敢輕動,只能眼睜睜瞧著他們通過。
過了死黃河,便是平原大道,而且每天都有妥當安全的駐足點。趙匡胤估計這一大段路程很難布下刺局,倒是在經過熱鬧集鎮時要提防單個或少量刺客的突襲。所以在這一段路程上,趙匡胤改換了著裝,換上一套和身邊侍衛一樣的甲冑。這樣一來,在經過幾處集鎮點時也未遇到任何意外。
死黃河下來後的第一站是一個叫泗陽的小縣城,但是趙匡胤沒有在縣裡府衙歇腳,而是穿城而過,來到泗陽西邊二十里左右的劉總寨過夜。
劉總寨是個小軍營,倚坡背林,全寨是由幾幢大宅屋加尖頂圍柵構成。這些大宅屋很是高大,坐落布局很是講究,由此可見當初建造時的氣派。據說這是隋朝時泗陽把總劉權建造的私宅。但是後來劉家敗落,子孫離開,這些宅屋又地處荒僻,遠離後建的泗陽縣城,於是便荒廢在此。現在這些宅屋被用來當做一個小軍營,軍營中其實只有四五十名兵卒,由一名隊正帶領。沒有什麼實際軍事用處,只是當鄰近幾個縣鎮有事發生時可配合處置。